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州市2012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8分)积累运用1、(2分)选出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 差使(chi)峰峦(ln) 闲情轶致(y) 毛骨悚然(sng)B. 襁褓(qing) 禁固(g) 锋芒毕露(l) 鳞次栉比(ji)C帷幕(wi) 妖饶(ro) 一丝不苟(gu) 味同嚼蜡(ju)D. 亵渎(xi) 剽悍(pio) 销声匿迹(n) 无与伦比(ln)2、(2分)请指出下面划线部分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真诚是一种美德。真诚的人在生活中【A】平易近人,【B】虚怀若谷;实践中【C】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在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D】任意妄为、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3、(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节选自培根谈读书)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结构方式是: 二、(16分)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4、(8分)积累名句。请将下面古诗文句子补充完整。 幽州台上,陈子昂寂寞而歌:念天地之悠悠, ;琅琊山中,欧阳修悠然而吟: ,在乎山水之间也。晨雾茫茫,芦苇飘荡: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暮雪纷纷,红旗不卷:山回路转不见君, 。出师之前,诸葛亮上表进言: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战乱之际,白居易对月抒怀:共看明月应垂泪, 。心怀愁绪,李清照倦于晨妆: ,欲语泪先流;身处陋室,刘禹锡欣然而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5、(2分)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2分)赏评广告。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有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7、(4分)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三、(12分)古诗文阅读春 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9、(2分)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曹刿论战 左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又何间焉(参与) B. 必以信(相信) C. 虽不能察(明察) D. 小大之狱(案件)11、(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 未能远谋 弗敢加也 B. 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C. 虽不能察 老妪力虽衰 D. 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3、(2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四、(10分)说明文阅读我国湖泊数量锐减 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湖泊治理调查。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为目的的重大项目。 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96个,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以2005年和2006年为基准年,有关部门对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进行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生资源系统调查。调查表明,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为,北方和西北干旱区湖泊水位下降,盐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量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最具代表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又如,滇池在20世纪50年代记载有土著鱼类26种,到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4种,在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1种。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4种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1种。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106种下降到目前的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下降。以滇池为例,20世纪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有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仅发现19种,约80%的种类消失。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域整体角度对湖泊流域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摘自2012年1月15日科技日报,有删改)14、(2分)请从文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将题目补充完整。15、(2分)除了列数字外,本文还主要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16、(2分)文中“调查表明”和“调查数据表明”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17、(2分)说说文中“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18、(2分)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濒危,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五、(12分)散文阅读荡 里 莲 花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水面上布满了荷叶,举目望去,绿浪一层一层的直向对岸压去,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莲叶似少女打着皱摺的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又似一柄柄张开的绿伞,在艳阳下欢快地舞蹈。莲叶上的晨露,似顽皮的孩子在打着滚儿。而点缀在这万顷碧涛之上的朵朵白莲花,便是这大片风景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这洁白如玉,大如团扇的莲花纤尘不染,大汤匙般的花瓣三片一层,一朵莲花一般由四层花瓣错落有致组合而成。被花瓣层层包围的莲心羞答答不肯露面,流苏般的黄色花蕊众星捧月般将她呵护,这嫩黄的莲蓬等到花瓣凋零时,便会披上深绿色的外衣脱颖而出,吟唱属于她的主题曲等侯前来收获的主人。凑上前去,莲花的香气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尽消。这清新中带着淡淡药香的气味,不张扬,不媚惑,让人遐想,令人沉静。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如娇面含春的少女,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掐一茎莲叶,茎儿竟丝丝缕缕牵扯着不愿分开。不由得联想起莲藕,不也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么?莲真的恍若一位美丽多情的绝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轻嗅,莲叶和花茎都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甘甜。莲茎笔直,中有通孔,将莲上下相连。难怪莲叶、莲茎、莲藕的气味都那么的相似。兴起,将硕大的莲叶挑一枝扣在头顶,顿觉一片清凉,绿意弥漫眼底心间。 我在莲的身旁驻足留连,轻轻的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眼中的我,也是同样的美丽吗?你不愿做肤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凝望着眼前的莲花,那支一直喜爱的佛乐不由得又在耳边回响:“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 莲花与佛教,恰有不解之缘。千年来,彼此相惜。莲花是佛教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莲花是洁净的化身,是佛的使者,她一身的纯洁,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歌颂的对象。莲塘慢慢的静了,莲花的芳香,轻轻氤氲。这时候,是该醉,还是该醒?轻轻的离开吧,我打扰她已经太久了,也许今夜,我会梦见自己变成那朵洁白的莲花,在风里,在水里,释放生命的芳华。(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02期,作者:曹艳春,有删改)19、(2分)全文思路明晰,是以 作为行文顺序来写的。20、(2分)假如将下面的句子用作文章的题记,请用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一朵莲花,只因她 。21、(2分)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22、(3分)文中多用第二人称“你”,试体会其表达作用。23、(3分文章末尾写到会梦见自己变成莲花,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六、(12分)小说阅读留两个柿子看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在生活中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候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挨着院墙有一排粗大柿子树,黑黑的躯干,粗糙的树皮,一如历尽沧桑的长者,安详、淡定。霜浓秋重的时候,树上果实累累,不甘寂寞的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那些饱满而丰润的柿子很快褪去了少女般的青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彤彤的嫁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更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同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多可惜啊。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的网套,还是把那个柿子套下来了。乡下的人家底子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浪费。母亲说:“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 从那后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 月滚着月,年滚着年。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 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而那一刻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我说,“留着是浪费,摘下来吧。”母亲说,“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选自掌上小说2010年第04期,作者曼钰)24、(2分)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5、(2分)试分析第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上的作用。26、(2分)体会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说说其作用。27、(3分)文中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全摘干净,这样写用意何在?28、(3分)下面的句子含蓄地表达出母亲怎样的感慨? 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七、(50分)作文 请以“因为有爱”或“温暖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贴近生活,关注体验,言之有物。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答案1、D 2、D3、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表意相同即可) 总分总4、略5、示例:读经典书,做文明人;雅言传承文明,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酌情给分)6、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强烈的警示效果。 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指出手法1分,品析1分)7、示例一:我赞成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于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经历几千年,不仅是中国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的语言。我赞成高考不能使用网络语言。(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8、忧国伤时、念家悲己。9、在战火连绵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