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1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4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 杨某 男 21岁 学生 因 反复齿龈出血 皮肤紫癜15余年 加重10天 入院 病史摘要及体征 现病史 患者15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齿龈出血 量少 可以自止 并常伴有皮肤紫癜 无肌肉及关节肿胀 一直未到医院检查及治疗 近10天来因咽痛 低热 体温约37 5 紫癜症状加重 时有鼻衄 肉眼血尿而入院 无咳嗽胸痛 无腹痛腹泻 无排黑便 无盗汗 体重无明显增减 体查 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 面色苍白 鼻腔无活动性出血 全身有较多的出血点及紫癜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胸廓无压痛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肉及关节无血肿 实验室检查 血象检查 白细胞8 109 L 中性杆状粒细胞14 中性分叶粒细胞63 嗜酸性粒细胞2 淋巴细胞16 单核细胞5 红细胞3 12 1012 L 血红蛋白125g L 血小板32 109 L 网织红细胞2 6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81 2 109 L 出血时间 10分 凝血时间8分 试管法 实验室检查 骨髓检查 中幼粒细胞6 晚幼粒细胞10 中性杆状粒细胞21 中性分叶粒细胞18 嗜酸性杆状粒细胞1 嗜酸性早幼粒细胞0 5 原红细胞0 5 早幼红细胞3 中幼红细胞18 晚幼红细胞9 淋巴细胞10 浆细胞O 5 组织细胞0 5 原巨核细胞2个 幼巨核细胞17个 颗巨核细胞40个 未见产板巨细胞 裸巨核细胞7个 血小板减少 细胞化学检查 中性粒细胞NAP活力48 积分59分 内铁36 外铁 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三项 ANA 斑点型PAIgG256 3ng 107血小板 PAIgA25 2ng 107血小板 PAIgM7 0ng 107血小板 抗心磷脂抗体 IgG 1 20 IgA 1 5 IgM阴性 ENA系列阴性 Coomb试验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WBC3个 高倍视野 RBC200个 高倍视野 Pro0 5g L 尿胆红素 尿胆原 粪常规 WBC2个 高倍视野 RBC0个 高倍视野 粪胆红素 粪胆原 潜血 影像学检查 胸片 未见异常 B超 肝脏未见异常 脾厚4 2cm 轻度肿大 请给出诊断 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病例分析 骨髓分析 骨髓增生旺盛 明显活跃 粒 红比例正常 2 1 1 粒系增生良好 伴有成熟加速及轻度退化性变 红系增生良好 成熟正常 看到中幼红细胞分裂型 成熟红细胞未见明显变化 多色性红细胞数多见 巨系增生旺盛 以颗粒型及幼巨核细胞为主 未见产板巨核细胞 散在血小板少见 提示巨核细成熟障碍 部分巨核细胞体积较小 胞浆量少 颗粒缺乏 核浆界线不清 有变性空泡 并可见巨大 畸形血小板 提示产板功能障碍 裸巨核细胞增多与出血有关 结合血象血小板减少 红细胞仅呈轻度减低与失血有关 骨髓内巨核细胞过度增生 伴成熟 功能障碍 临床呈毛细血管型出血改变 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理变化 病例分析 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依据 1 患者有广泛出血累及皮肤 粘膜及内脏 2 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3 脾脏轻度肿大 4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及成熟障碍 5 PAIg阳性 6 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病例分析 鉴别诊断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发热 贫血 出血三大症状 肝 脾 淋巴结不大 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 但一般贫血较重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 网织红细胞不高 骨髓红 粒系统生血功能减低 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 2 过敏性紫癜 多有病毒 细菌 寄生虫感染史 或接触可能至敏的食物及药物史 为对称性出血性斑丘疹 以双下肢为多 可有血尿 蛋白尿 血小板计数 功能及凝血相关检查除BT可能延长外 其它均为正常 一般易于鉴别 病例分析 鉴别诊断 3 Evans综合征 特点是同时发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Coombs试验阳性 病情多严重 多数病人经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有效 4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各种脾肿大疾病 骨髓受侵犯疾病 化学和药物过敏和中毒 药物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功能 或与血浆成分合并 形成抗原复合物 继而产生抗体 再由抗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 破坏血小板 过敏反应开始时可见寒战 发热 头痛及呕吐等 溶血性贫血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 应仔细检查 找出病因 以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 5 红斑性狼疮 早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怀疑时应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 LEC 可助鉴别 病例分析 鉴别诊断 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见于任何年龄 基本病理改变为嗜酸性物栓塞小动脉 以前认为是血小板栓塞 后经荧光抗体检查证实为纤维蛋白栓塞 这种血管损害可发生在各个器官 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 肝脾肿大 溶血较急者可发热 并有腹痛 恶心 腹泻甚至出现昏迷 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症状 网织红细胞增加 周围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 血清抗人球蛋白试验一般阴性 可显示肾功能不良 如血尿 蛋白尿 氮质血症 酸中毒 预后严重 肾上腺皮质激素仅有暂时组合缓合作用 7 急性白血病 ITP特别需与白细胞不增高的白血病鉴别 通过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及骨髓检查发现原始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的30 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 1 一般疗法 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 2周内出血较重 因此发病初期 应减少活动 避免创伤 尤其是头部外伤 尤其是头部外伤 重度者卧床休息 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 阿司匹林可致出血 亦须避免 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 避免腔粘膜损伤 为减少出血倾向 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 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 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 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 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慢性病例出血不重或在缓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疗 但应避免外伤 预防感染 有时轻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严重复发 治疗措施 2 输新鲜血或血小板 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 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 输入的血小板可很快破坏 寿命短暂 几分钟至几小时 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 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 而减轻出血倾向 治疗措施 3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认为激素的疗效系由于 降低毛细胞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出血倾向 减低免疫反应 并可减少PAIgG的产生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 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 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 目前仍主张在发病1个月内 特别是2周内 病情为中度以上或发病时间虽长 但病情属重度以上的病人应给予激素治疗 用药原则是早期 足量 足程 一般用强的松1mg Kg d 2mg kg d 分2 3次或清晨一次口服 若出血严重 强的松可用至120mg m2 d口服或用氢化可的松400mg m2 d或氟美松10 15mg m2 d静脉点滴 待出血好转即改为强的松60mg m2 d 一般用药3周左右 最长不超过4周 逐渐减量至停药 治疗措施 4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点 对重茺以上出血病儿 亦可静脉点滴输入大剂量精制丙种球蛋白 IgG 约0 4g kg d 连用5天 约70 80 的病人可提高血小板计数 特别对慢性患者有暂代切脾手术的倾向 但此种精制品费用昂贵 一时不易推广 治疗措施 5 免疫抑制剂 激素治疗无效者尚可试用 长春新碱每次1 5 2mg m2 最大剂量2mg 次 静脉注射每周一次 或每次0 5 2mg m2加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 4小时 连用4 6周为1疗程 用药后血小板可见上升 但多数病人停药后又下降 仅少数可长期缓解 因疗效短暂 故较适用于手术前准备 环磷酰胺2 3mg kg d口服或每次300 600mg m2静脉注射 每周1次 有效时多在2 6周 如8周无效可停药 有效者可继续用药4 6周 硫唑嘌呤1 3mg kg d口服 一般一个月后方可显效 这些免疫抑制剂可与皮质激素合用 治疗措施 6 其它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试用炔羟雄烯异恶唑 达那唑Danazol DNZ 这一非男性化人工合成雄激素 治疗顽固性慢性ITP患者 即刻效果尚好 维持效果时间较短 故对准备切脾手术而需血小板暂时上升者有一定价值 其作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