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ppt_第1页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ppt_第2页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ppt_第3页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ppt_第4页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utoCAD2005中文版应用教程 AutoCAD 课题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 教学目的 1 掌握图层的设置方法及操作步骤 2 掌握常用 绘图 工具和 修改 工具的使用 3 熟练运用AutoCAD提供的各种工具绘制平面图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AutoCAD 一 复习提问 1 AutoCAD2005提供的绘图命令有哪些 AutoCAD 直线 构造线 多段线 多边形 矩形 圆弧 圆 云状线 样条曲线 椭圆 椭圆弧 插入块 定义块 点 面域 图案填充 表格 文字 一 复习提问 2 AutoCAD2005提供的编辑命令有哪些 AutoCAD 删除 复制 镜像 偏移 阵列 移动 旋转 缩放 拉伸 修剪 延伸 拉长 打断 倒角 圆角 分解 二 讲授新课 任务目标用AutoCAD绘制密封板平面图 如下图所示 问题 1 该图主要有哪几种轮廓线组成 2 该图包含了哪几种线型 3 该图是否为对称图形 AutoCAD 图形分析 该图主要有直线 圆和圆弧三种轮廓线组成 该图包含粗实线 细实线和细点画线三种线型 该图上下对称 左右对称 AutoCAD 任务实施过程 1 启动AutoCAD2005用鼠标左键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AutoCAD2005图标或单击任务栏中 开始 按钮 程序 菜单中 AutoCAD2005 项即可以启动软件 便进入到AutoCAD2005的用户界面 AutoCAD AutoCAD 2 设置图层 1 图样上有粗实线 细实线和细点画线3种图线 以3种线型设置图层 2 单击对象特性工具栏中的图层按钮 弹出 图层特性管理器 对话框 如右图所示 AutoCAD 2 设置图层 3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 单击 新建图层 按钮在图形中创建一个新图层 AutoCAD 系统自动命名为 图层1 如右图所示 此时图层名称呈现为可编辑状态 输入图层名 中心线 将该图层命名为 中心线 2 设置图层 4 单击 中心线 图层上的线型图标 Continuous 弹出如图1所示的 选择线型 对话框 选择 CENTER 选项 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完成操作 若对话框中没有 CENTER 选项 单击 加载 按钮 弹出如图2所示对话框 选中CENTER项 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 即可完成线型加载 AutoCAD 图2 图1 2 设置图层 5 单击 中心线 图层上的线宽图标 弹出如右图所示的 线宽 对话框 在其中选择 0 20 选项 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完成操作 AutoCAD 2 设置图层 6 按照上述操作步骤 在图层中建立 粗实线 和 细实线 图层 如右图所示 AutoCAD 3 绘制细点画线 1 设置当前图线单击 对象特性 中的 当前层 列表框右边的下拉箭头 弹出图层列表 如右图所示 在列表中点取 中心线 层 AutoCAD 3 绘制细点画线 2 绘制水平中心线单击 绘图工具栏 中的 直线 图标 命令行出现操作提示 指定第一点 单击鼠标左键 指定水平线的第一点 命令行的操作提示变为 指定下一点 沿水平方向移动鼠标 在命令行中输入76 按回车键确认 便绘制出一条长76mm的水平中心线 AutoCAD 绘图技巧 使用辅助绘图工具中的 正交 图标 可以方便地绘制出水平线和垂直线 单击 正交 图标 即打开正交功能 再次点击 正交 按钮即关闭该功能 辅助绘图工具栏的其他几个按钮的使用方法和 正交 按钮相同 AutoCAD 3 绘制细点画线 3 绘制垂直中心线单击 绘图工具栏 中的 直线 图标 命令行出现操作提示 指定第一点 打开对象捕捉按钮 移动鼠标捕捉水平中心线的中点 如图1所示 单击鼠标左键 便指定了垂直中心线的第一点 操作提示变为 指定下一点 在垂直方向移动鼠标 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单击鼠标左键 确定垂直线的第二点 如图2所示 AutoCAD 图1 图2 3 绘制细点画线 单击所绘垂直中心线 图线变为如图1所示状态 左键单击垂直中心线下面的 小四方框 也称夹点 并向下拖动 到达合适的位置 再次单击鼠标左键确定 如图2所示 按Esc键退出拉伸状态 如图3所示 AutoCAD 图1 图2 图3 绘图技巧 在绘制图形过程中 常常需要拾取某些特殊点 如圆心 切点 端点 中点或垂足等 靠人的眼力来准确的拾取这些点 是非常困难的 AutoCAD提供了 对象捕捉 功能 可以迅速 准确地捕捉到这些特殊点 从而提高了绘图的速度和精度 对象捕捉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单一对象捕捉和自动对象捕捉 AutoCAD 3 绘制细点画线 4 绘制左右两垂直细点画线单击 修改工具栏 中的 偏移 图标 命令行中出现操作提示 指定偏移距离 用键盘输入30 按回车键确认 操作提示变为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 同时十字光标变为小方框 如图1所示 单击垂直中心线 拾取的铅垂线变成虚线 如图2 命令行中的操作提示变为 指定点以确定偏移所在一侧 单击垂直中心线右侧任意一点 即可画出右侧的细点画线 如图3 按相同的方法画出左侧的细点画线 如图4 AutoCAD 图1 图2 图3 图4 4 绘制 25 40及R5圆 1 设置当前图线将 粗实线 设为当前图线 2 绘制两同心圆单击 绘图工具栏 中的 圆 图标 命令行出现如图1所示提示 单击水平和铅垂中心线的交点来指定圆的圆心 操作提示变为 指定圆的半径 用键盘输入12 5 按回车键确认 即可画出 25的圆 用相同的方法绘制出 40和R5的圆 如图2 3所示 AutoCAD 图1 图2 图3 5 绘制外形轮廓 1 单击 绘图工具栏 中的 直线 图标 并打开 对象捕捉 按钮 捕捉水平中心线右侧端点 单击左键指定为所绘制直线第一点 垂直方向移动鼠标 在命令行中输入尺寸10 按回车键确定所绘直线长度 如图1所示 关闭 正交 移动鼠标捕捉 40的切点 如图2所示 单击鼠标左键 得到图3所示图形 AutoCAD 图1 图2 图3 5 绘制外形轮廓 2 单击 修改工具栏 中的 镜像 图标 系统提示 选择对象 用鼠标左键拾取两轮廓线 单击鼠标右键结束拾取 系统提示 拾取镜像线的第一点 单击水平中心线的端点 系统提示 指定镜像线第二点 单击水平中心线的另一端点 得到如图1所示图形 用相同的方法 可绘制出整个图形的轮廓 如图2所示 AutoCAD 图1 图2 6 绘制两侧凹槽的水平粗实线 单击 绘图工具栏 中的 直线 图标 捕捉R5圆与右侧竖直细点画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 单击鼠标左键 确定直线第一点 向右移动鼠标 捕捉与竖直粗实线的垂足 如图2所示 单击鼠标左键 确定直线第二点 得到图3所示图形 用相同的方法 绘制其他3条水平粗实线 见图4 AutoCAD 图1 图2 图3 图4 问题 所有的轮廓线都绘制完了 是不是就结束绘图呢 比较图1和图2 会发现我们绘制的图形有多余的线条 有的线条太长 有的线条太短 下面利用修改工具栏的修改命令进行修改 AutoCAD 图1 图2 7 修改图形 1 修改左右凹槽的轮廓线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 修剪 图标 系统提示 选择剪切边 选择对象 同时十字光标变为小四方框 移动小四方框 选择凹槽水平粗实线作为修剪边 单击鼠标右键结束选择剪切边功能 系统提示 选择修剪对象 单击右侧竖直粗实线 得到如图1所示图形 单击R5圆的右侧 得到图2所示图形 单击鼠标右键 结束修剪 用相同的操作方法 修剪其他多余的线条 得到如图3所示图形 图1 图2 图3 AutoCAD 7 修改图形 2 修改左右两侧的竖直细点画线左右两侧的竖直细点画线还有点长 单击 修改工具栏 中的 打断 图标 系统提示 选择打断对象 用鼠标左键拾取 如图1所示 向下移动光标 选择合适的位置点 如图2所示 单击左键 完成打断 如图3所示 用相同的操作方法 打断其他过长的线条 如图4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AutoCAD 7 修改图形 3 延长水平中心线为了便于画图 我们开始绘制的水平中心线只有76毫米长 不符合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 的要求 需要延长中心线 单击水平中心线 如图1所示 拖动右侧夹点 向右移动 在命令行中输入5并按回车键确定 图2 用相同的方法 向左拖动水平中心线 图3 按Esc键 退出拖动状态 如图4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AutoCAD 8 保存图形 单击 文件 菜单中 另存为 命令 出现右图所示对话框 利用该对话框可将我们绘制的图形存放在文件夹中 记住 要起一个好记的名字 AutoCAD 9 退出AutoCAD2005 单击AutoCAD2005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退出操作 AutoCAD 注意 由于AutoCAD提供了许多绘制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一个图形可能有多种画法 这里仅介绍一种画法 今后我们可以通过AutoCAD提供的帮助 学习其他绘图方法和技巧 AutoCAD 三 课堂练习 用AutoCAD绘制如右图所示平面图 AutoCAD 四 小结 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AutoCAD绘制密封板平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