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介绍了黄山姿态各异的松树,尤其是三大名松。 黄果树瀑布体会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瀑布,各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与美妙。 莫高窟重点也应放在作者的表达上,就如课后作业第四题一样,要求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习作五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电视、广播中去发现公益用语,然后再设计。 教学内容: 1、在读通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2、读课文扫除障碍,完成性测试。 重难点: 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清障碍。 3、在读通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读通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读通句子,质疑问难。 3、读课文扫除障碍,完成性测试。整体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读懂课文。能较流利的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识记字形,默写生字。 课时安排:16课 2课时17课 2课时18课 2课时习作5 3课时练习5 2课时16、黄山奇松备课日期: 使用班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媒体】投影、课件、录像【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题质疑。同学们曾经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今天,颜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安徽省看看“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板书)。请看大屏幕!(播放黄山风光视频)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其中的一绝奇松(板书)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相机标划“?”)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就一定能解答这些疑惑。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课文中把不理解的字词标划出来。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交流(相机板书“潇洒”“遒劲”“蟠曲”等词语)“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划出了不理解的字词,这个习惯很好!谁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啊?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劲” 是多音字。【jn】力量;力气:使劲有劲手劲。精神;情绪:冲劲儿干劲十足。效力;作用:酒劲儿药劲儿。神情:瞧他那高兴劲儿!趣味:这电视剧真没劲!【jng】正直,挺拔,坚强有力:士。松。草。良将旅。疾风知草,烈火识真金。遒劲【qijng】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潇洒的“潇”共十四笔,伸出你聪明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最后四笔:撇 竖 小撇 小捺(点)这些词语的意思颜老师都知道。是让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呢?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读几遍课文,疑问总是能解决的?来,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潇洒】神情举止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遒劲】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蟠曲】同“盘曲”,曲折环绕。“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不简单!鼓励鼓励自己!三、精读课文,理解升华。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预案一】黄山松千姿百态。(相机板书:形)1、你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吧。2、理解“屹立”“屹立 斜出 弯曲”比划“弯曲 斜出 屹立” “屹立”应该怎样理解?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能通过朗读展现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来吗?谁来试试?我们在读的时候,放慢速度,这样就能把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读出来了。来,我们把这段齐读一遍。【预案二】三大名松黄山松的姿态实在太多了!要想看黄山松,最好的去处就是 “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了,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这一段,试着用横线、波浪线、双横线分别标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1)迎客松(出示迎客松的文字)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元帅的诗词同样也是赞美了黄山松的高尚品格!(相机板书“神”)多么潇洒挺秀的迎客松啊!多么热情好客的迎客松啊!多么坚韧顽强的迎客松啊!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了!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带着对迎客松的敬意,一起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听你们的朗读真的是一种享受!(2)陪客松、送客松(出示课件)玉屏楼前还有形如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我们接着往下读(黄山上只有这三大名松吗?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转入预案一)总结回顾: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 四、拓展延伸,快乐作业课下收集资料,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为开展“黄山四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做准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感受黄山的美。(板书:黄山)2、首先,我们来回忆三个问题:黄山被誉为什么?(天下第一奇山)它有哪“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哪一绝特别有感情?(板书:奇松)(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走进黄山,一起去领略黄山松的“奇”。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是什么地方?(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你喜欢哪一棵,找出句子,大声朗读几遍。 3、指名读,交流。4、听出来了,同学们都把松树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的亲切、友好!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迎客松:1、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2、学习句子:“迎客松生机。”A、边看迎客松的图片边适当引导,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B、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一千多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一千多个寒来暑往。) 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这是一棵多么顽强的松树啊!你能把它读好吗? C、学生练读指名读赛读评读齐读3、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4、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学习句子:“它有一丛象征了。”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 B、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地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C、通过朗读把你对迎客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5、这棵迎客松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更是整个黄山的象征。人们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6、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迎客松呢? 填空:( )的迎客松 (不屈不挠 生机勃勃 热情好客)7、这么美的迎客松,这么奇的迎客松,这么热情好客的迎客松,你们愿意将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谁背得最快最熟练。 陪客松:、过渡: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黄山松真神奇呀!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到黄山后,接着陪客松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现在,请找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一起读一遍。、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欣赏“绿色巨人”,感受它的高大。) 、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博大的胸怀,那浓烈的情感,那无私的奉献怎能不让我们心生爱意?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朗读训练。 送客松: 1、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呀!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送客松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2、瞧,这就是送客松,觉得它长得怎样?找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默读。再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想象一下,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告别的话)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4、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齐读第二段) (三)比赛背诵,加深印象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把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棵松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得最快最熟练。 (四)欣赏画面,驰骋想象 1、同学们,在玉屏楼上除了能看到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棵松外,还能看到许多姿态不一的奇松。2、齐读第三自然段。3、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完成:这么多的奇松翠柏,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更加。4、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 ) 、小结:同学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齐读第三段。 (五)、总结全文美丽的黄山,是中国的瑰宝;神奇的黄山,是全世界的奇观;梦幻般的黄山,是大自然的骄子!黄山正敞开双臂欢迎我们!同学们,把今天的见闻和感受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分享一下。说不定,听了你介绍,他们会带你去黄山游玩呢。(六)、作业:完成同步学习。【板书设计】黄山奇松松 陪 送客 客客迎 松 松千 姿 百 态教后记:17黄果树瀑布备课日期: 使用班级: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瀑布声音、样子的句子。3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壮美。教学重点:认写生字,在读中感悟瀑布壮观的景色。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特点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想象,感受感受瀑布的壮美。教学准备:1教师:生字卡片和教学挂图或课件。2学生: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有条件的准备在瀑布前的留影。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老师也收集到了瀑布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音像资料。)3请学生谈感受。4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贵州省的,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随着京京同学一起到贵州去看看这壮美的黄果树瀑布。(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教师:赶快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娃娃,多读几遍。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这些生字娃娃就是今天大家要认识的新朋友,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小声地拼读几遍,注意把生字娃娃叫准。3你认为哪些生字娃娃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再教教大家。教师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驶”、“湿”、“衫”、“扇”等字。4教师:调皮的生字娃娃呀,摘掉了它们的拼音小帽,跑到了你们的生字卡片上,看看还认识它们吗?(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生字卡片采用抢读、轮流读等方式认字,并交流识字方法。)检验识字效果。(玩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的两头各有8个生字,分两组对读或男女生对读。)5教师:怎样才能记住生字娃娃的样子呢?谁愿意把自己好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呢?三、精读课文,体会瀑布的壮美1读了课文,抽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请学生找出京京观看瀑布的不同位置,用“”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远处观瀑台水帘洞从山洞出来。)3思考:京京在不同位置发现瀑布各是什么景象?用“”勾画出来。4小组交流汇报。远处:声如打雷,形似飞河,20层楼高,水珠飞溅,晶莹耀眼。观瀑台: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洗去疲劳。水帘洞:泉水丁冬,形似巨幅窗帘。从山洞出来:彩虹好似系在窗帘上的彩绸。四、指导朗读,读中悟情1你最喜欢哪些句子?(相机引出描写瀑布声音和样子的句子。)2出示有关句子,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如:瀑布落到深深的潭里,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晶莹耀眼,像给大山罩了一层洁白的面纱。结合“20层楼高”上下文,想象水珠溅起的壮观景象。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如:罩把饭罩上、面罩3美美地朗读。(教师范读、引读、个别读、对比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瀑布的壮美。)4试背。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读一读要求会写的生字。2要写好这些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3教师重点指导“迎”、“挺”、“旅”3个字的书写。4学生描红,书写,相互评议。六、小导游解说评比活动1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黄果树瀑布。2师生评议,评出最佳小导游。七、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记一记,背一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亚洲最大的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壮美的黄果树瀑布。齐读课题。2、复习词语。【课件出示】杰作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远近闻名喧嚣 人喧马嘶 雷声轰鸣 訇然作响悬挂 腾空而上 随风飘飞 漫天浮游 要求:第一行词语读出气势,第二行发现共同点,读出声音的响亮,第三行读出了对词语的理解。齐读一遍。二、整体感知课文1、【课件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指名读正确、读好这句话。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他是杰作的?(板书:杰作)(声音、形态和感受。)三、学习2-4自然段1、咱们先来听听瀑布的声音吧!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声音有什么样的特点?读读2、3自然段,思考一下。(声音轻、柔美、动听。)2、从哪里知道的?【课件出示】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3、指导读出声音的柔美。4、离瀑布较近时,那声音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声音很响。)5、从哪里感受到的?6、指导想象:“众人的喧闹,群马的嘶鸣。”声音大不大?瀑布声盖过了“人喧马嘶”,声音就更大了,那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读出声音的响亮。)7、透过树的缝隙见到瀑布时,听到的声音又是什么样的特点呢?(声音巨响。)8、为什么说是巨响?【课件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9、作者把哗哗的水声比作了什么?10、指导读出声音的巨响。11、瀑布声不只是巨响,还富有节奏,如同大合奏一般,美在其中。指导读出美的感受。12、师小结:同一道瀑布,三次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会不一样?13、女生读第一个小分句,男生读第二个小分句,第二句话齐读,感受声音的变化。14、如此巨大声响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15、哪些词语写出了瀑布的壮美?(悬挂、宽幅白练、泻)指导读出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16、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会形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银雨洒金街。景观之奇,奇在哪里?【课件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找一找。 17、交流:奇在激起的水花高达数百米。奇在激起的水花漫天浮游。【点红四字词语】先想象着画面读好四字词语,再读好这一节。奇在“银雨洒金街” ,银和金的色彩之奇。18、【课件出示】水花漫天浮游的视频。水花漫天浮游给你什么感觉?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那奇妙的境界。19、课文写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还要写“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呢?多壮美的瀑布呀!此时,你们一定会由衷地赞叹:【课件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四、学习5-7自然段1、作者用心去听、去看,更用心去感受着黄果树瀑布。请默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感受的句子,思考作者有哪些独特的感受? 2、交流:(1)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作者感受到了什么?(舒服极了)为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2)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作者感受到了什么?(灌满活力)为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通过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让学生明白瀑布的壮美令人陶醉,让人兴奋,感觉浑身充满力量了。3、为什么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因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4、为什么会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联系第5自然段想一想。因为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所以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5、小结:因为群山环抱,所以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因为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所以四周乐声奏鸣;因为四周乐声奏鸣,所以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6、如果你是其中一游客,身在这乐池中,此时你会干什么?7、作者还有什么感受呢?请你读读。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作者感受到了什么?(挟来生机)为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8、欣赏的是同一道瀑布,作者三次感受为什么会不一样?(坐的位置不同。)小结:感到舒服是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刚接触瀑布时; 感到活力是坐在下面,亲密接触瀑布时; 感到生机是久久地坐着,与瀑布融为一体时。与瀑布亲近的程度不同,感受就不一样。9、请三个同学分别读三句话。【要求一个比一个好。】10、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此时,你一定会发自肺腑地感叹:【课件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啊!生齐读这句话。五、学习第8自然段请大家快速浏览第8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为什么还要写徐霞客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呢?引读第8自然段。六、朗读全文黄果树瀑布真是太壮美了,打开书朗读全文,让我也沉醉在你们的朗读之中!生齐读课文。七、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看谁填得最准确最生动。(1)(2)口头完成,其他的写在书上。(1)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2)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3) 壶口瀑布从高处(泻)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4) 泉水咕嘟咕嘟往外(冒)。(5) 一辆汽车疾驶而过,(溅)了我一身泥水。(6) 丝丝春雨(飘)落在草地上。2、交流答案。3、课外作业。(1)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抄一抄,背一背。 (2)背诵叶圣陶的瀑布。瀑布 还没有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板书设计:17 黄果树瀑布 声音 大大自然的杰作 形态 宽 感受舒服 活力 生机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教后记:18莫高窟备课日期: 使用班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脉落,能初步背诵第2到第4自然段。3、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理解过渡句的作用。4、能用“有有有还有”造句。5、理解“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6、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理解过渡句的作用。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教学难点: 1、理解“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领略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颗明珠的风姿,感受我们人类的智慧。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生齐读)好,老师已经听出了大家探知的欲望了,接下来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看看莫高窟里都珍藏着哪些宝物。(生大声朗读课文)二、整体感知合上课本,初次游览莫高窟的什么给你的印象最深?(生回答,分别有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我们初游就小有收获,接下来我们细细品味吧!三、精读课文(一)细读课文第二自段。1、默读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2、汇报并朗读,注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等词。3、结合图片再读。4、看到这些彩塑,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齐读最后一句)5、整体感知两千多尊彩塑的魅力。(齐读第二自然段)6、你发现这个自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感知总分总的结构)7、介绍彩塑,试着背诵。(二)品读第三自然段。接下来我要们进入壁画窟。请大家结合我们刚才的方法自学第三自段,看谁找到的知识点多,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呀,用你自己的符号标出来。1、生自学第三自段。2、汇报结果,师适当引导补充,并指导朗读。3、感受着这些精美的壁画,老师仿佛也进入了那美伦美奂的飞天世界,来齐读“壁画上的飞天”。感受省略号的作用,并补充。4、除了飞天,壁画的内容还很丰富,来让我们铭记这些生动的的画面吧!(齐读并背诵)5、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当然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反映古代行商艰苦生活的,有体育竞技的,有学校的等等,谁能用“有有有还有”写一段话。(生练习)6、一起重温那宏伟瑰丽的壁画吧(播放课件,生背诵)(三)感知第四自然段。现在我们到了最有价值的洞窟-藏经洞,来齐读这个自然段。1、齐读。2、谈感受,师简单讲解有关历史,此刻你想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说些什么。3、真是气愤呀,真是可恶呀,来,我们在愤怒中勃发,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生再次齐读)四、总结感知。1、参观完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抒发感情)2、但是大家知道吗?这么生动的彩塑,这么美妙的壁画,这么珍贵的文物,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块泥一块泥塑成的,一笔一笔画出来的,黄沙满天,不能雕刻,只能用泥塑;没有现代化的机械,没有日光灯的照明,只能靠手工锥凿,正是这些最普实的劳动人民用他们锲而不舍地辛勤劳动,才创造了这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让我们齐读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吧!五、课外拓展。敦煌莫高窟于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还有许多古迹也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苏州园林,乐山大佛,它们是我们祖国的瑰宝,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齐呼“我爱你中国”吧!(播放我爱你中国歌曲,生齐声朗读整篇课文。)六、课堂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主动探究,朗读感悟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点击彩塑)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点击“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6)小结学法。找中心句读文质疑品读背诵3、学习第3自然段(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点击“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4)引读背诵。4、学习第4自然段(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3)指导朗读、背诵。5、学习课文第三段(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3)指导朗读。(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2)(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2、练习、展示、评议。六、课外延伸,构建联系(点击背景音乐,出示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七、作业:完成同步学习板书设计:莫高窟彩塑 壁画 藏经洞 明珠、宝库-智慧的结晶教后记:练习5教学目标:1、会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会比较形近字,并用形近字组词。3、会仿照“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