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需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在大力提倡“发扬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来谈论“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好象很是不合时宜。但是有感于目前语文教学中种种似是而非的现象,有些话还是不得不说。首先,我们要澄清什么是“教师主体”。一说起“教师主体”,人们就往往会想到传统语文教学中那种教师主宰着课堂,“满堂讲、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以为那就是“教师主体”的体现。我以为这是不正确的。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耳提面命,学生洗耳恭听,看起来似乎是教师一个人在把持着课堂,他显然就是课堂里的主体了,其实,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传声筒”,是被教材,教学参考,备课资料等等掌控着的傀儡而已,根本就没有“主体”地位可言。这样的课堂,真正的主体是教材,是教参!教师只是“伪主体”罢了。教师主体意识的缺失,主体地位的丧失主要是由于教师“公共话语”下的弱势地位所决定的。因为教材、教参、考试答案的权威性,迫使教师不敢说自己的话,惟恐是不恰当的,不敢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惟恐是和考试无关的。但就教师自身而言,我们也往往满足于这种“贩卖”的便捷,欣喜于这种“贩卖”内容的“正确”。长此以往,在教学中没有了教师自己的话,没有了教师自己的思想,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说是“教师主体”呢?在这种教师主体缺失的教学中,即使有很多“启发式”、“XX式”的教学形式,也只不过是在地位缺失的前提下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花样翻新罢了。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不少语文课堂一改过去沉闷的“满堂灌”、“满堂记”,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样的课堂形态下,学生“动”了起来,气氛“活”了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态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在很多张扬“学生主体性”的课堂里,教师地位却在缺失。因为学生成为“主体”了,进行“自主探究了”,所以教师就甘居幕后,甚至对课堂只是提几个问题启发一下,然后听之任之,袖手旁观。教师也由原来的“主宰者”成为了“旁观者”。根本不去顾及学生的探究方向,探究方式,探究结果。难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要以教师的“地位缺失”为代价的么?那样的语文课堂除了让学生“主体”了之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作用呢?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新课程提倡“学生主体”,教师就可以“不作为”;相反,新课程更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更需要发扬教师的主体性。我们提倡“唤醒教师主体意识”,发扬教师“主体性”,不是让我们回到过去那种“传声筒”式的“伪主体”,而是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热情参与到教材选择、文本对话、课堂设计、师生对话中。因为只有充满主体意识、独立精神的教师才能真正给予学生以“主体”地位。首先,在教材使用、文本对话中,教师应该有主体意识。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师用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工具。作为工具,它是被我们利用,而不是用来膜拜的。对于教材,教师要有自主精神和否定意识,不仅要能发现教材文本的优劣,对已经选用的文本也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学会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小学必背的篇目中,除了推荐部分外,还有一部分要靠教师自己补充。课外读物也基本上只推荐了有限的内容,大量的还需要教师自己去选择。如果教师没有自主意识,没有选择的能力,怎么去达到这样的要求呢?教师也要用自己独特的心灵和文本对话,如果唯教参是用,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那么一定无法和学生开展平等的交流。没有自己的见识就无法判别学生的方法是否合理,学生的理解是否有价值。只有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独立的见解,有创新的意识,才能造就自己独特的人格力量,才能和学生形成真正的对话,使双方达到心灵的共鸣,才能激发出彼此的探究激情。教材,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无穷魅力。其次,教师要在在教学设计中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虽然目前有大量的教学参考、备课资料、教案集锦等等东西可以供我们借鉴,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学生不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不同,靠照搬某种现成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优势,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地选取能够适应自己教学需要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率。只有教师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创造出生动而有激情的课堂。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严谨地组织教学过程、大胆地选取教学策略、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富有个性的教学手段等等都能有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来和教师产生知识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真正得到落实。再次,和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也要有鲜明的主体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材和教师的功能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服务不是以丧失自我独立地位为代价的。只有人格独立的主体之间才有对话,任何从属、迎合的交流都不是真正的对话。师生只有在彼此的和谐共存中,才能促成主体之间的共同成长,才能共同建构新的知识能力、精神情感。面对文本,教师也有自己独立的阅读尊严,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种尊严不仅表现在文本的理解上,也表现在和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结论,另一方面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很多课堂就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误读、异读甚至歪读不作确切评价和及时纠正,还沾沾自喜于学生的“积极思考、热闹发言”。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想大家也都看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方式,和学生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毕竟中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如果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放弃自己的地位,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甚至曲意迎合、盲目鼓励的话,那要教师有何用?而且,作为对话独立的角色,教师不光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究的学习者、创新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学习的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数码相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执业医师考试考后总结经验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攀爬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捡拾器稳定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护理观察技巧与2025年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中国文化试题及答案
- 学习方法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的实务经验试题及答案
- 综合包户服务协议书
- 2025河南郑州二七区一国企招聘各部门人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镜头盖注塑模具
- 《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2020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 昆虫标本制作展翅蝴蝶
-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5000字
- 《学弈》公开课课件完整版
- 手写通用收款收据word模板
- 2022 CSCO肝癌诊疗指南
- GB/T 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 GB/T 17911-2006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制品试验方法
- GB/T 14206-2005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波纹板
- 自治区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