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5年秋天,马铃薯晚疫病首次渡过大西洋,袭击了爱尔兰,致使当年农民一无所获。马铃薯在1846年再度绝收,而饥荒持续着。对抗饥饿的办法显然是从国外进口谷物,以缓解爱尔兰的困境。问题是根据当时的法律,这些进口物品必须被课以沉重的进口税。当时所谓的谷物法,便是一场长期论辩的核心。贵族阶层的地主希望保留这些限制谷物进口的法案,而由工业家所领导的反对联盟,则要求废除它们。随着爱尔兰的饥荒造成重大危机,最终马铃薯决定了这场论辩的胜负。经过1846年5月的一场表决,谷物法被废除了。摘编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材料二维多利亚王朝早期,当时人们广泛认为中产阶级正在取得胜利。人们说1846年废除谷物法削弱了土地贵族政治经济的支柱。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在1850年说:“唯一残留下来的贵族属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英国贵族的丧钟真的敲响了么?从长远来看,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在贵族得以延长其统治和以自己的世界观教育其继承者以前,丧钟尚未敲响。权力是和平过渡的,其回报是上流集团的新成员们在时间上给以宽限,并接受贵族的许多价值观念。双方的敌对情绪开始淡化。1846年以后,地主们的利益不再那么明显地与工业或者资本相对立。大地主的收益越来越多地来自铁路、运河、矿山和在城市的财产。英国历史上乐于将新财富并入原有财富的模式,在18世纪晚期被地域上和宗教上孤立的工业财富的爆炸性增长破坏了,这时又完全恢复起来。实业家的孩子允许成为上层阶级一分子的代价是放弃相对孤立的一个世纪里形成的、面向生产的文化。摘编自马丁维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废除谷物法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谷物法的历史作用及废除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同业公会控制着石油、橡胶、钢铁、铜等行业的价格和生产,很多发展为托拉斯。90年代,企业并购脚步加快,把原来的市场竞争或寡头市场变成了一个由部分垄断者控制50%以上产量的市场。18981902年,被兼并企业总数达2653家,130家最大公司的规模增长了4倍,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并购后的企业实行合并生产和集中管理,在所有权分散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经理阶层承担起协调生产和销售的责任。托拉斯雇佣工程师专事发明和技术改良,这使技术发明的过程也社会化了。美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1.4万件上升到1907年的3.6万件。与此同时,英国由于垄断程度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缺乏资金和人员,世界技术中心向美、德转移。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伦敦,“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更令人震惊的是,1952年12月4日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集,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有四千七百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八千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彻底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材料二由于1952年的伦敦灾难带来的严重后果,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伦敦市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交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举措清洁泰晤士河,慢慢地,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得以解除,泰晤士河里又重新出现鱼的身影,人们已经习惯到泰晤士河钓鱼。以上材料摘编自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英国雾霾污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府解决雾霾污染的主要手段,并谈谈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时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的特点,分析其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业革命的出现加快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脚步。英国的乡村在农业革命的冲击下,从15世纪后3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领主用暴力或各种欺诈手段强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他们的份地,用栅栏、篱笆、壕沟围圈起来,变成领主私有的大牧场或大农场。圈地运动不是要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们赶出原来的土地,从而无形中推动农民大规模地离开土地,整个过程延续了300多年,它使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它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袁亚愚农民的社会流动材料二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躲避战火,并执行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方针,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安介生、葛剑雄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在推动英国社会发展上有什么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这一时期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前工业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中央政府仅负责军队、治安、税收等核心职能,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在新的工业时代,政府获得的新能力可以“PEP”表达,“P”代表“plenty”(丰裕),国家财富迅猛增长;“E”代表“energy”(能源),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P”代表“penetration”(渗透),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同时,在收集、储存和检索信息方面的巨大的新能力,还有公务人员数量的巨大增加,政府的渗透也相应地大大增强。摘编自(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材料二在我们作出“在第一个工业革命中,市场是唯一的推动力,与政府丝毫无干”这个结论前,应该记住:使英国地位与别国不同的这个市场环境的特点,大部分还是国家行动所造成。英国自十七世纪内战以后政府演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创造一个相当严密和统一的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利用它时使人们能自由发挥能力和利用资源的影响,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摘编自(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的特点。试分析工业革命的开展为政府能力的增强创造了哪些条件。(2)材料二中作者如何看待“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试用所学的英国史相关内容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论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作家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双城记(1859年发表)。“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1854年底,狄更斯曾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一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一一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双城记开头那段文字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的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代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省徐闻县),置左右侯官。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远航,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奇石、异物等。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远达波斯湾、红海和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管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参与海外贸易。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皇家海军创立于16世纪。从亨利八世开始,海军事务委员会使官员们在海军大臣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后,英舰配置了远程火炮,改变了传统海战战术。但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英舰多为商船,还经常从事“海盗式”劫掠。在17、18世纪的商业争霸中,海军作为常备武装的重要性得到了英国各阶层的肯定。而英格兰银行的建立,使得海军经费得到了保障。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有一百多艘主力舰在各大洋游弋。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英国通史等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创建近代海军,但自造舰船却无法满足需求。在1874年的海防筹议中,朝内官僚又对他们外购新舰的主张大加驳斥。不久,清廷采用南北洋分防的决策。由于主管大臣不能指挥各省,是以筹办海军事宜难收成效。直到1885年,清廷才设立由满族亲贵统领的海军衙门,并在1888年成立了北洋海军。但户部却奏请停购船炮,加之海防经费被挪用于皇室工程,导致北洋成军后不添一船,成为甲午覆灭的重要原因。摘编自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英国与19世纪下半叶中国海军建设结果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解析答案为:(1)背景: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爱尔兰发生严重的马铃薯晚疫病,并造成灾荒;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民主权利;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与传播。(2)作用:经济上,有利于缓解饥荒,推动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贵族转变经营方式,投资于近代产业。政治上,缓解了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利于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和发展;壮大了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力量。思想上,冲击了重商(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推动工业资产阶级接受贵族的价值观念。智慧: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需要妥协。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第(2)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其作用;表现出的政治智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需要妥协。答案为:(1)特点: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垄断组织规模大,垄断程度高;企业并购是形成垄断的主要途径。(2)影响:促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了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世界技术中心向美国转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竞争。解析:(1)根据材料“同业公会控制着石油、橡胶、钢铁、铜等行业的价格和生产”“企业并购脚步加快”“被兼并企业总数达2653家,130家最大公司的规模增长了4倍,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主要集中的部门、规模和垄断程度、形成垄断的主要形式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2)根据材料“并购后的企业实行合并生产和集中管理,在所有权分散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经理阶层承担起协调生产和销售的责任”“托拉斯雇佣工程师专事发明和技术改良”“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缺乏资金和人员,世界技术中心向美、德转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答案为:(1)定义:历史上的“哥伦布交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2)评价: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了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归纳哥伦布交流的内容并形成定义,包括动植物、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然后依据材料进行评价,如:动植物的交流对世界生态面貌、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人口流动对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以及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为:(1)特点:程度严重、面积大、危害大、频率高。成因:工业化进程加快;不清洁能源的使用;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措施不力。(2)手段:加强立法和执法;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政府加强绿化和治污;鼓励民众参与环保。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政府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识;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并采取可行性措施;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相关数据,从英国雾霾污染爆发频率、波及范围、破坏程度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及居民环保意识、政府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逐一概括;第二小问,从政府倡导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立法、提高民众的环保参与意识等方面分析。答案为:(1)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2)特点:以开辟新航路为开始的标志;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范围涉及新旧大陆(整个世界);以欧洲人为主导(单向性),主要是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积极影响: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物种交流频繁;人口的世界性流动增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思想的传播;推动文明的转型;世界联系加强,整体世界逐渐形成。(3)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和友谊;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推动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解析:(1)依据材料一“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归纳出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归纳出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依据“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归纳出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答案。(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归纳出以开辟新航路为开始的标志;依据材料二“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归纳出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依据材料二“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归纳出范围涉及新旧大陆;依据材料三“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归纳出欧洲人为主导;依据材料三“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归纳出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归纳出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以及物种交流频繁;依据材料二“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归纳出答案文化传播和文明转型角度归纳回答。(3)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文明传播的作用从世界各民族的联系、世界连为一体以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即可。答案为:(1)作用: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 原因: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衰落;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变化。(3)特点:受日本侵略及国民政府迁都影响;有外国移民迁入中国。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化资源;日本“国策移民”便于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答案为:(1)特点:边疆管理不善;公共职能有限;依赖地方精英;官僚机构效率低下。条件: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国家财富迅猛增长;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的应用和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善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能力。(2)观点: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论述:“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日益扩张的海外市场需求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保护发明专利,催生了一批技术成果,在技术层面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发展。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可归纳为边疆管理不善;根据材料“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 可归纳为公共职能有限;根据材料“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 可归纳为依赖非行政人员;根据材料“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 可归纳为官僚机构效率低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在新的工业时代,国家财富迅猛增长”“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概括归纳条件即可。(2)本问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问分两步走;第一,根据材料“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围绕“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提炼观点为“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第二,根据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根据材料“英国自十七世纪内战以后政府演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创造一个相当严密和统一的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论证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发展,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答案:示例:“这个时代”是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加快融入现代化潮流。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频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殖民扩张加速,亚非拉人民灾难加深;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毋庸置疑还是进步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