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陋室铭教案.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陋室铭教案.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陋室铭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案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文言词语积累 过程与方法: 课前进行复习和预习,掌握学过的文言词语的用法。课后进行后测,巩固本课重点词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人格魅力。二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背诵。三 教学难点1、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托物言志”及“类比”的运用。四 教学方法朗读涵泳、合作探究 、自学点拨、品读感悟五 教学课时:1课时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一位读书人。他官至三品之上,是朝中核心层领导人物。但因参与“永贞革新”,得罪了朝廷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和州(今和县)做通判。按规定,他这个京城的官儿,应住在州府,可和州知事受权贵唆使,不按政策办事,却把他排斥在城南郊外临江而居。对此,他不但不埋怨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并撰写对联一副贴于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此乃一迁。 和州知事没有达到目的,心里很不平衡,便将他从城南郊外折腾到城北郊外,住房也由原来的三间减为一间半,心说我看你还乐不乐?通过这次折腾,他的住房虽然小了,不临江,但靠河,河边杨柳依依,煞是好看!他心胸豁达,乐观向上,很是满足,便又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门上:“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和州心在京。”此乃二迁。 和州知事见他仍很高兴,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恼羞成怒,说你不是喜欢江河风景吗?今天我就叫你既不临江,也不靠河,住房也只給一间仅能容下一榻一桌的小屋,这回就叫你去哭吧! 谁知这个人住进小屋后,依然笑口常开,兴趣不减,触景生情,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名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前,以志鞭策自己。和州知事这个心怀叵测的老儿,真的没辙了!这就是这个人三迁“迁出”的至今仍为人们传诵的陋室铭。 听完上面的故事,你猜他是谁?你觉得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1、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2、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二)、初读课文,品韵会文。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读。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读正确、流利。 听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对照录音,看着字音,停顿是否正确。 抽生读。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能给予正确评价,生评后,教师给予恰当评价,并适时点拨、指导。 齐读(三)、研读课文,推文究理。 1、分析课文(多媒体出示问题)请同学们在前后桌展开讨论。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说一说本文紧扣那个词,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 你对陋室主人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等三个方面表达了主人的节操、情趣。傲岸高洁、超凡脱俗) 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从“山”“水”“仙”“龙”写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借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比喻、类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才能、德行,为世人所景仰;扬子云是西汉著名学者,为世人所推崇。提及此二人,作者引以自况,以古贤居住的“草庐”“子云亭”来衬托“陋室”,表示陋室主人也具有他们的志趣、操守与抱负。) 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照应了哪一句? (答: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贤自比。)(照应“惟吾德馨”) 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要表达什么? (答:不矛盾,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小结: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文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不陋,表达了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借陋室以言志,这里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四)品读课文,赏文悟境。 感受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情致美 音韵美:这是一篇铭文,铭文有押韵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韵脚字,说一说所押之韵,并且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感受它的音韵美。语言美:骈文 意境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情致美: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练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 名: 斯是陋室 斯: 惟吾德馨 馨: 谈笑有鸿儒 鸿儒: 何陋之有 何: 无白丁 白丁: 调素琴 调: 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无丝竹之乱耳 之: 何陋之有 之: 辍耕之垄上 之: 操蛇之神闻之 之: 无丝竹之乱耳 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陋室铭的作者是( ),( )代 ( )家。“陋室”意为( ), “铭”指 ( )。 用原文回答 本文的主旨句是( )。 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著名 这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什么 大;旧指读书人 平民 调弄 使劳累;形体 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动词,到、往;助词“的” 代词,它,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扰乱 战乱 围绕加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