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安徽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 ( 共66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休物。不言不足不说话,而是放弃“人之言”,达到“天之言”的境界。“天之言”乃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是传统美学不言之美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这句话有三个理论层次:其一,不言之美作为一种“大美”,不与“小美”相对,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体:其二,天地以“不言”为美的根本特点,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为美的最高准则:其三,天地之美并非与人的世界无关,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不是纯然外在的物质世界,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庄子一书共使用“美”52次,其中多处含有哲学意义。它将美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的美,这是相对的美:一是道之美,这是绝对的美。前者称为小美,后者称为大美,或者至美。前者属于人的理性的视界,是人的语言可以表达的。而后者不涉人的理性,是人类语言所不可分别的浑然之美,是不言之美。前者是人为之美,后者为造化之美。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真实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庄子认为有言之美一定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片面的。而不言之美中,没有外在的审美。有外在的审美,就是认识,是观照者对对象的认识,不言之美排除这样的对象存在的可能性。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在庄子看来,一般美是知识的判分,是有分别的美: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是无分别的美。一般美不脱主观性,而主观视界下的美则不是真美。一般美受制于主体知识的局限,那位因大雨高兴而跳跃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样的美的结论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是一种局部的、片面的美而不能达到“共美”。一般美都有标准,而无言之大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从根本上说,庄子以为不言之美为绝对之美,为美的本体。以知识去解说天下,到底是“小识”;而无知无识,心中混茫,葆纯全之志,这就是大识。大识就有大得,大得有大美。大美便只在不言中。显然,庄子承认有一个绝对的美的本体,而美的创造应该循此为道。一切自然显现的都是美,而这美都根源于“不言”的美的本体。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1与“不言之美”有关的内容,下列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项是(3分)A不言之美既是根本的美、绝对的美,又是美的本体。B不言之美是人类语言所刁;可分别的浑然、造化之美。C不言之美是可以部分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而获得的。D不言之美是排除外在审美的、没有具体标准的美。2下列对原文相关段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从否定对“不言之美”中“不言”的错误理解入手,提出“天之言”的正确呈现方式,即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B第二段指出“不言之美”的三个理论层次,即确立它的本体的地位,它是美的最高标准,天地之美与人的世界相关。C第三段指出庄子将“不言之美”和般的美分别称为“大美”和“小美”,并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区分。D第四段从根本上对庄子的“不言之美”再做阐述,指出不言之美是美的本体,无知无识,就是大识,就是大美。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项是(3分)A有具体标准的美,是知识之美,是有言之美,不是真美、大美。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不言之美也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C庄子认为绝对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D知识是人达到“不言之美”境界的最大障碍,去除知识,则可到达。二、(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睢佯死,卷以箦,置厕中。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名曰张禄。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卷,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 阴:阴险B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 佯:假装C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辅助D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亲:接近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 弃甲曳兵而走B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归璧于赵C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形势不能有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齐起初听信须贾的话,打断范睢肋骨,将范睢卷进竹席放到厕所里,酒醉后答应看守扔掉席中死人的请求,后来得知范睢逃脱,又派人去寻找范睢。B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秘密地带范睢上车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范睢见秦王来了,故意胡说秦国没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以此来引起秦王注意。C范睢面对秦王问计,为抬高自己身价,一开始故意含含糊糊地三问不答,后来又只说外事不提内政,在秦王再三请求之下,他才对秦王纵论天下大势。D范睢认为穰侯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他建议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取中原之地来控制天下枢纽,从而完成称霸大业。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译文: (2)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译文: (二)(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南乡子冬夜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注: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8.冬夜有何特点?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个特点? (4分)答: 9.结合诗句简析作者塑造了怎样一个主人公形象。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两题任选一题)(6分)10.甲、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 , 。 , 。(李贺李凭箜篌引) 乙、(1)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2)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4)炉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5)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 (6)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水兮 水兮一河碧水,与一位殉道者的英名一起响彻千年,澎湃汹涌了整部历史的河流。如果说一座楼阁可以属于王勃,一片草堂可以属于杜甫,甚至一个偌大的曲阜可以属于孔丘,那么,汨罗江应该是属于屈原的。楚地的山川,浩瀚江湘,云梦大泽,想像当年那位落魄逐臣,就在这秀丽景致间披发行吟,乘一叶扁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曾怎样在浩浩江水中上下行浮。想像踽踽独行仰天长问的夫子,曾怎样辗转迁徙,上下求索,掩涕叹息;想象这皎然的江水是怎样承载了一副厚重的躯体和一颗升腾的灵魂澄净如练的碧波之上,渔夫喝酒划桨,一船楚歌一船潇洒。你何不也行吟泽畔,听渔歌唱晚,眺万顷碧波,载酒中流,心随水去?你何不“制芰荷以为裳”,“餐秋菊之落英”?或者你就生活在“九歌”的境界中,做一个“九歌”中的人物:浪漫、多情而又诗意纵横文采斐然。何苦“举世皆浊”而“独清”,“众人皆醉”而“独醒”?你是知道的,尘秽纷起,诸欲蜂扰,洁身净志是不合时宜的,而将内心的忧愤化为精神的火焰,尤为不合时宜。有高于一世之思想,却无高于一世之命运,这就是你的悲哀。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现实中,一个最洁净的人落在一个最肮脏的泥塘里,一个最遵循内心真实的人面对的是种种的虚伪和狡诈。你无法对他们宽容,哪怕是丁点儿的虚与委蛇,你谨持自己理想的绝对纯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世间至清至柔者,莫过于水。于是,你用沧浪清水浣濯自己的精神之“缨”,把生命托付清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一个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内心真实的人死去了,一腔最殷红的热血流失在汨罗江中,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也被冲淡了。水能沐浴群生,扬清激浊。屈子自沉后两千多年,孤洁的王国维同样选择了天下之至柔的水。“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天命之年的王国维,茕茕向颐和园走来,仿佛疲惫劳顿后的从容归家。佛香阁排云殿下的昆明湖波平如镜,如钩的银月清辉宁静,苍苍大树无语肃然。湖水只有叹息,感叹一位已攀援至文学批评与文艺美学巅峰的学者,一位通古博今、满腹经纶的名副其实的大师,在维护自己信仰时的那份悲壮情怀。他遗书的开头四句,无疑是他自沉原因的最准确的揭秘:“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卑鄙与高尚同在,清泉与污水混流。“义无再辱”,这是王国维全部的隐痛和决心。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一则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义者必勇,知耻者必勇,勇于赴死,绰绰有余。作为革命家的陈天华,看到国家已堕落得毫无尊严可言,他义无再辱,赴身日本海;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面对斯文扫地,面对“人民艺术家”转眼沦为牛鬼蛇神,他义无再辱,自沉积水潭。他们选择了死亡,而死亡让生命趋于完美,让生命更具尊严。千古悲欢,诉诸流水。信仰是灵魂的支撑,对一个刚直的文人来说,它比生命重要得多。当肉体的保存与精神的救赎发生避无可避的冲突时,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让肉体下沉,让精神在碧波中飞升。陈寅恪为王国维写的纪念碑铭这样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的诗人朱湘,在其海葬一诗中写道:“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身/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面对人生的悲辛、人心的冷酷,他亦赴身黄浦江中,以自己29岁的生命,完成了对信仰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宇宙透明,月光皎洁,星辰晶莹,皆因其长沐银河之水。礼记说:水曰清涤。向义无再辱的自沉者表示敬意吧,他们以绿水清流,做了自己的殓衣,漾荡了自己的精神。奔涌的碧水会托起他们皓洁的灵魂。11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也被冲淡了。 答: 12全文以第三人称叙事、议论、抒情,第自然段却改用第二人称,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答: 13“水兮 水兮”,文字虽简而意蕴深厚,请分析以它为题目的妙处。(6分)答: 14. 文中记叙了许多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共同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有人说“自尽者皆为懦夫”,你如何评价他们?(8分)答: 第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分)A、有人在网上贴出美国兰德公司“中国分析报告”,说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所遭受的苦难视而不见。B、此次牵头干预的西方大国还将在国内面临诸多经济问题,而坐壁上观的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则会一路快速发展。C、有媒体甚至表示,征收排污费其作用不啻于在“北上广深”再来一次“汽车限购”,可见其对车市的影响将不可小觑。D、为切实加强干部职工外出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及时掌握干部职工在岗情况,高青分局切实采取 措施,规范机关干部职工请假消假制度,确保了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16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刚酥”称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使得这一襄阳地方特色小吃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B继去年香港卫视台长杨锦麟在杭州被的哥宰客后,今年初凤凰卫视评论员、主持人邱震海也在杭州遭遇的哥宰客,他发微博说杭州的哥宰客已经蔚然成风。C徐峥执导的电影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后狂扫12亿,成为2012年度电影票房的执牛耳者,却被影评人士批为“三俗”电影。D2013年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专家强调,地方性公共场所戒烟规定远不能解决我国公共场所的烟害问题,国家控 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劝阻青少年戒烟也显得尤为重要。B.“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以远的深空,这标志着“嫦娥二号”工 程完美收官,为中国未来更远深空的探测奠定了科技基础。C.以世界末日高调出场的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不过一些现实问题,像 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终将导致地球走上漫长的衰败。D.铜川昌盛煤矿重大责任事故之所以能被隐瞒一年,是因为煤矿老板用重资买通了煤 炭局的官员,并和当地主管媒体的官员相勾结的结果。18萃文校园网中学生版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4分)版次版面名称版面宗旨第一版校园新闻聚焦学校大事,发布热点新闻第二版班级采风第三版校际链接信息交流,汇四面八方新资讯第四版文学园地19仔细观赏下面漫画,请简要概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分)内容:(分) 寓意:(3分) 20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请用不超过50字的一句话概括。(6分)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_ 五、(60分)21请以“本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60分)KS5U2013安徽省高考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原文的表述为“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由此可以判断是无法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获得的。)2【答案】D【解析】判断有误:无知无识,葆纯全之志,方是大识;有大识方有大美,并非“就是大美”。)3【答案】A【解析】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中的“美”指的是“不言之美”,而“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的是人为之美,由此可见说法错误。C庄子认为一般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D结论过于武断。4【答案】A【解析】阴:秘密。5【答案】D【解析】两个“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A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修饰; B都是介词,前一个译为“对”;后一个译为“到”;C 前一个是介词,译为“凭借”,后一个是连词,译为“因为”。6【答案】C【解析】范睢不是“为抬高自己身价”,而是试探秦王是否真心,以免多言招致祸患。7(1)【答案】(5分)秦王隐约听到他的话,便屏退身边侍从,跪着请求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解析】得分点:“微”“屏”“跽”“何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2)【答案】(5分)诸侯看到齐国征战疲劳困乏,便起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使齐国近于灭亡,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却使韩、魏两国得益。【解析】得分点:“罢敝”“破”“几”“肥”各1分,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起初,魏国人范睢随从中大夫须贾出使到齐国,齐襄王听说他善辩的口才,私下赠给他钱财。须贾以为范睢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便向魏国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发怒,下令鞭打范睢,折断了范睢的肋骨。范睢只好装死,被人用竹席卷着放到厕所里。范睢对看守说:“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谢。”看守请示扔掉席中死人,魏齐醉答:“可以。”范睢得以逃出。事后魏齐后悔,又叫人去寻找范睢。魏国人郑安平安排范睢逃亡藏匿起来,改换姓名叫张禄。秦国谒者王稽出使到魏国,范睢深夜求见王稽。王稽秘密带他上车和他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秦王在离宫召见范睢。范睢装作不知道宫中长巷而走进其中。秦王前来,宦官怒声驱赶范睢说:“大王来了!”范睢故意胡说道:“秦国哪里有大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隐约听到他的话,便屏退身边侍从,跪着请求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范睢只说:“哦哦!”如此三次。秦王又说:“先生到底不愿指教我吗?”范睢说:“不敢这样!我是一个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陈述的又都是匡辅君主的事,我想效愚忠却还不知大王的内心,这就是大王三次下问我都不敢回答的原因。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说出,明天就有处死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敢回避。况且死是人人必定无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秦国有所裨益,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有谁肯投向秦国了。”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啊!今天我能见到先生,这是因为上天认为我糊涂,先生却能保全秦国的宗庙。无论事情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怀疑我了!”范睢下拜,秦王也回拜。范睢说:“凭着秦国的强大,士卒的勇猛,来对付诸侯,就好比让韩卢那样的猛犬去追击跛脚兔子。而秦国却闭守关中十五年,不敢窥视派兵出击崤山以东,这是穰侯替秦国谋划不忠心,大王您的策略也有所失误。”秦王跪着说:“我想知道策略错在何处!”但有不少身边侍从在偷听,范睢不敢提及内政,便先说到外事,来观察秦王的举动。他于是进言说:“穰侯越过韩国、魏国去进攻齐国的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齐王向南进攻楚国,开辟千里土地,而最后齐国连一尺一寸领土也未能得到,难道是他不想要地吗?实在是因为地理形势无法占有。诸侯看到齐国征战疲劳困乏,便起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使齐国近于灭亡,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却使韩、魏两国得益。现在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而近攻的方针,得一寸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寸,得一尺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尺。魏国、韩国,位于中原,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果想称霸,必须接近中原之地控制天下枢纽,来威逼楚国、赵国,楚国强就收附赵国,赵国强则收附楚国,楚国、赵国都归附您,齐国必定害怕。齐国再归附,韩国、魏国就可顺势虏伏。”秦王说:“好。”于是以范睢为客卿。8.【答案】冬夜特点是极寒。(2分)布衾冰冷坚硬,满地霜华,玉瓶结冰。(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和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这首词写作者夜吟之苦,冬夜极寒,这首词都表现这个特点。回答此题需要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概括关键词即可。 9.【答案】(1)热爱吟咏。深夜仍苦吟。(2分)(2)以梅为友。“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上片作者深夜不眠,“香断灯昏吟未稳”,仍苦吟不已。表明作者是个热爱吟咏的人。下片写作者不顾夜深极寒,在冰满玉瓶的情况下,起身看望梅花,可见是个爱梅之人。【鉴赏】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此语奇警,设想绝妙。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10.【答案】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乙长太息以掩涕兮 虎鼓瑟兮鸾回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皓腕凝霜雪揾英雄泪 声断衡阳之浦。【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芙蓉”、“女娲”、“炼石”、“逗”、“太息”、“鼓瑟”、“亵玩”、“搵”等。11【答案】(4分)我们的民族又失去了一个最遵循内心真实、谨持自己理想绝对纯洁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扣住关键词语“真性情”和“冲淡”来理解。12【答案】(6分)运用第二人称,直接与屈原交谈,亲切自然,(3分)既易于深刻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又便于抒发对屈原的景仰之情。(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表达技巧的能力。不同的人称有着不同的作用。第一人称增加文章的真实性,第三人称为全知视角,便于讲述或议论;第二人称长于抒情,显得自然亲切。13【答案】(6分) “水兮,水兮”形成反复,感情浓厚,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以“水”作为全文的叙事和抒情线索。本文的“水”不仅有表面上的纯净,更有精神上的澄澈。借以赞颂文人单纯、执著、质朴、纯净的精神品质。“兮”字增强抒情性,也暗含所写内容与屈原有关。(写出三点即得满分,分析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体特征和把握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题目是“水兮,水兮”,水是一条线索,全文围绕着“水”发生的故事来展开;同时“水”具有象征义,象征了文中人物澄澈的精神世界和单纯执着的精神品质;从修辞手法上看,题目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充满了抒情的意味,和本文的文体特征相吻合;“兮”是屈原楚辞中的语气词,暗示本文内容和屈原有关。14. 【答案】(8分)这些人物的共同点:如水般质朴、纯净;不苟且逢迎、不同流合污;对精神世界执著追求,宁愿用死来捍卫生命尊严。(4分)评价:有观点,有理由即可(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首先概括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这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的言行和言行背后的心理状况。其次要对他们进行评价,要有理由、有论据、有观点,要能自圆其说,有真情实感。15.【答案】C 【解析】福址-福祉;坐壁上观-作壁上观;消假-销假。16【答案】D 【解析】A洛阳纸贵:比喻文章著作写得好有价值,被人们广泛传诵。此处使用错误。B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调研合同范本及服务协议说明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职位表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优化与实践案例分析试题
- 养老机构服务协议及入院流程
- 2025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微子室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绍兴嵊州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和国有企业招聘2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规避指南
- 上海建科咨询集团“城市未来生”暑期实习暨2026届秋招提前批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砖瓦产业PPP模式-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砌筑工工程合同控制职业技能鉴定试卷
- 2024年度海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与答案
- 9.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2024年铝材购销的合同范本
- T-CACM 1560.1-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
- 护理美学-第三章 护士审美修养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