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分析“你们这些坏老师”梁丽雅观察对象:中四班部分幼儿观察原因:在平时与家长的交流中,经常会听见家长向教师要求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用新昌话讲就是要“撸顺毛”。多赞赏孩子,应该说这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但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这样一些孩子,非常喜欢表扬,对老师的善意的批评表现出极大的抵触情绪,如我们班的石磊、石良宇。每当做错事,老师批评几句,就会又哭又闹,并出现“我明天不来了,”“你们这些坏老师”等消极言语。反思分析:当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一样看待。因此,家长无意中总是对自己的孩子表扬多于批评。孩子对表扬就形成了过分的依赖。相反,对批评,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无原则的抵触心理。过多的表扬还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的欢心。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这样一来,孩子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俗话说:人无完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孩子一旦养成了只能听表扬,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事实上,家长对孩子表扬的目的就在于让孩子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好时,通过表扬能够促使孩子渐渐地不需要外部表扬就能获得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能够帮助孩子在成人后树立做事情的自信心。也就是说,表扬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最终的“不表扬”。 措施及建议: 因此,为了能纠正一些孩子过分嗜好表扬的习惯,我建议家长这样做 掌握表扬的技巧。表扬是一门艺术,需要把握好表扬的技巧。小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言行需要大人的表扬,从而增强自信心。但是,家长对孩子的表扬,一般不要使用物质奖励。比如,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母亲喜欢这样教导孩子:“宝贝儿,你乖乖地睡啊,妈妈明天给你买巨无霸!”这样做,将促使孩子过早地贪恋物欲。一旦养成了习惯,没有物质性刺激,孩子就很难接受家长的教导。而且,如果父母向孩子的承诺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兑现,这将大大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刚开始表扬多一点,然后慢慢地减少。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等,起初,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进步了,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则需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或成绩时,再对其给予表扬。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发挥表扬的作用。 切忌表扬过度。父母表扬孩子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当孩子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时,一定要不吝赞美之词。一个家长说:“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要求特别严。在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几乎从未对我的言行加以赞许。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兴冲冲地回家告诉父亲。哪想到父亲却冷冰冰地对我说,你能在全年级排第几。当时我感到特别伤心,觉得父亲很不近人情。正因为父亲从不表扬我,所以我在20岁之前一直缺乏自信。”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对孩子的表扬太夸张,这将促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对待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中,把握好轻重。 表扬要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孩子的某些言行得到了父母的认可,父母为了强化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在表扬孩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教导孩子这样做为什么可取?将为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因何而受表扬,即使父母未对其加以表扬,孩子也会自觉地把这种好的言行保持下去。这样做,还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做到:“不管爸爸妈妈表扬与否,我都会这样做!” 2006、9案例分析“名人”谢霆锋梁丽雅观察对象:谢霆锋观察原因: 我们班的谢霆锋从小班入园以来,一直是一个让老师操心的孩子,不守纪律,生活常规差,与小朋友容易发生矛盾、上课、做作业时不专心、潦草、拖时间、出差错,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做其它事也往往有始无终等等。他的种种行为,在班中已经引起了公愤,许多家长向老师反映,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他坐在一起,怕受其影响。对于他的种种不良行为,我们两位班老师多次进行了批评教育,也向其家长进行了反映,但收效甚微。反思分析: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教师,首先,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方式进行了反思。我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对谢霆锋是否有效,如果没有效果,那说明我们两位老师并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在做的只是一些无用功。但在尝试了各种教育方法以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不会是孩子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想到这里,我利用休息时间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多动症方面的信息。经查阅发现,谢霆锋的现状与多动症的症状有众多吻合之处。为慎重起见,我与谢霆锋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贴心的交谈,对谢霆锋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措施及建议: 在得到谢霆锋妈妈的同意后,我用咖啡法对谢霆锋进行了测试。(资料显示: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谢霆锋在服用咖啡以后,出现了短时间的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的现象,我一开始的怀疑得到了应证。因此,为了尽早地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干预,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对谢霆锋要求应适当,不能与一般同学一样严格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抓基本内容,不再增加额外负担。对谢霆锋良好表现和进步行为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增强他的信心,对其不良行为,应给予适当的处分和批评。如不遵守课堂纪律时,可令他站立听课几分钟,或没收他的玩具或给予口头警告。但处罚时不能羞辱和取笑他,更不能谩骂或殴打,以防产生逆反心理和不良后果。安排他坐在教室的前排或老师可以看到的地方,尽量减少他分心和额外的刺激。请家长在家中配合一些统合训练,下面简介几种训练方法:1、拼图、下棋:让孩子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棋类的玩法2、每天要求固定听半小时故事。3、每天早晨起来跑步,要求跑300至500米。4、家庭条件允许的可以练习弹钢琴,每天弹10-20分钟。5、每天要求跳绳或踢毽,要固定时间,每次10分钟左右。6、固定作息时间。7、经常走平行木,练稳定性。8、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让孩子把在纸上大小不同,次序也被打乱的110的数字、依次找出,让孩子把110甚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起来,组成多种有趣的画面等等。 2006、10案例分析坏脾气男孩张子蒙梁丽雅观察对象:中四班 张子蒙观察原因 我们班的张子蒙现在已经成了幼儿园的小名人。许多的老师看见他都会说“这就是你们班的张子蒙呀。”在他身上,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他有着一头与众不同的黄头发,有一个让人生畏的坏脾气,还有一个一发脾气就不讲理的外婆。自从他的外婆到幼儿园来无理取闹以后,他的坏脾气更是与日增长。几乎已经到了一个我行我素的地步,想什么时候玩玩具就什么时候玩玩具,想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我们两位老师看在眼里,无奈在心里。反思分析: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教师,首先,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方式进行了反思。也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资料显示,造成张子蒙现在这种状况主要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1、外婆的暴躁脾气从小对张子蒙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2、从与张子蒙妈妈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父亲经常不在身边,出于愧疚心理,张子蒙的妈妈对他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他的一些无理要求也经常给予满足,比如半夜睡醒后带张子蒙到公园玩一圈再回来睡,允许他把口水吐在身上等等。措施及建议: 第一,孩子大哭大闹时,要采取不理睬态度。必须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是无济于事的。等孩子停了哭泣,能够心平气和地回答问话时,再去教育他。孩子看到成人态度坚决,自然会停止哭闹,听从教育。 第二,当孩子不听家长劝阻或拒绝服从命令时,可放手让他自己去碰碰钉子。当他受到挫折时,自然会知道家长为什么不让他做的道理了。这种处理越及时越好。 第三,经历“反抗期”是幼儿正常发育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注意适当加以鼓励,促进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当你不满意孩子的行为时,在批评的同时仍要表示喜欢他,对于不良行为应坚决制止。要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在别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严肃清道理,并引导孩子自觉采取补救措施。第四,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愉快情绪时,应设法了解其原因,适当要求可以满足,过分要求可不加理睬。 2007、1 案例分析乖孩子的秘密梁丽雅观察对象:中四班 石均哲观察原因:哲哲是我们班最乖的一个小男孩,从小班入园那天开始,除了偶尔会见他哭一会,其他根本没什么事让老师烦心,他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静静地上课,静静的吃饭,总是喜欢一个人玩,不想玩的时候就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他的语言发展很慢,说话时会漏掉一些音或说得不标准,如鸡念成“一”,鞋子说成“椰子”等。或者他不懂也不会用一些词,比如“走”、“我”、“进来”、“大”等等。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他说的话别人很难听懂。所以小朋友与他交流很困难,也很少见他与小朋友们交流。在老师眼中,他应该绝对是一个好孩子,但在他的身上,我很难找到同龄孩子应该有的天真和活泼。反思分析:哲哲的问题在入园前就已经出现,应该与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关系不大,要找到问题的关节还是应该在哲哲入园前的生活环境,带着这些问题,我到哲哲进行了一次家访,希望能了解一些哲哲入园前的一些情况。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哲哲生活在一个大家庭,祖孙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在与哲哲妈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由于上班比较忙,从小哲哲有爷爷带,爷爷耳朵不太好,总是喜欢把音量开得很响,哲哲从小就跟在爷爷的身边,爷爷不太爱说话,与哲哲的交流很少,爷爷看电视,孙子也跟着看。经过分析反思,我认为哲哲的一些反常表现可能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听觉受到了一些不正常的刺激,过大的音量或刺耳的声音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造成损害,另一方面是没有受到婴儿期良好的语言刺激,体验到良好的亲子依恋。措施及建议: 控制 让孩子多听听自然的声音。家庭音响不要长期放过大或过小的音量,有幼儿的家庭,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以下为好,也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寺庙包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经济法模拟试卷(公司法与合同法案例)重点难点突破
- 涉外监管协议书
- 白宫贸易协议书
- 小麦管理合同协议书
- 家庭停电赔偿协议书
- 淘宝挂名协议书
- 工程公司担保协议书
- 矿山技术协议书
- 离婚案件协议书
- 2024年西安曲江二小教师招聘真题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MOOC】运动与健康-湖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大全(口算练习题50套直接打印版)
- 改革开放前后的交通变迁
- 清产核资基础报表(模板)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1
- 航空公司《维修工作程序》维修工时管理程序
- 钢结构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规章制度
- 简约风世界博物馆日宣传教育PPT专题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