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ppt.ppt_第1页
中学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ppt.ppt_第2页
中学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ppt.ppt_第3页
中学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ppt.ppt_第4页
中学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 首都师范大学邢红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 7 邢红军 男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 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 国培计划 高中物理首批专家库入选专家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曾应邀指导开展教育部 财政部 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 高校教师必备教学技能与案例研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近年来 邢红军教授发展出原始物理问题教学 物理高端备课等研究领域 在国内中学物理教育界享有盛誉 同时 邢红军教授关于物理科学方法显化教育 卓越教师培养的研究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晋职经历 1988 9 1991 7在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讲师 1991副教授 1994 破格 教授 1999 学术发表 著作 12部论文 220余篇 课题 1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研究 DBA110180 3万元 课题负责人 2011 7 2016 3 已结题 优秀 2 北京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重点课题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显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ABA08010 4万元 课题负责人 2011 4 2013 5 已结题 3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义务教育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显化与教育途径研究 SM200910028009 3万元 课题负责人 2009 1 2011 9 已结题 4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中学生物理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SM200410028011 2 5万元 课题负责人 2004 1 2007 3 已结题 5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十二五 课题 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研究 KC2014 049 3万元 课题负责人 2015 9 2016 3 已结题 6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十三五 课题 高中物理选修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研究 KC2016 014 3万元 课题负责人 2016 5 在研 学术论文目录1 原始问题教学 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7 052 中美两国国内数学教育的论争及其启示邢红军中国教育学刊2007 023 论教学过程的自组织转变理论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6 114 对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思考邢红军中国教育学刊2006 085 从习题到原始问题 科学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6 016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邢红军中国教育学刊2005 087 论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价值及其启示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5 018 论物理教育中的直觉思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4 049 高中物理探索性实验教育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0 0410 论钱伟长的教学观及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邢红军教育研究2000 06 11 高中物理探索性实验的设计理论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1999 0912 中学生物理认知水平的模糊判别及其教育价值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1997 0713 高中物理教材编写应当进一步渗透STS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1997 0214 论科学教育中的模型方法教育邢红军教育研究1997 0715 高中物理 绪论 的编写建议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1996 0716 论杨振宁科学思想的教育价值及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邢红军教育研究1995 0717 论物理教育中的直观性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邢红军教育研究1993 0918 论高考物理能力理论与命题导向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7 1119 原始物理问题测量工具 编制与研究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8 1120 自组织表征理论 一种物理问题解决的新理论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09 04 21 论物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方法教育课程 教材 教法2009 0822 从数据驱动到概念驱动 物理问题解决方式的重要转变邢红军课程 教材 教法2010 0323 物理能力的基本理论研究邢红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424 论 智力 技能 认知结构 能力理论邢红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0325 论电场强度概念的教学邢红军物理教师2005 0626 论杨振宁的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对 少年班 教育的启示邢红军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0427 按照比值定义法的本质改进高中物理概念的编写邢红军物理教师2004 0428 介绍一种新型的阿基米德原理演示仪邢红军物理教师2003 0729 关于轮船摇摆与减摇的研究邢红军物理教师2002 0630 论中学物理教育中的科学方法教育邢红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S1 31 一个妙趣横生的共振演示实验设计邢红军物理教师2001 1132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研究邢红军物理教师2000 0233 杨振宁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邢红军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 0234 GPS全球定位系统邢红军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 0935 论物理习题与模型教学邢红军物理教师1999 Z136 论西南联大物理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 0137 论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及其标志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 0438 面向21世纪高师物理专业融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 0239 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邢红军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 0440 水从容器底部小孔排尽所需时间实验的研究邢红军物理教师1998 09 4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调查研究邢红军物理教师1998 0442 教师进修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社版 1998 0343 论物理学发展的科学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启示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7 0244 谈谈轮船的摇摆与减摇邢红军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3 0945 物理教学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邢红军物理教师1997 0546 论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选取原则邢红军物理教师1997 0447 改革科学教育 加速人才培养 通向诺贝尔奖的必由之路 兼与徐家跃先生商榷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7 0448 论科学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邢红军江西教育科研1996 0549 初中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邢红军物理教师1996 0350 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3 邢红军物理教师1995 12 51 论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2 邢红军物理教师1995 1152 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一 邢红军物理教师1995 1053 论科学教育的思维社会性邢红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454 论物理教学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邢红军物理教师1994 1255 物理模型与 归纳法 和 演绎法 邢红军物理教师1994 0256 物理教育专业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357 地球蛇行轨道运动的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0 0458 密度计刻度规律的研究物理教师1986 0359 摩擦力实验研究及启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 360 科学与艺术相关联 科学教育的新取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02 61 气体压强微观意义的模拟 演示实验的探讨与创新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 1262 论熵概念的宏观物理意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 1163 物理教学中主要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 0764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适当引入原始物理问题物理通报 2006年7期65 运用光学原始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思考物理教师2006 0766 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培养中学生物理能力的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 0667 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物理通报 2006年3期68 从 物理现象 入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例物理通报 2006年2期69 裂变和聚变释放原子能的教学研究物理教师2005 1270 基于科学方法的高中生物理能力的探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10 71 有风和无风哪种情况下雨滴的下落速度快 物理教学探讨2005 0372 论原始物理问题的特性及其教育功能物理教师2004 0873 五维Kaluza Klein理论与各种空间中的Dirac场测绘学院学报1998 0274 论电压概念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 475 也谈伏安法测电阻大学物理2007 876 物理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发展的前导教育思考黑龙江教育2007 577 任意方向的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93 278 转动刚体的稳定性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9 79 等面积法则的推广与应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9 80 电磁污染及其防护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9 81 关于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的引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9 82 笛卡儿浮沉子的力学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 83 保守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稳定性的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19 84 论基础物理教育与科学观念培养大学物理 教育专刊 19 85 论高等物理教育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大学物理 教育专刊 19 86 猫旋中学科技 87 浮体稳定性研究的实验设计物理实验 88 密度计刻度规律的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89 中学物理论文写作纵横谈物理教学探讨 90 中美教师绩效评价比较研究教育科学研究 91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显化研究教学与管理 92 论因材施教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版 93 从建构主义到自组织转变理论 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版 94 原始问题教学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 95 水的对流演示实验的改进物理教师 96 应用理想化方法讲解伽利略实验的教学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0 Z197 论物理课堂教学的举例物理教学 698 漂浮的棱柱物理教学 499 欹器原理之我见物理教学 1999 9100 论物理教学中非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物理教学 1998 8 101 关于欧姆定律的教学研究物理教学 1998 6102 一种新型固体热膨胀演示仪物理教学 1993 3103 警惕光污染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7 1104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护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7 4105 高压锅内压强和温度及其关系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3 10106 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9 7107 摘取诺贝尔奖 21世纪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光明日报 1996 9 9108 霍尔效应的回顾与展望中学物理 1989 4109 物理教育的生态化及其对物理课程改革的启示教育科学研究 2010 1110 运用原始问题促进物理素质教育研究物理教师 2009 9 111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化研究物理通报 2009 12112 知识应用过程中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物理教师 2010 10113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显化研究物理通报 2010 10114 初中物理概念建立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显化研究物理教师 2011 3115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知识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研究物理教师 2011 1116 初中物理规律建立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显化研究中学物理 2011 1117 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 2011 1118 从隐性到显性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课程 教材 教法 2010 12119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途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120 初中生解决力学原始问题的思维过程研究大学物理教育专刊 2010 5 121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大学物理教育专刊 2010 2122 论教学主客体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1123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24124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教育科学研究2011 04125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11 01126 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教育科学研究2011 10127 从知识中心到方法中心 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转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 06128 以科学方法引领初中重点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04129 高中 物理课程标准 中的科学方法显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 04130 原始问题教学 一种创新的物理教育理论中国教育学刊2011 04 131 高师物理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 01132 物理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24133 初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数据驱动加工方式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 01134 原始问题教学 物理思维方法教育的新途径 以自动称米机为例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24135 藏族学生力学概念测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 01136 三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教育科学研究2012 10137 追寻 钱学森之问 教育科学研究2012 12138 安培力微观机制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 03139 楞次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 04140 力的分解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2013 05 141 教学 大学教育的第一使命大学教育科学2013 03142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认识水平的研究及其启示大学物理教育专刊 2010 06143 从概念转变到状态转变 物理教育理论的新探索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11 12 144 高中物理规律建立中科学方法的显化研究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11 12145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显化研究大学物理教育专刊 2011 12146 伏安法测电阻接法选择研究物理通报2010 02147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阻辅助法研究物理通报2012 09148 物理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2012 6 149 科学史引入物理教材的新探索课程 教材 教法2012 12 150 磁感应强度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2013 05 151 教师教育学院 pck中国化的实践范本现代大学教育2013 05152 物理学科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运用 教育导刊 2013年8月 2010 06153 变阻器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2013 12154 交通信号灯黄灯时间的研究物理教师2013 05155 物理高端备课 U S连接的桥梁教育科学研究2013 12156 密度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教学月刊2013 08157 电势差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2013 07158 物理教学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2013 06 159 科学方法纳入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13 07 160 压强概念的高端备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 10 161 牛顿第一定律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 2014 3162 超重与失重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 2013 12163 汽车通过黄灯问题的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基于原始物理问题表征的视角物理教师 2013 08164 密度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教学月刊 2013 07165 例谈物理教学中的STSE议题的设计原则物理教学 2013 02166 电势差 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 2013 07167 压强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3 10168 功的原理 一节初中物理规律课的高端备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 01 169 初中物理 物体内能改变 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学探讨2013 12 170 动能定理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2013 12 171 弹性势能的高端备课 显化科学方法的本质湖南中学物理 2014 2172 物理教学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 2013 7173 创造教育 文化与传统视域下的反思与对策课程 教材 教法 2014 5174 思维品质问卷的编制研究教育科学研究 2014 5175 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的思考与建议人民教育 2014 4176 太空授课的物理教学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 4177 杠杆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通报2014 5牛顿第零定律与牛顿第四定律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 6179北京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 6180 欧姆定律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2014 10 181 电动势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师 2016 05182 以科学方法为中心实施因材施教的物理教学途径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 2016 03183 篮球落地 原始物理问题的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教师 2015 12184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 2016 01185 初中质量概念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 2016 02186 眼睛与眼镜 教学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 2014 11 187 液体压强 的高端备课中学物理 2015 02188 初中 电压 教学的重新审视物理通报 2015 01189 大气压强 高端备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 11190 卓越物理教师 培养的实践探索物理教师 2015 04 191教学研究论文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度教育视界 2015 Z1192 物理师范生学习困难的成因与解决物理教师 2015 09193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 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 2015 09194 高中物理 速度 概念的高端备课物理之友 2015 11195 圆周运动的高端备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03196 教师专业发展演化 理论模型与实践探索课程教学研究 2015 01197 自行车转弯问题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04198 教学学术的视野 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路向教育科学研究 2015 02199 论物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课程 教材 教法 2015 01200 初中原始物理问题测量工具 编制与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 2015 02 201 中学生物理思维品质的口语报告研究课程教学研究 2015 07202 高端备课视角下的电场强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2015 09203 牛顿第零定律 与 牛顿第四定律 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05204 高等师范院校理科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实证研究与启示 基于东芝杯教学技能创新大赛排名与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论坛 2014 10205 平面镜成像 教学的高端备课物理教学探讨 2014 10206 熔化和凝固教学的高端备课湖南中学物理 2014 10 出版著作 物理教育学 中国民航出版社 中学物理论文写作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物理 技术 社会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物理教学心理学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物理教育心理学 与乔际平先生合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59分高考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科学普及出版社 物理教学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丛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一 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成果 培养成果 2011 2012两级研究生8人共发表论文47篇 2011级研究生胡扬洋 读博期间至2015年7月 我陆续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5篇论文 其中核心期刊9篇 2011级研究生王慧 我研究生期间发表7篇论文 其中核心期刊3篇 参编邢老师著作两部 如表3所示 是我毕业后至今发表的论文汇总 其中核心期刊3篇 2011级研究生耿爱霞 表1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表2 研究生期间参编书目一览表 表3 研究生获奖一览表 2011级研究生石尧 表1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一览表 表2 研究生期间参编书目一览表 表3 毕业后发表文章汇总 2012级研究生刘锐 2012级研究生张婷玉 2012级研究生郑珊 表1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情况一览表 表2 研究生期间参编书目一览表 表3 研究生获奖一览表 2012级研究生陆星琳 表1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情况一览表 表2 研究生期间参编书目表 表3 研究生获奖表 北京35中的物理教研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成果发表论文26篇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 2 科研立项在我指导下 北京35中物理教研组长宁成特级教师 申报获得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一项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发展 基于校本研修的团队探索 中学教师论文写作困难的原因 一是中学语文没有学好 很多人在论文写作中主要是这一关过不去 影响了论文的写作 怎样才算是好的文笔 我这里算是献个丑 下面是我为乔际平先生文集所写的后记 请大家批评 乔际平文集 后记无论在任何时候 无论在任何意义上 学术与人品都是不可分割的 通过学术积累而完善人格 通过人格升华而提升学术 这是一个颠仆不变的发展规律 乔际平先生在他的一生中 践行着学术与做人同样重要的人生信念 给我们树立了做人 做事 教书 育人的楷模与典范 他精湛的学术修养与高尚的完美人格 可谓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晚年岁月 乔先生不幸身患重病 他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病情 不怨天 不尤人 这时的生命对于他 有一种特殊的美 这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之美 是一种蜡炬成灰泪始干之美 此时的他 对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他的心境更加淡泊平复 他的思想更为宁静致远 他曾多次谈到人生 谈到理想 谈到生与死的话题 他对生既不岢求也不随意放弃 他对死既不隐晦也不刻意张扬 此时此刻 他已超脱了生与死的羁绊 达到了至真至纯的境界 他的人生观 价值观感动了他周围许许多多的人 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个意义上 乔先生不仅是一个平凡的人 而且是一个伟大的人 二是理论没有学好 如果在中学物理 六大期刊 上发文章 没有理论也没有关系 许多老师可以自学成才 但是要在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科学研究 上发文章 没有理论是不行的 许多中学物理特级老师也不能在 课程 教材 教法 上发文章 浙江丽水教师研修学院物理特级教师陈东晓 一个老师和我说 学校里会教书出成绩的老师是下蛋的母鸡 会写论文的是打鸣的公鸡 学校需要的是母鸡而不是公鸡 我说 那你为什么不做既能下蛋又会打鸣的公鸡中的战斗机呢 说的非常好 对中学物理论文的看法 中学教师有四类 1 会讲课 会写论文 2 会讲课 不会写论文 3 不会讲课 会写论文 4 不会讲课 不会写论文 期刊分类 南大核心 CSSCI 北大核心一般期刊 教育研究 CSSCI权威核心期刊 A类 4篇 课程 教材 教法 CSSCI权威核心期刊 B类 24篇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4篇 教育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9篇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CNKI中国知网检索表明 南京金陵中学527 郑州外国语学校459 宁波效实中学381 江西师大附中218 南昌二中137 南昌外国语学校135 一 教学研究论文写作范例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教学问题研究 2013年6月20日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成功举行 太空授课不仅是孩子们的精神盛宴 更是一次重大科学教育与传播事件 具有多重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于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而言 更具有 解剖麻雀 的方法论意义 其四十多分钟的课程编制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等都有待仔细梳理 虽然太空授课已经尘埃落定 但对其进行的教学专业研究才刚刚开始 这个问题稍微有点敏感 文章的结构分三个部分 一 太空授课的教学目的本次太空授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学教育与传播事业的重视 并成功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使广大青少年在享受 视觉盛宴 的同时 体验到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作为教学论工作者 我们为太空授课精彩的实验所震撼 为科学教育受到重视而欣喜 然而 当太空授课的下课铃声远去之后 我们发现 太空授课也折射出了我国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认真反思 这是基本背景介绍 太空授课成功的背后 是中国科协与中国航天人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 据报道 从2012年11月起 中国科协组织航天 科学教育 科普活动等三方面专家 进行了近四个月的讨论 论证 最终确定 神舟十号 航天员太空授课教案脚本 2013年春节后 航天员按照教案脚本 接受相关物理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培训 进行上百次训练 三次地面模拟演练 一次天地协同演练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说 我们在教案脚本设计时 突出了探究式教学 核心概念获取和科普语言 也十分重视融入中国特色 尊重科学的同时 也希望授课更加易懂 一切都是希望能够激发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兴趣 为中国培养未来航天家 1 太空授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 激发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由于太空授课的特殊场合 通过演示太空失重条件下的科学现象 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文章的观点出来了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与教育思潮的浮躁与功利人人都感同身受 普遍地表现为功利心态 这使得畸形的好胜心已大有彻底吞噬青少年好奇心的势头 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的跨文化研究显示 我国公众的好奇心几乎丧失殆尽 1991年1月21日 美国 纽约时报 刊登了一个 三扇门问题 有三扇门 一扇门的后面是一辆轿车 另外两扇门的后面是山羊 猜对哪扇门后面是轿车的人 可以把轿车开走 规则是 1 任选一门 比如一号门 2 主持人打开无车的门 比如是三号门 3 现在问你是否要换二号门 此举吸引了美国大学生 中学生 小学生的兴趣 纽约时报 共收到了四万封读者来信 虽然当时正值海湾战争 但是作战参谋们在喝咖啡时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然而 当张先生将这一题目在国内 文汇报 介绍出来的时候 却没有收到任何一封读者来信 张先生不无感慨地说 中国公众和学生对考试以外的题目丧失了兴趣 缺乏好奇心 真是一种教育的悲哀 2 我们认为 由于地面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而天宫一号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因此 同一实验在地面与天宫一号演示时 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现象 这正是太空授课的神奇之所在 因此 对比 的科学方法 应当是此次太空授课的主要设计思路 每个实验先在地面上演示 用大屏幕播放 向学生展示实验现象 而后在 天宫一号 上由宇航员做相同实验 以资对比两者的不同 从而彰显太空授课的神奇魅力 对比 的科学方法 应当是此次太空授课的主要设计思路 关键的思路 由于太空授课教学目的与教学条件的特殊性 太空授课不担负传授知识的任务 而是更多地承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使命 因此 太空授课实际上是一堂科学演示实验课 显然 根据上述要求 本次太空授课缺乏这种 比较 的设计思路 仅在单摆实验中进行了对比演示 从而使本次太空授课的效果没有能够更为充分地显现出来 开始批评 进一步 从科学教学的专业视角看 太空授课的启始性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并非一开始就去思考 怎么教 而是首先思考 教什么 也可以说 太空授课 首先是一个课程编制问题 而实验的选取就需要进行教学的理论思考 理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关于实验的选取 太空授课教案组专家介绍说 教案脚本中原本设计了七个实验 但考虑到孩子们听课的注意力 以及直播信号可持续的时间 最终决定实际教学中选取了包括质量测量 单摆运动 陀螺仪运动 制作水膜 制作水球五个实验 3 实验的选择主要考虑到科普性 可视性 教育性和可实施性四个方面 4 总体而论 宇航员对五个实验的演示直观 规范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若立足教育性目的 我们认为 实验的选取还应该有更加可取的方案 对第一个质量测量实验 有专家在解读时说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 5 而事实上 在该实验演示中 学生看到的只是宇航员固定自己 杆拉出来 收回 屏幕幕上显示 74千克 并未显出 生动 而且该实验装置的结构都未能显示出来 对于这种复杂的仪器 学生无法观察其内部构造 并且演示时动态现象不彰 因此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种做法也反映了当前科学教学思想一些偏向 认为 高科技 多媒体 绝对优于 粉笔黑板 坛坛罐罐 进而将课堂教学作为各种高端仪器的 秀场 使科学教学的教育意蕴有所丧失 这个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简直就不叫实验 第二个陀螺仪运动实验同样未能较好体现趣味性原则 陀螺的定向作用在地面同样可以呈现 其背后的知识背景也过于复杂 第三个单摆实验较好地体现了 比较 的设计思想 通过比较 天 地 不同情况下单摆的运动情况 把完全失重条件下的单摆运动演示出来 给中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水膜和水球实验可以看作是太空实验的完美之作 通过演示太空完全失重条件下的实验现象 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美妙 现场的中学生如醉如痴 完全沉浸在 不可思议 的科学现象之中 充分领略了科学超乎想象的神奇 从而激发了热爱科学的学习动机 好的就是好的 要给予充分肯定 二 太空授课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理论的思考 我们认为 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 趣味性 简易性 经济性 生活性是太空实验选取的四条基本原则 1 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 太空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实验设计要求生动 有趣 能使学生在观看实验演示时 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兴趣 兴趣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在实验选取中强调趣味性是因为 太空实验并非是学生必须观看的学习任务 不能依靠老师的督促促使学生观察 而要通过设计良好的实验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从好奇出发 进而发生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太空实验中来 2 简易性原则简易性即仪器简单 易于操作 过程简约 现象直观 在诸种原则中 该原则尤其体现了物理教学的专业性 正如麦克斯韦所说 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 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 学生用自制的仪器 虽然经常出毛病 但他却会比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 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生易于依赖 而不敢拆成零件 6 这是对简易性原则的精辟解读 3 经济性原则据报道 1千克物质从地面发射到近地轨道的空间站约需2万美元 带上天宫一号的 教具 总重量是2 9公斤 以此计算 这些教具飞天成本达到5 8万美元 即35万元人民币左右 7 因此 遵循并坚持经济性原则既是传承我国物理教学的优良传统 亦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精神的赓续 4 生活性原则联系生活 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出发也是一条重要的选取原则 演示实验并非是对抽象的科学理论做注脚 而须充分关注学生大量的日常经验 朴素认识 太空中迥异于地面的失重环境貌似无法联系学生的日常经验 其实不然 太空实验需要做到与学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形成鲜明 震撼的对比 并在对比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地面扩展至太空 由重力环境扩展至失重环境 基于以上思考 我们认为太空授课的主要目的不在于 核心概念获取 而在于充分利用 天地差异 的特征 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通过比较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并体验到科学的趣味 这是因为 可供验证的知识在有限时间内是有限的 而激发的科学兴趣则是无穷的 因此 我们删除原实验中质量测量 陀螺仪运动 增加燃烧实验和猫旋实验 仍然组成五组实验 如表1所示 蜡烛燃烧实验起始于这样一个问题 蜡烛在太空中能否燃烧 如果能 会如何燃烧 在地面上 火苗要受到重力的吸引 由于燃烧的气体热而轻 因此会上升 随着火苗的上升 空气会被吸引到火苗的底部 给火苗提供氧气 使之燃烧得更猛烈 在太空完全失重环境中 没有什么能够使火苗上升 因此与地面相比火苗不太容易获得氧气 出乎意料的是 蜡烛在失重环境下仍然会保持燃烧 火焰呈半球形 这一现象一直以来引起了众多科学家持续的关注与研究 8 如果能在太空授课中通过引导学生预测并演示这一实验 定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最为经典的是 猫旋 实验 用双手托起一只猫 使它四脚朝天 然后突然撒手 猫在下落过程中竟然能在空中翻身 四脚朝地安全落下 这种现象在力学上不容易解释 由于猫下落的初始时刻对质心的动量矩为零 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质心力矩也为零 由质心动量矩定理 猫对其质心的动量矩 尤其是纵轴 头尾连线 的动量矩应该守恒 所以当猫的前半身转体时 后半身要向相反方向转体 而不可能整个身子向一个方向转动 而事实上 猫不仅能向一个方向转动 而且能在很短时间内转过身来 对此 科学家曾有 四肢开合 转尾巴 绕双轴 等多种解释 并且发展出了人体的多种模仿方式 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对这种转体的模仿有着特殊的需要 例如宇航员若要在静止漂浮状态下实现绕纵轴的一百八十度转体 采用地面上向后转的方法将无法完成 因为动量矩为零 身体任一部分的转动必将伴随另一部分的反向转动 而航天员进行 猫旋 的模仿 不需要任何仪器 只需要做出一定的动作就能在 漂浮 状态实现转体 例如 弯脊柱 方案 像体操中腰部运动那样让上半身做圆周运动一周 全身就会向相反方向转体 再如利用手臂动作 双臂斜向平伸 上身向右转动 双臂放下 身体恢复非扭转状态 这时人体就向左转过了一个小角度 这是猫翻身 四肢开合 论的再现 第三种方案更简单 只要举起手臂使手在头上做圆周运动 躯干就会向相反方向慢慢转动 手臂动作停止 躯干的转动亦停止 因而可以实现绕纵轴转过任意角度 这是猫旋 转尾巴 论的再现 只是以手代替尾巴而已 这些方案还有很多 实验中 可以先在地面课堂呈现 猫旋 的慢动作录像 因为猫完成转体动作仅需1 8秒 肉眼不能看清 并进行必要的讲解 再由航天员演示太空中模仿 猫旋 的各种转体 我国传统教学强调在教学中正确处理重点 非重点的关系 反映在太空授课中 就意味着需要选取数量恰当并能引起足够心理震撼的实验 我们将 测量质量 陀螺仪运动 换为 蜡烛燃烧 与 猫旋 使整个太空授课有了 亮点 事实上 教师都能认识到 演示实验的现象不应满足于 明显 而应达到 震撼 的效果 对于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太空授课 对这种 震撼 的要求无疑也就更为强烈 这就是就事论理论文的写作手法 三 太空授课的教学技能虽然 太空授课 主要身负科学普及与传播的任务 但 授课 本身又要求它必须符合 教学 的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 教育部作为太空授课的主办方之一通知全国中小学师生收看 其影响可见一斑 这是以专业标准要求太空授课的另一原因 太空授课后 面对媒体 专家组相关培训人员对太空教师做出了 有做老师的潜力 100分 的评价 10 然而 以教学论的视角看 太空授课 还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 当然 非教师出身的 太空教师 王亚平不应受到责备 作为一名非专业教师 她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太空授课的任务 本文仅就太空授课教学技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一 教学规范教学的规范体现着教师的专业性 某种程度上 教学规范是教师教学的 底色 体现着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对教学的理解程度 这是因为 教师面对每节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在教师个性与教学目标之间维持适度的张力 对于彰显理性精神与科学态度的课程 教师要使教学规范的魅力充分彰显从而感染学生 基于此 我们认为 本次太空授课对教学规范培训的偏差在于教师的个性特征收束不足 教学中 教师的笑容美丽有余而端庄不足 语言温柔有加而感染不够 包括教师授课的语调 都未能很好地展现 变换型 特征而略显平淡 已有研究表明 教师用高亢型语调讲课的班级 学生容易表现出烦躁 厌倦的情绪 作业正确率平均为68 教师用抑制型语调讲课的班级 学生很快表现出神情冷漠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绪 作业正确率平均为59 4 教师用平缓型语调讲课的班级 学生表情平淡迟缓 作业正确率平均为81 8 教师用变换型语调讲课的班级 学生情绪兴奋 注意力集中 反应灵敏 作业正确率平均为98 11 31 32 研究表明 太空教师授课基本属于 平缓型 语调 如果能够运用变换型语调来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则教学效果会更加突出 本人为北京市教委高师培训中心大学教学技能主讲教师 二 讲解结构太空授课之所以称得上是一节完整的 课 而不是几个孤立的实验 是因为其背后讲解结构的要求 这是因为 科学教学需要深刻洞察学科内涵与学生心理机制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所以 科学教学必须对一节课内容的结构做出通盘把握 具体而言 太空授课中的几个实验何者在前 何者在后 相互之间如何联系 如何以整体的形式发挥教育功能 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在对讲解结构有明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处理 所谓讲解的结构 是指教师在分析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对讲解过程的安排 它是将讲解的总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并根据各部分讲解内容之间的逻辑意义和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 将各部分讲解内容安排成一个序列 并在讲解实施中正确清晰地表现这一序列 对此 太空授课中理应首先用一张表格或教学逻辑图向学生简要介绍教学内容的安排 目的是使学生知道 我们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否则便出现了太空授课中王亚平频繁使用 我们来看下一个实验 等口语来过渡的现象 讲解的结构在微观上体现为教学的逻辑 教师在导入 结束阶段以及每个教学环节的处理 包括实验中操作与讲解的配合等都是教学的逻辑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心理层面体验到一种微妙的逻辑感 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针对这一问题 或许有太空中失重条件的影响 但仍需引起广大 地面教师 的重视 太空授课的问题如果不是专业的眼光 是看不出来的 但是从专业的眼光看 问题很多 三 语言节奏语言的节奏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述中 其语速的快慢 语音的强弱变化而形成的语流态势 换句话说 这些由语音的长短和停顿的长短所构成的快慢变化 伴随相应的语音强弱的大小变化就是节奏 教学过程的节奏流程可概括为抑扬顿挫四个意境 抑表示和风细雨 娓娓动听 扬表示铿锵有力 顿表示戛然而止 造成悬念 挫表示转折 转化 从而达到新的意境 具体而言 声音清晰 而不着重用力 语势跳跃是轻快的节奏 这是表现欢快 诙谐的情境 语速较慢 音强而有力是沉稳的节奏 这是表现庄重 肃穆 悲痛 沉重等情感 速较缓慢 声轻而不着重用力 有意将语势拖沓一些是舒缓的节奏 这是表述幽静的场面 舒展的心情 语速加快 语音加重 语势加猛是强疾的节奏 这是表现紧张 急迫的心情 语音不高不低 语速不快不慢 语势自然是平缓的节奏 这是表表现一般内容和心情 在一节课里 应该多种节奏交错使用 总体而言 太空授课中 教师对语言节奏变化的处理存在欠缺 统计表明 太空教师的语速约为每分钟190字 语速偏慢 而根据教学技能的要求 课堂口语以每分钟200 250字左右为宜 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听课效果 11 35 四 教学板书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 符号和图像的方式 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 认识过程 使知识概括化 系统化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增强记忆 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 其目的在于揭示教学内容 体现教材结构和教学程序 增强语言效果 加深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重点 强化记忆 主要功能在于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思路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此外 板书不仅有长时间 多次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特性 而且具有与实物直观不同的直观特性 其书面语言系统具有抽象 概括的特性 与其它直观教学媒体相比更加灵活 并且还具有示范和审美的特性 在太空授课中 板书完全可以借助太空课堂或地面课堂的PPT 电子白板有序展现 增强太空授课的专业性 条理性 然而我们发现 这一重要的教学技能在整个太空授课中遗憾地缺失了 结束语回眸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四十五分钟 令人感叹的是 这次太空授课的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科学教育活动 当然 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科学教育活动 它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因为如此 才有必要对此次科学教育活动进行梳理 从而将太空授课的意义发扬光大 众所周知 相声讲究 说 学 逗 唱 戏曲讲究 唱 念 做 打 中医讲究 望 闻 问 切 中药讲究 君 臣 佐 使 那么教学讲究什么 这个问题恐怕基本上就没有人能说清楚 而它恰恰正是当前基础教育所忽视的重要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 今年教育部出台的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 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12 我们期望 通过对太空授课 吹毛求疵 的解读 以此警醒人们对教学的专业认识 从而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的专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 几名研究生的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自述 我的物理教学论学习心路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教学论研究生胡扬洋 2011年9月 我入读首都师范大学 师从邢红军教授攻读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以下与大家分享我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与研究的心路历程 主要内容 一 物理教学论学习心路二 物理教育论文写作心得 一 物理教学论学习心路 先回忆一下已经学过了什么 教育学 心理学 还有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方法 但是我发现 这些无法指导物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生备考的时候 我自学了 教育学原理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 教育研究方法 等五门课程 但是 面对物理教学论的学习时 我发现 我学到的只是一些 常识 而已 仍然不足以指导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 这是因为 纯 的教育理论 无法直接与学科教学的实践相结合 更何况 有相当多的教育教学理论并没有学科教学 尤其是物理教学的实践基础 而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也往往没有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 所以 无法将教育理论具体 丰满地诠释出来 所以 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需要重新 入门 下面谈一谈攻读物理教学论期间所学的课程 所阅读的文献和心得体会 一 所学课程 教育学院为我们开设了 教育心理学 和 教育科研方法 两门公修课 个人体会 仍然与学科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之前已学过两次 这次颇有淡如清水之感 而专业课程则实实在在地将我们带入了物理教育教学的 门槛 专业课程 研究生一年级期间 邢老师为我们开设了如下课程 物理教学论 物理教育心理学 物理实验教学论 物理教育论文写作 这些课程内容不仅与物理教学联系紧密 而且立足于科学的理论思维 课堂上 邢老师采取讲解与互相讨论的方式 使我们明晰了物理教学论这一专业领域中的特殊范畴 特殊问题 以及独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野 这些课程中不仅讲述了物理课程 教学 改革与发展的宏观问题 还讲了微观物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不仅讲了在 真刀真枪 的物理教学中 做什么 如何做 还从物理教学论的高度辨析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都与我之前接触的教育理论有极大不同 颇有 别有洞天 之感 二 阅读文献 如果说我能比别人看的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职业 而是一门专业阅读文献的过程让自己明白 自己的一些困惑 彷徨 其实有很多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了解了这些 才能够运用专业的概念 范畴来思考问题 才能够进入专业的话语体系来表达 探讨问题 1 邢老师论文精读老师文章的基础上 以此为线索 阅读更多的文献资料 2 以专题为线索如 实验教学 概念转变 科学探究 教育技术应用 等专题 3 以自己的疑惑 问题为线索4 以著名学者 教师 学校为线索追踪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名家 名师 名校的研究 我找到了阅读文献的几条线索 邢老师论文 总体而言 邢老师的论文可分为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三个部分 分别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由微观到宏观 展现了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不同层面 既包含面广 又有一定的深度 也正如邢老师所说 物理教学论学者需要有三个层面的研究能力并且要纵向贯通 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就理论理本着这一宗旨和目标 反复阅读 获益颇深 还有一些老前辈的研究工作 邢老师与乔际平先生合著的 物理教育心理学 入门必备 二 体会 1 培养读书的习惯与能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