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演进 第一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第二节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第三节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一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形成基础1 社会经济背景工业化 工业城市 城市问题 1 城市急剧发展 2 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问题 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本对利润的片面追求 资本家对劳动者生活的忽视城市对急剧膨胀的准备不足 缺乏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2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极端恶劣 工业区 生活区混杂城市用地性质 规模不合理 道路狭窄曲折 交通堵塞劳动者生活环境极端恶劣 现代城市问题 四 城市化 1 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急剧增加 车速提高 交通堵塞能量大量消耗 城市环境恶化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 信息量大量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形成 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人口急剧增长 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2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污染空气 垃圾 污水 噪音 电磁波居住环境不好住宅密度过高 舒适性差交通状况堪忧堵塞 停车 事故城市灾害严重地震 火灾 洪水社会问题很多就业 刑事犯罪 3 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城市问题的综合性有工程技术问题 也有历史 艺术问题 还有社会经济问题不限于城市的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层面4 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发展经济会带来城市污染发展汽车会带来交通堵塞解决交通问题会带来噪音问题解决住宅问题会带来生态问题生活环境舒适会使城市土地增加 2 理论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要点 欧文的 新协和村 傅立叶 法朗吉 单位评价 1 从社会制度方面考虑 把大众阶层的普遍关注置于首位 2 强调集体生活与协作 3 为以后的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渊源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3 其他基础法律实践 英国的 公共卫生法 贫民窟清理法 工人住房法 行政实践 巴黎改建 豪斯曼 技术基础 城市美化实践基础 公司城建设 二 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GardenCity 理论1 提出霍华德 SirEbenezerHoward1850 1928 英国的实业家 社会活动家 1898年 明天 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Tomorrow aPeacefulPathtowardsRealReform 1902年 明日的田园城市 GardenCityofTomorrow 为名再版 19世紀末英國社會活動家EbenezerHoward 1850 1928 2 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 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 但不能太大 被乡村包围 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委托他人为社区代管 3 模式与布局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单个田园城市布局城市联盟 面积6000英亩人口32000人 单个田园城市布局 圆形 中央为公园 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 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 兼做公园的环行林荫大道 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 仓库 城市联盟 若干个田园城市 3 2万人 围绕中心城市 1 2万英亩 5 8万人 形成一个城市群 社会城市 霍华德思想的核心 理论要点 城 乡结合 构建城市 乡村磁铁 限制单一城镇的人口规模 土地的公有 开发利益的社会还原 设置生产用地 保障职业的自足性 4 田园城市的历史贡献 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发生根本转移 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 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 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 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 5 田园城市的实践1899年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田园城市有限公司1903年第一个田园城市 莱彻沃斯 Letchworth 由恩温 帕克设计完成1920年第二个田园城市 韦林 LetchworthThefirstGardenCityintheWorld 三 卫星城理论 1 概念恩维1922年提出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 是一个经济 社会上 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2 卫星城发展的三个阶段 卧城 阶段 半独立的卫星城 阶段 独立的卫星城 阶段 卧城 阶段特点 距母城较近 公路交通16公里左右 没有生活服务设施 主要解决居住问题 生产工作依赖母城如巴黎卫星城的特点 距母城较近 工作在母城 休息在卫星城 半独立的卫星城 阶段1918年芬兰的建筑师沙利宁提出 卫星城不能仅停留在居住功能上 而应该有生产的功能 1928年翁文灏提出大城市的人口疏散应从大城市地区的工业和人口的规划出发 从区域规划的角度 扩展了卫星城规划的理论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半独立的卫星城 特点 卫星城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 一部分的居民就地工作 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对母城仍有一定的依赖性 高速公路 电气化铁路联系 距离母城20公里左右 实例 斯特哥尔摩的魏林比 Vallinby 伦敦的哈罗 Harlow 东京的多摩 伦敦的哈罗 Harlow 规划特点 规划人口8万 由13个 邻里单位 构成4个居住区 道路内外分工 主干道从分割居住区的绿地中穿过 与车站和市中心连接 次干道通过各个居住区的中心 并与工业区相连接 独立的卫星城 阶段特点 规模比第一 二代卫星城大 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有完善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 对母城依赖小 交通便捷 高速铁路通勤 距离母城较远 一般60 80公里实例 伦敦的卫星城米尔顿 凯恩斯 MiltonKeynes 米尔顿 凯恩斯规划布局的主要特点 选择的机会 居住区的小商业网点和学校建在交通干线边缘 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就有选择的余地 平衡 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耦合布置 混合布置居住 网格状道路 交通道路干线系统是由1公里为间距的网格组成 线型串连的公园绿地 公众参与 第三代 独立的城镇 密尔顿 凯恩斯 三代卫星城的对比 四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organicdecentralization 1 提出者1934年伊利尔 沙里宁 ElielSaarinen 城市 它的发展 衰退与未来 TheCity ItsGrowth ItsDecay ItsFuture 2 观点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 有机秩序原则是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有机疏散的手段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 对集中点进行有机分散 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五 城市集中论 1 提出者勒 柯布西诶 LeCorbusier 现代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 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 雅典宪章 1933年 2 主要观点1922年发表 明天城市 规划方案布局 中部为中心区 40万人 24栋60层高楼 60万人 高层住宅 200万人 花园住宅 三层道路系统 地下重型车 地面市内交通 高架快速交通 中心思想 提高市中心的密度 改善交通 全面改造城市地区 提供充足的绿地 1931年 光辉城市 规划方案 核心观点 a城市必须集中 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b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高层建筑 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3 柯布西埃城市规划思想的贡献和争议在1950年代 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的规划由于严格体现了功能分区思想 布局规整有序 得到了普通的赞誉 1960年代以后 随着城市规划领域对人文 社会因素的重视 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规划思想受到了怀疑与批判 4 霍华德与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 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不同点 霍华德 城市分散发展 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 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 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柯布西埃 城市集中发展 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 从建筑师的角度 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六 其它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1 索里亚 玛马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linearcity 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 玛塔1882年提出 基本原则 运输经济 通勤耗时最少目的 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 只有一条500米宽的街区 要多长有多长 这就是未来的城市 实践 哥本哈根 1948年 指状式发展 巴黎 1971年 轴向延伸等 1 索里亚 玛马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linearcity 马德里郊外的带形城市 2 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 Industrialcity 法国建筑师戈涅20世纪初提出基本思路 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扩建 贡献 摆脱了传统城市规划尤其是学院派城市规划方案追求气魄 大量运用对称和轴线放射的现象 孕育了 雅典宪章 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3 C Sitte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 1889年强调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艺术布局 强调人的尺度 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感受之间的协调在经济和艺术之间 不能走向任一极端 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在次要地区则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 4 赖特的广亩城 broadacrecity 完全分散 低密度的城市形态 广亩城市 4 赖特的广亩城 broadacrecity 1935年 广亩城市 一个新的社区规划 BroadacreCity ANewCommunityPlan 提出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 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 反对集体主义 并通过技术 小汽车 电话 使人们回归自然 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 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 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经来临 5 盖迪斯的学说PatrickGeddes 生物学家 1915年出版 进化中的城市 观点 通过生态学研究 揭示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体系之中 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 提出城市规划的工作模式 调查 分析 规划 survey analysis plan 先诊断后治疗 七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 雅典宪章 CharterofAthens 思想基础 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核心内容 明确提出功能分区 认为居住 工作 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functionaldistricts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制定规划方案 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 平衡状态 追求城市规划的终极理性方案 高层低密度 认识到人民的利益是规划的基础 但认为公众见识短浅 系统阐述城市规划的区域观 要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 对 雅典宪章 的基本评价 功能分区的思想对工业革命时期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缓解和改善的作用 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流动的 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 认为城市规划只不过是扩大了的建筑学 理性主义所要求的事物非此即彼和黑白分明的原则 与城市发展现实相脱离 2 马丘比丘宪章 CharterofMachuPicchu 1977年12月 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开会 对 雅典宪章 40多年的实践作了评价 认为 雅典宪章 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 而且将继续起作用 不要为了追求清楚的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和活力 而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宜人生活空间的创造重在内容而不是形式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仅包括规划的编制 还包括规划的实施 规划应该重视编制与实施的过程 承认公众参与的极端重要性 并推动其发展 还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文物和历史遗迹的保存和保护等提出了重要思想和建议 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马丘比丘宪章 与 雅典宪章 有关变化 雅典宪章 a城市及其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b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c将城市规划视为终极状态描述 马丘比丘宪章 a有机结合 强调之间的相互依赖型b宣扬社会文化论 强调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 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c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从两个宪章看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1 城市规划由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相支撑的综合空间规划 2 城市规划由功能分割走向系统综合 3 城市规划由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走向了动态系统规划 4 城市规划由对专家意志的表达走向对公众参与的鼓励 从 雅典宪章 到 马丘比丘宪章 体现了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变化 反映出城市规划理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使城市规划 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东西 而且追求文化上 精神上的东西 3 华沙宣言 1981年国际建协第十四届大会强调一切的发展和建设都应考虑人的发展 将生活质量作为评判规划的最终标准 把市民参与城市发展过程认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强调环境保护 4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 1992年 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确立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 并将其推向了行动 sustainable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其最基本的内涵 建筑学 地景学 城市规划学 三位一体 的融合 5 北京宪章 1999年 循环体系的建筑学 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多层次技术建构及建筑文化的 和而不同 全方位的建筑学 全方位的教育 将景象纷呈的世界和建筑学的未来归结为 一致百虑 殊途同归 八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1 令人关注的新国际环境 1 冷战解体与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2 全球化与全球城市体系重组 3 管治 Governance 思潮的涌动 4 对生态 文化的空前重视 2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与实践 1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主 2 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 重视区域规划 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以人为中心 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尊重历史和自然 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 人文 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3 人文主义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取向 现在我们被科学的突飞猛进所淹没 我们对于事物的本源 对于我们生存的价值 对于我们行为的终极茫然无知 未来城市的重要职责之 就是充分发展地区的 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 最优化的城市经济 社会形态应该是关怀人 陶冶人 小结 规划思想的萌芽与城市一样的古老 20世纪以来城市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与学科的进步 从两种代表性的规划思想到几大纲领性文献 体现了城市规划学科和理论总是处于不断充实 完善 创新与提高的动态发展 城市 动态系统城市规划 动态过程城市规划理论与学科 动态发展 九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与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 单向封闭型 复合发散型 单方向思维途径 开放性的多种思维途径 二 静态规划 动态规划 规划是终极状态的理想蓝图 规划是动态连续的过程 三 刚性规划 弹性规划 缺乏多种选择 多方面的灵活性 适应性 应变性 四 指令性规划 引导性规划 缺乏灵活弹性 强调规划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引导性控制作用 本章结束 新世纪发展趋向 1 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趋向 可持续发展2 城市规划的文化研究趋向 文脉3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研究趋向 交往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和展望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 车间用电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官方兽医考试答案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解析高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登革热防控指南考核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污水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车辆购置税免税课件
- 教学课件设计的基本元素
- 新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主题
- 房屋建筑学说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数字经济:大国经济体系下人工智能领航数字经济新阶段
- 班组长质量管理意识培训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史丹利化肥的营销策划
- 气管切开套管脱出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融媒体新闻报道实务 教学大纲
- 《橡胶制品工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数据结构与算法》教案
-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