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公共关系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公共关系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公共关系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公共关系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关系第一讲 公共关系学什么 为什么学公共关系 怎么学公共关系 1 公共关系学什么 一个目标两种状态三个构成要素四个工作步骤 2 可编辑 一 公共关系的基本目标 一个目标 是为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和谐关系 1 组织形象 是指公众对组织机构的总体印象 是主客体的统一 形象是一种总体评价 形象确定者是公众 形象源于社会组织的表现 可编辑 2 知名度和美誉度 评价组织形象最基本的指标知名度是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 了解的程度 名气 美誉度是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 赞许的程度 名声 3 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 公众对组织及其行为的概括性认识 4 组织的形象定位 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确定的自身形象 可编辑 二 公共关系的两种状态 公关工作的表现形式 静态公共关系 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动态公共关系 一种有意识的传播活动 可编辑 三 三个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 主体 公众 客体 传播 媒介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编辑 四 公共关系工作四个步骤 12四步曲43 可编辑 公共关系工作五步曲 12五步曲534 可编辑 第二讲公共关系起源与发展 一 人类早期的 公共关系 在政治生活中一些比较开明的帝王 统治者或政治活动家 已经懂得如何运用诱导 劝说 宣传等手段来影响民众态度和社会舆论 尽可能地在民众当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以便达到自己特定的政治目的 刘备 宋江 诸葛亮 可编辑 1 古代西方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在其 修辞学 一书中 强调要用动感情的语言去争取和影响听众 将修辞视为争取和影响公众思想行为的艺术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关系著作 古罗马 凯撒专门写了记载其功绩的纪实性著作 高卢战记 这本书被称为 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可编辑 2 中国古代公关思想和活动 苏秦 合纵抗秦 佩带六国相印 主张六国结成盟国 运用连横 采用 个个击破 的战术 拆散六国的盟约 张仪 策士游说之风盛行舌战宣讲艺术发达 可编辑 孔子 仁是人际交往的最高道德原则强调人应该讲信 人无信不立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老子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折射出小国寡民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 可编辑 持和用礼 公关的基石 礼之用 和为贵 讲求信誉 塑造形象的意识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好恶必察 服务公众的意识 众恶之 必察焉 众好之 必察焉 知人爱人 利益互惠意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 关系协调意识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可编辑 刘邦 吕不韦 曹操 春秋齐国的 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的 令出必行 吕不韦的 吕氏春秋 增损一字予千金 冯谖替孟尝君 买义 刘邦的 休生养息 曹操的 下令求贤 诸葛亮的 七擒孟获 中国古代的一些活动 商鞅 可编辑 新嫁娘王建三日入橱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小资料 可编辑 1 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2 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3 传播手段简单 二 古代公共关系的特点 可编辑 公共关系的发展 可编辑 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费尼斯 巴纳姆 故将公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19世纪30年代 美国报业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 便士报运动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 通俗化的飞跃 1 巴纳姆时期 巴纳姆的信条是 凡是宣传都是好事 整个巴纳姆时期在公关史上又被称为 公众受愚弄时期 这个时期的公共关系称为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现代公共关系的孕育期 可编辑 说真话 讲实情 来获取公众信任的主张被提了出来 艾维 李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19世纪末 美国垄断巨头与公众的矛盾剧增 社会声誉每况愈下 1903年到1912年2前多篇揭丑文章发表 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 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扒粪运动 Muckraking 2 艾维 李时期 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P16 可编辑 一个组织想要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不是依靠向公众封锁消息或欺骗公众来实现的 而是要把真实情况披露于世 以争取公众对组织的理解和信任 艾维 李观点 可编辑 1903年 他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 成为向客户提供服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员 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由此发端 2 艾维 李时期 1906年 艾维 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 原则宣言 阐明了他的事务所的宗旨 我们的责任 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 就公众关心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问题 向新闻界和公众传播迅速而真实的消息 其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 公众必须被告知 向公众讲真话 可编辑 艾维 李不仅首创了 公共关系 这一专门职业 而且 他提出了 说真话 公众必须被告知 的命题 将 公共利益与诚实 带进了公共关系领域 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 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使公共关系进入到了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阶段 故 他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2 艾维 李时期 可编辑 艾维 李处理洛克菲勒员工罢工事件 洛克菲勒因公然下令在科罗拉多残杀罢工的工人而一度声名狼藉 被称为 强盗大王 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处理措施1 聘请社会上权威的劳资关系专家来调查导致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 并公之于众2 邀请一位工人领袖参与解决劳资纠纷3 建议洛克菲勒向社会慈善事业捐款 救济贫困 为儿童度假提供方便4 增加工资 在处理公共关系时还向媒介发表 原则宣言 欢迎媒介的介入 案例 可编辑 3 伯纳斯时期 1923年 伯纳斯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 同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 第一个里程碑 的专著 舆论之凝结 在书中 伯纳斯首先详尽阐述了 公共关系咨询 这一概念 而且提出了公共关系原则 实务方法和职业道德守则等 1925年 写出了 公共关系学 教科书 1928年 写出了 舆论 一书 可编辑 3 伯纳斯时期 伯纳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 投公众所好 他认为 以公众为中心 了解公众的喜好 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望和态度 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 因此 有的学者把这个时期的公共关系称之为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可编辑 3 伯纳斯时期 主要贡献就在于 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 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使之系统化 完整化 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并对公共关系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而 他被誉为 公共关系学之父 可编辑 一个左右香蕉王国政治的人一个让女性抽烟成为时尚的人一个教美国人改变家居布置的人一个帮助柯立芝入主白宫的人一个影响民意的人 美 赖瑞 泰伊 LarryTye 对伯内斯的评价 可编辑 4 卡特李普时期 1952年 美国的卡特李普和森特两人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 有效的公共关系 阐述了公共关系 双向对称 的基本思想 一方面要把组织的想法和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 另一方面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 使组织和公众结成一种双向沟通和对称和谐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学科化 可编辑 4 卡特李普时期 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共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此书不断再版 被誉为 公共关系的圣经 至此 公共关系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可编辑 5 杰夫金斯与公共关系的国际化 现代公共关系的国际化进程弗兰克 杰夫金斯的公关理论格鲁尼格提出的公共关系实践的四种模式 格鲁尼格夫妇 可编辑 小结 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可编辑 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 让公众了解组织 欺骗公众 重视双方利益 愚弄公众 单向灌输 公众导向 出发点 原则 方法 目的 凡宣传皆是好事 实事求是 一切为了公众 编制神话制造新闻 向公众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资料 双向的信息沟通 通过愚弄公众扩大自己的影响 求得公众的认同与接纳 公众与企业双方的利益得以实现 小结 可编辑 第四节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 可编辑 四阶段说 可编辑 起步阶段 1 可编辑 发展阶段 2 可编辑 规范阶段 3 可编辑 完善发展阶段 4 1994年 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中山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收公共关系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3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设立公关硕士点 后又开始培养公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2006年 上外 上海交大也相继培养公关方面的博士 1999年 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公关员 载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公共关系职业纳入国家正式职业行列 2000年 我国推广公关员上岗资格考试 2003年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把12月20日定为 中国公关节 2004年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颁布 公关员国家职业新标准 增设公关师 国家二级 和高级公关师 高级一级 标准 进一步完善了高级队公关从业人员专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工作 为什么学公共关系 39 可编辑 一 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 1良好的形象有利于组织网罗一流人才2良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