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安市两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 “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4.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不同之处。其主要依据应是()A禹死后启继位 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 D制定刑法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B秦律严苛细密C皇权至高无上 D丞相独揽大权7.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经济的发展8.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的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这一制度指是的()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9.郡县制、刺史制和行省制的相似之处是()A最初都是地方行政区划制度B其相应机构都直属于中央六部管辖C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D都被其后的历代王朝沿用10.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两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11.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12.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1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4.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权更加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 B C D1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帝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6.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17.下面反映列强侵华的漫画中,有“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到了”的题字,“你”最有可能指()A 德国 B日本 C俄国 D美国18.有四位同学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B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C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D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仇怨19.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在旅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20.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21.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22.“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D全民族抗战23.对下面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2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壮举,千秋伟业”。这是因为()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锻炼了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使一切侵略者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人民A B C D25.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26.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胡适评论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华北事变 D抗日战争27.“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28.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英国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29.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0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 D提出资政新篇 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 材料解析题(3小题,共40分。31题11分,32题14分,33题15分。)31.(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请回答:(1) 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他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2分)(3) 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有实质意义?(1分)为什么?(3分)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 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4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4分)(3) 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4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3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19001901年德国等8国辛丑条约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3分)_ (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4分)(3)试联系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4分)(4)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历史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BBBADCADCC11121314151617181920BDCAADDACA21222324252627282930ADCDBBCBCC2、 材料解析题31.(1)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 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一点1分,共3分)共同点:相权削弱,皇权加强。(2分)(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丞相权力过大会危及君主统治。(2分)(3)没有实质意义。(1分)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没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3分)32.(1)制度:郡县制。(2分)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2分)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2分)(2)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和功臣。(2分)目的:削弱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2分)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与公司劳务协议书
- 出租摊位定金合同范本
- 公司装修安全合同范本
- 厂家与代理商合同协议
- 借款无需偿还的协议书
- 农村大棚出租合同范本
- 劳务资质借用合同范本
- 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农村村民修房合同范本
- 位临时工转包合同范本
- 湖南省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贵州惠水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大学高等数学上习题附答案
-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慧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广告及宣传用品设计申请单
-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数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