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黄颡口镇中学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2013年秋黄颡口镇中学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2013年秋黄颡口镇中学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2013年秋黄颡口镇中学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x_第4页
2013年秋黄颡口镇中学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秋黄颡口镇中学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姓名 分数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雪骤(zu) 捶打(chu) 撒盐(s) 诀别(ju)B 匿笑(n) 逮着(di) 寒战(zhn) 霎时(sh)C 尴尬() 绽开(din) 舒畅(chn) 丑陋(lu)D 肥硕(shu) 孪生(lun) 竦峙(sn) 感慨(ki)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瘫痪 暴怒 憔悴 絮絮叨叨 B 祷告 诀别 阴蔽 洗耳恭听C 喉咙 遗憾 威慑 得意洋洋 D 冷漠 铭记 须臾 独具慧眼3、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A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B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C 天实在太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着了火。D 白兔仍然夜夜来林中草地赏月。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B 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C 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红灯绿酒,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D 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地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5、如果批评一个偶尔不守纪的同学,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被这个同学接受?( )(2分)A 你这样做确实影响很坏! B 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吧!C 难道你这样做影响就好吗? D 你这样做影响“太好”了!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陈太丘与友期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父子亲情。 B 散步的题材极为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从中可以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道理。C 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D 金色花中写到两个人物,中心人物是“我”,“我”是天真活泼的,母亲是慈爱善良的,善良纯洁是母子俩性格表现的主旋律,但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贪玩与母亲的受骗和文章的主旋律颇不和谐。7、下列选项中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2分) 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性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文性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性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B C D阅读短文两篇,按要求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北人不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9、仿照示例,补出句子中省略的部分。(2分)示例:(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0、元方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友人惭”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表述题(共10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1分)北地亦有此物否? 12、从【乙】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_13、名著阅读,填空。(4分)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的人物_。论语是一部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合称“四书”。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 。繁星和春水的作者是_。14、填写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3分) 兄女曰:“_。”公大笑乐。(咏雪)_,志在千里。(龟虽寿)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二、阅读与鉴赏(35分)(一)古诗阅读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5、填空: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 ,“天净沙”是_,“秋思”是_。作者 ,他与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4分)16、曲中起“卒章显志”作用的句子是: (2分) 17、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2分)(二)(14分)【甲】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8、【甲】文中面对儿子和母亲的分歧,“我”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我”为什么这样决定?(4分) 19、【乙】文中“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具体表现在哪里?请摘录文中句子回答。(3分)_20、【乙】文中“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21、【乙】文中母亲对“我”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用意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好好儿活”的理解。(4分)_(三)(13分)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迟子建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而我这里,北纬五十摄氏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春天的天空呢!22、这是一篇描写_(哪里)春景的散文。(1分)23、作者主要借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北方春天是“一点一点地化开的开的”? (2分)_24、文中对霜花的描写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霜花的色彩是怎样变化的?(4分)(1)是按_顺序进行描写的。(2)霜花色彩变化:银白( )( )( )雪白25、文章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梅花有什么用意?(2分) _ 26、作者为什么喜爱这“一点一点化开”的春天?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