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化学上学期考点提纲.doc_第1页
上海初中化学上学期考点提纲.doc_第2页
上海初中化学上学期考点提纲.doc_第3页
上海初中化学上学期考点提纲.doc_第4页
上海初中化学上学期考点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念及相关训练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3、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4、化学实验的操作。5、化学实验的现象。6、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1):粗盐提纯(分离难溶物质与可溶物质)7、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1)适用范围:分离两个可溶性物质,其中一个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个变化小。(2)降温结晶出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典型例子:从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8、纯净物和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叫纯净物,由2种或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9、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和化合物首先是纯净物,混合物即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3)在单质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在化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10、元素、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有两种形式,一种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一种用一个大写字母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2)元素之最: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其次是O。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分别是Si、Al、Fe。其中,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其他: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11、化学方程式:(1)文字表达式(2)符号表达式12、空气的组成(1)主要成分:78%(约五分之四)为N2、21%(约五分之一)O2、少量的稀有气体、CO2、水蒸汽。(2)光合作用和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CO2,产生O2;生物的呼吸消耗O2,产生CO2。构成了生物圈的空气成分循环。13、空气的主要污染物(1)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2)温室效应:CO2。14、分子、原子(1)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分子和原子是微观概念,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2)分子由原子构成。15、微粒的性质(1)很小(2)微粒间有间隙(3)微粒在不断运动(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6、保持化学性质:(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它的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由它的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17、分子构成与原子构成(1)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各种化合物,以及O2、N2、O3、Cl2、I2、H2等单质。(2)除O2、N2、O3、Cl2、I2、H2外的单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包括金属、稀有气体,S、P等。18、组成和构成(1)组成是宏观概念,用于描述混合物的物质组成和物质的元素组成。(2)构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构成(分子或原子)和分子的原子构成。19、相对原子质量、式量、相对分子质量20、一些著名的科学家(1)提出分子学说的是阿伏加德罗。(2)提出原子学说的是道尔顿。(3)发现氧气和空气组成的是拉瓦锡。(4)发现一系列稀有气体元素的是拉姆齐。2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2)有氧的得失的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发生)2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23、化合价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1)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并且正号不能省略。(2)常见的化合价:钾钠氢银+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铁有+2+3价,碳有+2+4价,+3铝,+4硅,2氧。(3)常见化合价为在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价态,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价。(4)氯显负价时只有1价,硫显负价时只有2价,氮显负价时只有3价。当他们显正价时,价态多变,需根据其他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来判断他们的化合价。(5)原子团也有化合价,且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需要掌握的原子团:a、铵根 NH4: +1价。(只有一个显正价的原子团)b、硫酸根 SO4:2价。c、碳酸根 CO3:2价。d、硝酸根 NO3:1价。e、氢氧根 OH :1价。24、化学式(1)常见元素的单质中,除了H2、Cl2、N2、O2、Br2、I2、O3外,其余均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理解为由原子直接构成)(2)化合物中,若是由两个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读作某化某,特别地,若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称之为氧化物。如:Al2O3,读作氧化铝。注意:a、负价元素化学式中写在右边,中文名则在前面。 b、Fe、C等含有几种价态的物质,不能直接读作氧化碳、氧化铁。规定如下:CO读作“一氧化碳”,CO2读作“二氧化碳”;+2价的铁读作“亚铁”,+3价的铁直接读作“铁”,如FeO读作氧化亚铁,FeCl3读作氯化铁。(3)由原子团组成的物质直接按照原子团的顺序从右到左读,如NH4Cl读作氯化铵;NaNO3读作硝酸钠。特殊:a、NaOH读作氢氧化钠,因氢氧根本身不是“酸根”。 b、除了常见原子团,还需知道KMnO4=高锰酸钾,KClO3=氯酸钾。(4)特殊物质特殊记:MnO2,H2O2等。25、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不需要完整写出,但选择题出现需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化学式的含义以H2O为例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又称分子式)表示1个水分子(4)表示构成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的元素的原子个数。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26、物质的量:表示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n27、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摩尔质量和式量的联系: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对于分子来说,等于分子量;对于原子来说,等于相对原子质量)(2) 摩尔质量和式量的区别:摩尔质量有单位,式量没有单位。28、质量守恒定律(1)从现象上来说,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a、反应物总质量 = 生成物总质量;b、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2)从宏观上来说,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会发生改变。(3)从微观上来说,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注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改变的是分子。(即原子的组合形态)29、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判断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2)利用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个数不变,配平化学方程式。(3)利用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团)总个数不变,求方程式中某个未知物质的分子式。(4)利用总质量守恒判断参与反应或生成的某物质的质量。(并换算为物质的量)30、天然水和自来水31、 溶解性32、溶液的概念: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均一:溶液各处的性质都相同,如上部的密度与下部的密度相同。(2)稳定:指性质稳定,长时间隔绝空气静置不会变质,也不会有沉淀析出。(3)混合物:溶液都不是纯净物;组分可能不止两种,3种物质也可形成溶液。33、悬浊液、乳浊液(1)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难溶于水的部分是固体的,为悬浊液;是液体的,为乳浊液。3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35、溶解度及其四要素36、 溶解度曲线 37、溶液的酸碱性,指示剂,pH值,38、燃烧39、燃烧的必要条件;灭火40、缓慢氧化;自燃41、爆炸42、燃料的充分燃烧43、同素异形体44、化石燃料45、(1)绿色能源:使用过程无污染,且不排出CO2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