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导学案(湘教版必修一) 高一地理组制作 1月5 日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导学案编制 郭占平 审核 陈斌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3.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自主学习: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差异性的表现: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_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即_。2地域分异特征:有序性、普遍性。3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经度地带分异)a基本因素:_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b分布特点:随_方向变化。(3)垂直分异规律a基本因素: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_发生变化。b分布特点:从_到_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4)地方性分异规律a含义:指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_发生变化的规律。b特性:有序性和_。c小尺度地方性分异二、主要陆地自然带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_和_。3主要类型(1)森林自然带a分布: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特点:_的陆地自然带。c典型类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_、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2)草原自然带a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b特点:以_植物为主。c典型类型: _、_。(3)荒漠自然带a分布: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_。b特点: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很少,对_有很强的适应性。c典型类型: _、_。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以大农业生产为例)1影响: _构成、作物构成、_构成及土地利用方式。2意义:取得持续的_效益并实现_。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探究材料】材料一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景观从东部的蓝天白云下的草原景观向西不断发生变化,草类逐渐稀疏,演变为荒漠景观,再到西部地区演变为戈壁景观。材料二:我国古代的诗句,往往蕴含着某种地域分异规律。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材料一中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2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哪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是什么?3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的分别是哪种地域分异规律?4为什么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规律总结】: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分异规律定义成因表现特征举例纬度地带分异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着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高、低纬地区明显非洲自然带明显呈带状且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我国东部从南到北自然带有规律地更替干湿度地带分异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又称经度地带分异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中纬地区明显中纬度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我国东部到西部垂直分异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低纬高山明显乞力马扎罗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地方性分异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小区域内的差异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探究点二气候类型分布与自然带分布的关系【探究材料】: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对应的自然带是_带。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和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_带。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规律总结】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1)注意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并非完全对应。(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甚至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中较湿润地区)对应的自然带同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同种气候类型控制下的自然带也有不同的特征。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4)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中的自然带相差一个字“硬”与“阔”,但地理意义相差很大。【题例探究】: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带。(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地。(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的地带性差异。(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参考答案探究点一1全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部向西部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不断减少,自然带由草原带逐渐过渡为荒漠带。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由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大造成的,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3垂直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4不同区域的热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探究点二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和自然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中纬西风带,盛行西南风;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带;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界地带,受它们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根据自然带更替方向,可确定出地域分异规律和主导影响因素。(1)西风带画风向略(西南风)(2)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3)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纬度热量干湿度地带水分题例探究:(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乙丙(3)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4)地形海陆位置解析本题考查气候、自然带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甲地位于30S4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乙地位于高大的安第斯山区,海拔高、气温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汕头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体育学院《商务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服饰图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临床基本技能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能源电力电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商务英语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财经学院《公共管理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学院《航空维修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工科化学2(全英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照相写实绘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活性炭滤池的设计计算
- JGT334-2012 建筑外墙用铝蜂窝复合板
- 个体防护装备PPE重要性课件
- 图纸会审记录表格
- 量子力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
- 如何编制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文件
- 湖南省2023年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第一次联考(语文对口)参考答案
- 液化石油气充装操作规程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
- 供应链公司成立方案
- 质量风险与机遇分析评价表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