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河蟹的养殖技术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一 分类与形态构造 一 分类学名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H Milne Edward 俗名河蟹 大闸蟹 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十足目 爬行亚目 方蟹科 绒螯蟹属河蟹 1 二 外部形态 河蟹的背面一般呈墨绿色 有时也呈赭黄色 腹面灰白色 它的身体分二部分 头胸部和腹部 河蟹的头部和胸部合在一起 组成头胸部 腹部比较退化 折贴于头胸部之下 五对胸足伸展于头胸部的两侧 左右对称 头胸部和腹部都有附肢 2 3 4 5 6 7 三 内部构造 与对虾相似 同样具有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排泄器官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生殖系统 8 9 10 二 生活习性 一 栖居 二 食性 三 感觉与运动 四 自切和再生 11 三 生殖习性 一 生殖洄游 二 性腺发育 12 雌性卵巢发育大致可分成六期 期 性腺乳白色 细小 重0 1 0 4克 期 卵巢呈淡粉红色或乳白色 较膨大 比第 期增重1倍多 重量为0 4 1克 肉眼能分辨雌雄性腺 期 卵巢呈紫色或淡黄色 体积增大 重1 2 3克 肉眼可见细小卵粒 期 卵巢呈紫褐色或赤豆沙色 重量5 3 9 5克 接近或超过肝重 成熟系数达4 1 6 8 卵粒可见 期 卵巢呈紫酱色或赤豆沙色 体积增大 重量10 3 18 3克 充满头胸甲下 卵巢柔软 卵粒大小均匀 游离松散 成熟系数达8 14 卵巢重超过肝重2 5倍 期 卵巢因过熟而退化 出现黄色或枯黄色退化卵粒 过熟卵可占卵巢的1 4 2 5 13 四 蜕壳与生长 河蟹的蜕壳机制与对虾相似 14 河蟹的生活史 受精卵胚胎发育蚤状幼体5次蜕皮大眼幼体索饵洄游幼蟹 扣蟹 越冬养殖成蟹生殖洄游受精卵 15 第二节河蟹的人工育苗技术 一 育苗场的建设同中国对虾的育苗场建设相似 包括育苗池 饵料池 以及供水系统 加温系统 供气系统 供电系统等等 另外在河蟹育苗过程中 要求有淡化过程 所以还要求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16 二 河蟹繁殖生物学 一 交配生殖1 交配 水温 盐度 水质 2 产卵 雌蟹交配后 一般在水温9 12 海水盐度8 33时 约经7 16小时获产 产卵量 17 二 受精卵胚胎发育 受精卵 细胞分裂 多细胞期 囊胚期 原肠期 眼点期 心跳期 膜内无节幼体期河蟹胚胎发育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适宜范围内 水温越高 速度越快 在23 25 左右时 只需20天左右 幼体即能孵化出膜 在10 18 下 则需1 2个月才能完成胚胎发育 在自然界中 整个胚胎发育可达4 5个月之久 在27 28 的高温环境下 容易造成胚胎死亡 18 三 幼体变态 河蟹幼体期分 蚤状幼体 大眼幼体和幼蟹期三个阶段 蚤状幼体分五期 经五次蜕皮变态为大眼幼体 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变成幼蟹 幼蟹再经许多次蜕壳才逐渐长成成体 19 1 蚤状幼体 蚤状幼体外形略似水蚤 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近似球形 具一背刺 一额刺和两枚侧刺 一对复眼 两对触角 一对大颌 两对小颌和两对颌足 腹部狭长 共6节或7节 尾节分叉 后期的蚤状幼体第三颌足和五对胸足及腹肢也分期逐渐发育 蚤状幼体分五期 各期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为 第一 第二颌足外肢末端的羽状刚毛数和尾叉内侧缘的刚毛对数以及胸足与腹肢的雏芽出现与否 其颌足外肢末端的羽状刚毛数依次为4 6 8 10 12根 每变态一次增加2根刚毛 尾叉内侧缘的刚毛对数依次为3 3 4 4 5对 20 21 2 大眼幼体 22 3 幼蟹 23 四 河蟹繁殖的生态条件 1 盐度 2 温度 试验表明 河蟹繁殖适宜的水温范围内19 25 而选择在21 25 的温度育苗更好 3 pH值 河蟹繁殖适宜的pH值为7 2 9 0 4 溶解氧 应保持池水含氧量在4mg L以上 5 三态氮 6 光照 7 饵料 24 三 河蟹的人工繁殖 一 亲蟹的暂养抱卵蟹的获得有两种办法 一是捕捉天然抱卵蟹 二是养殖的成蟹 25 1 亲蟹的选购 其选择标准为 身体健壮 肢体齐全 无伤无病 外观呈 青背白肚 红毛金爪 个体规格为 雌蟹100克 只左右 雄蟹100 150克 只左右 雌雄比例2 3 1 选留时间北方一般在国庆节前后 南方稍晚 选择亲蟹的注意事项 要了解所选购亲蟹的种苗来源 最好选择适合于本地生长繁殖的成蟹 雌雄蟹最好异地选购 26 亲蟹的运输 把亲蟹装入聚乙烯网袋中 力求蟹体平放 扎牢袋口 使亲蟹在袋内不能活动 以减少亲蟹附肢的脱落和本身体力的消耗 在运输过程中 保持潮湿 防止风吹 日晒 雨淋 也不宜放在高温或不通风的车厢内 27 2 暂养育肥 购回的亲蟹应雌 雄分池饲养育肥 加强管理暂养池 面积一般为1 5亩 水深1 1 5米 放养密度为250 500公斤 亩 无淤泥 使用前消毒 做好防逃设施 注意 淡水育肥 亲蟹的饲养管理工作主要有三点 投饵 换水 防逃 28 29 二 交配 1 交配池要求与亲蟹暂养池相同 面积1 2亩 池深1 0米左右 池底无淤泥 有防逃设施 在使用之前同样要进行药物清塘 方法同暂养池消毒方法一样 亲蟹暂养池也可兼作交配池 但需在交配前将原池内水抽出 注入经沉淀的海水 再将一定数量的雌蟹或雄蟹放入即可 2 交配按雌雄性比2 3 1的比例 放入盐度为18 30的交配池中 放养密度为5 10只 平方米 适宜水温为8 12 30 三 抱卵蟹的越冬管理 1 越冬池的处理越冬池提前1月准备 在使用前要进行清淤 消毒 要求彻底清淤 淤泥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 消毒方法用育肥池的消毒方法相同 消毒后 进海水 要求水深2 0米以上 另外 对越冬池水也要提前5 10天用漂白粉20 30ppm消毒 同时作好防逃设施 越冬池存放抱卵蟹的密度不宜过大 一般每亩1000 1500只左右为宜 31 2 越冬期间的管理 饵料投喂 早期 水温一般在10 左右 可适当投喂一些小杂鱼或在池边水位线上插一些高粱穗 注意投喂小杂鱼的数量不宜过多 以免败坏水质 防逃 每天坚持巡池 认真观察河蟹的活动以及摄食情况 水质变化情况 防逃设施有无损坏等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封冰后管理 打冰眼 扫雪 32 33 34 35 36 四 抱卵蟹的培育 指越冬结束后到产卵前期间的培育管理 培育密度 30只 m2左右 充氧 生产上一般采取间断式充氧的方式 以节约成本 水质要求 水深度60cm 100cm 每天或隔天换水一次 换水的同时要求彻底清除池底的残饵 死蟹和污物 要求盐度差小于3 水温差也要小于2 投饵 沙蚕 蛤肉 带鱼等 水温控制 日常检查 37 五 人工育苗技术 1 布苗前准备工作 1 清池消毒 2 育苗用水的贮备 海水的贮备方法同中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 淡水的贮备方法是 要求有2 3个淡水沉淀池 每个沉淀池在2 5亩左右 3 其它准备工作 38 2 布苗 布苗时机 水温至19 20 盐度20 30 pH值7 5 8 5 布苗密度 一般控制在25 35万尾 立方米 密度的确定方法 39 3 投饵 各期蚤状幼体投饵要点 大眼幼体的投喂 各种饵料的投喂方法 单细胞藻类 螺旋藻粉 鸡蛋黄 光合细菌 微囊颗粒饵料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丰年虫无节幼体鱼肉糜 40 3 幼体摄食量的判断标准 活体饵料 代用饵料 一种方法是检查水体中饵料的密度 另一种方法是检查幼体胃 肠饱满程度 41 4 水质管理 1 早期水质培养 2 各期幼体水质管理要求 Z1时 一般不换水 在Z1变Z2的前一天 开始换水 换水量一般为20 左右 Z3时换水量为30 左右 Z4时每天换水1 3 1 2 Z5时每天换水50 100 大眼幼体时每天换水100 以上 每天换水1 2次 网目 120 100 80 60 40 20换水注意事项 42 3 吸污管理 蚤状幼体2期至蚤状幼体5期 43 5 充气 1 各期幼体对溶氧的要求 充气的作用 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投喂的饵料能长时间悬浮于水体中以及使幼体分布均匀 在Z1 Z2阶段 充气量的大小以能使水面呈微波状 充气量约为水体的0 5 Z3时增加充气量至1 Z4 Z5和P阶段充气量应增吕到1 5 2 使水面呈沸腾状至剧烈沸腾状 充气时注意事项 44 7 盐度控制 幼体发育期水温 Z1 19 20Z2 20 21Z3 21 22Z4 22 23Z5 23 24P 24 接近自然水温 45 8 防病 育苗过程中预防病害的综合措施主要有 1 做好育苗池 工具的消毒清洗 2 做好抱卵亲蟹布苗前的消毒 3 做好育苗用水的处理 调节 4 控制适宜的布苗密度 5 做好饵料的清洗消毒 6 防止不良刺激对幼体的影响 7 控制病害的交叉感染 8 对症下药 及时治疗 46 9 淡化出苗 1 淡化用水 2 淡化方法 3 出苗 47 第三节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期间的病害防治技术 一 纤毛虫病二 弧菌病三 丝状细菌病四 挂脏病五 真菌病六 黑化病 48 第四节土池生态育苗技术 一 池塘的准备 一 育苗池结构 面积以2 3亩为宜 池深2 0 2 5m 保持水深1 0 1 5m 池周尽可能陡峭一些 二 饵料池结构 即培育单胞藻 轮虫的池子 饵料池 育苗池的面积 1 1 饵料池面积一般在2 3亩 池深1 5m左右 保持水深在0 8 1 0m 49 三 清池消毒 育苗结束排干水 封闭闸门 冻 清池 修整 消毒 50 四 进水消毒 进水时间 进水要求 消毒时间 消毒剂及浓度 51 二 抱卵蟹的培育 同工厂化人工育苗 52 三 布苗 种蟹消毒布苗密度网箱放置 53 四 投饵 河蟹各期幼体轮虫投喂量单位 斤 亩Z1 3 5Z2 5 10Z3 10 20Z4 20 40Z5 40 60P 60 80 54 五 出苗 出苗时间 出苗方法 55 六 淡化 56 七 河蟹土池生态育苗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河蟹入池孵幼前的水质调控河蟹土池生态育苗中池水pH值调控挠足类的控制与利用轮虫培养池的水质调控利氏才女虫幼虫的防治方法 57 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的原理 人工生态育苗是根据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共生 群落成层性等特点 充分利用生物赖以生存的光 热 食 空等自然资源 58 59 60 河蟹入池孵幼前的水质调控 61 第五节扣蟹的养殖技术 一 扣蟹养殖场地条件及养殖方式 一 养殖场地的选择 二 养殖方式1 稻田养殖 2 池塘养殖 3 苇塘养殖 62 二 扣蟹养殖管理技术 主要包括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饲养管理工作收获 63 一 准备工作 1 暂养池的准备面积 做田间工程 修整池坝 上 下水口 防逃设施 进水 消毒 预养实验 64 稻田环沟断面图 65 大眼幼体的选择标准 1 颜色2 活力3 手感4 回水性5 显微镜观察6 试养实验 66 暂养期间的管理工作 1 暂养密度 2 投饵 3 换水 4 巡池 67 放苗时机和放养密度 暂养20d1500 2000只 500g放养密度 30000只 亩左右产量达180 200斤 亩 规格 100 120只 500g 68 二 幼蟹养殖 1 稻田的准备 2 放养密度 69 3 日常管理技术 1 饲料的管理技术养殖前期 7 8月 多喂一些植物性的饲料 同时搭配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并适当补充动物性饲料 养殖后期 9月 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适当搭配植物性饲料及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日投喂1 2次 日总投喂量一般控制在扣蟹总重的5 10 70 日常管理技术 2 水质管理技术3 防逃 防敌害4 巡池5 生长测定 71 五 扣蟹的起捕技术 1 起捕前的准备工作2 起捕时间的选择3 起捕方法 72 六 扣蟹的运输技术 1 运输工具2 运输方法 73 第六节扣蟹的越冬技术 一 池塘越冬 一 池塘的准备1 池塘规格1 3亩大小的池塘为最好 而且水深要求在2 0 2 5m 2 清淤消毒3 进水4 防逃设施 74 二 扣蟹入池 1 入池时间 2 越冬密度 每亩放扣蟹500 750公斤 三 封冰前的管理技术1 饵料管理2 水质管理3 日常管理 75 四 封冰期间的管理技术 1 打冰眼2 扫雪3 巡池看护 76 二 网箱越冬 优缺点 要求 密度 每平方米可放扣蟹5公斤左右管理 77 第七节成蟹的养殖技术 一 成蟹养殖场地条件及养殖方式 一 养殖场地的选择 二 养殖方式 78 二 成蟹养殖管理技术 一 准备工作1 稻田养殖成蟹的准备工作 1 稻田的选择 一般选择靠近水源 水质清新 无污染 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排灌方便 保水性好的田块 面积每格以3 5亩为宜 2 蟹田工程建设 3 暂养池的准备 4 暂养池的消毒 79 5 扣蟹的选择及暂养 选择标准 暂养密度 扣蟹50公斤左右 6 暂养期间的管理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叉车考试题及答案
- 铝厂晋升面试题及答案
- 报关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教师选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庆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院感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50题几答案(含各题型)
- 无菌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政府采购基本法律法规考试题库与答案
- (完整版)韩国商法
- 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
- 慈善机构的财务管理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
- 医学影像学与辅助检查
- 电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