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诊疗方案的优化.doc_第1页
消渴诊疗方案的优化.doc_第2页
消渴诊疗方案的优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规范优化总结本科室对消渴病(糖尿病)诊疗规范进行总结及修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诊疗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总结诊疗过程中新经验,优化诊疗方案,为该病提供更为合理、规范的治疗指导方案。2012年,本科室对消渴病(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和总结,对诊疗规范进行局部修订及优化。一、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总结(一)临床疗效评价 2012年1-12月份消渴病(糖尿病)共收住院病人32例,病人选择性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中医特色疗法(体针、穴位注射、艾灸等)以及西医西药等综合治疗。收入住院的患者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87.5%,好转4例,好转率12.5%,无效0例,无效率0%。平均住院日为10天。所有患者基本都应用中医中药以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其中采用配合中药汤剂治疗30例,达到93.75%,非药物治疗以外治法25例,达到78.125%,包括膳食与药膳调配、运动治疗、针灸疗法。中医分型为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二)总结自从拟定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后,科室医务人员均能自觉运用方案指导临床,提高了中药利用率,使疗效得到提高。对于消渴病(糖尿病)患者,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优势。但是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其症型的复杂、变化多端给临床辨证带来困难,现有的证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中医辨证分型有待进一步优化;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西医西药单一降糖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中医中药在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需要进一步优化。二、中医治疗难点与优化(一)难点:1、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其症型的复杂、变化多端给临床辨证带来困难,现有的证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 2、消渴病(糖尿病)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证复杂,并发症繁多,西医西药单一降糖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二)优化 1、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优化本科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消渴病(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将消渴病(糖尿病)分为主症和兼症两个证型,使之更适合临床应用治疗。辨证分型中主症分为七型型: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兼症分为瘀证、痰证、湿证、浊证四种类型。这一优化突出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疗效。2、消渴病(糖尿病)分型后临床用药和并发症用药的优化本科室根据消渴病(糖尿病)新的分型进一步制定新的诊疗方案, 主症七型继续应用原诊疗方案的辨证论治用药,兼症四型:瘀证:治法:活血化瘀,桃红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