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于永秀.doc_第1页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于永秀.doc_第2页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于永秀.doc_第3页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于永秀.doc_第4页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于永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于永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走近”桑兰 (一)、导入,设疑促思。 1、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2、自由提问。(估计学生会提出: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到底承受的是什么?她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等问题。) 3、刚才大家提了很多问题,说明大家很爱动脑筋,很会动脑筋。下面老师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尝试着把课文读懂,好吗?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生疑,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初探大意。 1、带着疑问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带拼音的字圈一圈,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课文,落实生字词的教学。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师引导:桑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看看用课文中的哪三个词语来概括最恰当? 4、梳理问题,形成共识: 优秀:桑兰的我国最优秀的跳马选手。 不幸:桑兰是个非常不幸的人。 坚强:桑兰是个异常坚强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展开研读,引导他们抓住课文中的“优秀”、“不幸”、“坚强”这三个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弄清其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主人公以坚强的性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既抓住了全文的准绳,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又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有效过程。 二、“走进”桑兰 (一)、深读,读中明理。 1、紧扣“优秀”,探究第一段(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桑兰是“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来体会。) 出示资料:198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87年入宁波市少年体育学校。 1990年进入浙江省体工队。 1993年进入国家体操队。 1995年在南京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全能和跳马第一名。 1997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第一名。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2)、播放“画面”,入境感受。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桑兰轻盈优美的动作,潇洒矫健的身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录象(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 (3)、激发兴趣,配音解说。 谁能给刚才的画面配音,向大家介绍我国体操名将桑兰呢?(学生配音解说,师生评价。) 2、紧扣“不幸”,探究第二自然段(第二部分) (1)、引入情境:1998年7月21日,在美国纽约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桑兰出场了。许多观众期待着桑兰再创佳绩,为国争光,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2)、指导自读,说说不幸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播放画面:1998年7月21日,桑兰在美国纽约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马比赛。赛前试跳时,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一名外国教练突然出现在马箱前,急速奔跑中的桑兰虽已看到这名教练,但已停不下来了。刹那间,她跃过了马箱,但动作已完全变形,她头朝下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医护人员迅速将桑兰送往医院 (3)、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学生研读、交流。 3、紧扣“坚强”,探究第三七自然段(第三部分) 抛出学生的疑问: (1)、桑兰的伤势怎样?她的表现如何?队友们有什么表现? (2)、在康复治疗中,桑兰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3)、桑兰在反复练习吃饭、穿衣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时,又是怎样的表现?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重点词句:“没掉一滴眼泪”,“忍着剧痛,哼着乐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4)、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5)、与桑兰相比,你有什么感想?你应该学习她怎样去坚强面对困难呢?(学生个性化地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提出,由学生通过读书来解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人物的表现,凸显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个性化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表达,深化感悟。 1、说一说桑兰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进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2、研读交流,提炼主题。 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坚强的姐姐的名字桑兰。学了课文后,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夸夸她吧。 (三)、延伸,拓展升华。 1、桑兰成为2008年申奥形象大使,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但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她说她将尽全力为北京申奥工作,你想对桑兰说什么?快给桑兰姐姐写一封信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 2、出示课外搜集建议:借助网络、图书、影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