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气体热导率预习提纲.doc_第1页
-测定气体热导率预习提纲.doc_第2页
-测定气体热导率预习提纲.doc_第3页
-测定气体热导率预习提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定气体热导率预习提纲1、 实验任务(1) 用热线法测定干燥空气的热导率(必做);(2) 改变钨丝电阻值Rt,用热线法测定干燥空气的热导率并分析比较钨丝电阻值改变的测量结果(选做);(3) 应用“线性回归法”和“外推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4) 采用Excel作图求解。2、 实验原理(1) “热线法”测量气体热导率的原理;(2) 为什么要进行二项修正;(3) 为什么要在低真空中测空气的热导率。3、 操作规范(1) 大气压校准;(2) 零点校准;(3) 放气阀和抽气阀如何操作;(4) 如何避免真空泵回油;(5) 热线温度如何求出?U真空电压和I真空电流如何取?(6) 低气压压强P的测量范围多少?为什么是这个范围?4、 数据处理表格设计1、实验条件 (1)测量室参数:热线长度:l= - - - cm 热线0时电阻值= - - - 热线直径=- - - - mm 测量室内直径= - - - mm (2)实验室参数:室温= - - - =- - - K 热线温度 = - - - ( ) 2、数据记录(pa)(V)(A)(W) (W)(W)(pa)0.0000(真空)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80000.85000.90000.95001.0000 数据处理过程: (必须采用Excel作图求解,且打印图表的纸张不能大于实验报告的尺寸大小,打印好的图表粘贴在报告内) 则间的平均导热系数 测量百分差: 4、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仅供格式上的参考)1、从百分差计算中可知:用外推法求时,连线照顾气压较低的点太多,应该连线取0.50001.0000kpa上的测量点为主。 2、虽然百分差较小,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其主要原因是压强计在某一压强压强计数时,其对应的U和I还有一个变动区间。 3、的修正值是否一定是1.2系数,在外界温度不同条件下是否该系数会变。 4、平均导热系数的理论值是否科学、可靠,因为 只是近似成立。本实验定量分析举例 的求解采用外推作图求截距的方法,作图会有误差产生,就同样一组数据,几次作图,所得的值会不一样(1) 第一次作图采用手工作图得: 代入计算 (2)第二次作图:采用Excel作图求解从图上可知 代入计算从以上两次的计算结果来看,的改变量只有0.03左右,但对导热系数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所以的求解很重要,较小的改变量将引起实验结果较大的改变。外推法作图应该仔细认真,尽量减小人为的作图误差,可以采用几次(2-3次)的外推作图求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结果,也可以采用Excel作图求,分析比较采用什么方法作图误差较小。仪器操作提示仪器使用注意:1、仪器中的抽气阀在真空泵停止工作时,一定要将抽气阀旋置“大气”位置,否则回油,损坏测量室; 2、漏气针阀不能随意调节,经老师指导下可适当调节;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