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典型试题(五).doc_第1页
201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典型试题(五).doc_第2页
201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典型试题(五).doc_第3页
201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典型试题(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典型试题(五)背景某项目部承接一段长1.2km城市道路工程,路幅宽度20m,车行道16m,两侧各2m的人行道:标段中含分离式立交桥一座,该桥为三跨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期为雨季,施工前,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由上一级批准。建设工程敎育网(1)由于施工工期较紧,建设方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要求7月份雨季路基工程全线同时开工:(2)项目部总工程师结合现场情况的变化,对原施工组织设计中模板支架方案进行了变更,并编制了变更方案,报公司技术科,经技术科长批准实施。(3)对于现浇钢筋混凝七孔连续梁,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了钢筋、模板、混凝土、架子,多工种的联合技术交底,由施工员代表各接受交底方,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上签了字。(4)预应力孔道摩阻值测试报告中,给出了测定结果,施工员拿到报告后认为可以继续施工,决定继续张拉。建设工程敎育网(5)上部结构预应力施工时,看到拉应力已达到设计值,施工员随即决定停止张拉。问题上述事件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与答案(1)做法不正确。雨季路基工程施工应有计划地集中力量,组织流水段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线开工或战线过长。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坚决换料重做。路基填土施工,应按2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2)做法不正确。公司技术科是参与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科室之一,既便经授权也只是牵头科室,其科长无权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正确的做法是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3)做法不对。此次施工技术交底的对象是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架子工。他们是接受交底人,应由这些工种的班、组长签字。施工员不能代替签字。建设工程敎育网(4)应力孔道摩阻值测试报告中给出的孔道摩阻值属技术参数,按规定“应由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参数进行判别、签字认可”。施工员没有资格处理这项数据,应有项目总工工程师来判定。(5)做法不正确。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验,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方能停止张拉。建设工程敎育网点评:此案例的问法符合考试的方式,可对此案例的出题方式和出题内容重点掌握。2010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分析(四)背景资料(06考点)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份完成拆迁,11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其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为确何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建设工程敎育网问题: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2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3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求。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参考答案: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分),熟悉设计文件(1分)、技术交底(1分)和测量放样(1分)2夜间运输,白天铺筑,造成水泥稳定碎石粒料堆置时间过长(1分),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1分),水泥强度已经损失。建设工程敎育网3应适当提高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1分)运输中应覆盖保温(1分)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1分)摊铺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1分)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1分)建设工程敎育网4不充分(1分)路面检验项目还应包括:弯沉值、宽度、中线高程、横坡、并框与路面的高差。(答对一个1分,共5分)建设工程敎育网201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典型试题(三)背景某市中心主干道改扩建工程,道路长3.2km,由原来的20m加快至50m;改扩建完成后道路结构为二层水泥稳定土基层(每层厚200mm),一层粉煤灰基层,三层沥青砼面层。基层下部建有各种管线若干条。建设工程敎育网2、问题:(1)针对该工程,开工前除了作好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外,还应作好哪些准备,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技术交底”有哪些具体规定?(3)请写出水泥稳定土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建设工程敎育网3、分析与答案(1)还有现场准备。其具体内容包括:拆迁工作;临时设施;施工交通;环境保护、文明施工。(2)技术交底的具体规定有: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办理签之手续和归档。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极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方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建设工程敎育网(3)水泥稳定土基层质量控制要点有: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设计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应采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火山灰水泥,经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用作基层时,水泥稳定土的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用作底基层时,最大粒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分层摊铺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建设工程敎育网点评:此案例第1问提法很好。里面的内容可根据背景发挥一点,但不要长篇大论。第2、3问考试时不会让大段的背,考试时合以改错或简短问答的形式出现。2010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分析(二)背景资料(06考点)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份完成拆迁,11月底完成施工。建设工程敎育网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其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为确何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