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1页
201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2页
201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3页
201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4页
201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案(鄂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案(鄂教版) 语文乐园(三)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3、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4、 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和比较,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同学们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一起到语文乐园去转一转吧! 二、读一读,想一想 1、师将每组字制作成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看看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2、生自由认读字、词,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字型的感性认识,尝试找出规律: (1) 第一部分的字都有竹子头,与竹子有关。 (2) 第二部分的字都有木字旁,与木头有关。 3、全班反馈,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4、你还能为每组再找几个同偏旁的字吗? 5、你能再举其他的形声字的例子吗? 三、读一读 1、生自由朗读。 2、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初步了解“的”与“地”的不同用法。 3、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在读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读一读,想一想 1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对话。 2、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懂。 3、在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抓住关键词“比不上”、“不及”、“又不象”让学生体会。(让学生感悟到要正确认识自己,既不应该自卑,也不应该自大。) 4、采用读演结合的方式,将小画眉先前的自卑、难过与后来的自信对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2、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一、读故事,交流读书感受 1生结合插图读一读故事,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试着讲一讲故事,引导积累语言。 2、小组交流读书感受,讲一讲小牛找朋友的故事。 3、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在小组里讨论: 如果你看到这则征友启示,你愿意当小牛的朋友吗? 4、全班交流:小牛能找到朋友吗? 引导学生体会到小牛的征友启示太为自己的需要考虑,没有考虑到朋友的需要,没有替对方着想。小牛如果在第2个、第3个、第4个“一起”前面加上“或者”二字,也许会找到许多朋友。 5、让学生续编故事。 二、探究与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读一读泡泡语中的提示,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在全班进行交流。 3、让学生利用字卡动手实践,开展“我来摆”、“我来说”的活动,从中感悟规律,发现规律。(注意在教学中,可提示学生有的字作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地”字) 三、课外积累,积累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充满个性的名片,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教师把学习的时空让给孩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乐于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创造,自信表现。 提供展示的空间 学生认真完成各自的作品之后,开展“名片交友”的游戏,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观摩。 口语交际 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2.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3.能够认真听别人讲话,愿意和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话等形式真切感知父母的爱,在自己已有生活体验基础上深入感受生活,感受父母的疼爱。 教学难点:1.提升心灵的体验,体会家庭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交际兴趣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带一张“全家福”照片来,谁把自己的照片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如果能说一说照片里的故事就更好了。 看,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洋溢着幸福!是父母的疼爱哺育我们的成长!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的父母是如何疼爱你们的? 二、示范评价,训练交际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处处关心我们,其实他们也是需要我们来关心的,让我们来看看乐乐和文文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1)展示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一读乐乐和文文所说的话。 (2)学生自由交流了解图画内容。 (3)指名让学生扮演乐乐和文文进行对话。 乐乐和文文真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我们和他们一样懂事,一样的孝顺父母。(板书:孝顺父母)爸爸、妈妈平时很辛苦,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所做的事。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 三、自主尝试,说演结合 分小组,把平时在家里怎么孝顺父母的,在小组内演一演。 小组互动,老师相机巡视指导。 全班表演互动,老师学生相机评价。 教师小节。 四、创意设计表爱心 同学们,在父亲节和母亲节这一天,你可以送给爸爸、妈妈一首歌,一张卡片,或者一幅自己画的画请你们用心设计一个方案,好吗? 学生展示,全班共评。 是啊,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妈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吧! 板书设计: 孝敬父母 仔细听 说清楚 识字(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房、环”8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王”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房、环”8个字,认识“王”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识字氛围 1、老师邀请大家一起玩比手劲的游戏。同桌两个小朋友两人一队就可以进行。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了十分轻松的识字氛围。教师相机将“比手劲”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读一读。 2、在生活中,你平时还会和小伙伴们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3、还有一些游戏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很好玩,想知道是什么吗? 二、我会识字 1、仔细地看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把你知道的游戏名称大声告诉同学们。教师相机将游戏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2、自己读读诗中的词串,哪些游戏你玩得特别棒,就把它的名称大声念出来,在小组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出示相应的游戏名,并记住相关的生字。 3、再读词串,哪些游戏你还不会玩?念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在念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说说游戏的规则,或者演示一下游戏的玩法,然后再读读游戏的名称,在玩玩读读的过程中自然识字。 4、小组竞赛,检查识字效果。 三、我会写字 1、选择最感兴趣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3、练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房、环”8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巩固 出示各种游戏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找朋友,卡片与黑板上相应的词卡贴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学会的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三、练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四、将生字拓展到生活中 1、你还会玩什么游戏?请把它的名称写在小卡片上,明天带来贴在教室里,互相认一认,说一说。 2、大家分组玩游戏,准备开一次游戏展示会。比比哪个小组的游戏最多最好。 10.风 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描写的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间游戏,使得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树、动、时、那、点、河、起、波”8个字,会认“但、候、刚、游、戏”5个字。认识1个偏旁“灬”(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感受风的神奇、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的神奇,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情境教学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4、扩展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燃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是什么?(风)。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名字也是“风”。(板书:10.风)它向我们描述了什么样的风呢?赶快翻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步感知,趣味识字。 “风”姑娘带我们藏在那儿呢?我们快去找一找吧! 1、课件出示藏在树叶中的“树、动、时、那、点、河、起、波”8个字。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2、课件出示藏在小草里的“但、候、刚、游、戏”5个字。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三、情景导读,快乐读书。 “风”姑娘带我们藏在哪儿呢?我们快去找一找吧! 、学习第1节: 1、同学们小声地读第1节,看看你知道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与文本对话获得的信息,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感受风的神奇。) 2、指名读第1句,读中评价。 3、同学们读得可真好!风真是太神奇了,可是无论风的隐身术有多棒,都逃不过小朋友的眼睛。 4、教师引读(边读边贴上树叶的图片),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5、男女生配合读第1节。 、学习第2、3节: 1、风可神奇了,也十分顽皮、有趣(板书:有趣),它不仅藏在树叶里,而且还会到许多地方和小伙伴见面玩耍呢?自由读第2、3小节,看看风都到哪些地方去了? (学生回答,教师相继贴出林木图、河水图)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分小组,分男女生配合读第2、3小节。 4、配乐朗读。 四、想象创造,延展升华。 1、如果你就是一阵风儿,你还想到哪里去玩?和谁一起玩?玩些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2、在全班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试一试,接着诗歌的意思往下说。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学会的字,开火车读一读,正音。 2、说一说你怎样记住这些字形?同学互相交流。 3、重点指导“树”、“点”、“起”,学生找压线笔,教师示范。 4、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赏析。 【板书设计】 10 . 风 树叶图 颤动 林木图 点头 神奇、有趣 河水图 起波 教学反思: 11.我爱门前的小池塘 教学目标:1.学会“爱、前、永、远、丛、青、年、面”8个字,会认“清、长、周、围、蜜、蜂、映、越”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小池塘的生机与和谐之美,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赶艘小池塘的生机与和谐 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入新课 出示挂图:打开家门,一个清清亮亮的小池塘及周围景物全景。 师生交流:看见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教师相机出示课题:“大家都喜欢小池塘,老师把大家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读准记住字音。 小组内交流,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读生字词。 全班交流,读准字音。 三、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知道了什么? “我”为什么喜欢小池塘?理解“永远”、“清清亮亮”。 比较“清亮”和“清清亮亮”,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比较和朗读体会,让学生知道了把词语重叠以后,意思就加强了。)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分析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字卡“爱、前、永、远”。 2.小组讨论、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四个字,全班交流。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我”家门前有一个小池塘,“我”可喜欢它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他吗?你们瞧。 2.出示挂图,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想一想,还有谁也喜欢小池塘? 2.你从哪里知道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3.全班交流,不分顺序,根据学生理解,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当学生说到花、草、树时,在小池塘相应的位置贴上花、草、树。 指名读,找到第2自然段,引导:花、草、树为什么喜欢小池塘? 出示句子:他们在池塘周围高高兴兴地生长着。读句子,想一想,花、草、树会怎么样高高兴兴地生长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同样方法学习第3、4、5自然段。 4.瞧,有了大家的喜欢,小池塘越来越美丽了。 5.他们都喜欢小池塘,你喜欢吗?指名读第6自然段,评析,齐读第6自然段。 6.比一比,你最喜欢哪个部分,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7.看板书,指名背2-5自然段。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丛、青、年、面”。 2.同学互相说说怎么样记住这几个字,全班交流。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4.评比,展示。 四、发展思维,拓展延伸 想一想,小池塘里还会有些什么? 12.绿娃娃 教学目标: 1.学会“吹、秋、苗、齐、队、伍、处、家”8个字,会认”娃、怀、排、迎、悄、路、陪、伴“8个字,认识1个偏旁“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些什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有一个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绿娃娃”。板书课题,读题。 3.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记住字音。 3.小组交流,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读生字词。 三、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看看乡村的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绿娃娃,用铅笔做上记号。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树叶,秋苗,小草。 3.树叶、秋苗、小草都是绿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去看看树叶娃娃吧! (一)学习第1节。 1.自渎第1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温暖、幸福的感觉,表达快乐的感受。 (边读课文,边联想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就能读出树叶娃娃快乐的心情了。) 3.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怀里长大,多高兴啊。看,风儿一吹,它就鼓起掌来。谁来读一读第2句话。指名读,指导朗读。 4.齐读第一节。 秋苗娃娃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二)学习第二节。 1.同桌互相读第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秋苗娃娃迎着阳光在说什么悄悄话呢?请你们再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3.指导朗读第2节。 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的怀里长大,秋苗娃娃在田野妈妈的怀里长大,那你们猜一猜,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2. 朗读第1、2节。 二、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 (一)学习第3节。 1.自由读一读,指名回答。 2.你们说了这么多,小草到底有多少妈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第一句。 3.小草娃娃到底有多少好妈妈呢?答案就在第三节,赶快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4.找到答案了吗?那我可要问问你们了。师生一问一答朗读第3节。 5.小草娃娃能在这么多地方安家,它的生命力真强。谁能像我这样问问?指导合作朗读第3节。 (二)学习第4节。 在上学的路上有那么多绿娃娃,它们正和我们一起快快长大。来,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节。 三、拓展升华 1.上学路上有那么多绿娃娃,你们在大自然中,还发现了哪些绿娃娃? 2.指名说,教师归纳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绿娃娃,只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就会惊喜的看到绿娃娃们正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呢! 3. 朗读全文。 4. 练习背诵课文。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 小组讨论,怎么样记住这几个字?汇报交流 3.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12.绿娃娃 树叶 大树妈妈 秋苗 田野妈妈 小草 高山 小路 石缝 田埂 和我一起长大 语文乐园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将语文课上学到识字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拓展学生识字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真有用。 2、积累词语,开始学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表情达意。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语,开始学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表情达意。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韵文,读准字音。 2、请学生再仔细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姓氏介绍的有趣方法。 3、引导学生看学习伙伴的泡泡语,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兴趣。请大家尝试用这样的方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和自己知道的姓,把儿歌接着编下去。 二、游戏“照样子,说词语” 1、创设开火车的情境,自由读小火车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2、说一说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试一试,以小组为单位玩开火车的游戏,并在全班进行开火车的小组竞赛。 4、齐读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书上,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也可以用画图画。 5、鼓励学生下课继续玩这个游戏。 三、读一读 1、让学生充分朗读两个句子,读出“也”的语感来。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说一句话。说话时要注意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说不一样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风的形成和作用,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间的不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风的形成和作用,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