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 蒋文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1 卖钱 现将100元钱卖给大家 各位互相竞价 以5元为加价单位 直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 出价最高者将以其所出价格获得该100元钱 同时 出价第二高者将其所出价格的数量支付给我 2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上篇博弈论博弈论概述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下篇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基本分类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委托 代理问题激励机制 3 两人同行打猎 忽遇一猛狮 一人卸下身上物品狂奔 同伴不解 问道 汝能胜狮 答曰 非需胜狮 只需胜汝 佚名 博弈论概述 引言 4 5 182 5公斤 一个山东姑娘唐功红只在过去的一次训练比赛中举起的重量 场内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唐功红这次已经输定了 此前不到一分钟前 刚刚把172 5公斤的重量举过头顶的韩国姑娘张美兰已经激动地跪倒在了举重台上 她以为胜利已经肯定属于自己 但惊天逆转总是会在最后时刻诞生 6 7 选美大赛 开始了 思考题 匿名投票与署名投票 国会议院加薪 企业的生产决策 8 博弈论概述 基本术语 1 参与人 players 理性选择的主体 i 1 2 nNature 自然 虚拟参与人 运气 遇见什么样的狮子 2 行动 action 选择变量 ai代表参与人i的某一行动选择 Ai代表参与人i的选择空间 行动的顺序 theorderofaction 3 信息 information 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 4 战略 strategies 参与人的行动规则 计划 si代表参与人i的某一战略 Si代表参与人i的战略空间5 损益 payoff 参与人的得与失 乃参与人所关心的 参与人i的损益函数为ui s1 si sn 9 6 结局 outcome 某种行动 战略或损益的组合7 均衡 equilibrium 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结局 在该结局中 参与人无法通过改变选择增加收益 效用 又称 僵局 此乃局外人所关心的 8 博弈 game 参与人的集合 战略空间的集合 损益函数的集合 博弈G S1 Sn u1 un 9 作为动词的博弈是指参与人i在给定的博弈中选择战略及行动10 博弈论 gametheory 研究在给定的博弈中 各参与人会作出什么样的理性选择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学习博弈论的收益 当局者清 旁观者更清 博弈论概述 基本术语 10 博弈论概述 基本术语 11 博弈的规则 rulesofthegame 参与人 行动 结局 课堂讨论题 举例说明某个博弈 游戏 的规则 规则是一种人为的限制 对资格 行为主体 的限制 对行动空间 选择空间 的限制 并建立行动与结局 损益 之间的联系 11 博弈论概述 基本术语 11 博弈的规则 rulesofthegame 何谓好的游戏规则 课后作业题 请设计某种游戏规则 确保您一定能拿世界冠军 12 博弈论概述 分类 讨论 对不同类型进行举例说明 行动顺序 信息 13 博弈论概述 教材与参考书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罗伯特 吉本斯 博弈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让 梯若尔 朱 弗登博格 博弈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阿维纳什 K 迪克西特 巴里 J 奈尔伯夫 策略思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艾里克 拉斯缪森 博弈与信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14 博弈论概述 分析方法 1 最大化分析 求极值 人是理性的 给定约束条件 游戏规则 和目标 payoff 求最大值 博弈论专家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约束条件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约束条件的正确判断 课堂练习 15 博弈论概述 分析方法 2 均衡分析 极值的组合分析均衡是指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结局 在该结局下 无人能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谋取更多利益 鹰鸽博弈 hawk dovegame斗鸡博弈 讨价还价 alternatingoffers offer counteroffer 及其均衡最后通牒 takeitorleaveit 监督博弈及其均衡 16 1838年库诺特 Cournot 寡头竞争模型1883年伯川德 Bertrand 寡头竞争模型1944年冯 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发表 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1950年纳什 Nash 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 Equilibriumpointsinn persongames Non cooperativegames Thebargainingproblem 1965年泽尔腾 Selten 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1967 1968年海萨尼 Harsanyi 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 博弈论概述 发展历程 17 1975 1991年泽尔腾 1975 Kreps和Wilson 1982 Fudenberg和Tirole 1991 提出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1994年纳什 海萨尼和泽尔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6年维克里 米尔利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1年阿克尔洛夫 斯彭斯 斯蒂格利茨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博弈论概述 发展历程 18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 占优战略均衡 1 定义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为博弈G S1 Sn u1 un 战略组合s s 1 s i s n 是一个占优战略均衡 如果对于每一个i s 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任何选择s i s1 si 1 si 1 sn 的情况下第i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 即 ui s i s i ui s i s i s i s i s 占优战略均衡 19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举例 囚犯困境 Prisoner sdilemma 经典的囚犯困境 占优战略均衡 米兰达规则 20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类似的囚犯困境 排队 闯红灯 价格战 占优战略均衡 21 课堂讨论题 举例说明现实中的 囚犯困境 2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环境污染战争与军备竞赛给猫拴铃铛 出头鸟 我也是这么做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奖学金的分配高尚与卑鄙 占优战略均衡 23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 1 劣战略和严格劣战略令s i和s i是参与人i可选择的两个战略 如果对于其他参与人任何选择s i s1 si 1 si 1 sn 参与人i从s i得到的支付严格小于从s I得到的支付 即 ui s i s i ui s i s i s i我们说战略s i严格劣于战略s i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 24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战略组合s s 1 s i s n 称为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如果它是重复剔除劣战略后剩下的唯一的战略组合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 25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 举例智猪博弈 多劳不多得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 什么条件下 大猪也不愿意去按 26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智猪博弈 多劳少得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 27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适得其反 置之死地而后生 破釜沉舟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 28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 纳什均衡 1 定义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为博弈G S1 Sn u1 un 战略组合s s 1 s i s n 是一个纳什均衡 如果对于每一个i s 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s i s 1 s i 1 s i 1 s n 的情况下第i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 即 ui s i s i ui si s i si Si i 纳什均衡 29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纳什均衡和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 纳什均衡 U L 是占优战略均衡的条件 U L 是纳什均衡的条件 U L 是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的条件 30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 应用分析斗鸡博弈性别战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3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制式 标准 博弈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3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以防万一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参与人B 参与人A 33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库诺特寡头竞争模型 1838年 已知 两个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 cq 市场逆需求函数为P a q1 q2 求 企业的产量和利润解 p1 Pq1 C1 a q1 q2 q1 cq1p2 Pq2 C2 a q1 q2 q2 cq2垄断市场分析 q1 q2 1 4 a c p1 p2 1 8 a c 2库诺特寡头市场分析 q1 1 2 a c q2 q2 1 2 a c q1 q1 q2 a c 3 p1 p2 1 9 a c 2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34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伯川德寡头竞争模型 1883年 如果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价格而不是产量 伯川德证明 即使只有两个企业 在均衡情况下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企业的利润为零 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一样 这便是所谓的 伯川德悖论 BertrandParadox 解开这个悖论的办法之一是引入产品的差异性 如果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异的 替代弹性就不会是无限的 此时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偏好 价格不是他们感兴趣的唯一变量 在存在产品差异的情况下 均衡价格不会等于边际成本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35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豪泰林 Hotelling 价格竞争模型 1929年 产品差异有多种形式 我们现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差异 即空间上的差异 specialdifferentiation 这就是经典的豪泰林模型 在豪泰林模型中 产品在物质性能上是相同的 但在空间位置上有差异 因为不同位置上的消费者要支付不同的运输成本 他们关心的是价格与运输成本之和 而不单是价格 假定有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城市 消费者均匀地分布在 0 1 区间里 分布密度为1 假定有两个商店 分别位于城市的两端 商店1在x 0 商店2在x 1 出售物质性能相同的产品 每个商店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旅行成本与离商店的距离成比例 单位距离的成本为t 这样 住在x的消费者如果在商店1采购 要花费tx的旅行成本 如果在商店2采购 要花费t 1 x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36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我们现在考虑两商店之间价格竞争的纳什均衡 假定两个商店同时选择自己的销售价格 令Pi为商店i的价格 Di pl p2 为需求函数 i 1 2 如果住在x的消费者在两个商店之间是无差异的 那么 所有住在x左边的将都在商店1购买 而住在x右边的将在商店2购买 需求分别为Dl x D2 l一x 这里 x满足 pl tx p2十t 1一x 解得最优解为p1 p2 c t每个企业的均衡利润为 p1 p2 t 2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没有差别就没有利润 37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将消费者的位置差异解释为产品差异 这个差异进 步可解释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旅行成本 旅行成本越高 产品的差异就越大 均衡价格从而均衡利润也就越高 原因在于 随着旅行成本的上升 不同商店出售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性下降 每个商店对附近的消费者的垄断力加强 商店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弱 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 从而每个商店的最优价格更接近于垄断价格 另一方面 当旅行成本为零时 不同商店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没有任何一个商店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于成本 我们得到伯川德均衡结果 在以上的分析中 我们假定两个商店分别位于城市的两个极端 事实上 均衡结果对于商店的位置是很敏感的 考虑另一个极端的情况 假定两个商店位于同一个位置x 此时 他们出售的是同质的产品 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价格 那么 伯川德均衡是唯一的均衡 P1 P2 C 1 2 0 纳什均衡 应用分析 38 课堂讨论题 如何避免价格战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9 人无我有 创新战略 人有我特 差别化战略 人特我廉 低成本战略 人廉我走 多元化战略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40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4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 1 囚犯困境 2 智猪博弈 3 斗鸡博弈 4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5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1 猜谜游戏 4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点球射门攻方的策略是 攻左边 或攻右边守方的策略是 守左边 或守右边 以守方的方向为准 43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 石头 剪子 布 44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5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4 混合战略在n个参与人博弈的战略式表述G S1 Sn u1 un 中 假定参与人i有K个纯战略 SI si1 siK 那么 概率分布 i i1 iK 称为i的一个混合战略 这里 iK sik 是i选择sik的概率 对于所有的k 1 K 0 iK 1 1K iK 1 5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在n个参与人博弈的战略式表述G S1 Sn u1 un 中 混合战略组合 1 n 是一个纳什均衡 如果对于所有的i 1 n 下式成立 vi i i vi i i i i在此 vi i i j sj ui s 45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 监督博弈税收机关与纳税人雇主与雇员这里 V是雇员的贡献 W是雇员的工资 H是雇员的付出 C是检查的成本 同时 我们假定HC 在这个假设下 该博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 求解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得知 雇主检查的概率 H W 雇员偷懒的概率 C W 求解雇主支付W为多少时 其期望收益最大 46 l如果雇主能够没收雇员的抵押金F 前述两个问题的答案会发生怎样变化 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l根据上述分析 雇主是否会收取抵押金 如何收取 雇员是否愿交抵押金 l两个其它方面完全相同的企业在相互竞争中 一个收取抵押金 一个不收 说更有竞争优势 l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看 作为政府是否应禁止雇主向雇员收取抵押金 为什么 课堂讨论 47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1 存在性定理 在n人战略式博弈中 如果每个参与人的纯战略空间Si是欧氏空间上一个非空的 闭的 有界的凸集 损益函数ui s 是连续的且对si是拟凹的 那么 至少存在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 Debreu 1952 Glicksberg 1952 Fan 1952 在n人战略式博弈中 如果每个参与人的纯战略空间Si是欧氏空间上一个非空的 闭的 有界的凸集 损益函数ui s 是连续的 那么 至少存在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Glicksberg 1952 每一个有限博弈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纯战略的或混合战略的 纳什 1950 48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2 多重性分蛋糕 最后通牒 性别战 聚点 均衡 文化 历史 接人 道德 进门 法律 右行 廉价磋商 49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 博弈树 1 结 2 枝 3 信息集 A A B A A A B 50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举例 房地产开发 两个房地产公司A和B一个城市里开发房产 他们可以分别选择是否开发 首先是A决定是否开发 然后B决定是否开发 同时 他们可能面临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 需求大和需求小 博弈过程如图所示 B B N B B A N 4 4 8 0 3 3 1 0 0 0 0 1 0 0 0 8 开发 不开发 需求大 需求小 开发 不开发 5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举例 房地产开发 如果B在决策时并不知道自然的选择 那么其信息集就由原来的四个减少为两个 博弈过程如图所示 B B N B B A N 4 4 8 0 3 3 1 0 0 0 0 1 0 0 0 8 开发 不开发 需求大 需求小 开发 不开发 5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举例 房地产开发 如果B在决策时知道自然的选择 但并不知道A的选择 那么其信息集虽然也是两个 但却与前述的不同 博弈过程如图所示 B B N B B A N 4 4 8 0 3 3 1 0 0 0 0 1 0 0 0 8 开发 不开发 需求大 需求小 开发 不开发 5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举例 房地产开发 另一种表述 在博弈中 自然的信息集总是假定是单结的 因为自然是随机行动的 自然在参与人决策之后行动等价于自然在参与人之前行动 但参与人不能观测到自然的行动 博弈过程也可以如图所示 B B N B B A 4 4 8 0 3 3 1 0 0 0 0 1 0 0 0 8 开发 不开发 需求大 需求小 开发 不开发 A 54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 举例 父女之争 1 承诺 commitment 或威胁 2 承诺或威胁可信吗 3 人质 台湾 55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 举例 斯坦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寡头竞争模型 1934年 已知P a q1 q2 企业的边际成本MC AC c企业1选择q1 然后企业2选择q2q2 1 2 a c q1 q1 1 2 a c q2 1 4 a c p1 1 8 a c 2 p2 1 16 a c 2 在博弈中 拥有信息优势可能会使参与人处于劣势 如果企业选择的是价格而不是产量 则为后动优势 56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 举例 市场进入博弈 B B 40 50 10 0 0 300 默许 斗争 进入 不进入 A 默许 斗争 0 300 A的战略 进入 不进入B的战略 默许 默许 斗争 斗争 默许 斗争 斗争 默许 57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 举例 市场进入博弈 B B 40 50 10 0 0 300 默许 斗争 进入 不进入 A 默许 斗争 0 300 A的战略 进入 不进入B的战略 默许 默许 斗争 斗争 默许 斗争 斗争 默许 58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 举例 市场进入博弈 40 50 10 0 0 300 进入 不进入 0 300 纳什均衡 进入 默许 默许 不进入 斗争 斗争 进入 默许 斗争 不进入 斗争 默许 59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6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子博弈 原博弈的一部分 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博弈进行分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序贯理性 sequentialrationality 房地产开发 开发 不开发 开发 3 3 0 1 1 0 0 0 开发 不开发 扩展式博弈的战略组合s s 1 s i s n 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如果 1 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2 它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纳什均衡 60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6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房地产开发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企业A 开发企业B 如果A不开发 则不论需求大小都开发 如果A开发 则需求大时开发 需求小时不开发 B B N B B A N 4 4 8 0 3 3 1 0 0 0 0 1 0 0 0 8 开发 不开发 需求大 需求小 开发 不开发 6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7 逆向归纳法罗森塞蜈蚣博弈 Rosenthsal 1981 2 D A 0 3 1 D A 98 98 2 D A 97 100 1 D A 99 99 2 D A 98 101 100 100 62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1 基本特征 1 前一阶段的博弈不改变后阶段的博弈结构 2 所有参与人都能观测到博弈过去的历史 3 参与人的总损益是过去所有阶段的损益的贴现值之和 63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2 有限次重复博弈 1 连锁店悖论 chain storeparadox 2 囚犯困境 64 2020 3 20 65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3 无限次重复博弈 以囚犯困境为例 1 可选择的战略雷锋战略曹操战略冷酷战略 grimstrategies 又叫触发战略心太软战略一报还一报 Tit fortat 人鬼战略欺软怕硬 又叫检验者战略 H TESTER 镇定者战略精神病患者 醉汉战略 无限次重复博弈 66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2 何为最优战略 无限次重复博弈 67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3 对 一报还一报 的进一步分析特点它是善良的它是可激怒的它是宽容的它是清晰的 容易被辨识 无限次重复博弈 68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若干建议不要嫉妒不要首先背叛对合作和背叛都要给于回报 assoonaspossible 不要耍小聪明 无限次重复博弈 69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若干启示 无限次重复博弈 为避免 怨怨相报何时了 一个更好的策略可能是一报还9 10报 相爱总是简单 相处却是太难 合作的基础不是真正的信任 而是关系的持续性 70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4 对冷酷战略的进一步分析突然选择不合作的总收益R 5持续合作的收益R 3 3 3 2 3 n 3 1 在什么条件下双方会永远合作 无限次重复博弈 71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5 双寡头分析 无限次重复博弈 在寡头市场 串谋的产量各是1 4 a c 利润各为1 8 a c 2 一旦一方选择不合作 产量为3 8 a c 则在该期的收益上升为9 64 a c 2 并导致今后双方的不合作 产量为1 3 a c 收益永远下降为1 9 a c 2 72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5 双寡头分析 无限次重复博弈 在双寡头市场 贴现率 9 17 双方才会保持持久的合作 如果有N个寡头企业 则合作均衡的贴现率要求是 1 1 4n n 1 2 73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6 无名氏定理 folktheorem 无限次重复博弈 如果博弈重复无限次 或者每次结束的概率足够小 如果 充分接近1 任何个人理性可行支付向量都可以作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出现 74 4 信用 trust 为什么要讲信用 信用 一次博弈时的策略选择 重复博弈中的策略选择 据 江苏经济报 2002年3月26日报道 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 中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 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55亿 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直接损失至少为2000亿 由于 三角债 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为2000亿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75 如何让人们讲信用 信用 突然选择不讲信用的总收益R 5一直讲信用的收益R 3 3 3 2 3 n 3 1 在什么条件下会选择不讲信用 冷酷战略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76 如何让人们讲信用 信用 第三方强制 法律 信誉机制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77 如何让人们讲信用 传统社会的信誉机制转型时期的信用缺失现代社会的信誉机制 信用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78 如何让人们讲信用 第一个是产权制度 无恒产者无恒心 无恒心者无信用 要规范市场一定要规范政府行为 尽量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要求一个很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强调法律的作用提高个人的组织化程度 信用 重复博弈 repeatedgames 79 80 美国 财富 杂志12日公布了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最新排名 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公司连续第3年名列榜首 年 财富 杂志开始给巨型企业排座次时 沃尔玛还根本不存在 年 沃尔玛全年销售额才首次达到 亿美元 可到 年 一周的销售额就达到这个数 年更是一天就予以完成 沃尔玛 财政年度 截至 年 月 日 的销售额为 亿美元 到 年 月 沃尔玛在美国的店铺数是 家 在美国以外的店铺数是 家 年感恩节期间 沃尔玛日销售额为 亿美元 超过 个国家的 之和 是美国 个州的最大雇主 雇员数目超过了美国军队的人数 如果用沃尔玛每年因失窃而损失的大约 亿美元成立一家公司 那么这家公司可以在 财富 全球 强中名列第 位 沃尔玛 8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 市场进入博弈 1 进入者是否进入取决于对在位者类型的判断 2 若高成本的概率大于1 5 进入者选择进入 在位者如果是高成本则选择默许 反之选择斗争 3 若高成本的概率小于1 5 进入者选择不进入 在位者选择斗争 82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求爱博弈 1 被求者是否接受取决于对求爱者类型的判断 2 若求爱者是优的概率大于1 2 被求者选择接受 求爱者选择求 3 若求爱者是优的概率小于1 2 被求者选择不接受 求爱者选择不求 8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张同学 李同学都具有足够的推理能力 某天 他们正在接受推理面试 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如下16张扑克牌 红桃A Q 4黑桃J 8 4 2 7 3草花K Q 5 4 6方块A 5蒋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 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张同学 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李同学 这时 蒋教授问两位同学 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张同学 我不知道这张牌 李同学 我就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张同学 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李同学 我也知道了 请问 这张牌是什么牌 84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 基本思路 1 自然选择参与人的类型 2 后行动者能够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 但不能观测其类型 3 由于行动是类型依赖的 行动传递着类型的某种信息 所以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行动观测来推断其类型或修正对其类型的先验信念 概率分布 然后选择自己的最优行动 4 先行动者预测到这一点 就会设法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避免传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博弈不仅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过程 而且是不断修正信念的过程 85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贝叶斯法则 1 类型 好人 GP 坏人 BP 2 行动 好事 GT 坏事 BT 3 一个人做好事的概率Prob GT P GT GP P GP P GT BP P BP 4 一个人做了好事是好人的概率Prob GP GT P GT GP P GP Prob GT 86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 举例 市场进入博弈 87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 进入者是否进入取决于对在位者类型的判断 2 进入者将依据在位者的价格选择而修正对在位者类型的判断 3 在位者需要考虑价格选择的信息效应 所以 在位者选择什么价格不仅与自身的成本函数有关 而且与进入者的先验概率及条件概率有关 4 若高成本的先验概率小于1 5 则出现混同均衡 在位者不论成本高低 都选择中等价格 进入者只有在观测到高价格时才选择进入 5 若高成本的先验概率大于1 5 则出现分离均衡 在位者在低成本时 选择低价格 在高成本时 选择高价格 进入者观测到低价格时选择不进入 观测到中价格或高价格时才选择进入 低成本在位者通过低价格显示自己是低成本 此乃 认证费 88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 信号传递博弈垄断限价银行的楼科举制度文凭广告孔雀开屏 89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类 90 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 1 旧车市场 Akerlof 1970 2 保险市场 RothschildandStiglitz 1976 3 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 4 假货市场 如果小流氓都留光头 一个正派的人就不会留光头 即使他本来也喜欢留光头 小流氓把正派人驱逐出光头市场 91 阿克尔洛夫现年61岁 供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斯彭斯现年58岁 供职于斯坦福大学 斯蒂格利茨现年58岁 曾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现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 92 逆向选择 StiglitzandWeiss 1981 证明 即使没有政府干预 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 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 5 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的配给制 信贷市场的配给制 1 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 只有一部分人得到贷款 被拒绝的申请人即使愿意付更高的利息也不行 2 一个给定申请人的贷款要求只能被部分满足 93 信号传递 劳动力市场 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不对称 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 雇主不知道 但雇员的受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 因为 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 不同能力的人的最优教育程度是不同的 94 信号传递 劳动力市场 只有在分离均衡中 教育水平才会成为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 关键在于 只有高能力的人才愿意 能够 接受更高的教育 反之 如果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无关 如很容易通过考试 论文答辩 低能力的人就会模仿高能力的人 选择同样的受教育水平 与此同时 人们被迫接受过多的教育 以显示自身的能力 鲤鱼跳龙门 95 信息甄别 劳动力市场 雇主首先行动 在雇员接受教育之前就提出一个合同菜单 w s 雇员选择其中一个与雇主签约 如然后根据合同约定接受教育s 在完成教育后得到合同规定的工资w 96 信息甄别 铁路客运 早在1849年 Dupuit就指出 铁路客运三等车厢的环境如此恶劣 甚至没有顶棚 并不是因为改善环境要化多大的钱 而是因为铁路公司想阻止买得起二等票的旅客坐三等车厢 它使穷人受苦 并不是因为它想伤害穷人 而是因为它想吓唬富人 头等舱和经济舱 97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 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 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 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 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 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 谁是忠臣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 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 要么有内忧 外患是有形的 而内忧则无法察觉 原文是奸邪无状 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 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 谁是忠臣 信息甄别 飞鸟尽 良弓藏 98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时曾对秘书林克说朱德是个右派 但他组织不起人马 真是一语道破千古玄机 或许我们可以明白为何朱德能安然过文革 彭德怀却受尽折磨而死 1949年以后 尤其是文革开始以后 十大元帅中 除罗荣桓早逝 林彪之外 八位元帅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迫害 十位大将 除去世的外 全部遭到冲击和迫害 57位上将 87 受到冲击和迫害 177位中将 78 受到冲击和迫害 转引自华乐军事论坛 信息甄别 飞鸟尽 良弓藏 99 激励机制 团队工作 团队 Team 是指一组代理人 他们独立地选择努力水平 但创造一个共同的产出 每个代理人对产出的边际贡献依赖于其他代理人的努力 不可独立观测 Alchian和Demsetz 1972 指出 团队工作将导致个人的偷懒行为 为解决偷懒委托 应该引入一个监督者 monitor 或称为委托人 为了使监督者有积极性努力监督 监督者应该成为剩余索取者 residualclaimant 100 激励机制 最优的委托权安排 激励机制的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是 在一个组织中 谁应该是委托人 谁应该是代理人 即委托权应该如何在组织的不同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 委托权的安排完全由参与人的风险态度决定 如果一方风险规避 一方风险中性 委托权应归风险中性方 如果双方都是风险规避的 委托权应共享 合伙制 如果双方都是风险中性的 委托权的分配是无所谓的 101 激励机制 最优的委托权安排 张维迎 1994 1995 证明 企业成员在团队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和监督上的相对有效性是决定最优委托权安排的重要决定因素 分配给重要的和难以监督的成员 如果企业成员同等重要 又同样难以被监督 合伙制是最优的 如果企业成员同等重要 但都非常容易被监督 此时 重要的是让一方拥有委托权 而谁拥有本身并不重要 Alchian Demsetz企业 102 激励机制 最优的委托权安排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 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经营者的决策 同时 经营者的行为又是最难监督 相对工人而言 因此 让经营者拥有委托权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是最优的 工人拿固定工资 他们会偷懒 但偷懒的损失可以由经营者的监督的积极性弥补 反之 让工人拥有委托权 由于他们无法有效监督经营者 结果是 不但经营者没有积极性 工人也没有积极性 给定经营者工作不努力 工人的努力工作并没有多大用处 103 祝同学们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感谢同学们在本课程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 104 THANKYOU 谢谢 105 讨价还价 alternatingoffers offer counteroffer 参与人1获得的份额X 1 2 1 1 2 其中 1 2分别为参与人1和2的贴现因子 106 课堂讨论题 一个人的贴现因子由什么因素决定 贪和贫 讨价还价 alternatingoffers offer counteroffer 107 讨价还价 alternatingoffers offer counteroffer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高收入国家 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6 还有五分之一人口生活在最贫穷的国家 这部分人口制占有全世界GDP的1 多一点 在世界最富和最穷的五分之一人口之间 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由1960年的30 1扩大到1997年的74 1 人类发展报告 1997 108 制度结构的选择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民主 法治 私有制 资源市场配置的社会 与那些独裁 公有制 计划经济的社会相比 其增长率是后者的三倍 1960 1980年 115个国家的统计资料 2 73 比0 91 其效率是后者的2 5倍 109 画饼充饥 110 诸位来到这里 有两个问题需要好好回答 一个是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另一个是将来你将到哪里去 竺可桢 浙江大学校训 111 立志诗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12 给人一条鱼 只能让人吃一顿 给人以钓鱼的方法 则可以让人终生受益 老子 磨刀不误砍柴功 误与不误 取决于你想要砍多少柴 蒋文华 113 老鹰 鸽子博弈 斗鸡博弈 当a c时 老鹰 老鹰是纯战略纳什均衡 当a c时 老鹰战略的概率P a c A B a 1 P g A B 2a 1 P 问题 1 C增加后 对双方有好处吗 2 a增加后 对双方有好处吗 114 监督博弈及其均衡 通过求解 其均衡结果是 A A F C A F 问题 1 税收机关检查的概率 2 纳税人逃税的概率 115 最后通牒 takeitorleaveit 游戏规则 1 参与人 A B2 行动空间A 出价B 拒绝或接受 takeitorleaveit 3 结局 payoff A B 出价 X 接受 拒绝 1 X X 0 0 116 三种条件下最后通牒的比较 117 1966年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确定了米兰达规则 其内容如下 宪法要求我告知你以下权利 1 你有权保持沉默 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 2 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 他 她 可以陪伴你受询问的全过程 3 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 只要你愿意 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4 如果你愿意回答问题 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终止谈话 如果你希望跟你的律师谈话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停止回答问题 并且你可以让律师一直伴随你询问的全过程 米兰达规则 118 市场的本质是竞争 竞争的本质是平均化 平均化的对立面是差别化 差别化的根本是人的差别化 人的差别化的根本是大脑的差别化 大脑的差别化的根本在于观念的差别化 没有差别就没有利润 119 名称差异化品质差异化 三个 多 一点 容量多一点 将目前较流行的500ml包装调整为600ml 浓度多一点 将市面流行的10 果汁含量调整为30 内容多一点 将三种水果混合在一起 价格差异化传播差异化将推辞型改为推荐型 摇一摇的潜台词 倡导一种新喝法 农夫果园有点 新 120 在1750年以前 由于在欧洲只有很少的四抡车在路上行驶 人们在乡村路上驾车时 主要居中驶车 以避免车辆翻入路边沟中 当遇到对面车辆驶来时 各地靠左或靠右亦不一样 在十八世纪之前 每个地区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历年导游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科一科四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监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建筑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代持房屋协议书6篇
- 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语言平行语料库构建方法-洞察与解读
- 渔船智能调度系统-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营养干预情绪改善-洞察与解读
-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及答案
- 三菱汽车销售团队建设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钢筋工安全培训教育试卷
- 清远清城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2
- 中美关系新时代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课件
-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23《传动的齿轮》 l 粤教版(共25张PPT)
-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范文八篇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第2版 周玉 课后答案1-4章.khd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