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参阅教材第16 11 8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第三节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一 财政政策二 货币政策 一 财政政策 复习 财政政策的含义 措施包括 政策类型 政策作用程度 政策对均衡收入 价格 利率的效应 二 货币政策 P378第16章 一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二 控制货币的工具 三 货币政策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四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一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货币政策是指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因此 货币政策就是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货币的供给由中央银行来提供 中央银行提供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发行货币 通过商业银行存款机制创造货币 由货币乘数大小决定 法定准备金率 现金外流比例 1 准备金 存款比率和通货 存款比率 P380 382 A 准备金 存款比率 存款准备金 吸收的存款 D 准备金率 re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re 准备金 存款 D 贷款额 存款额 准备金 1 准备金 存款比率和通货 存款比率 382 B 通货 存款比率 P382 通货 存款比率 影响通货 存款比率高低的因素 通货 存款比率高低的影响 2 高能货币或基础货币 P380 高能货币 H 或基础货币 是指能够影响并创造货币供应量的那部分货币 高能货币的组成如下 H 公众持有的通货 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持有的通货 3 高能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P380图16 1 A 高能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B 高能货币中由公众持有的通货部分直接构成货币供应量中的通货部分 而且二者在数量上相等 C 高能货币中的准备金部分 可以创造出比自己大几倍的货币供应量 D 商业银行通过准备金创造存款货币的多少取决于货币乘数 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计算公式 P381 A 因为 货币供应量 公众持有的通货 存款货币 M CU D cu D D cu 1 D 又因为 高能货币 公众持有的通货 准备金货币 H CU 准备金货币 cu D re D cu re D D H cu re 所以有 M CU D cu 1 D cu 1 cu re H mm H M cu 1 cu re H mm Hmm 货币乘数 cu 1 cu re 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计算公式 P381 B 说明 a准备金率re大小对乘数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b通货 存款比率cu大小对乘数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计算公式 C 计算举例并图示 帕金教材P253 a假如某商业银行吸收存款10万美元 准备金率为25 没有现金外流 商业银行通过支票发放贷款 在不同的银行之间转存 请问 货币乘数为多少 商业银行可以创造多少存款货币 货币乘数mm cu 1 cu re 0 1 0 25 4 货币供应量增加额 M mm H 4 10 40万美元 存款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系列 来往记录 存款100000美元 准备金 贷款 存款 25000美元 75000美元 100000美元 贷款75000美元 存款75000美元 准备金25000美元 贷款56250美 准备金18750美元 43750美元 131250美元 175000美元 存款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系列 来往记录 准备金 贷款 存款 存款56250美元 贷款42187美元 准备金14063美元 存款42187美元 43750美元 131250美元 175000美元 57813美元 173437美元 231250美元 68360美元 205077美元 273437美元 贷款31640美元 准备金10547美元 存款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系列 来往记录 准备金 贷款 存款 68360美元 205077美元 273437美元 贷款31640美元 准备金10547美元 以此类推 100000美元 300000美元 400000美元 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计算公式 C 计算举例并图示 帕金教材P253 b假如某商业银行吸收存款10万美元 准备金率为10 现金外流率为30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货币 请问 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为多少 商业银行又可以创造多少存款货币 货币乘数mm cu 1 cu re 0 3 1 0 3 0 10 3 25 M mm H 3 25 10 32 5万美元 5 通过货币乘数创造存款货币的影响因素 P388 A 商业银行将存款中超过准备金的部分全部贷放出去 B 银行客户只用转账支出 不提取现金 C 货币乘数能成倍地扩大货币供给 也能成倍地紧缩存款额即货币供给 二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工具 P383 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A 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关键 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从而影响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B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活动的两种情况 C 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后在乘数效应作用下 成倍地创造存款货币供应 准备金 1亿美元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 资产 负债 有价证券 1亿美元 曼哈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美联储向商业银行购买 曼哈顿商业银行 资产 负债 有价证券 100亿美元 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为有价证券支付 1亿美元 1 2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中央银行向公众购买有价证券 准备金 1亿美元 资产 负债 有价证券 1亿美元 曼哈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美联储向某个一般公众 高盛银行购买有价证券 高盛银行 有价证券 1亿美元 并通过一张存入高盛银行在曼哈顿商业银行账户的支票为有价证券支付 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亿美元 在曼哈顿商业银行的存款 1亿美元 曼哈顿商业银行 资产 负债 高盛银行存款 1亿美元 1 2 3 公开市场购买活动后乘数过程的一轮 公开市场购买活动的乘数效应 公开市场购买100000美元 准备金 存款 现金 货币 贷款100000美元 贷款66667美元 现金33333美元 66667美元 33333美元 100000美元 贷款60000美元 序列 进行 现金外流33 33 法定准备金率10 接下页 公开市场活动的乘数效应 准备金 存款 现金 货币 存款40000美元 现金20000美元 贷款36000美元 准备金4000美元 存款24000美元 现金12000美元 以此类推 16667美元 130667美元 65333美元 196000美元 10667美元 序列 进行 6667美元 53333美元 160000美元 16667美元 83333美元 250000美元 货币量增加了2 5万 是货币基础增加的2 5倍 2 调整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 P385 贴现率的含义 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影响商业银行借款的成本和准备金数量 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最终影响存款货币的供应量 贴现率调整的作用有三 首先是影响基础货币从而影响存款货币供应量 其次是发出宏观调控信号 最后是为了与其他利率保持一致 3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P387 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贷款规模 利息率 最终影响总需求 在经济萧条时期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使商业银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货币 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 使利息率降低 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总需求的扩大 在经济膨胀时期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三 货币政策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1 膨胀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A 含义 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 从而增大信贷的规模 降低利率 以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B 作用机制 货币供给增加后 扩大社会支付能力 刺激消费 降低利率 刺激投资 提高物价 压低实际工资 相应提高资本边际效率 有利于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四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P388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间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工具 P394 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防止经济过热或疲软保持稳定就业水平 防止失业率过高 维持国际收支处于基本平衡 四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间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工具 中间目标 调控货币供应量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调控利率水平 控制信用配给额度 控制基础货币量 工具 手段 从事公开市场业务 调整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四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2 中间目标之间存在冲突 P388 A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变动之间往往会不一致 原因 利率高低还受货币需求的影响 B 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与控制利率之间 控制利率相对比较容易 如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目标利率 2 中间目标之间存在冲突 P388 C 控制货币供应量目标相对困难 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利率才能影响企业和家庭的消费及投资决策 而利率目标与货币供应量目标往往存在不一致性 D 因此 中央银行往往采取 盯住利率 的货币政策 而不断调整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i L M M0 M1 i1 i0 L 3 中间目标的选择条件 P390 分析威廉 普尔模型 A 选择控制货币量作为目标的条件 最终目标选择为某一产出水平 如果实际产出主要受总支出影响 IS曲线移动 但经济主体对利率比较敏感时 中央银行应选择保持货币量不变而使利率变动的政策 通过利率变动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使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相一致 见P391图16 3 a IS曲线移动引起产量变化时选择货币量和利率为控制目标的差异 i Y LM M Y LM i i IS1 Y1 Y1 IS2 Y2 Y2 3 中间目标的选择条件 P390 B 选择控制利率作为目标的条件 如果最终目标选择为某一产出水平 当实际产出主要受总供给影响 货币需求 LM曲线移动 但经济主体对利率不敏感时 中央银行应选择保持利率不变而直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控制货币需求的政策 使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相一致 见P391图16 3货币存量目标与利率目标 b LM曲线移动引起产量变化时选择货币量和利率为控制目标的差异 i Y IS Y i LM i LM1 Y1 LM2 Y2 Y1 Y2 4 其他中间目标的选择 P393 P396 A 信用配给作为目标 B 以基础货币为目标 P396 5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选择 P396 A 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 B 以名义GDP为目标 P397 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P246第11章 一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二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一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一 财政政策在收入 支出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参阅帕金教材P227 二 财政政策在收入 价格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参见帕金教材P233 三 财政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P254 一 财政政策在收入 支出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参阅帕金教材P227 1 调整政府采购对实际GDP的效应 A 政府支出变动同C I一样 会引起总支出的变动从而使总收入 实际GDP 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B 政府支出变动引起总支出和总收入变动情况图表分析见后 C 政府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 实际GDP 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从而乘数的大小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总支出 1992年万亿美元 5 6 7 8 9 5 6 7 8 9 a b c d e AE0 45o线 政府购买增加0 5万亿美元使AE曲线向上移动0 5万亿美元 以及实际GDP增加2万亿美元 政府购买乘数是 0 政府采购变动对实际GDP决定的作用 政府采购变动对实际GDP决定的作用 a5 00 54 53 751 00 55 251 05 75b6 00 55 54 501 00 56 001 06 50c7 00 56 55 251 00 56 751 07 25d8 00 57 56 001 00 57 501 08 00e9 00 58 56 751 00 58 251 08 75 实际可支配最初的最妆的新的新的GDP税收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政府购买计划总支出政府购买计划总支出 Y T Y T C I G AE C I G G AE C I G 万亿美元 一 财政政策在收入 支出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2 调整税收对实际GDP的效应 A 税收变动特别是所得税率的变动 影响居民和企业可支配收入 进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使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 提高税率 可支配收入减少 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下降 AE曲线下移 国民收入下降到新的均衡点 紧缩性政策 降低税率 可支配收入增加 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上升 AE曲线上移 国民收入提供到新的均衡点 扩张性政策 变动 增加 税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5 6 7 8 9 5 6 7 8 9 AE0 45o线 税收增加1万亿美元使AE曲线向下移动0 75万亿美元 以及实际GDP减少3万亿美元 税收乘数是 总支出 1992年万亿美元 0 变动 减少 税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5 6 7 8 9 5 6 7 8 9 AE1 45o线 税收减少1万亿美元使AE曲线向上移动0 75万亿美元 以及实际GDP增加3万亿美元 税收乘数是3 总支出 1992年万亿美元 0 2 调整税收对实际GDP的效应 B 税收变动对国民收入 实际GDP 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从而乘数的大小 C 税率变动不同对GDP产生的作用程度有所不同 a固定税 总额税 变动的影响 完全取决于乘数的倍数 AE曲线上下平移 b累进税变动的影响 AE曲线斜率发生变化 乘数倍数比固定税大 减税或增税时都是如此 累进税提高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5 6 7 8 9 5 6 7 8 9 AE0 45o线 总支出 1992年万亿美元 0 4 3 累进税降低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5 6 7 8 9 5 6 7 8 9 AE0 45o线 总支出 1992年万亿美元 0 9 8 一 财政政策在收入 支出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3 调整政府转移支付对实际GDP的效应 A 政府转移支付变动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 与税收变动的作用方向相反 程度相同 B 一般将税收变动与转移支付变动合并在一起 考虑净税收即税收变动 转移支付变动对实际GDP的影响 二 财政政策在收入 价格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参见帕金教材P233 收入 价格模型假定商品市场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而变动 货币市场利率不变 分析财政政策变动对AS AD的影响从而对实际GDP与物价的作用程度 价格的变化有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收入 价格模型图 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进行分析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物价和实际GDP的短期效应分析 短期内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实际GDP增加 但物价水平也上涨 由于物价上涨 使实际均衡GDP增加的幅度小于物价不变时的幅度 即乘数作用减小 另外 短期供给曲线斜率越大 物价上升越快 实际GDP增加越少 乘数作用越小 但乘数仍大于零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短期作用 线性函数 90 110 130 150 a AD0 7 8 9 8 6 126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 1992 100 有失业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短期作用 非线性函数 90 110 130 150 a AD0 7 8 9 8 2 126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 1992 100 有失业的财政政策 2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物价和实际GDP的长期效应分析 长期内 实际GDP等于潜在GDP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 如果此时还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总支出增加带动总需求增加 短期均衡大于充分就业均衡 劳动力需求超过充分就业 货币工资开始上升 企业成本增加 总供给减少 物价上升 在潜在GDP上达到均衡 因此 长期中 财政乘数是零 实际GDP最终回归潜在GDP 但物价持续上升 出现滞胀现象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长期效应 线性函数 90 110 130 150 a AD0 7 8 9 126 8 6 SAS0 LAS 充分就业时的财政政策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 1992 100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长期效应 非线性函数 90 110 130 150 a AD0 7 8 9 120 8 2 LAS 充分就业时的财政政策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 1992 100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均衡GDP和物价水平的效应 短期和长期 90 110 130 150 a 7 8 9 120 8 2 LAS 实际GDP 1992年万亿美元 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 1992 100 三 财政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效应分析 P254 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分析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作用过程 P255 2 凯恩斯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总效应和挤出效应 P256 3 凯恩斯主义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总效应及挤出效应 P256 4 古典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总效应和挤出效应 P257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作用过程 i Y LM IS0 Y0 i0 IS1 Y1 Y1 Y0 Y Y Y1 i Y Y0 凯恩斯条件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i Y IS0 Y0 i0 IS1 Y1 Y1 Y0 i1 LM i 凯恩斯主义条件下财政政策的作用 i Y LM IS0 Y0 i0 IS1 Y1 Y1 Y0 Y Y Y1 i Y Y0 古典条件下财政政策的作用 i Y LM IS0 Y0 i0 IS1 Y1 Y1 Y0 Y Y Y1 i Y Y0 5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三种情况与劳动市场的关系 P257 如果劳动市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即实际GDP 潜在GDP时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只会导致利率的提高 而不会使GDP和国民收入再增加 古典状态 如果劳动市场和资源市场都未达到充分利用程度 则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提高实际GDP 增加国民收入 但同时导致利率的提高 又是实际GDP的增加幅度减少 凯恩斯主义状态 5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三种情况与劳动市场的关系 P257 如果劳动市场和资源市场存在大规模过剩 经济严重萧条或危机 则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大幅度提高实际GDP水平 增加国民收入 因为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保持不变 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凯恩斯状态 货币对财政扩张的适应见P259图11 6 货币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适应 i Y LM0 IS0 Y0 i0 IS1 LM1 Y1 二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一 货币政策在收入 支出模型中的效应 参阅帕金教材P280 二 货币政策在收入 价格模型中的效应 参阅帕金教材P280 三 货币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效应 参阅多恩布什教材P248 一 货币政策在收入 支出模型中的效应 1 膨胀性货币政策的效应 膨胀性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量 M P 增加 利率i下降 投资I 包括消费和出口 增加 总支出AE增加 AE曲线上移 GDP增加 2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 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量 M P 减少 利率i上升 投资I 包括消费和出口 下降 总支出AE减少 AE曲线下移 GDP下降 膨胀性货币政策对实际GDP的作用 i i L M I MS0 MS1 MD ID i0 i1 膨胀性货币政策对实际GDP的作用 AE0 i0 AE1 i1 Y AE Y0 Y1 二 货币政策在收入 价格模型中的效应 1 货币供给增加对GDP和物价的作用 A 在经济衰退阶段 货币供给增加 将使总需求增加较大 从而较大程度地增加实际GDP 但对价格影响较小 B 在充分就业阶段 货币供给量增加 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实际GDP增加不多 C 在经济比较稳定阶段 货币供给量增加 既增加实际GDP又提高商品价格 货币供给增加对GDP和物价的作用 P Y 二 货币政策在收入 价格模型中的效应 2 货币供给减少对GDP和物价的作用 A 在经济衰退阶段 货币供给减少 将使总需求减少较大 从而较大程度地减少实际GDP 但对价格影响较小 B 在充分就业阶段 货币供给量减少 总需求减少引起价格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实际GDP下降较少 C 在经济比较稳定阶段 货币供给量减少 既减少实际GDP又使商品价格下降 三 货币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效应 P248 1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P249 A 实施膨胀性货币政策 B 实现紧缩性货币政策 2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P250 d 货币政策在IS LM模型中的作用过程 i Y LM0 IS Y0 Y1 i0 E0 LM1 E1 i1 E2 Y2 E Y i 3 货币政策在三种不同经济情况下的具体效应分析 P251 A 凯恩斯情况 流动性陷阱 B 古典情况 P253 C 凯恩斯主义情况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P259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不同 P260 2 投资补贴对私人投资及均衡收入 利率的影响 P260 投资补贴使IS曲线右移 i i Y I I i0 I0 Y0 LM I I1 IS IS1 Y1 Y i I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A 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B 如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 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 如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政策与产出构成 i Y LM0 IS0 Y0 i0 Y A B C 如何使产量达到潜在水平 第三节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P162第8章 一 政策实施中的效果问题二 政策力度的选择问题三 政策实施原则的选择问题 一 政策实施中的效果问题 1 政策效应的时滞 P165 A 内部时滞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行动时滞 B 外部时滞 2 预期与反应的不确定性 P169 二 政策力度的选择问题 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光储一体化系统2025年在农村地区电网建设的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与资源回收行业绿色转型路径与市场前景分析
- 2025年金融数据治理与数据资产化技术变革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氢能重卡在机场货运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安全性能测试与评估报告
- 演唱 猎人合唱教学设计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人音版
- 2025年中国高纯镍丝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高纯度碳酸亚乙烯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深海油气资源勘探设备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项目工作推进中心公开选调事业人员的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港口码头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2024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化妆学员协议书
- DG-TJ08-2461-2024 旧住房更新改造查勘标准
- 闲置资产盘活管理办法
- 中职历史说课课件
- 遥感科学与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