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得分强化训练六(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7分) 坐在窗前掩帘听雨,或许有一丝怀旧的A,或许有一缕亲近自然的B,或许有一份顿悟之后流水般的C,或许还有 。我是很q( )盼雨的降临或许有一份顿的,尤其是在连日晴好的天气之后,对雨的思念愈发强烈。想象着在梦醒时分,临着窗户,听着密密雨丝发出的声音,正如此刻的心情,忽而纷杂,忽而清悠。(1)给加点字注音。缕 (1分)(2)请结合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晗当的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坦然怅然悠然A处: B处: C处: (3)文中有一个错字: 应改为 。(1分)(4)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是 。(1分)(5)仿照前三个句子,在横线上续写的句子是 。(1分)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班集体就是我们的家,班级有了困难任何同学都不能袖手旁观。 B他的书包里、桌膛里装满了小说,有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真是洋洋大观,只是缺少课本和练习册。 C.在学习上,勤于钻研还不够,还必须勤和同学交流,这样才不至于孤陋寡闻。 D那种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虽活得很“潇洒”,但不值得推崇3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作者茅盾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形象歌颂了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B故乡作者是鲁迅,作者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作品中人物前后20年的变化,描绘了当时经济萧条的景象。我们还学过鲁迅的孔乙己风筝等作品。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此文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却较鲜明地塑造了邹忌这个有头脑有才能的谋臣形象,这得益于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D观刈麦是一首有名的讽喻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者是擅长写伤叙事诗的艺术巨匠白居易。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 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8 c D5走近名著。(4分)(1)填空。(2分) 西游记是长篇 体神话小说,作者 , 代小说家。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 (30字左右)。(2)根据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对出下联。(2分) 唐僧崇信佛法立场坚定修正果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个小女孩,一次吃苹果时发现了一条小虫,她立刻尖叫起来,从此再也不吃苹果,甚至看到苹果便尖叫。 材料二 有一个少妇憎恶美好的月光,原因是夺去她心上人的姑娘名叫明月,从此她一见到月亮就忧伤不已,甚至看到古诗词中写月的句子也情不能抑。 材料三 有一位阅老总拒绝吃海鲜。他说:“我是由贩海鲜起家的。那时天天和海鲜泡在一起,身上甚至骨子里都有一股海鲜味,人们接近我时都掩鼻子,所以海鲜令我作呕。”(1)你认为上面三个人怪异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2分)(2)假如请你和他们中的一人谈话,你认为谈话的主题是什么?写出一句能证明你自己观点的名言或有哲理的话。(2分)。7诗文填空。(7分)(1) ,草色遥看近却无。(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不为离愁别绪所束缚的乐观思想的句子是 ,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晏殊浣溪沙中的“ , 。”与这两句在情境和情绪上有异曲同工之妙。(5)饮酒诗的主旨句是 。8对下面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上面的词题目是渔家傲,作者范仲淹。这首词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B这首词苍凉悲壮而又豪放慷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调和氛围。 C这首词上阕写景,重点扣住一个“异”字展开,下阕抒情,抒发守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D这首词“塞下秋来”两句的意思是:边塞的秋天到来了风景奇异,南下衡阳的大雁已离去没有停留之意。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选文,回答917题。(2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在括号里给加点词注音,并在横线上写出解释。(3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策之不以其道( ) 10翻译画线句子。(2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用“”隔开。(2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2本文以千里马比喻 ,以伯乐比喻 ,本文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3分)13学过本文后,请站在“千里马”的角度想一想,“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可以结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陋室铭这几篇作品、作者谈一谈。(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阔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大道:理想的治国之道。 大同:占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谋:阴谋14解释加点词语。(2分)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 亲: 15翻译画浪线的句子。(2分)16给画直线文字用“”断句。(2分)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故 外 户 而 不 闭 是 谓 大 同。 17 本文为我们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其特点是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l825题。(23分)秋 颂(台湾)罗 兰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关,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我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明澈。“点秋红,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El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能够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所有。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冯国伟摘自全国优秀作文选)18本文开头段是用哪几个词赞美评价秋的?全文又是围绕哪个词展开抒情赞美的?(4分)19作者在文中抓住了哪些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赞颂的,请概括出来。(3分)20作者认为一个人具有这份秋之美的表现是怎样的?(3分)21第段是在写秋风,更是在写人生的哲理,它会使我们想起宋代一位词人的几句词,请写出来。(2分)22请欣赏第、段美在哪里。(3分)23本文的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24你心中的秋是什么样的,请用排比句或比喻、拟人句描绘出来。(3分)25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631题。(16分)谈读书就读书而言,泛读浏览是必不可少的,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 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 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 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和诗的素质。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毛泽东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志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著作的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 我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于有些重要著作,必须反复阅读,甚至逸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多次有过这样酌体验:想用莱本书中某一观点说明莱一问题时,发现那食观点在自已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做下笔记。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找不列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背诵了一批重要著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地减少了。 精读和背诵典范著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效果。第一,可以吸取典范作品的先进思想和关学理想,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第二,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笔下消去简陋,增添文采。第三,可以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掌握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古人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多下苦工夫读书,作文时就会从容不迫。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7“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中的“理想的效果”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28第段可不可以去掉欧阳修的例子或把这个事例换作中国现代名人的?为什么?(3分)29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30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句。(1分)31最后一段画线句是病句,请把改后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测试卷5年级数学试卷
- 枣庄移动围挡施工方案(3篇)
- 拼多多超市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儿童舞蹈摄影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智慧场馆施工方案(3篇)
- 奇石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南岸别墅格栅施工方案(3篇)
- 饮酒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理咨询题目测试及答案
- 心理测试题目加分及答案
- 土地使用权法律风险尽职调查指南
- 2025年8月16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业水平测试)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中医内科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正高级
- QFP器件引脚成形参数理解和计算方法
- 《机械基础教案》(劳人版第六版)
- 三栋监舍楼家具详细技术参数
-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