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文觅意济世思想真价值朱舜水勿斋记赏析郭玉和朱舜水(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本名之瑜,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抗清志士,江南硕儒,和黄宗羲、王船山、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一生著述不甚多,几乎全在日本所撰。1659年,见抗清复明无望,朱舜水孤身东渡。流寓日本期间,他向前来求学问道的弟子及友人,历数“说玄道妙,言高言远”迂腐学风导致明亡的惨痛教训,认为迂腐的学问无裨于事,“实理实学”才是真正的学问。勿斋记一文是应邀为日本石州吉永守(日本藩国地方官)加藤明友写的。加藤明友与朱舜水初次见面,就请他为自己作勿斋记,可见仰慕之心已久。原文800余字,2016年高考上海卷节选原文约一半篇幅。文章起笔便直下断语,意思是:世上读书人学习圣人之道有严重的误解,即过高地看待圣人,以致感觉离圣人儒学境界很远很远。对第二段内容做细读慢嚼,不难发现作者首先对颜回与孔子之间的一问一答作了较详的解读。关于儒学之精髓“仁”,孔子的讲解没有半点故弄玄虚之态,而是联系生活中看、听、说、动的实际情形,阐述了实行“仁”的具体做法。再进一步探讨下去,他说孔子与颜回并不是缺乏把道理抽象化玄妙化的功底,他们的目的仅仅希望世人明辨与掌握人情事理最基本的常识,最后指出先贤授受的都是日常擅长之实用事,并非是后人误解的那种空泛说教。第三段,作者一边交待本文写作缘由,一边进一步申述自己平生之志。他说由于加藤君崇尚追求圣人的“四勿”境界,才有以此给私斋命名的心愿。接下去换个角度交待彼此之前没有交结,加藤找我属于初始交往,为何我俩都做了有冒然之嫌的事情呢?照此品读下去,就可感觉出文章有先抑后扬笔势了,作者说明两人间之所以一求即应,似乎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缘分。 末了,作者又把笔势再次低伏下去,他以古时先贤能听取割草砍柴人的意见、孔圣甚至能选择性地听取“狂夫”之言,表示真诚地希望加藤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衡量抉择,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于己有补。勿斋记一文可谓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繁琐刻板的治学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那种“析理入于牛毛”的精细功夫不但无益于世,而且会将人引入歧途、败坏学风,所以,朱舜水主张做人做事一定要务实;做学问要脚踏实地,切勿追求高远玄虚。后人不妨探究一下朱舜水思想面貌的完整性。早年虽然家境清苦,但他为人正直、诚恳,不肯趋炎附势、阿谀奉迎。三十九岁时,就从南京松江府儒学生考取贡生。考官吴钟峦对他特别赏识,称为开国以来“文武全才第一名”。他不把治学及第作为仕途晋升的阶梯,他认为“士惟在有为耳,不在官职之大小崇卑也”。他长怀经济之志,企图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朱舜水漂泊海外的命运改变了日本的历史。他把理学传播到日本,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的准备。1664年,江户(今东京)首相德川光国聘朱舜水为师。【原文】 勿斋记 (明)朱舜水 (1)今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2)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3)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 传心:传授道统。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22概括第段的意思。(2分)23第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25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狂夫”借指藤君,表达谦逊之意。B“圣人”借指藤君,表达感激之情。C作者认为自己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D作者为藤君向自己求文而感到庆幸。26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答案与简析】22.答案: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依照第一段的文本语句也可以这样概括:从消极方面指出了世人学圣人之道的不良现状。能够反映出这种意思的概括皆可。考点:概括文章内容。23.题干要求选出“第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答案为 D项,“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的表述有误,说成“对比”也不对了。文章第二段说“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也为妙、鹜高鹜远哉”,可见圣人之道并非玄妙高远。考点: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24.答案:藤君好学,有志于“四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简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答题的区域在第三段。考生可以找到“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25.题干问的是“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A项说“狂夫借指藤君”错,“狂夫”类比自己;B项“圣人”应指孔圣;D项,“感到庆幸”表述不当。答案:C 项,作者在文中没有任何贬低儒圣之意。考点: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租车合同范本
- 承接高空吊装合同范本
- 古代租房合同范本
- 司机劳务合同范本简单
- 股权质押登记合同范本
- 加工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装修居间合同范本
- 监控施工改造合同范本
- 政府采购业务合同范本
- 标准的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佛山转业士官考试题库
- 2025年专业士官考试题库
- 院前急救技能大赛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土保持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2024年武汉广播电视台专项招聘真题
- 高血压尿毒症护理查房
- 2025届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智能建筑中机器人的应用与装配式施工技术
- 妇产科子宫脱垂护理查房
- 医院培训课件:《基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安全注射》
- 专题:根据首字母填空 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