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兴煤矿物探报告.doc_第1页
祁兴煤矿物探报告.doc_第2页
祁兴煤矿物探报告.doc_第3页
祁兴煤矿物探报告.doc_第4页
祁兴煤矿物探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盛联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金沙县城关镇祁兴煤矿防治水工程瞬变电磁仪探测报告报告编号:20150831 报告编制: 项目负责: 通防副总:总工程师: 矿 长: 日 期:2015年8月31日- 10 -一、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祁兴煤矿位于金沙县北东约8km处,矿山距326国道1km。隶属金沙县城关镇所辖,距金沙电厂约5 Km(运距),交通较为方便(见图1)。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616461061837,北纬272958273047。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组成,面积2.11km2,开采标高+950+250m,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表1 祁兴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拐点坐标XY13045030.0035629389.0023044612.0035629492.0033043690.0035626752.0043044394.0035626448.0053045214.0035628820.0063045007.0035628949.00矿区位于贵州高原北西部,属剥蚀型中低山山地地貌。区内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为矿区东北部的山顶,海拔标高1079.8米;最低点为矿区西部的孙家沟一带,标高900米,最大相对高差179.8米,一般相对高差50米。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北东南西向。区内北西-南东向的冲沟较为发育,地表水沿冲沟向南东排泄。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无霜期较长,降雨量较充沛,具有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有酷暑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6;无霜期为25728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10mm,58月为雨季,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年平均湿图1 金沙县祁兴煤矿交通位置图度75%;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风为主,平均风速1m/s。矿区居民以种植业、煤矿采掘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劳动力资源充裕。(二)、地质特征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和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四系。含煤岩系为龙潭组。现由老至新描述如下:二叠系(P)中统(P2):茅口组(P2m):下部为浅灰色至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及硅质条带灰岩,中部为浅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粉晶灰岩与薄层硅质岩互层;上部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含生物碎屑灰岩,夹燧石团块及燧石条带。厚度100米上统(P3): 龙潭组(P3l): 为粘土岩、砂岩、页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组成的韵律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105115米 。长兴组(P3c): 主要为浅灰色、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局部含燧石团块,底部夹深灰色中厚层泥质灰岩及少量钙质页岩。厚4050米 。三叠系(T)下统(T1)夜郎组(T1y):按岩石组合特征可分为三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第一段(T1y1):为黄褐、灰绿色页岩,夹少量薄层泥灰岩。厚515米。第二段(T1y2):下部为深灰色薄层泥灰岩,上部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灰岩,厚180220米第三段(T1y3):下部为灰、紫红、灰黄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块状泥岩夹粉砂岩薄层,中部夹灰岩、含泥灰岩,上部夹泥质灰岩。本段厚约90120米。第四系(Q):主要为黄色坡积、残积和崩积物,零星分布于地势低洼处,厚度一般0.61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构造矿区位于鸭溪向斜北西翼西部,其底层产状为:倾向130170,倾角3858,平均倾角45,总体上为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发育一条断层F1:位于原祁兴煤矿和岩脚煤矿交界处,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断距约60米,为正断层。总体上,矿区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三)、煤层情况龙潭组(P3l)为矿井唯一的含煤地层,属滨海沼泽相沉积。龙潭组煤系地层含煤性较好,含煤及煤线15层,由上至下编为C1、C2C15号煤层,含局部可采和可采煤层5层,即C4、C5、C9、C13、C15号煤层。分别描述如下:1、C4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上段,上距长兴灰岩(P2c)底界约20m,下距5号可采煤层约15m左右。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130170,平均倾角42。煤层顶板为泥灰岩,局部有一层含炭质泥岩伪顶,厚度525cm,底板为灰岩。顶、底板岩性较稳定。煤层为层状结构,无夹矸。煤层厚度在1.341.68m之间变化, 平均厚度1.50m。2、C5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上段,上距C4煤层14-30m,下距C9煤层约9-12 m。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130170,平均倾角42。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顶、底板岩性较稳定。煤层为层状结构,无夹矸。煤层厚度在2.573.93m之间变化, 平均厚度3.11m。3、C9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中上部,上距C5煤层9-12m,下距C13煤层约52-78m。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130170,平均倾角42。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顶、底板岩性较稳定。煤层为层状结构,无夹矸。煤层厚度在1.502.08m之间变化, 平均厚度1.69m。4、C13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中下部,上距C9煤层52-78m,下距C15煤层约25-33m。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130170,平均倾角42。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顶、底板岩性较稳定。煤层为透镜状结构,无夹矸。煤层厚度在0.051.55m之间变化, 平均厚度0.44m。5、C15煤层位于煤系地层底部,上距C9煤层25-33m,下距矛口灰岩0.35-3.47m。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130170,平均倾角42。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含生物碎屑灰岩。厚57m,底板为浅灰、灰白色粘土岩质硫铁矿层。厚0.353.47m。顶、底板岩性较稳定。煤层为透镜状结构,煤层中夹2层泥岩矸石。煤层厚度在0.331.63m之间变化, 平均厚度0.68m。主要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见表2主要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序号区域组煤层名称厚度(m)层间距(m)夹矸数稳定性倾角(度)煤类顶底板岩性最小最大平均顶板底板1龙潭组C41.341.6815016-26无稳定42无烟煤泥灰岩灰岩222C52.573.933.11无稳定42无烟煤粉砂岩粉砂质泥岩10.53C91.502.081.69无稳定42无烟煤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654C130.051.550.44无不稳定42无烟煤粉砂岩粉砂质泥岩295龙潭组C150.331.630.682不稳定42无烟煤灰岩粘土岩(四)、水文地质特征1、含水层、隔水层根据地层岩性、结构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及泉水点出露情况,区内第四系松散层为孔隙水含水层;夜郎组、长兴组、龙潭组灰岩为岩溶水、岩溶管道水含水层,富水弱至中等;茅口组灰岩为岩溶水含水层,富水性强,是威胁煤矿开采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夜郎组粉砂质泥岩、钙质页岩和龙潭组粘土岩、炭质页岩为相对隔水层。2、地下水类型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赋存状态、含水介质及其组合特征、水动力条件,将地下水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层中,其透水性强,含水性弱,分布零散,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对矿山开采无影响。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储集和运移于碳酸盐岩体中。区内三叠系夜郎组第二段、二叠系长兴组、龙潭组(部分)、茅口组,其岩性主要是灰岩,是区内的主要含水层位,岩层中含水介质空间规模相对较大,地下水储集和运移条件好。属含水丰富型,动态变化大,为区内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三叠系夜郎组第一段、第三段的砂页岩为主的碎屑岩节理裂隙中,其储集运移受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风化强弱的控制,所以其富水性总体偏弱,对矿层的充水影响也小。3、补、径、排条件矿区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属剥蚀型低中山地貌。区内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为矿区东北部的山顶,海拔标高1079.8米;最低点为矿区西部的孙家沟一带,标高900米,最大相对高差179.8米,一般相对高差50米。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呈北东南西向。矿区属乌江水系偏岩河的支流流域,区内发育有小溪沟,流向自北西向南东,为典型的山区季节性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1.8L/s)。矿区无大型河流及水库等水体,但北西-南东向的季节性小溪沟发育,降雨时,水沿山坡汇入小溪沟,通过小溪沟由北西向南东排泄。区内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多属裸露至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区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岩溶发育特征矿区内岩溶发育。据调查,溶洞、裂隙发育具有以下特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一般沿北东、北西两个方向发育,尤其以北东向最为发育,该组裂隙下切深度大。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隔水层上下较为发育,如煤层顶底板,泥、页岩上下界面附近。沿煤层顶底板发育的裂隙、溶洞或岩溶管道,相互之间的连通性较好时,岩溶发育。煤层顶板含水层的地下水穿过煤层,补给底板含水层。从井下调查情况看,煤层顶板大部分干燥,仅局部地段有滴水,说明了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无水力联系,顶板含水层不易富集地下水。二、探测目的及测点布 按照“预测预报、逢掘必探、先探后掘”防治水原则,采取“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方法查清1153-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赋水性情况。本次探测距1193-2运输石门开口点 m,测点布置从左帮向右帮,每隔10布置一个测点,共布置5个测点,逐点向右帮扫描。每个测点沿巷道上方+10、掘进方向和巷道下方-10三个方向进行探测,形成三个方向上的剖面,通过不同角度的探测结果,二维剖面结合视电阻率等值平面图,综合分析迎头前方的赋水性情况。三、探测结果解析 1153-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成果图及解析图2顶板+10度探测成果图图3顶板-10度探测成果图图4顺层探测成果图根据1153-2运输巷现场探测成图情况,在巷道掘进的同一层面100m以内,无低阻现象。结合祁兴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以及井下出水点综合分析,初步推断无积水存在。 四、相关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物探的结果,具体指导巷道掘进的探放水工作。由于物探异常的多解性与相对性,巷道掘进接近物探异常点前,必须采用有效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