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 育 培 养 中 的 思 考 婺源特殊教育学校 张荣花在现今的聋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聋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学说话的能力,而忽视了德育的培养,德育工作是聋校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聋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导致了他们在身心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代偿功能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仍存在多疑、不合群、性格孤僻、性情急躁、主观、片面、自私、偷拿他人物品等特点,这不仅严重制约聋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构建,还给聋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强调:影响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因此,聋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校园处处能德育,充分挖掘环境优势,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黑板报、文化长廊等阵地,刊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信息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好事迹、好典型,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教学楼、生活楼等学生经常出入的楼道、墙壁张贴名人头像与名人名言和获得成功的残疾人,中国教育家孔子和蔡元培、数学家祖冲之和华罗庚、文学家鲁迅、“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舍身救火的赖宁、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周婷婷、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等等。这些头像底座上写着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设置文化墙,为更好地提醒残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在最显眼的墙壁悬挂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行为规范的教育,是良好品德的开端也是最终体现。在宣传橱窗做好表扬栏,表扬在学习、生活中品德优秀的好学生,评定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了一个积极向上、催人进取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二、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学校的学科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能根据残疾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及特点,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直接地对残疾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聋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阶段为思想品德,初中阶段为思想政治,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华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语、数及其他学科的教学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补充。如,语文课的每一篇课文有一个主题思想,写景课文一般表现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写人课文一般表现了个人崇高的品质,写事课文一般表现了对美丑、善恶、好坏、是非的辨别;数学课的教材中蕴含着德育因素,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结合计量单位、面积、体积阐明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教学,结合珠算,讲述算盘,教学圆周率,介绍我国的发明和创造,以及结合有关应用题,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体育课通过长跑、跳远、跳高等培养学生勇敢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美术课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劳动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认识劳动最光荣。三 让残障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他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至今仍具现实指导意义。我校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启迪下,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领悟做人的道理。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1走出学校,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一提起劳动,不少学生总要皱起眉头。然而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却很少出现,相反,他们热爱劳动,把劳动当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争着干,抢着做。这也许跟他们从小就离开父母,在学校过独立的生活有关。我经常会组织学生走出去,义务清扫街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2走进福利院,体验孤寡老人生活的不易,树敬老爱幼之风每逢双休日、春节或重阳节时,我校的学生总会以各种方式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欢乐。有的给老人们整理房间、擦窗户、洗衣服;有的给老人送去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老人们常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自豪,因为他们在用双手为老人们服务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滋味。3走近同龄人,体验同伴间的友谊,学会关爱与互助同龄人往往最易找到共同语言,因此,我校少先队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其中“手拉手”活动是历时最久、影响最深、涉及面最广、最受学生欢迎的主导性活动。我们与其他中小学校的班级结成了“手拉手爱心互助队”,每逢假日我们都会开展一些经常性的互助活动,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学会了关爱与互助。4聘请校外辅导员,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聋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可经常开设青春期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等系列讲座,讲座应请本地区专业人士负责开展,讲座中引用的例子应是聋生身边的实例,这样进行的教育更显得实际、真实、有效。学校是道德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