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doc_第1页
201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doc_第2页
201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doc_第3页
201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doc_第4页
201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谈生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 反复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2. 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学习难点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法指导 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 学习过程【自学课文】1.走近冰心:搜集作者的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下面。 2.初读课文,积累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惊骇( ) 枭鸟 ( ) 羞怯( ) 绯红( ) 荫庇( ) 芳馨( ) 怡( )悦根据拼音写汉字。chn岩( ) 云y( ) 休q( ) 骄sh( ) 穿枝f叶( ) 3.再读课文,试着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4.在文中标划出揭示生命本质的句子并摘抄在下面。 【小组探究】1在文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写出批注。组内交流批注并进行朗读比赛,推荐成员展示合作成果。示例:【原句】他聚集起许多生力,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 遇的一切。 【品析】这个句子描写了春水一路聚集生力不停流动的昂扬姿态,其中加点的动词更强调了这种力度和气势,“快乐勇敢”、“享受” 用拟人的修辞表现了春水享受生命、积极乐观的情绪。 2. 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给你以哪些人生的启迪? 3感悟创新 在冰心眼中,生命是一江滚滚东流的春水,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达标测试】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在文中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2.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分)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拓展延伸】 1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也写道: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写一段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链接材料一】安徽太和县张营小学5名13岁女学生,因其中一人与其他同学发生口角,凭“姐们义气”之冲动,竟相约集体投水自杀,导致2人死亡,两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 【链接材料二】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5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美巡演,场场爆满,演员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让人感动,令人惊叹,征服了美国观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教后反思】那树导学案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知老树的形象。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正确认识科学与环保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品味文中精妙的语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1927年生。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王鼎钧创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本、影评、小说批评等等。 2了解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文明造成的环境灾害也日渐严重。作者深刻透彻的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那树即是其中的一篇。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佝偻( ) 倒塌( ) 紊乱( ) 踝骨( ) 引颈受戮( ) 周道如坻( )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那树”身上发生怎样的故事。 方法链接: 概括的方法:通过把握事件的关键语句,并联系文章的标题、主题来概括。 概括的表述:形式:“谁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做某事(或怎样),结果怎样”。 要求:简洁、到位、完整3、朗读课文,自主完成:a、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b、文中记叙了大树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小组探究】 1、领悟形象 大树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觉得心痛,这到底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棵树的?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细读课文,找出描写树的语句,读一读,感受一下那树的形象。 示例:“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无畏 2、品读语言 就是这样一棵集众多特点于一身的老树,有一天,却被砍倒了,连根带枝,此时,作者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你觉得文中哪个地方最能渗透出作者的感情,最值得欣赏,请你找出来,有感情读一读,品一品。 方法链接: 品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入手。 【师生质疑】 就这样,一棵充满无限爱心为人类带来无尽福荫的老树被无情的砍倒了,老树倒下了,到死的那一刻也没有一丝抱怨,留给我们的是无限深思。我们假想一下:假如老树不被醉汉撞上,是否能幸免于难?为什么?【达标测评】 一 课文我们已经赏析完了,相信学了课文我们同学心中都有了新的想法,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简短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 1想象蚂蚁与那树告别时,会互相倾诉些什么? 2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处置那树? 3如果你是那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二品味语言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学后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 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昧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难点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学习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说说我所认识的作者。2、 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 生字注音浩瀚无垠 沙砾 万籁俱寂 啾啾 嶙峋 瘠薄 沉湎 吝啬 徘徊 窥测 3、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小组合作】1、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2、 本文不是简单的咏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来抒发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请同学们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师生质疑】1、全文九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二、三问:“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熬过那漫长的岁月?”第四五六问:“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第七问:“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第八、九问:“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 2.细节研读21段至27段思考: 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3、 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4、 品析文章中精彩的语句,请用“我认为句最精彩,表现在”这个句式说话。【拓展延伸】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达标测试】给加点的字注音。狼嘷( )虎啸 碾( )成粉末 渗( )进石缝 怜悯( )选文部分是写实还是想象?采用了哪一种写作顺序?【教后反思】 人生导学案学习目标:、培养概括提炼能力,找出文中对人生所设的四个比喻。、分析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练习写作,写出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学习重点:、理解对人生所做的四个比喻,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观。学习难点对文中四个比喻及含意深刻的语句的理解。预习导学:1、课前预习,疏通文章,扫除文字障碍。2、默读,找出那四个比喻是什么3、课外查找资料:谈人生的文章、格言。4、了解同学对人生的看法。 【资料助读】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犹太人(这一点也许很重要),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六卷本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套书几乎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教本;而对一般人来讲,也许最喜欢看的还是他的一系列关于文化巨匠的名人传记:莎士比亚、歌德、伏尔泰、凯撒、米开朗基罗 。【学案自学】1、人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 (国别)文学评论家_(姓名)。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shng( )心悦目 精力充pi( ) 攫( )取 停滞( )不前 馈( )赠 瞻( )望3、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20字以内。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仿句:奋斗者说:人生就是_ 【小组合作】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下面问题。(这里同学们可以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朗读第一个比喻部分,讨论: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 2、文中所写的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群各是什么样的人?试从实际生活中各举一个例子说明。 3、作者描述这些人群,想表达什么意念,要肯定或赞扬什么精神? 4、课文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其实还可以用更多的画面场景和更多的人的形象来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请结合你对生命或人生的理解,用形象的比喻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的人或更多的场面。 5、课文标题是“人生”,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阅读本文,对照自己,想想你将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质疑探究】听完发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