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2 08 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69896250 4 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 2001BA608B 01 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308 02 作者简介 何建邦 1937 男 研究员 从事地理信息标准 地理信息共享研究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何 建 邦 李 新 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摘要 面向GIS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空间信息分层组织与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法 该文从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概念角度 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 简要分析大多数商品化 GIS软件中属性数据的表达方式 指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实质上是从GIS数据组织的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 类分级 提出地理信息分类粒度概念 并建立地理信息分类模型 列举了在不同视图下的粗粒地理信息分类方案和 代码用途 提出并讨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及国内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地理信息分类标准 的原因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分类模型 分类粒度 编码方法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107 2002 03 0001 07 作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地理信息 它表 示地理系统中自然 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各种地 理过程的数量 质量 分布特征 内在联系和运动规 律 1 3 各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工程 包括目前热度甚高的 数字省区 数字城 市 数字社区 等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地理信 息都是这些系统的主要数据基础和内容 而统一的 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实现系统内和系统间信息交 换 集成与信息共享的关键问题之一 制定国家地 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便成为十分紧迫的工作 本文从软件工程角度分析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 理信息 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 指 出地理信息分类实质上是从GIS数据组织概念层次 上对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 用图示表达方法说明地 理数据的组织方式 并以空间数据基础的框架数据 为例 说明数据层与粗粒度信息分类之间的关系 笔 者以ArcInfo为例说明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 从抽 象概念上简述了地理信息分类粒度与分类方法 并 建立了分类编码过程模型 列举了某些应用工程粗 粒度地理信息分类方案 编码方法和分类编码的作 用 并就某些与信息分类编码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 论 1 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需要把现实世界抽象为概 念世界 再到数字世界与信息世界 要经过地理时 空思考 地理概念形式表达 计算机实现以及智能理 解等阶段 1 2 分析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 息的概念和内涵 从而把握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 的本质特征 地理实体 在地理空间认知模型中 实体是有 相同属性描述对象的集合 在GIS软件工程中 地 理实体是与空间位置有关 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各 种事物和现象 分为点状 线状 面状实体三种基本 类型 还有体状实体 表面实体等 2 4 地理实体的 最根本特征是任何一个实体都可按某种空间坐标进 行数字化表达 并实现对其定位 定性 定量以及拓 扑关系的描述 应当指出地理实体可以是客观存 在 能看得见的或纯粹是概念上的 如行政区 实体 因此 地理实体是抽象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地理系统 中的事物和现象 地理信息分类就是对实体的本质 特征进行分类 图1 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地理数据 地理实体的位置 属性类型与级别 的符号化表达是地理数据 它是GIS操作与处理的 对象 包含地理空间定位数据与属性描述数据 空 间定位数据表现为在经纬度地理坐标 空间直角坐 标 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中 点 线 面等实体类型 第18卷 第3期 2002年8月 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Vol 18 No 3 August 2002 1995 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离散化的空间坐标 x y 或坐标序列 图1 或用地 名 邮政编码等基于地理标识符来间接实现地理实 体的定位 属性描述数据简称为属性数据 又称为非空间 数据 是地理实体的定性或定量特征的抽象 例如 水井的属性数据可抽象为井深 出水量等 同样可 用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等定性描述 也可用土壤适宜 性分级 PH值 等级或数量 来表述一个土壤多边形 实体的非空间特征 或者通过名字 宽度 车道数 交 通流量和路面材料等定性 定量指标来描述一条道 路 线状实体 根据定性描述可区分实体的类型 通过定量数据可辨别同一实体不同的级别 显然 从地理数据层面看 属性数据的定性 定量描述是地 理信息分类编码的依据 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以地理数据为载体 是对 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语义解释 地理信息内 含四个相互关联的特征 位置特征 空间关系 属性 和时间特征 可表达为 x y z t a1 a2 a3 其中 x y z 表示地理实体的坐标 t表示时间 a1 a2 a3 表示地理实体的属性集合 其含义是 在三维空间基础上的动态的多专题属性 位置特征 由空间定位数据来表达 并通过对空间坐标的运算 得到大部分空间关系 3 4 例如实体上下 左右等 顺序关系 距离 区域面积等度量关系以及相邻 连 接 方向等拓扑关系等 因此 GIS中只要表示了空 间位置 也就间接表示了空间关系 属性特征的一 个重要方面是它规定了地理实体的本质特征与语义 关系 非空间关系 包括实体的类型关系 成分关系 等 这种地理信息的语义内涵 地理学解释 是地理 信息的分类编码的基本依据 鉴于目前大多数商品化的GIS软件还只能在二 维平面上模拟并处理现实世界的现象和问题 将多 维 动态特征的地理信息抽象为二维静态目标 因 此 地理信息的分类编码应着重考虑地理信息语义 或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与代码化 而把空间关系的 表达与运算交给计算机来完成 2 GIS中属性数据的表达 GIS中属性信息分类还应当考虑与其共生的空 间实体类型 如地理概念层次上的水系 在计算机实 现时通常被它分别处理为点数据层 如取水口 排污 口 线数据层 如灌渠 支流等 以及面数据层 如湖 泊 水库以及由分水岭包围形成的流域等 虽然 这 种基于属性分类来组织地理信息 有许多理论与方 法上的不足 5 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 多数GIS软 件都是以图层为处理的基础 例如 ArcInfo的Cov2 erage MapInfo的layer等 2 1 数据层 属性数据的多专题属性决定了一定地域范围内 的地理信息必须用多专题数据层的组合来表示 图2 用地形地势层 土壤类型层 土地利用层等才 能较完整地表达该区域的地理事实 这些以地理概 念形式组织的不同的GIS数据层 一般而言 一类地 理实体的高位属性对应一个层 每一数据层可表示一 个或多个专题属性 如MapInfo的layer 并且一些常 用的数据层被作为空间数据基础的核心 数字地 球空间数据框架 Digital G eo Spatial Data Frame2 work 提出 6 图3 以数据层 大地控制点 DEM 正射影像 地形 地名 境界 交通 水系 地籍 土地利 用 覆盖等为核心构成框架数据 体现了高层信息的 分类思想 属性数据的分类可以在概念水平上为各 类GIS数据库设计 数据合理组织和应用提供依据 图2 属性分类与数据GIS数据层 图3 地理信息分类与数据分层 实际上 应用性GIS系统之所以关注地理信息的 分类与编码 是因为这些系统在技术上主要关注数据 的采集 数据分层组织 数据精度 数据量 数据存贮 数据集成 分析以及数据共享等技术问题 1 地理信 息分类为GIS数据分层提供指导 属性分类直接关系 到GIS中的数据组织 建立现势性好 精度高和可供 共享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 是各类GIS应用系统的共 同需求 它可以容易地用在地方 国家事务中 大大减 少数据收集的重复劳动 提高系统建设的效率 并对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改善和社会进步等做出贡献 2 2 属性数据的表达 在GIS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般采用分离组 页2第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第18卷 1995 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织 分别存贮 空间数据用文件管理 不同的软件有 不同的数据格式 属性数据一般用关系型数据库管 理 但不同的软件 处理的方式基本相同 称为要素 属性表 一般而言 一个二维表格与一个数据层相 对应 表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地理实体 每一列表示 实体的一个属性 在每一行中相同的列表示相同的 属性 图4 Coverage中 一个图层可以有一个点或 多边形属性表 但不能同时兼有二者 ArcInfo自动 维护属性表中最前面的一些项 字段 如多边形的 面积和周长 点的为零 内部序列号和属性标识符 用户根据信息分类时定义的属性项增加到相应的表 文件中 通过公共项id 实现空间数据的连接 图4 ArcInfo属性表的结构 3 地理信息分类 地理信息分类在充分理解分类对象的本质特 征 分类与现有GIS技术条件下数据 层 组织以及 属性数据管理的同时 还应当注意地理信息分类的 理论与方法问题 包括分类对象的复杂性 不同的分 类粒度与分类视图 3 1 分类对象的复杂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 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间规律的科学 地球表层 是由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人类圈 岩石圈5大圈层 相互作用 相互渗透组成的一个复杂地球表层巨系 统 7 8 因此 地理信息分类对象具有高度的复杂 性 图5 图5 分类对象的复杂性 实际上 自然 人文现象在地球表层是不均一的 层面 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异 因其本身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的过渡性 以及被人类所认识和研究的程度 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其空间秩序 时间序列 时空 耦合和动因机制等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3 2 属性数据的语义关系 尽管分类对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但人们总可 以按照某种抽象 找出分类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这 里笔者把语义概念引申到地理信息分类中 作为建 立分类对象概念模型的工具 语义 一词在语言学 中指词与它们所表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语 义被定义为数据内部以及数据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 系 在语义上 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反映实体之间 的分类分级关系 主要体现为属性多级分类体系中 从属关系 聚集 aggregation 关系和相关关系 从属 关系主要反映实体之间的上下级或包含关系 聚集 关系反映各实体之间并列关系 如构成同一水系的 众多河流之间的关系是聚集关系 相关关系则反映 不同实体之间的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并发或共生关 系 所有这些关系都是地理信息分类时建立实体 关系模型即E R模型的依据 3 3 分类视图 地理信息分类编码过程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 界再到数字世界的抽象过程 然而 对于同一客观 现象和过程 不同社会部门或学科领域中的人群 往 往所关心的问题 研究对象有差异 分类考虑问题的 出发点或对客观现象的总体描述也不同 这种考虑 问题的出发点或对客观现象的总体描述 称为视图 viewpoint 例如 土壤的发生学分类与诊断学分 类的结果有明显的不同 我国还有从林学角度对土 壤进行分类 林业土壤 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在地理 信息分类中区分 资源 与 环境 要素有很多困难 分类结果存在较大争议 可以把分类视图定义为 强调某种特定的考虑 通过使用一组已选择的体系结构概念和构造规则而 获得的抽象形式 研究实践证明 把语义与分类视 图结合构建的E R模型 有助于为分类分级的类 型设置提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因为 它是以用户 视图的概念方式对客观世界进行的语义抽象 把一 组由相关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实体集进行形式化表 达 这种自顶向下 自上而下 的分类建模方法 先 区分所有重要的实体 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 4 分类方法 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线分类法和面分 类法 线分类法也称为层级分类法 国家标准化工 作导则 9 10 以及文献 10 14 对分类原则与方法已 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表1 实践证 明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各有其优 缺点 在地理信 息分类实践中 高层的定性信息 门类 大类 小类 分类适合使用线分类法 定量属性往往处于类别的 较低层次 适合应用面分类法 页3第第3期 何建邦等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1995 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 两种地理信息分类方法比较 方法定 义原 则优 点缺 点 线 分 类 法 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 或特征 作为分类的划分基础 逐次 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 并 排成一个有层次的 逐级展开的分类 体系 同位类类目之间是并列关系 下位类与上位类存在着隶属关系 同 位类不重复 不交叉 1 由某一上位类划分出的下位类类 目的总范围应与其上位类类目范围 相等 2 当某一个上位类类目划分成 若干个下位类目时 应选择一个划分 标准 3 同位类目之间不交叉 不重 复 并只对应于一个上位类 4 分类 要依次进行 不应有空层或加层 1 层次性好 能较好地反 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2 使用方便 既符合手工 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 又 便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信 息 1 结构弹性较差 分 类结构一经确定 不 易改动 2 效率较低 当分类层次较多时 代码位数较长 面 分 类 法 按分类对象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视 为若干个 面 每个 面 中又可分成 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 使用 时 可根据需要将这些 面 中的类目 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复合类目 1 选择分类对象本质的属性或特征作 为各个 面 2 不同 面 内的类目不 应相互交叉 不能重复出现 3 每个 面 有严格的固定位置 4 面 的选 择以及位置的确定 根据需要而定 1 有较大弹性 一个 面 内类目改变 不影响其他 面 2 适应性强 可视 需要组成任何类目 3 易 于添加和修改类目 1 不能充分利用容 量 可组配的类目很 多 但有时实际应用 的类目不多 2 难于 手工处理信息 3 5 分类粒度与类型丰度 尺度是客体在其容器中规模相对大小的描述 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多尺度特征 15 表现为空间范 围 时间长短和属性的层次性等 有学者把地理数 据属性数据的多层次性称为语义粒度 semantic granularity 16 17 因此 分类结果详细程度与级别 可称为分类粒度 如图6 从门类到大类再到小类 分类粒度逐渐变细 结果产生的类别也随之增加 类 型丰度越高 因此 数据越详细 粒度越小 级别就越 低 数据综合度越高 粒度越大 级别就越高 例如 在全球尺度上 大城市只能表现为一个点 与之相关 的属性类型有限 表达城市地籍信息没有意义 随着 比例尺的增大 同一城市从点状实体变成了面状实体 图6 分类粒度与类型丰度 能表示的内容越来越多 当增大到一定比例尺时 地 籍数据分类就必不可少 因此 根据各类GIS数据 库的不同的应用目标 选择合理的分类粒度 对数据 合理组织和提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还应 该考虑到分类粗度与属性数据的可获得性 3 6 地理信息分类过程模型 地理信息分类过程实际上是从分类对象到分类 视图与语义关系的建立 分类粒度选择 再采用一定 的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类 得出所希望的分类结 果的过程 是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的 抽象过程 因此 地理信息分类应当考虑与计算机 实现等有关的问题 否则分类结果无法应用 图7 是对这一过程的图解表达 图7 地理信息分类过程模型 3 7 不同分类视图下的分类结果举例 选择合理的分类粒度与类型丰度 可以为人们 提供宏观到微观 内容逐步详尽的信息和不断提高 的定位与属性精度 不同的分类视图 对地理信息 的分类粒度与类型丰度的要求不同 可能产生不同 的分类结果 如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分类共包括5个 门类 49个大类 247个中类和531个小类 12 参考 性分类包括9个门类 48个大类 缺社会经济与其它 信息门类下的大类划分 国土资源信息分类 专业 数据分类和数据项目建议总表 中将数据分为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和能源与资源等3门类 14个大 类 64个小类 图8 限于图幅 只绘出门类与大类 由于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 务 在国家层次上的空间数据集往往较为宏观 比例 尺较小 如 九五 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可持续发展 信息共享项目 空间数据平台采用1 400万比例尺 因此 信息分类宜选择较粗的分类粒度 十五 科 技攻关项目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开发研 究 把可持续发展信息的空间定位精度提高到1 100 万 但仍属于宏观信息 并把可持续发展信息视为 地理信息 保持粗粒度分类的一致性 把细粒度的信 页4第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第18卷 图7 8中从子类画一条带空心三角形箭头的连线指向父类 在面向对象术语中表示继承 孙九林 熊利亚 国土资源信息科学管理概论 1986 1995 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息分类留给专业用户来扩充 可持续发展信息分为 基础地理 资源 环境 人口与社会经济 灾害 其他6 个门类 29个大类 其他门类下暂不细分 图9 小类及其后的一 二 三级等分类在细化中 图8国土资源信息分类框架 资源与能源 矿产资源气候和水热资源 海洋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 社会环境 城市人口行政区划地名地形 交通网文化和通信设施地质基础水系及流域 海岸及海域 自然环境 国土资源信息 可持续发展信息 图9可持续发展信息分类体系框架 社会经济 人口 其他人口与社会经济灾害 地质 农业 林业 海洋综合类 地质 洪涝 气象大气 水 土壤 特殊地理环境海洋 噪声 农业 地质 环境基础地理 测绘基础地理 海洋基础地理 资源 生物 农业 林业 海洋地质矿产 土地 水 气候 4 地理信息编码与应用 地理信息分类是编码的基础 编码是将分类的 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 出来的过程 编码的直接结果是代码 下称分类码 每一类别的信息都有一个惟一的分类码 分类粒度 愈细 代码就愈长 在细粒度的信息分类 可能包括 某些信息类型的地理实体 如地籍信息分类中可能 涉及一些主要的建筑物 为了便于逐个检索 赋以识 别代码 简称标识码 文章以分类码为例 说明码位 设计与代码使用 第一 编码原则与码位设计 地理信息编码原 则应遵循科学性 系统性 一致性 完整性 扩展性 适用性等原则 相关文献 标准或草案 对此已做出 说明 代码类型有数字型 字母型与数字字母混合 型 从直观与记忆方便角度 笔者倾向于使用数字 型的代码 并且使用等长型的码位设计 右侧空码位 补0 码位排列体现分类框架 按门类 大类 小类 一级 二级 三级等级序依次排列 若某一分类粒度 的地理信息类别数目在10类以内 则用一位代码表 图10可持续发展信息代码结构 三级码 二级码 一级码 小类码 大类码 示 可采用的数字有1 9 同理 类别数目在100以 内 用二位代码01 99依次表示 以可持续发展信 息分类编码为例 代码结构如图10 其中 大类码用 一位数字 小类 一级 二级 三级均用二位 这种代 码编排结构可容纳9 600万个类别 具有足够的可 扩展性 第二 代码使用 代码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存 贮 管理 检索和交换 在采集数据时 可利用代码 作为专题数据类型的标识 也可用作用户标识码进 行输入数据 并用于检查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 对数 据层进行修改或重新组织 代码还常用于数据检 索 在各种查询语句使用 借助于代码进行数据交 换与集成分析 实现各类大型应用系统内部和不同 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 5 问题与讨论 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目的是用于对地理数据进 行组织 建库 以便于数据的集成分析与数据共享利 用 适用于现有GIS技术 以图层为空间数据的 组织与处理单元 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思想 分类结 果有较强的实用性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18 在 GIS业界 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统一的地理信息分类 编码体系 有客观与主观上的原因 ISO TC211在 制定元数据标准时 提供了一个专题信息的分类方 案 是否可作为我国将要制定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 标准的思路 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供讨论 1 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与空间数据模型 目前 页5第第3期 何建邦等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修订稿 征求意见稿 方 案一 方案二 2002 1995 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多数商品化的GIS软件是基于传统的空间数据模 型 忽略了地理信息的时间特性 对客观世界的地理 现象和过程进行分割和抽象 把三维实体进行二维 平面表达 即以图层作为GIS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处 理单元 相应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 通常在分类概 念上把地理信息分为基础 或称为框架数据 与专题 数据 或部门 两种类型 即地理数据 基础地理数 据 专题数据 虽然适应了行业现状与数据途径来 源 通过用基础地理数据来配准专题达到利用GIS 进行建库的目的 但专业部门的数据来源通常不是 在基础地理数据的基础上收集的 因此 事后处理要 达到配准的目的有很大的困难 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为了适应图层的计算机化表 达 只能借助于关系的规范化分解来解决实体的语 义关系 用一系列二维关系表存贮这些类别关系 把实体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分离 人为地分割 空间实体的语义关系 造成在图形数据背后 对地理 含义的 不自然 的表达 从而使存贮模式 查询途径 与其语义难以保持一致 2 特别是容易造成同一地 理实体在大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分类体系中的不稳定 性 18 未能完整地实现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初衷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以对象为基础 消除了 分层的概念 为描述复杂的空间信息提供了一条直 观 结构清晰 组织有序的方法 1 2 但真正完全实 现面向对象的GIS却未问世 目前在地理信息分类 编码方面 加强集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 空间关系及 属性特征的语义构成关系于一体的分类定义与形式 化描述方法研究 力求在分类编码中能有效表达地 理信息的位置 空间关系 属性和时间特征等四个方 面相互联系的完整内涵 以便有助于不同系统与不 同用户之间实现数据转换与信息共享 实现多源信 息集成与综合分析应用 2 国内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统一地理信息分类 编码标准的原因思考 国家长期未能形成统一的地 理信息分类编码的原因 除了分类对象的复杂性 传 统空间数据模型的缺陷等技术上原因外 人为的原 因不能忽略 20世纪80年代初 GIS技术从国外引 进的同时 就开始了地理信息 时称资源环境信息 的分类与编码研究 19 历经近二十年 虽不同时期 提出过若干建议方案 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国家标 准 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1 用于GIS的 地理信息的分类是以学科分类 还是以系统的应用 目标分类 长期以来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 所以 一遇争论 便不能得出共识 2 长期以来对GIS系统 的建设和对共享环境 标准是共享环境中的重要一 环 建设的认识和实际投入有很大的差异 对后者即 使在国家项目层面上 也是时断时续 形不成有足够 权威和力度的集成研究与决策 3 部门与行业分割 数据壁垒 缺乏长远和全局考虑的影响不可低估 表2 ISO TC211元数据标准中专题数据类别与代码 序号 类别名称定 义 1农业 动物饲养和 或庄稼耕种 例如 农业 灌溉 水产 耕地 畜牧 影响农作物和 牲畜的有害物和疾病 2生物 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和 或动物 例如 野生动植物 植被 生物科学 生态学 荒地 海洋生物 湿地 动植物栖息地 3界线 法定土地说明 例如 政治和行政界线 4 气候气 象大气 大气过程和现象 例如 云层覆盖 气象 气候 大气条件 气候变 化 降水 5经济 经济活动 经济状况与就业 例如 生产 劳动力 税收与收入 商业 工业 旅游 业与生态旅游 林业 渔业 贸易或生计捕猎以及 矿产 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 6高程 高于或低于海平面 例如 海拔高度 海底深度 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 派生产品 7环境 环境资源 保护与保存 例如 环境污染 废弃物填埋与处理 环境影响评 价 环境风险监测 自然保护区 景观 8地学信息 与地球科学有关的信息 例如 地球物理要素与过程 地质 矿产 与岩石组 成 结构相关的科学 地震风险 火山活动 滑坡 重力信息 土壤 永久冻土 水文地质 侵蚀 9健康 健康 健康服务 人类生态与安全 例如 疾病与生病 影响健康因素 卫生 滥用药 品 精神与肉体健康 健康服务 10测绘 基本地形图 例如 土地覆盖 地形图 影像 未分类影像 注记 11智能军事 军事基地 组织 活动 例如 兵营 训练场地 军事运输 情报收集 12内陆水 内陆水系要素 排水系统和它们的特征 例如 河流和冰河 盐湖 水利用计划 坝 水流 洪 水 水质 水系图 13位置 位置信息和服务 例如 地址 大地测量网 控制点 邮区和服务 地名 14海洋 咸水域要素和特征 包括内陆水 例如 潮汐 潮汐浪 海岸信息 暗礁 15规划地籍 有关土地未来利用适当活动的信息 例如 土地利用图 分区图 地籍测量 土地所有权 16社会 社会和文化特征 例如 殖民地 人类学 考古 教育 传统信仰 礼仪 和习俗 人口统计数据 娱乐场所和活动 社会影 响评价 犯罪和审判 人口普查信息 17建筑 人工建筑物 例如 建筑物 博物馆 教堂 工厂 住宅 纪念碑 商店 塔 18交通 搬运人和 或物品的方法和设备 例如 公路 机场 跑道 航运路线 隧道 航海图 交通工具或船的位置 航空图 铁路 19市政通信 能量 水和排污系统 通信设施和服务 例如 水电 地热 太阳能和原子能资源 水净化和 配送 污水收集和处理 电和煤气供应 数据通讯 电讯 无线电广播 通信网络 3 ISO TC211高层地理数据专题分类简介 ISO TC211在其制定的地理空间数据 元数据标准 中 20 提供了一个高层地理数据专题分类方案 表 2 目的是帮助将可以使用的地理数据集进行分组 和搜索 或用于将数据集的关键字分组 文中特别 页6第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第18卷 1995 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 在一般编目之间有重叠 建议用户选择最适 合的一种 能否以此作为我国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 制定思路 显然多数国内学者持否定观点 但其中 隐含着不依图层进行地理分类编码 也不依地理因 子 气象 水文 土壤等 进行分类的思想 允许一般 编目之间有重叠 允许用户选择的思想 只规定粗粒 度分类与代码 至于细粒度的类别与代码等 值得进 一步研究 借鉴 参考文献 1 邬伦 刘瑜 张晶 等 地理信息系统 原理 方法和应用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2 王家耀 空间信息系统原理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 吴信才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 M 北京 电子工业出 版社 2001 4 龚健雅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5 方裕 新一代GIS软件技术研究 A 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 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 C 北 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191 196 6 承继承 林珲 周成虎 等 数字地球导论 M 科学出版社 2000 7 郑度 陈述彭 地理科学进展与前沿领域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 5 599 606 8 黄秉维 郑度 赵名茶 现代自然地理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99 9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 标准化工作导则汇编 第二版 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1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18317 2001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S 2001 11 阎正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指南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98 12 王英杰 陈田 余卓渊 等 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J 地理学报 2001 56 6 730 739 13 尹荣楼 李爱荣 环境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J 环境科学研 究 1997 7 2 39 43 14 朱澈 成夕芳 姜丽惠 基于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国土数据库建 立与开发 J 地理学报 2001 56 增刊 122 126 15 李军 地球空间数据的多尺度特征 J 地理研究 1998 17 增刊 140 147 16 Jeremy L Mennis Human Cognition as a Foundation for GIS Database Representation http www ucgis org oregon pa2 pers mennis htm 17 Egenhofer M J G lasgow J Gunther O et al Progress in com2 putational methods for representing geographical concepts J G 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1999 13 8 775 796 18 陈常松 何建邦 基于地理要素的资源与环境数据的组织方 法 J 地理学报 1999 54 4 373 381 19 何建邦 蒋景瞳 我国GIS事业的回顾和当前发展的若干问 题 J 地理学报 1995 50 增刊 13 23 20 ISO TC211 G eographical Information Metadata Internation2 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Committee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2 dard 19115 S 2001 21 陈常松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在GIS语义数据模型设计中的作 用 J 测绘通报 1998 8 17 20 Research on the Ontology of Ge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粮油食品检验人员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环境景观规划执行计划
- 自然环境与园艺的融合之道
- 享受在花园中品味自然美好生活的乐趣
- 公司福利制度优惠
- 小区停车管理与规范措施
- 发动机噪音减少规定
- 船舶不稳装载处理细则
- 企业投资借款合同协议范本解析
- 学期末考试数据分析报告及总结
- 消防员心理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贷后管理协议合同
- 罗才军《少年闰土》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处理预案
-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阅读理解说明文
- (完整版)八上新闻拟标题专项训练题
- 国家管网集团合同范本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全套教学课件
- 妇产科三基三严培训内容
- 中医全科学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