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功效.docx_第1页
部分中药功效.docx_第2页
部分中药功效.docx_第3页
部分中药功效.docx_第4页
部分中药功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应用】 1. 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治感冒发热,与葛根、石膏、黄芩配伍。 2. 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3. 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配党参、黄芪、升麻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当归的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可以很好地顺通人体内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有的时候,如果感觉痛经的话,特别难受的话,可以选择当归使用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当归的作用1、当归抗缺氧作用;2、当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3、当归护肤美容作用;4、当归补血活血作用;5、当归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1、当归主要以辅疗形式添加到粥,汤中。2、当归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就是说这个时候,要把当归和酒一块儿使用,一块儿选择在一起。又通常补血宜当归身,破血宜当归尾,要是自己流血的话,就选择使用当归的尾巴的部分吧,这个是有很好的止血的功效的,止血宜当归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3、当归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就是看上去一点的血色也木有,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要是经常会头晕的人的话,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则补血之力更强。4、月经不调,属肝郁气滞,经来先后无定期者,月经不好的,没有什么准儿的话,可与柴胡、白芍、白术等同用。5、年老体弱、产后以及久病血虚肠燥便秘者,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等配伍。白芍。是中药中的补血药。 【药用名称】白芍,杭白芍,生白芍,炒白芍,大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主要治疗】 1.补血:用于治疗: (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 (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敛阴柔肝:用于治疗: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 3.缓急止痛:用于治疗: (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 (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此外,白芍还可治疗: 1.痢疾,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芍:又名白芍药,金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多产于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其味苦,酸,微寒。归肝经。具有平抑肝阳,养血收阴之功效。主治头胀,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胸胁疼痛,手足痉挛疼痛。用法为,煎汤,612克。或入丸,散。但反藜芦。赤芍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去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止痛,利小便,益气。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痰饮咳嗽 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抗癌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肿作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白术水煎液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抗应激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增强造血功能白术有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利尿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不麻醉犬静脉注射白术水煎液,尿量增加9 倍,作用持续5小时;灌胃给药使尿量增加2-3倍,作用持续6-7小时。白术不影响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白术的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电解质重吸收,增加Na、K、CI-的排泄有关。(6) 抑制子宫收缩白术安胎的功效与其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7)抗氧化、延缓衰老白术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其他药理作用(1)降血糖(2)抗凝血(3)抗肿瘤三棱的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 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莪术的功效与作用 1、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2、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 3、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通络,利水除湿。路路通用于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烧灰外用于皮肤湿癣、痔漏等,有收敛、消炎、消毒作用。通经利水,除湿热痹痛。治月经不调,周身痹痛,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证。治风湿肢节痛:路路通、秦艽、桑枝、海风藤、橘络、苡仁。水煎服。治脏毒:路路通一个。煅存性,研末酒煎服。治癣:枫木上球十个(烧存性),白砒五厘。共末,香油搽。治荨麻疹:枫球一斤。煎浓汁,每天三次,每次六钱,空心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穿山甲的作用,功效 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处方名有炮山甲、醋山甲、炮甲珠或炒甲片等。其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李时珍曰:“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盖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阴入阳,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穿山甲“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络,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中医常以其走窜之性无所不至,用于宣通脏腑,疏畅经络,透达关窍,开血凝,散血聚,消肿排脓,活血下乳。通经下乳产后乳汁不下,用炮甲片10克,王不留行10克,通草6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炖猪蹄服;若乳房胀痛发硬而乳汁不下者,用当归12克,炙山甲12克,王不留行15克,通草、路路通、漏芦各9克;若为妇女闭经时,可用炮甲珠粉6克,冲黄酒分3次服用,经行即停服。祛瘀散结经临床验证,凡属跌打损伤,关节肿胀,胁肋疼痛,半身不遂以及各种淋巴结肿大、肿瘤包块及各种癌症均可以使用穿山甲进行治疗。如治瘀血所致之经闭用炮山甲15克,鸡内金12克,水煎分2次服,数日即效;治乳癌用穿山甲240克,蜈蚣60克,全蝎120克,共研细末,和丸如黄豆大,每日1粒,有消积散结之功。消痈排脓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治乳痈初起:穿山甲15克,蒲公英30克,水煎分2次服,连服35日,疗效较佳。治痈疽,可取穿山甲片30克,牙皂30克,共炙焦黄研为细末,每次用3克,热酒调和服下。治痈溃后腐肉不脱,可用炮山甲研末,撒疮面上,每日1次。风寒湿痹对风寒湿痹而致的手足麻木,四肢疼痛,拘挛等症,可用穿山甲通经络,活气血。常配合羌活、防风、天麻、独活、当归、川芎、桂枝、伸筋草、威灵仙、络石藤等同用。如治风湿痹痛可取穿山甲15克,威灵仙30克,宣木瓜30克,细辛15克,以酒1000毫升浸泡7天后,每服20毫升,日服2次,其效较好。此外,穿山甲还可外用止血。以炒山甲、鳖甲等药,配伍田三七、丹参、茵陈、田基黄、太子参、茯苓、白芍、女贞子、黄芪、糯米根等药物组方的“二甲汤”,软坚,活血,清热,益气,养阴,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也颇有实效。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表现在乳腺上为单纯的肿块,这种表现只是一个标症,它真正的病根是在体内,乳腺纤维瘤是女性气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症瘕集聚的一个结果。这就是中医所讲的病生于外,其本在内。 简介 中医认为,乳腺纤维瘤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 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 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 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 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治疗病机 中医讲,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 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 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肝气郁结为乳腺纤维瘤主要病机,但与冲任失调又有直接关系。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与胃相表里,肝气宜疏泄条达;若恚怒忧郁,思虑过度,肝脾受损,气滞痰凝及血瘀,出现乳房结块胀痛。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外症医案汇编:“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又称为乳核,即乳腺纤维瘤,乳核多见于20岁左右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形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据王占右教授临床治疗医案初步统计,约有近九成的患者病因与情志不畅、多思善虑有关。且肿块大小与胀痛情况也随喜怒而消长。再者,乳房为胃经营运之处,也是冲任气血渗灌濡养之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隶属于肝肾,关系于脾胃;循胸而行,与乳房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冲任失调,痰气郁结,血阻为瘀,气、痰、瘀血互结于阳明之路,则出现乳房结块疼痛。总而言之,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散结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因人因病治宜,内治运用了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清热 解毒,补气养血的治则,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外治的外敷药是采用几十种名贵中草药按照科学组方 而成, 与内治相辅相成,内外联合同治,已达到快速散结消融乳房肿块的目的,更有效的增强了治疗乳腺 病的效果。 中治疗机理 王氏散结疗法,这一全面的理论体系在专病专方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因人因病治宜, 随病随症 加减,有汤药,丸药,粉药口服,再配合外敷药四种方法联合用药。具有标本同治,内病外治,治愈后不复 发的显著特点。其机理:治乳不离气外证医案汇编:“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为疽;正气虚,则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