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doc_第1页
2015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doc_第2页
2015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doc_第3页
2015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doc_第4页
2015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4、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甲】【乙】两首词曲,完成6-7题(4分)【甲】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乙】 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上两首词曲,都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7、下面对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词曲都景中含情,蕴含了词人的愁绪。B.两首词曲都借春景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感受。C.两首词曲都先绘景后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D.两首词曲都描摹了凭栏远眺的主人公的形象。(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选文的作者是 ,他是 时期的思想家。(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10、选文设喻说理,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下列观点不是选自选文的一项是( )(3分)A为人处事贵在向善有恒,半途而废必将远善失道。B即使对待小技艺(小数)也应加以重视,认真研究。C为学必须杜绝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成就。D研究学问或历练品格,都应坚持不懈,自觉上进。(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11、解释加点字(4分)(1)以污其行 行( ) (2)何异断期织乎 异(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_13、阅读全文,填写下表(3分)事件起因 乐羊子妻子讲述的道理对乐羊子的影响乐羊子得遗金还以与妻不能贪财污行还终业,遂七年不返14、下列和乐羊子妻形象不符的一项是( )(2分)A.有德行 B.有才识 C.有勇气 D.有智慧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说茶陈漱渝 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茶树,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15、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6分) 16、第 1 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17、 从文中看,第 段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是 (6分)18、 第 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19、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B.第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快乐的蒲公英朱成玉1 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xn ,失去了功效。 2 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后部落做小学教师后。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3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4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5 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的走在我的前边,热情的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6 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7 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小姑娘说 8 “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9 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里头猛的扎了一针。 10 “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11 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12 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的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您吹啊,快,赶紧许个愿。”她催促着我。 13 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的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14 她微笑着问我:“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15 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我的愿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她一样快乐。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废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16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17 “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18 小姑娘把我送得很远,一直到我坐上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的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19 远处,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20、在第 1 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杯水车xn _21、第 3 段运用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22、 文中第 9 段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3、请简述以“快乐的蒲公英为题的好处”。 24.下列对“我”决定留在大后部落教书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真诚执着感动了“我”B.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勤劳淳朴感动了“我”C.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乐观懂事感动了“我”D.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渴盼感动了“我”三、综合运用(11分)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班级拟开展“茶文化”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25、下面是综合组从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摘引的内容,请你提取信息,说说除了茶的文化交流功能外,茶的特点还有:(1) ;(2) ;(3) 。(6分) 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几千年前,它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它步入了唐朝诗人的殿堂,它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它藏进僧侣的行囊,与佛法一起东渡日本,并在那里上升为一种生活信仰。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满足着欧洲人对东方古国的想象。它丰富了英国文化中最精致优雅的礼仪,并跟随日不落帝国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它走过漫长的旅程,生命历经枯萎、重生、绽放,或许只是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26、故事组拟讲述一个“茶杯禅理”的故事,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3分)一位学者向南隐禅师问禅,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茶中,茶满了,但他还是继续倒学者惊诧:“师父,茶满了,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禅师回答:“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为你说禅?”27、板报组拟用丰子恺的一幅画,请你从下面四句诗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作为题画诗。( )(2分)A.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B.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C.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D.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四、写作(60分)28、请以“你曾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共39分)(一)默写(15分,每句3分)1.匹马戍梁州2.八百里分麾下炙3.晨兴理荒秽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其余则熙熙而乐(二)古诗文理解(4分)6.怀人、思念爱人等(2分) 7.C(2 分)(三)课内语段阅读(8分)8.孟子(轲)战国(2分)9.(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就不能生长了。(3分)10.B(3 分)(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11.(1)品行、品德(2分)(2)不同(2分)12.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3分)13.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即归求学要持之以恒(3分)14.C(2分)二、现代文(幼分)(一)说明文阅读(20分)15.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6分)16.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3分)17.这三段尽管都强调了茶能“净化心灵”,但分别是从喝茶能使人内心变得宁静;能养成俭朴的品质;能喝出和睦三方面来说明茶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先对个人的心态,再对人的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