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情调研(三)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38分)一、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16届亚运会将于今年11月在广州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m跳台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2有一高度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 m的田径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道路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运动,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160 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的人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L,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A. 100 m成绩B. 冲线速度C. 100 m内的平均速度D. 100 m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大小3.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C木块受到了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受到水平向右外力作用F=20N,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g=9.8m/s2)( )A20N,水平向右 B19.6N,水平向左 C39.6N,水平向右 D0.4N,水平向右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则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mg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三个外力作用6. 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位移一定最大的是( )A谁的加速度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一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B.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实际上是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C.物体所受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实际上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9.右图为某一运动物体的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是速度图像还是位移图像,但已知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比第3s内的速1,3,5度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像一定是vt图像B该图像一定是st图像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不变,然后再增大10.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 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络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11.下列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于木版D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第II卷(选择题共62分)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12.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试求:(1)打点计时器打下B、D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VB = m/s;VD = m/s; (2)小车的加速度a = m/s2.13.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分别是 。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具有共同特点, “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图线1反映了“小纸杯”的速度 。 图线5反映了“小纸杯”的速度 。时间(s)下落距离(n)0.00.0000.40.0360.80.4691.20.9571.51.4472.0X四、计算题:共4小题,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分)长100m的列车通过长1000m的隧道,列车刚进隧道时的速度为10m/s,完全出隧道时的速度为12m/s,求:(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多大?(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5.(10分)如图所示,重2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0N,动摩擦因数是0.5,物体的一端与一根劲度系数为4000N/m的轻质弹簧,问:(1)将弹簧拉长2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2)将弹簧拉长4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16.据报道:代号为“铁骑-2009”的济南军区某装甲师合成战斗群实兵演习在中原腹地某训练基地落下帷幕。在这次演习中为了能够快速地打击敌方,某一空降兵在敌方的上空实施空降,在飞机悬停空中后,空降兵从机舱中一跃而下,把空降兵空降假定为如下过程:空降兵出舱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了2s后,打开伞包匀速运动了4s,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s到达敌方的地面,此时空降兵的速度恰好为零,g取10 m/s2.求:(1)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距离。(2)空降兵实施空降发生的总位移是多少?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家庭咨询师初级面试准备资料
- 楦头出格师晋升之路从初级到高级
- 健康照护师初级心理疏导服务计划
- Q2财务分析项目成果汇报与总结报告
- 高级乡村直播销售员销售目标制定与达成计划
-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及绩效改进计划
- 叉车安全培训讲义中文
- 新员工陶瓷烧成工岗位入职培训计划
-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方案及实施指南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沈阳社区考试真题及答案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含答案)
- 活络模具基础知识培训
- 教师因公死亡赔偿协议书
- 2024版2025秋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第九章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参赛指导
- 2025年武汉市江夏国资集团招聘财务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版2026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5课《 走近科学家》第1课时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和科学家的品格 教学课件
- 水泵及电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