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陆羽《茶经》.ppt_第1页
(精选)陆羽《茶经》.ppt_第2页
(精选)陆羽《茶经》.ppt_第3页
(精选)陆羽《茶经》.ppt_第4页
(精选)陆羽《茶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羽 茶经 1 陆羽生平 研究陆羽生平的相关文献 陆文学自传 刻石 北宋文学类书 文苑英华 全唐文 29 陆羽传 新唐书 隐逸传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 唐国史补 中唐人李肇著 太平广记 封氏闻见录 等 2 陆羽生平 陆羽 字鸿渐 一名疾 字季疵 号竟陵子 桑苎翁 东岗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公元733年 生于复州竟陵 今湖北天门山市 不知所生 弃婴说 孤儿说 开元二十三年 735 陆羽三岁时被遗弃于水滨 龙盖寺僧智积大师将其收养于寺 取姓陆 智积大师教习陆羽读书属文 并学习佛法 陆羽不从 被罚作苦役 陆羽不堪繁重苦役 十一岁时 743年 被迫逃离寺院 流落江汉一带 后遇杂戏班收留 从习木偶及参军戏 撰著 谑谈 万言 3 陆羽生平 在竟陵 受刺史李齐物的赏识和关照 并被赠予诗集 受到鼓励 潜心学习 陆羽在竟陵 受李齐物推荐资助 到火门山从邹夫子学习数年 蒋寅 大历诗人研究 鸿渐见赏十李齐物 蒙授诗集不仅使他入于世流 同时也使他得到诗学上的实际教益 激励他去研习诗歌 李齐物可谓陆羽启蒙老师 也是他跻身于士人之林的开始 并目逐渐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天宝十一年 公元752年 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 是年 陆羽揖别雏夫子下山 崔与陆相识 两人常一起出游 品茶鉴水 谈诗论文 二人相互交流学问 友情日深 天宝十三年 公元754年 陆羽为考察茶事 出游巴山峡川 行前 崔国辅以白驴 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 公元761年 陆羽同李齐物及崔国辅等一起被举荐为朝官吏 陆氏被任命为太子文学 但他并末出廷任职 4 陆羽生平 唐肃宗至德元年 陆羽二十四岁 安禄山叛军进逼长安 玄宗逃往四川 陆羽愤作 四悲诗 加入难民队伍逃亡 流落至吴兴 今湖州 之后与陆羽有交游的人物还有 皎然 皇甫冉 怀素 颜真卿 李治等卒年 贞元末 陆文学自传 陆子名羽 字鸿渐 未知何许人也 或云字羽 名鸿渐 未知孰是 有仲宣 孟阳之貌陋 相如 子云之口吃 而为人才辨 为性褊 bian3 噪 多自用意 朋友规谏 豁然不惑 凡与人燕处 意有所适 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 谓生多嗔 及与人为信 虽冰雪千里 虎狼当道 不愆 qian1 也 5 陆羽的诗文创作 佚文 关于陆羽人皆知其名著 茶经 其实他的诗文都写的很好 著作也很多 新唐书 艺文志三 小说家类著录陆羽 茶经 三卷 又类书类著录陆羽 警年 十卷 宋史 艺文志 乐类著录陆鸿渐 教坊录 一卷 又 艺文志六 类书类著录陆羽 警年 十卷 穷神记 十卷 陆文学自传 卷衣诣伶党 著 谑谈 三篇 自禄山乱中原 为 四悲诗 刘展窥江淮 作 天之未明赋 皆见感激当时 行哭涕泗 著 君臣契 三卷 源解 三十卷 江表四姓谱 八卷 江北人物志 十卷 吴兴历官记 三卷 湖州刺史记 一卷 茶经 三卷 占梦 上 中 下三卷 上元辛丑为唐肃宗上元二年 陆羽二十九岁 是时已有九部著作 著述可谓丰富 6 陆羽的书法 除诗文创作外 陆羽还是个颇有成就的书法家 如唐陆广微 吴地记 说他曾为苏州 永定寺 题额 能为佛寺书画 无一定的书法功底与艺术水平是不可思议的 又宋 张洎集 有云 唐王维画孟浩然像 有陆文学题记 词翰奇绝 陆羽能在王维的大手笔上题跋 且 词翰奇绝 无疑是书法水平不一般 7 茶经 的创作 关于陆羽 茶经 的成书时间 向无定论 陆文学自传 中已有 茶经三卷 761年 29岁 1958年万国鼎在 茶书总目提要 中确定为乾元元年 758 左右 其他还有 上元辛丑 761 说 宝应癸卯 763 说 以及初稿成十大历八年 773 以后等多种说法 现争论最多的一是 茶经 成书最迟是761年 二是 茶经 765年完成初稿 775年再度修改 780年付梓之说 8 茶经 的创作 关于 茶经 的成书地 湖州说 庄晚芳先生 余杭说 陆羽研究会 更隐苕霅 撰成 茶经 三卷 新唐书 隐逸传 上元初更隐苕溪 自号桑竺翁 闭门著书 争议的重点主要是在 苕霅 的位置在哪里 9 茶经 的内容 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 南方之嘉木 形状 一尺二尺 乃至数十尺 树如瓜芦 叶如栀子 花如白蔷薇 实如栟榈 蒂如丁香 根如胡桃 对于 热渴 凝闷 脑疼 目涩 四肢烦 百节不舒 等症状有功效 名称 一曰茶 二曰槚 三曰蔎 四曰茗 五曰荈 品质 采不时 造不精 杂以卉莽 饮之成疾 同时与茶的原产地有很大的关系 10 茶经 的内容 二之具 谈采茶制茶的用具 如 籝 采茶篮 甑 蒸茶器 规 茶模子 等十五种 三之造 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四之器 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 即24种饮茶用具 如风炉 茶釜 水方 则 纸囊 木碾 茶碗等 五之煮 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 煮茶法 11 关于 煮茶法 灸茶 对于环境 动作和柴的讲究对于水的讲究 水之性 卫生三沸水 一沸 盐 二沸 茶 三沸茶与水的比例 一升 四方寸 五 茶沫与茶汤 12 关于 煮茶法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茶经 中所述的 三沸 温度分别为 一沸 89 92摄氏度 二沸 92 95摄氏度 三沸 95摄氏度以上 以90 94和98三种煮泡温度进行实验 发现94煮泡的茶汤氨基酸和咖啡因含量高 以90 94 煮泡可减少表型儿茶素向非表型儿茶素转化以及儿茶素总量损失 而且可较好地保持茶汤色泽 感官评价结果也显示 94 煮泡茶汤滋味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处理 可见 茶经 中以 二沸 水进行煮泡为优的论断是合理的 13 茶经 的内容 六之饮 讲饮茶的风俗 混茶 或用葱 姜 枣 橘皮 茱萸 薄荷之等 煮之百沸 或扬令滑 或煮去沫 斯沟渠间弃水耳 而习俗不已 七之事 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文献资料 诗文故事等 左思 娇女诗 张载 登成都白菟楼 杜育 荈赋 异苑 陈务妻好茗饮 八之出 叙述唐代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 山南 荆州之南 浙南 浙西 剑南 浙东 黔中 江西 岭南等8个区域40多个州 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 九之略 分析采茶 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 省略某些用具 十之图 教人用绢素写茶经 陈诸座隅 目击而存 14 茶经 的影响 自陆羽著 茶经 而茶道盛行读唐代陆羽所著的 茶经 从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直至 十之图 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既有茶的种植加工技术 也有茶的烹饮技艺和文化典故等 基本呈现出了 茶学 的雏形 而且书名 茶经 是有关茶的各个领域的综合性专著 从此 后人在陆羽 茶经 的基础上 或补充 或模仿 类似著作不少 从而不断丰富着 茶学 学科的内容 由此看来可以认为 陆羽是 茶学 学科的创始人 15 饮茶之风在唐代的盛行 历史条件 农业的发展 交通的发达 生产 贸易 消费 经济与文化的稳定 消费品佛教与道教的盛行 贡茶的兴起 顾渚山贡茶院科举制度与饮茶之风 科举考试之茶点禁酒令措施 安史之乱之后粮食的不足 肃宗乾元元年 长安 酒价高涨 一升酒 六斤茶叶 茶经 的问世 茶经 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以前中国人在茶叶方面所取得的丰富经验 较系统地传播了茶叶的科学知识 对于茶叶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6 文苑英华 卷七九三 陆文学自传 其文末云 此文作于 上元辛丑岁 子阳秋二十有九 即上元二年 761 以此逆推 其生年为开元二十一年 733 又 全唐诗 卷八四六齐己 过陆鸿渐旧居 诗题注 陆生自有传于井石 并诗云 楚客西来过旧居 读碑寻传见终初 佯狂未必轻儒业 高尚何妨诵佛书 种竹岸香连菡萏 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来此 知有何人赠白驴 后二句用 陆文学自传 所记竟陵司马崔国辅赠白驴典故 由上可知 陆文学自传 曾刻石于陆羽旧居井傍 其自传可信度颇高 又欧阳修 欧阳文忠公集 卷一四三 集古录跋 卷八载 欧阳修亦见过该文的咸通十五年 874 石刻 17 开元二十三年 735 乙亥三岁陆羽被遗弃于水滨 龙盖寺僧智积大师将其收养于寺 取姓陆 18 陆羽生平 崔国辅 吴郡人 开元中 应县令举 授许昌令 累迁集贤直学士 礼部员外郎 后坐事贬晋陵郡司马 其诗语言秀丽 风格雅蓄 擅长描摹红颜情思 代表作有 古意 石头滩作 漂母岸 七夕 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襄阳曲二首 中流曲 采莲曲 丽人曲 白纻辞二首 长信草 等 陆文学自传 载 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郡 与之游处凡三年 唐才子传 崔国辅传 天宝间 坐是土 金共 近亲 贬竟陵司马 有文及诗 婉要清楚 深宜讽咏 初至竟陵 与处士陆鸿渐游 三岁 交情至厚 谑笑永日 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 蒋寅先生认为 较定茶水之品亦无资料考证 如却有其事 则陆鸿渐精于茶术水品 当与崔国辅有关 19 陆文学自传 其文末云 文作十 上兀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口 J 上兀二年 据此其出生年为开兀二十一年 新唐书 隐逸传 称 贞兀末卒 但并无确切资料考证 l31据 唐方镇年表 李复任职岭南节度使为贞兀六至八年 此期间 陆羽留在其幕府 因此时陆羽已年过花甲 当不便再四处游走 陆羽的卒年约与皎然相先后 孟郊有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一诗 可能作十兀和兀年陆畅进士及第后归乡时 这是陆羽卒年的下限 陈耀东先生 陆羽的卒年 一文据新出土的 唐故云骑尉吕公夫人周氏墓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