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导学案.doc_第1页
老山界导学案.doc_第2页
老山界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老山界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2理解并运用本文设置悬念的方法。3赏析精彩的片段。【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危情悬念法修改作文片段。【知识链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撤离中央苏区,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这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7昼夜,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分别由兴安县的界首、全州县的大坪、凤凰嘴等主要渡江点突破湘江。之后,中央红军一、二纵队在其他军团的继续掩护下,进入兴安县华江乡和金石乡,艰难翻越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高峰老山界,尔后向云贵川挺进。订正栏:【自学导航】1 通读全文,将自认为重要字词的音、形整理在下面。2跳读课文,分别用“ ”“”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词句,概括本文在结构方面的特点。(1)文中体现时间变化的短语有:第一天下午 由此可见,表现时间变化的方法除了用直接表示时间的词语外,还可以 。(2)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有:上山( )下山 3. .熟读课文23,争取背诵。4.质疑【合作探究】目标:探讨本文设置悬念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合作内容:1.红军战士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红军战士是怎么解决这些难题的?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品质?2文中有三处集中描写环境的段落。任选一处,从“内容、环境特点、 方法运用(修辞、炼字、感官)、作用体现”等方面来加以分析。【课堂巩固提升】 根据提示修改下面这段话,吊起读者的胃口。暑假的一天,我们来到山脚下,爬山的人很多很多。蜿蜒起伏的山道像一条长龙似的的在欢迎我们。我和朋友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往山上“飞”去。可是我们才“飞”到半山腰就累得气喘吁吁了。阿姨说“我们休息一会再爬吧。”我们在半山腰休息了一会又爬起来,一鼓作气地爬到了山顶。在山顶上,看到整个山顶都被阳光酒满,每片叶子都被照得闪闪发亮,阵阵凉风吹来,感觉很舒服。 提示:(1)爬山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2)如果也赞颂我们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你认为可以如何修改可以让读者担心我们不能爬到山顶,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总结反馈】【课后巩固练习】阅读剩下半碗饭,回答下列问题。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作者:王韭 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22期(11月下)总第248期)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4分)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 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_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