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望海潮》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望海潮》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望海潮。教学流程: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朝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此词的创作年代也可据此定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之前。这也是乐章集中所能考订的作年最早的一首词。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2.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形胜:地理形势重要。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n。重湖叠巘清嘉:巘,yn,山峰。清嘉,秀丽。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3.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提示: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背诵望海潮,讨论:清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提示: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全词。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段绘景文字,不少于100字。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