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docx_第1页
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docx_第2页
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docx_第3页
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docx_第4页
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学引导职工投身创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煤企职工技能单一,思想相对禁锢,在自主创业中,显得茫然无助。企业要给足政策,做好帮扶,使他们少走弯路,保证创业的稳妥。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中,创业创新对于煤企职工来说,更有现实意义。但是要知道,煤企职工,很多人一个人要养活一家几代人,如果让他们在创业与守业中选择,他们会倾向于平稳守业。所以,鼓励创业,企业就要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最大限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一些煤企为自主创业的职工办理停薪留职;为他们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证照申领工作;为他们申请低息贷款。 当前,煤企正处在脱困的关键时期,后勤服务人员的分流工作是脱困重点之一。企业应激发职工创业的热情,挖撅他们当中有一技之长的人,通过与社区、实用技术职业院校等联合,对他们进行有序培训。如,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工会组织职工和矿嫂,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对其进行面点、家政、育婴等技能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让一些参加培训的职工和矿嫂萌生了走出去闯天地的想法,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煤企中先行一步的创业者,大多数是单兵作战,同样面临着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等问题。在全员创业过程中,企业应立足市场,向职工发布各类适合的创业信息,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引导职工协同创业,这样既有利于优势互补,又进免了单兵作战:如七台河矿业公司在一些矿厂的后勤部门,成立了包括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化公司,既降低了个体创业的风险,又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了经脸。莫让职工匆忙投入新职业煤炭市场疲软状况持续,煤炭企业改革动作频频。 笔者所在的企业虽然还未全面推行改革,但初步方案已经确定,精减机关、地面、辅助以及后勤单位富余人员,除一部分充实到生产一线外,鼓励富余人员承包矿区门面房自主创业、后勤单位搞社会化服务等,减轻企业负担。 在推行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出现了疑虑,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可能“胎死腹中”,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哪些疑虑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某矿机关有20个科室,按照拟定的部门合并目标,机关科室将减少到10个,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科室人员面临转岗。一名长期从事党群工作的老职工告诉笔者,他都快五十岁了,转岗是迟早的事,但是转岗后他到底会干什么,连他自己都感到迷茫,对于一些机关科室的职工来说,因为长期从事党群或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没有接触过其他工种,转岗后到底“会做什么”成为一大问题。一名曾经是某矿保卫科办公室文员的职工,转岗后被分配到机修厂编网车间,结果3个月受伤三四次。车间主任坦言,这样的转岗人员,从来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操作生疏,接收这类人员,不仅不能提高效率,反而带来负担,宁愿少人,也不愿多这份麻烦。这话听上去虽有些刺耳,但转岗职工“能做什么”的问题却值得深思。一些职工响应自主创业的号召,转岗后租用企业的门面房从事餐饮、服装售卖、机械售卖等工作。为了给自主创业职工提供帮助,企业甚至采取免除半年租金的方式给予帮扶。结果一年下来,大部分职工因为缺乏市场运作经脸,所经营的店面纷纷关张。更有一些企业推行社会化服务后,因为缺乏管理经脸,服务项目屡受诟病,接不到社会上的订单,只能守着企业的一方小天地小打小闹,职工收入锐减。推行自主创业的目的,是为企业减负,为职工增收,顾此失彼的改革是不成功的改革。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创业项目,让所投项目有利可图,要结合每个转岗人员的性格特点、职业习惯,为他们找一条创业路子,尤其是对那些无一技之长的转岗职工,更要帮助联系相关机构、部门,为他们创业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总之一句话,煤炭市场寒气逼人,通过改革减负势在必行,鼓励创业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改革不是通过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成就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关注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把自主创业这锅饭煮好、煮熟、煮透,让转岗职工愿意吃、吃得饱、吃得香,才符合改革本身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匆匆忙忙让其投入新的职业和从事新的工作,结果只会导致自主创业失败。自主创业也是员工自己的事重庆能源集团最近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未来3年将对旗下40对煤矿中的19对开采成本高、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的煤矿进行关闭,煤矿用工由目前的6万人减至3万人。 消息传出,犹如重磅炸弹,引起全集团10万员工和家属的强烈反应。焦点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关闭煤矿员工怎么安置? 这就涉及政策政府和企业,如何帮助关闭煤矿员工创业、谋职。 十几年前的煤炭市场,煤炭实行价格双轨制,用工也没市场化,这意味着煤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煤矿大多没有改制,国家和政府对国有煤矿承担着无限责任。因此,那时国家和地方对煤矿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和再就业政策,包括实行税收、信贷、工商等优惠政策,是合理、可行的。 现在,煤价早已市场化,国有煤矿也改制为公司;员工全部实行合同制,不再捧着“铁饭碗”。国家和地方再搬出当年政策性关闭破产那一套,对煤矿员工实行提前退休、经济补偿等政策,已不合时宜。 然而,这并不意味当年有些政策和做法完全不可以借鉴。比如员工内部退养政策,至今重庆一些企业还在采用。在员工尚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企业又无法安排工作时,让其提前离开现有岗位,给予一定补助,待该员工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内部退养政策的最大好处,是承认煤矿就业梁道单一,员工普遍缺少再就业意识和技能的事实,给了员工一个缓冲余地。笔者的三个朋友,就在那时借内退政策,放胆外出创业,一个在四川做粮食生意,成为大公司老板,另两个在重庆做手机生意起家,最后也发了,为一批煤矿同事就业找到了门路。再比如下岗再就业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下岗人员,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所在的打通镇,上世纪90年代有一家“下岗火锅”很有名,老板原是打通一矿的下岗工人,借助下岗再就业政策,创办了这个火锅店。后来该老板又承包松藻公司下属一家企业的食堂,富过煤矿一般管理人员。当然,这个政策如果与内部退养政策结合,效果会更好。促进国有煤矿员工再就业、自主创业,不只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也是员工自己的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与企业不再是过去那种“生是国企的人,死是国企的鬼”的关系,生老病死企业都要管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员工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或关闭破产而饭碗不稳时,也应当想到自己开辟生路。创新创效是脱困唯一的出路4月,承压奋进的兖矿集团就创新驱动创效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但是,集团上下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转型升级、创新创效,已经成为煤炭行业十年的谈资。真正付诸实施了吗?取得成效了吗?并非说这流于空谈,而是转型具有迟缓、被动、艰巨的特性,创新还需要资本、智力、市场的支持。 “企业要想发展,既需要不断提出新想法的人,还离不开搞研发的技术人员,更不能缺少化虚为实的工人。”兖矿东华重工财务总监赵立国一句话戳中了“创客”群体的三类活跃分子:创意者、设计者、实施者。在东华重工,由这三类活跃分子合力打造的“创客空间”,正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以“核心技术成套服务”的方式,探索走“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在高端装备制造市场,有了一席立身之地;1月至4月,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73亿元,利润同比增加1801万元。 让创新不断驱动创效,形成“长流水”。兖矿集团持续开展全员创新、合理化建议、“五小”创新征集活动。增收节支创效“金点子”征集活动,广大员工踊跃参与,共征集各类“金点子”798个。该集团还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在未来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比如让超洁净煤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完善煤炭一次采全高技术装备等。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为确保“双创”活动扎实开展,该集团设立1亿元创新创效基金,对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完不成创新创效指标的,相应扣减效益工资。 激励政策“大珠小珠落玉盘”,力度大、措施实、含金量高,兖矿集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梦想”因此可触可摸,可做可行。 “全员创新创效是唯一出路。”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说:“只有创新创效才能使煤炭企业脱离困局,否则再好的企业也没有出路。启动小额贷款予以扶持很多矿上的朋友都想创业,但苦于资金短缺,不得不放弃创业计划。 1998年,煤炭企业特别困难,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工会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做法:启动小额贷款,解决职工创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其体做法为:工会工作人员对职工申请小额贷款的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项目是否具有创业的前景、申请人品行是否端正等,审核通过后,给予5000元至2万元的贷款。 丰城矿务局1998年启动职工创业小额贷款,先后解决了57人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另外,丰城矿务局专门召开了职工创业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创业典型。 现在,煤炭企业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困难时期,职工想去创业,想自己闯一闯,企业就得扶他们走一程,启动小额贷款,给予帮扶很有必要。丰城矿务局工会曾先后给职工发放小额贷款上百万元,后来贷款全部收回,受益的57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找到了饭碗,还闯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至今家住丰城矿务局工程处、年近70岁的李飞霞说:“小额贷款不仅解决了我创业资金短缺的难题,而且让我有了创业的勇气。” 不得不说,很多煤矿职工都有创业的冲动,但冲动归冲动,要付诸实施,却不是一般的难,难就难在钱上,难在他们怕一次性投资不成功,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采取小额贷款的形式,可以帮他们解决一次性创业资金的问题,加上工会在调研审核项目时,帮他们把关,进一步降低了创业的风险。有了这两项,加上勤奋,创业就不愁不成功了。 煤炭企业当前异常困难,不妨再次启动小额贷款,既可为企业减轻人员负担,又可为职工开辟一条生存之路。【众说】煤炭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规划,利用国企的优势,对想要走出去的职工,扶上马,送一程;对创业失败的继续留用。企业做到走的欢送,回的欢迎。这样说不准还能成就几个潘石屹或王健林那样的企业家,对社会和企业无疑是功德无量的。 杨亚斌 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应该鼓励员工自主创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放宽停薪留职年限或给予一定的补贴。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在保留原有组织关系的情况下,步入市场,在困局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在大河即将干的情况下,跳入另一条小溪,以解生存之忧。史玉英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舞台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基层员工创新创业的智慧是无穷的;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比较脆弱的。给予制度的博阿正、必要的资金扶持和人性化的关怀尤为重要。有了舞台不怕没有人去表演。王五州企业鼓励职工创新或创业,不仅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创新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