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初三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初三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初三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初三文言文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文言文复习一、词语(实词、虚词、活用、通假)二、句子(句式)送东阳马生序三峡小石潭记三、筛选信息主旨(作家、背景、思想感情)中心句重点句(疑难句)四、重点语段主旨与语段的关系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重点句的作用五、写人记事描写类文章人物写景记事和思想感情的关系值得注意的几点:1、10篇的范围,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2、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多为已有的前人的观点。(了解,理解)3、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4、多读、熟读。5、讲解要清晰、简明。(简明是清晰的体现、化繁为简)6、做理解分析题要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根据文章表达的主要思想内容来答题。7、深浅要适度。二、文言文阅读(1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畏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凤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祥、允之任也。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 尔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一项是( ) (3分)A.躬耕于南阳达于汉阴 B.受任于败军之际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1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3.选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2分)14.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3分) 15.作者对出师后的国内政事作出安排,推荐贤臣的目的是什么?(3分) 10.探望,拜访 此,这 那时以来 11.B 12.(1)三次到茅屋来探望我(2)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13.(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15.(1)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伟、董允等。(2)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3)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曹刿:有爱国心与责任感。在敌国入侵时,立即“请见”,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并主动请战。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见卓识,其见解高于“肉食者”。 有较高的说话技巧。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对国君,是启发诱导,以理服人。 非常谨慎、稳重。战斗中仔细察看,洞悉了敌方败退的真相,方下令追击。 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抓住战机,战后阐述了“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平庸,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 义正辞严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答案: 62分 A (A致:取得集中 B益:更加 C患:忧虑 D辞:言语)73分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旬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顺扣O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82分 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93分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各1分)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2226题。(13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23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负者歌于途 负: 杂然前陈者 陈: 觥筹交错 觥: 山肴野蔌 蔌: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 22B 23背 摆放 酒杯 蔬菜 24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 ,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2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26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分)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其岸势犬牙差互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译文: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译文: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答: 答案: 5(1分)柳宗元6(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7(4分)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8(2分)意在表现(贬居生活)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0(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1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可爱者甚蕃 ( ) 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答案: 11多(0.5分)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叫2题。(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猥自枉屈 猥: (2)以咨善道 诹: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以伤先帝之明 盖亦以精力白致者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21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答: 22 (1)选文第2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4分)答:(1) (2 ) 答案: 18、(1)降低身份 (2)询问 (3)表明,显扬 (4)的原因(每小题1分,共4分。)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 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21、我在战事失败(或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