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 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 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25.争论的故事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板书设计: 17 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26.剪枝的学问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 剪枝的学问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 远近 闻名 疯长 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 远近 闻名 挥舞 养分 吸收 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习作八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小组讨论讨论。 指名说。 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学生自由练说。 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练习八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3、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4、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5、学写毛笔字。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第二组连环画图:请学生仔细看图,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教师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幅连环画:同桌讨论,说说图中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老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的精彩字、词、句,可板书在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同学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小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间先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师生、生生对话。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三个字:轰、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谈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学习成语。 (2)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意思及用法并归类。(难解的字或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拾房间家务课件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民航机场工程实务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药用植物功能物质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新生准入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北京事业编笔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专业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中商职鉴市场营销师培训教师考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 摘抄笔记写法课件
- 共同决策医患沟通案例
- 沟槽开挖监理实施细则
- 备用课件包备8太平95589操作指南
- 小学校本教材:弟子规
- 利群数据仓库ibm方案含参考预算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
- 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 GB∕T 5059.1-2014 钼铁 钼含量的测定 钼酸铅重量法、偏钒酸铵滴定法和8-羟基喹啉重量法
- DIN32711轴环连接多边形轮廓P3G第2部分计算和定尺寸
- DB42∕T 1710-2021 工程勘察钻探封孔技术规程
- 膝关节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