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近代12章综合检测题(12、6)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09山东基本能力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C. 仁者爱人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9山东基本能力53)中国历来有推己及人、关爱天下苍生的优良文化传统。下列语句体现这种情怀的是A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B爱其亲,敬其长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言而有信,见贤思齐3、(08江苏1)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4、(06上海A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 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间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5、(07上海A3)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B.盖棉被、穿绸衣C.放鞭炮、听说书D.抽卷烟、烤甘薯6、(06上海A5)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克绍”的关键之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7、(09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二次调研)唐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则材料揭示了北民南迁是由天灾所致 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北方少数民族 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 北民南迁推广了先进技术A B C D8、(08沈阳模拟)“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文化成就是 A.王羲之作兰亭序 B.顾恺之画洛神赋图C.陶渊明写桃花源记 D.贾思勰著齐民要术9、(08宁夏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10、(08四川)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1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作品是唐代风俗画作者是阎立本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 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A. B. C. D.12、(04上海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13、(09辽宁省抚顺一中高三上期一次月考)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14、(09江西师大附中上期期中)“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地区),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以下选项能够说明此项措施采取的主要原因是 A契丹与汉族矛盾尖锐 B契丹贵族与汉族官僚勾结C中原先进文化的要求 D辖区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5、(09年山东文综9)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16、(09年浙江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原号 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 B. C. D.17、(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 B. C. D.18、(07全国卷1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A.久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19、(09广东理科基础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20、(09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21、(09广东文科基础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22、(08海南)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23、(08广东)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4、(05广东)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25、(09辽宁省光明中学高三月考)“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需要26、(09北京文综16)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27、(09北京文综17)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28、(09天津文综历史)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29、(09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30、(09辽宁省光明中学高三月考)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31、(09上海历史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3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向西方学习”成为新思想的标志。据此回答:(1)这一期间,中国有哪些阶级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要主张是什么?(2)同为向西方学习,上述阶级提出的新思想,其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有何不同?(3)上述阶级的不同新思想,各自产生了什么结果?33、(09海南历史2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你们纷纷议论,都说要与法国传教士拼命,何故? 答云:他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占我们的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 问:我等从上海来,彼处天主堂甚多,都说是劝人为善。譬如育婴一节,岂不是好事? 答云: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孩子抱来乳哺。他堂内都买的是十几岁男女,你们想事育婴耶?还是借此采生折割耶? 问:你们地方官同绅士主意如何?答云: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俸薪,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走。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止做我们的事。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34、(08北京)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代理协议的要点
- 西安医学院儿童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全国职业教育数学试卷
- 2024年北海市华侨中学招聘教师真题
- 七下北大数学试卷
- 麒麟区2024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 青岛期中数学试卷
- 去年金牛区一诊数学试卷
- 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3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彭浦中学数学试卷
- 第8课 认识TCP-IP 课件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足球裁判规则讲解
- 2025年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信访工作心得及改进措施总结报告
- 老年人基础照护护理协助协助老人床椅转移
- 班组人工协议书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2025至2030中国公路养护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沉淀池安全操作规程
- 职业规划杨彬课件
-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