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运机修理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铲运机修理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铲运机修理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铲运机修理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铲运机修理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铲运机修理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铁矿岗位名称铲运机修理工编号Q/WMB88101030713-xx批准日期xx.5.16生效日期xx.5.16页数:第1页共1页编制刘圣辉审核批准1.岗位名称铲运机修理工1.1作业特性铲运机修理1.2检修设备柴油铲(ST-2D、JCY- 2、ST 710、TORO6)电动铲(TORO151E、EJC145E)运料车(UT-45A、CJL-5)1.3作业地点和范围尖林山地面及井下各采区、铁门坎和龙洞的井下各采区。 2.作业前的准备2.1上岗时间本工种属四班三运转倒班作业,接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早班845时、夜班1900时),提前15分钟到达接班室参加班前会,准确交接班。 2.2接受任务方式和要求2.2.1通过班前会承接上本班次工作任务。 2.2.2接受作业长、班长的口头或书面作业指令。 2.3着装防护要求2.3.1认真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上岗。 2.3.2为便于夜间或井下作业给修理人员配发了手电筒,要求保持良好的照度。 2.4工具要求2.4.1为检修作业配备了常用的修理工具和共用的专用工具。 用于设备的检测、拆卸、组装。 2.4.2起重用工具配有手葫芦、钢丝绳和锁扣、千斤顶等,用于起吊重物。 使用前要检查确认完好。 2.4.3配备撑木、枕木和阻车器,用于停车时的打掩,防止溜车和撑住举起的铲臂。 2.5岗位职责要求2.5.1负责完成车辆的各类检修、经济技术指标和临时交办的任务。 2.5.2正确使用设备、机具,负责维护、保养,并保证技术性能达标。 2.5.3熟悉承修车辆的构造原理,合理使用配件材料,负责修理质量。 2.5.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作业场地清洁,对安全文明生产负责。 2.5.5认真填写岗位各项原始记录,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2.6协调互保要求制定互保对子和联保互保责任书。 作业时要加强互相配合作业的动态互保。 2.7安全确认的方式和内容2.7.1接受任务时的确认。 2.7.1.1在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时,根据上级安全指示并结合本次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清楚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对策;并形成书面记录。 2.7.1.2对作业中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认2.7.1.2.1车辆伤害车辆是否停稳、停车制动是否刹住,前后车轮是否掩塞好,举起的铲臂是否插上安全销和用撑木撑好,吊(顶)起的车架是否用枕木垫牢。 车辆原地转向时中间铰接处不得站人。 2.7.1.2.2机械伤害运转中的发动机、钻床、切割机和砂轮机,旋转的风机、皮带和传动轴,切割后的毛边、毛刺,所使用的工具、加工件。 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2.7.1.2.3起重伤害起吊重物的过程中(包括起重设备的点检维护、检修)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物断裂坠落等。 2.7.1.2.4触电伤害检修中使用照明、电焊等是否漏电,线路是否安全。 电动铲检修时是否断电,送电试车前是否确认无误。 涉电检修时,应先停电并挂停电警示牌;不得带电作业。 2.7.1.2.5灼烫电、气焊作业时要防止烧烫伤,焊接和切割的部位要冷却后方能接触,发动机未冷却时不能触碰。 2.7.1.2.6压力、弹力伤害在检修液压系统和有弹簧的部件时要确认系统压力和弹簧弹力是否卸掉,否则会被击伤。 2.7.1.2.7火灾使用电、气焊时,机体和检修场地的油污较多,易引起火灾。 2.7.1.2.8高处坠落登高上车架顶部作业时,要注意防滑,站稳抓牢。 离地面2米以上作业要使用梯子和安全带,要确认梯子安全带完好。 安全带高挂低用,挂点牢靠。 2.7.1.2.9冒顶坍塌井下检修作业时,要确认现场顶板、边帮岩石牢固。 2.7.1.2.10中毒窒息不能在不通风的车库和巷道内启动柴油机,在井下作业时要注意炮烟和粉尘。 2.7.2作业中的确认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制定的施工方案和安全对策。 另外还要针对检修的具体设备、故障现象和作业场地进行观察分析,如发现新的或未预料到的危险因素;应立即停下来。 制定出可靠的安全对策后方能继续作业。 2.7.3作业后的确认2.7.3.1检修完成后要清点工具、打扫现场。 不得将工具、零件和其它杂物遗留在机器内。 2.7.3.2检修完成后要将临时跳接的电线、支护的筋板和支架拆除。 2.7.3.3要确认无误后方可拿掉停电牌送电。 试车前要确认车顶及车前后均不得有人。 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恢复。 2.8精神状态自我检查身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 联互保对子及动态联保的对子,在作业前和作业中。 都要互相观察对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如发现身体和精神状态差的应不得让其上岗作业。 3.岗位作业项目和过程,危险因素辨识,安全对策。 3.1拆卸3.1.1拆卸的项目及过程3.1.1.1.拆卸大臂,油缸,铰接,发动机,变速箱。 3.1.1.2.拆卸高压油管,高压气管。 3.1.1.3.拆装轴承及薄金属机件。 3.1.1.4.拆卸笨重机件。 3.1.1.5.拆卸弹性机件。 3.1.1.6.正确使用机具设备。 3.1.2拆卸过程中的危险因素3.1.2.1拆卸举升油缸及其油管时未将大臂插上锁销和支撑撑木,打大锤带手套,起吊重物时使用吊具不当、未捆绑牢固,车轮未塞好,车架未用枕木垫好。 中间铰接处有人时转向,将人挤伤。 3.1.2.2拆卸压力或弹力系统、部件时未将压力或弹力解除。 3.1.2.3方法不当将轴承等机件打破,碎片崩出伤人。 3.1.2.4拆卸重物件时两人以上协同配合不好,使用吊具不当。 发生坠落伤人。 3.1.3拆卸过程中的安全对策3.1.3.1拆卸举升油缸及其油管时,要将举起的大臂插上锁销或用撑木撑稳;并用钢绳栓在天车吊钩上。 拆卸大臂时打大锤不得带手套,并确认周围无阻碍。 拆卸铰接时要将不动的车架车轮塞好垫牢,避免铰接脱开时栽倒。 拆卸发动机和变速箱时要正确使用吊具和工具,起吊时捆扎牢固。 中间铰接处有人时不得转向。 3.1.3.2拆卸压力系统和弹力部件时,应先解除系统压力和弹簧的弹力。 3.1.3.3拆卸轴承和薄金属机件时,不能直接敲打,应垫上软质材料并适当施力。 3.1.3.4拆卸重物件多人配合作业时,要协调一致;避免击打、坠落伤人。 起吊时由专人指挥,不得用麻绳、铁丝、皮带等代替钢丝绳。 3.2清洗3.2.1清洗的项目及过程3.2.1.1使用清洗剂清洗。 3.2.1.2使用柴油、汽油清洗。 3.2.1.3使用水、高压风清洗。 3.2.2清洗中的危险因素3.2.2.1清洗剂可能有毒、腐蚀性,可燃性。 3.2.2.2柴油、汽油有挥发性、可燃性。 3.2.2.3水能导致触电、电气短路。 高压风会将灰、泥沙吹入眼睛、鼻、耳。 3.2.3清洗中的安全措施3.2.3.1使用清洗剂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避免中毒和被腐蚀烧伤。 如有挥发、可燃性,应注意隔绝火种、防火。 残液不得乱倒。 3.2.3.2使用柴油、汽油清洗时,要注意防火,禁止接近明火、加热或抽烟。 残液不得乱倒。 3.2.3.3使用水清洗时,要先断电;要防止电气线路短路。 使用高压风时,要注意避免将灰或泥沙吹入眼睛、鼻、耳。 3.3检验3.3.1检验的项目及过程3.3.1.1目测检验。 3.3.1.2器具检验。 3.3.2检验中的危险因素3.3.2.1目测检验中未发现的毛边、毛刺会割伤、扎伤3.3.2.2备品备件未经检验而使用会发生故障,导致事故。 3.3.3检验中的安全措施3.3.3.1对零部件进行目测,发现毛边、毛刺要先处理,避免伤害人体。 3.3.3.2零部件使用前,要用器具进行检验。 发现几何尺寸误差、质量不合要求的不能安装使用;避免在装配、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 3.4组装3.4.1组装的项目及过程3.4.1.1.装配检修部件,必须确认组合结构。 3.4.1.2.部件组装。 3.4.1.3.复杂件组装。 3.4.1.4.予装组合。 3.4.2组装中的危险因素3.4.2.1装配部件不正确,导致运行发生故障伤人。 3.4.2.2掉入杂物在机器内部,引起故障伤人。 3.4.2.3对孔安装时,用手摸孔找正,易伤手。 3.4.2.4安装大部件时,吊装发生坠落。 3.4.3组装中的安全措施3.4.3.1要正确装配零部件,以免造成事故。 3.4.3.2结构复杂的大件装配修理完毕后,必须检查才能封盖,不得掉入其它物件。 3.4.3.3对孔组装,严禁用手摸孔找正。 3.4.3.4吊装大部件时,要正确使用吊具,捆扎牢固。 由专人指挥。 3.5试车3.5.1试车的项目及过程3.5.1.1检查确认。 3.5.1.2起动试车。 3.5.1.3.交车。 3.5.2试车中的危险因素3.5.2.1检修时打开或断开的仪器仪表或电器部件的盖子、接线端头、油管接头等未经确认复原;会发生短路打火、触电、液压油或柴油外泄引起火灾。 3.5.2.2启动时人员未完全从机体上撤离,可能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3.5.2.3交车时有变动的部分未向操作人员说明,会引起事故。 3.5.3试车时的安全措施3.5.3.1试车前一定要确认打开或断开的盖子、接线端头、油管接头、跳接的线路以及所有安全保护装置等都应复原。 3.5.3.2启动前要确认机体上下及周围不得有人。 3.5.3.3交车时对变动的部分要向操作人员详细说明,交待清楚是注意事项。 4.本岗位必须杜绝的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4.1进入现场未穿戴好规定的劳保用品。 4.2作业前未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 4.3起吊作业前起吊设备、机具和吊具未经确认完好。 4.4打大锤、手锤、操作钻床或砂轮机时带手套。 4.5对孔装配时用手摸对孔。 4.6带电作业,不挂停电牌。 4.7举起的大臂未用撑木撑住和用钢丝绳挂在吊钩上。 5.本岗位安全作业对现场环境、工具、原材料、上下工序、生产工艺的要求5.1本岗位安全作业对现场环境的要求5.1.1作业现场要通风,且有足够的照明。 5.1.2巷道顶板、边帮岩石稳定。 5.1.3现场各种规定、标语、警示牌必须完整清晰。 5.1.4现场和车上的防火器材,干净有效,铅封完好,定置管理。 5.1.5现场物件堆放有序,检修场地无障碍物。 5.2本岗位安全作业对工具、原材料的要求5.2.1工具类:5.2.1.1手锤、大锤:使用前应检查手柄是否松动,以免脱出造成事故。 锤面应无裂损、缺口、卷边、无油污。 5.2.1.2钢丝钳:开启灵活,转轴无锈蚀,握把无油污,绝缘无破损。 5.2.1.3黄油枪:整体洁净,枪筒无变形破损,油管嘴接头相符,油嘴无泄漏。 5.2.1.4各种板手及管钳:活动扳手及管钳调整轮要灵活可靠,开度口平整无缺损,无裂痕。 卡角无磨损。 5.2.1.5螺丝刀:刀柄与金属杆的连接肖子无松动,无脱落,刀杆无变形,刀口无缺损。 5.2.1.6手电筒:灯泡完好,开关灵敏,电量充足,外壳无油污。 5.2.1.7钢(手)锯铰接处销子和孔以及把手等无变形、无裂纹、无锈蚀。 5.2.1.8锉刀、刮刀锉刀、刮刀应装有带金属箍的木把,刀体及木把无裂纹,连接牢固。 5.2.1.9手葫芦各部连接牢固,钩头、链条转动灵活无断裂无脱焊。 5.2.1.10吊具钢丝绳、锁扣无锈蚀无断裂,钢丝绳头插接规范。 5.2.1.11千斤顶千斤顶外壳应平整无裂纹,活塞杆无变形。 液压顶无漏油。 5.2.1.12虎钳钳口、底座不得松动。 夹持机构完好,无裂纹。 5.2.1.13手携式电动工具(手电钻、手砂轮、电动扳手等)电动工具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外接电缆应无破损折裂,绝缘良好,电插头安全可靠。 5.2.1.14錾子淬火硬度适中,无卷边、裂纹、缺口等。 5.2.1.15普通砂轮机砂轮机最好安装在专门砂轮间内或朝向墙壁或无人无设备的地点,基座牢固,砂轮转动平稳,无震动。 砂轮片夹持牢固不得有裂纹、损伤和缺口,用木槌敲击时声音清脆无哑裂声。 要有完好的防护罩。 砂轮外缘与托架间隙不得超过3mm。 5.2.1.16台钻台钻应安装牢固,机体及台面清洁。 台钻上的传动皮带必须安装防护罩。 开关、按钮等电控部件完好,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5.2.2器材类:5.2.2.1灭火器:检修现场、铲运机上配备的灭火器,定置整洁,铅封完好,有定压,未过期。 5.2.2.2阻车器:制作规范,无缺损,无脱焊,无裂痕,安全牢靠。 5.2.2.3各种锁销有提环,无裂纹,制作规范。 5.2.2.4撑木、枕木木质好,无裂痕,端头打金属箍。 5.2.3原材料:5.2.3.1电线、电缆材质及规格符合要求,表面完好无破损。 5.2.3.2冷却液、柴油、机油、液压油和润滑脂规格型号须符合相关设备的设备使用规程、设备维护规程中的规定,包装正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