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模式课堂教学八年级语文(上)课内训练题班级: 学号: 姓名: 6、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憎恶( ) 模样( ) 积攒( ) 诘问( )田埂( ) 掳去( ) 惊骇( ) 针灸( )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d sh p wn jun xi b r yu shn4、补充完整下列四字词语。前_ _后合 莫_ _其妙 深不可_ _ 死_ _白赖 月残星_ _ 繁_ _之至5、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惊骇: 掳去: 震悚: 惶急: 企望: 山坳: 6、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请简要分析。7、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_的人”写三句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第二课时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1-13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1、仔细品味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12、简要说说第段和第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13、从选文看,文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7、背影第一课时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1交卸( ) 2狼j( ) 3妥帖( ) 4tu唐( ) 5琐xi( ) 6晶莹( ) 7踌躇( ) 8pn shn( )二、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1差:chi( )ch( )ch( )2丧:sng( )sng( )3禁:jn( )jn( )4奔:bn( )bn( )5栅:zh( )shn( )三、解释加粗字的意思1不能自已( ) 2情郁于中( )3触目伤怀( ) 4举箸( )四、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乱七八糟的样子。_ 2凄惨暗淡,不景气。_ 3看到心里感到悲伤。_ 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_5细小而繁多(的事)。_ 6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五、选词填空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A惨淡 B凄惨 C暗淡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A牢靠 B妥帖 C可靠六、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第二课时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一)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中的“聪明过分”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中的“漂亮”一词?3概括这段文字的段意。8、台阶第一课时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凹凼( ) 尴尬( )( ) 挪( ) 嗄叽( )( ) 门槛(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微不足道: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大庭广众:4.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5.“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6.试比较背影与台阶的异同点。第二课时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 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 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 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 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7.给加点的字注音。黏( ) 掺( )8.下列动词是从原文中抽出来,请把它们选入上文空格中。飘 浮 滚 挑9.“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为什么用“踏”而不用“和”或“踩”?10.为什么“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9、老王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伛( ) 翳( ) 取缔( ) 骷髅( ) 滞( )笨 愧怍( )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荒僻: 塌败:取缔: 凑合:滞笨: 愧怍:3课文记叙老王的工作和生活,重点详写了哪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写?4课文末段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你认为作者拿钱给老王的行为是不是“侮辱”了他?请说说你的理由。第二课时阅读课文第8-1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8段中反复写老王“直僵僵”的,又说他“面如死灰”,像“僵尸”“骷髅”,这样写表明老王_,暗示了他_。2第10段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3第11段中“我强笑说”,这里的“强”应怎样解释?“强笑”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4第16段中说“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格?5老王送东西给“我们家”表达谢意,本“不是要钱”的。可他为什么又收了“我”的钱?请你揣摩一下老王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并回答:老王“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10、信客第一课时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克扣(k) 接济(j) 稀罕(hn) 穷愁游倒(lio) B诘问(ji) 呵斥(h) 吊唁(yn) 连声诺带(nu) C伎俩(zh) 唏嘘(x) 焦灼(zhu) 长途跋涉(sh) D憎恨(zng) 昏厥(ju) 捆扎(z) 颦难从命(sh)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跋涉( ) 灰黯( ) 昏厥( ) 唏嘘( ) 晦气( ) 嫉妒( ) 伎俩( ) 吊唁(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 ) (2)处世经验和人之常情。( ) (3)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 (4)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 4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 ) (2)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之谊?( ) (3)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 5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 ) (2)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一只绿色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 (4)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 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使他深受感动。 (3)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4)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7你认为文中的信客是个什么样的人?归纳出来。 第二课时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8ll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8第一自然段中,乡民们“羡慕”、“嫉妒”的是什么?“轻蔑”、“嘲笑”的是什么? 9你是怎样理解划曲线句子的? 10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寓意丰富,感情深沉,试进行品析。11从选段来看,你对“信客”这一职业了解了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重点一、复习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2、 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3、 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写人记叙文。二、复习内容:(一)、重要字词:1、阿长与山海经惊骇 震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2、朱自清交卸 奔丧 狼藉 簌簌 赋闲 典质 颓唐 琐屑3、台阶尴尬 凹凼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4、老王伛偻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5、信客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克扣(二)、作家作品:作家、字(原名)、时间、籍贯、代表作、评价鲁迅豫才(周树人);朱自清;杨绛;李森祥;余秋雨(三)、课文思路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技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及正侧面描写)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四)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1、人物及主人公:课文写了哪些人?主人公是谁?课文通过哪些事写人?2、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分析;(2)背景(环境)分析;(3)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 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4)侧面描写。3、主题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或撰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五)、写人记叙文的阅读难点问题1、作者对阿长怀有怎样的感情?作者是如何描写阿长的?从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人?这些描写具有什么特色?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详略怎样安排? 2 、背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语考试题及答案
- 白卷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实务知到智慧树答案
- 精麻药品处方权及处方调剂权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基层口腔科感控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 耳鼻喉科模拟考试题+答案
- 中小企业经营与管理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学生物学新课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东莞租房合同模板(含水电费分摊协议)
- 2025版南海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隐患排查专业服务合同
- 土地使用权法律风险尽职调查指南
- 2025年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故宫博物馆院课件
- 2025年8月16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业水平测试)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一周 新程启航礼润心田-开学典礼
- 2025年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突发疾病应急演练方案(脚本)
- 幼儿园保安人员培训记录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年运城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真题
- 设备晨会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