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心灵.doc_第1页
让关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心灵.doc_第2页
让关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心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关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心灵 安徽省阜南县第一小学 郭爱萍这个学期的开学我班转来几个农村的学生,成绩都很差。其中有一小女孩,整天闷闷不语,经常坐在教室里发呆。期中考试,她的数学只考了40分。我在班级宣布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找了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她,可一听说要补习数学,她就抽抽噎噎地哼起了“哭调”协奏曲。放学后,我找她谈活,她就是徐遮进曹营一言不发。正巧赶上学校要开教务会议,我约她第二天放学后再谈。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我发现办公桌上飞来了一只纸“燕子”,急忙打开一看:郭老师,非常感谢您的关心。我的头脑比较笨,学什么东西总是记不住。因为成绩太差,已经转了三个学校,人家老师都是嫌我笨,不愿意收我。可以您却不嫌弃我。听奶奶说我是从小打针吃药太多的缘故。一听说学习数学我就害怕。因为我一到考试就失败。大考大败,小考小败,有时候偶然及格一次,也是倒数第一名。做手工我不行,打球我也不行,画画我不行,唱歌我更不行唉!我天天被失败包围着,抬不起头来。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我天天遇到“失败”,却从来没有遇到“失败他娘”啊!现在,我总是害怕,或者厌烦,好像被人在后面追着。我就拼命压制我自己这种害怕的冲动,不说话,可越压制就越紧张、越害怕,那种冲动也就越强,我害怕失败,我信心丢了怎么办?您的学生:张小燕看完小燕子的来信,我陷入了沉思:现在很多小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在家生活,衣食有人问,学习无人管;课外乐翻天,课内就变脸。像这样的学生班级有十多个,这些“学业不良者”在学校里经常遭遇失败经历,最终令人惋惜地沦为“学困生”。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呢?1、以诚待人融冰山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要让“学困生”相信你,愿意你为她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为此我几次找燕子谈心,都因她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她谈心,并冒雨到她家访问;我把她调到最前排,以提高她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她义务补习数学,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她的顾虑,她开始跟我有话了。后来我鼓励她参加校班级各项活动,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她在比赛中一举夺得歌曲演唱二等奖。在她过十一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鲜奶大蛋糕去祝贺。她激动地说:“郭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她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2、特殊关爱见真情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困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学困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学困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如耿宇翔来我班时,体质很差,经常有病,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二名,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鸡犬不宁。对这样的学生,本可以把包袱甩下去;但我没有这样做,我是平时如关心自己子女一般去关心爱护,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 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语文数学都在80分以上。“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困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3、严格管理保自尊“学困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如“牛皮糖”陈宇,“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经常作检查,却又经常不改。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当然,对待学生严管,应尊重“学困生”的人格。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要知道,“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4、善于捕捉闪光点在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应赏识其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学困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5、持之以恒塑灵魂在教育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应耐心期待,持之以恒。“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纽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长此以往,使“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会不断提高。是啊!纵观历史风云人物:“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