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门中学2015届历史选修一 编制:姜玮 2013-11-25戊戌变法【学习要求】1.梳理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知道“公车上书”。 把握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2.整理变法的基本线索:第一阶段宣传维新思潮,第二阶段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第三阶段百日维新。3. 阅读摘引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人著作或文章的史料,概括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4.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5.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适当联系必修、中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历程”的知识,大体勾勒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结合戊戌变法失败来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6. 知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知识梳理】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 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民族危机加深。(表现:资本输出争做中国债主、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权利、开设工厂、开设银行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剧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到来3、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清政府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困难:民族工业薄弱,数量少、规模小,无力与外商企业竞争;面临封建势力压迫,承受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掀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4、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5、思想基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1)早期改良思潮: 产生时间、原因、代表人物、主张、评价(2)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看书P128131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129 学思之窗: 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弊: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P131 本课测评1:从历史根源、时代背景、康有为的阶级属性角度分析: 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或思想文化上长期受着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以孔子为偶像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进入近代,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资产阶级又不具备革命的彻底性。于是,康有为就披着孔子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P131学习延伸: 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 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百日维新开始: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主要内容:政治: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剪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自谋生计。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文化教育: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军事: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对内容的评价:1、未实行“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妥协性。2、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给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结果:“戊戌政变”失败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进步意义。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变法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力量薄弱,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具体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无实权的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国际环境:三、历史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改革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宣传,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摆脱列强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留下的许多遗产,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巩固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4分)(2) 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5分)(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5分)3、l9世纪中期,正当亚洲各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候,日本通过维新改革保持了民族独立,并迅速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而中国进行的戊戌变法却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原因有哪些?(3分) (2)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或变法)的态度。说明改革(或变法)对两国君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3分)(3)两国改革面临相似的背景,其结果却一成一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4、(9分)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政策的调整,但它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是渐进方式的。请填充下列表格:改革人物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光绪帝二十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也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练习答案1、(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2分)(3)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4分)2、(1)材料一:明治维新;材料二:戊戌变法。(2分)(2)内在联系: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1分)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分)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分)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1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1分)(3)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2分)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2分)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扩大了维新思想的影响。(1分)3、(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剧;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3分)(2)都支持。(1分)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中国君主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分)(3)评分说明:考生可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新旧力量对比、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培训简报课件
- 招11人!海东市高铁新区医院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保山龙陵县县城事业单位选调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调公务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上饶广丰区科学技术协会驾驶员劳务派遣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哲学:生活之魅力
- 掌握舞蹈技巧
- 2025下半年安徽宿州市埇桥区事业单位招聘11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3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运动之道模板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财政补贴政策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效果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第三季度作风建设党课以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经口鼻吸痰技术新版
- 三甲级综合医院全科室岗位说明书汇编(专业完整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