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触电急救和常用电子工具使用PPT课件.ppt_第1页
安全用电触电急救和常用电子工具使用PPT课件.ppt_第2页
安全用电触电急救和常用电子工具使用PPT课件.ppt_第3页
安全用电触电急救和常用电子工具使用PPT课件.ppt_第4页
安全用电触电急救和常用电子工具使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要求和考核标准 一 课程要求1 考勤2 课堂纪律3 着装4 动手操作5 实验台 工器具 卫生 二 考核标准课堂表现30 试验报告30 操作40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实训项目一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1 概述1 0低压供电系统我们平常所说的市电 380 220V 工频50Hz 就是低压 它由单位 地区 变电所中的三相变压器提供 其低压侧根据接线方式的不同可构成三相三线制 三相四线制等基本的低压供电 电源 系统 电力系统高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三相三线制 三条线路分别代表三相 我们在野外看到的输电线路 在低压配电网中 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 三相系统中 三相平衡时 中性线 零线 是无电流的 故称三相四线制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2020 3 20 5 家庭用电基本电路构成 2020 3 20 6 工业用电基本电路构成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电对人体的伤害 主要来自电流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 电伤和电击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 如电灼伤 电烙印 皮肤金属化等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的心脏 神经系统 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1 1电对人体的伤害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电伤 电击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 人体对电流反应一览表 结论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 触电死亡越快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而死亡 通过脊髓会导致截瘫及严重损伤 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 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而导致残废 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而死亡 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 实践证明 从左手至脚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 从右手到脚 从手到手也是很危险的路径 从脚到脚是危险较小的路径 另外 静电场以及雷电带来的冲击电流均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大体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触电两大类 1 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任何部位直接接触处于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而形成的触电 这是各种触电形式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 直接接触触电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1 2几种触电类型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1 2几种触电类型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4 1 单相触电 单线触电 人体的一部分在接触一根带电相线 火线 的同时 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接触 在触电事故中 单相触电的事例最多 其中因接触漏电外壳所造成的单相触电较为常见 单相触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电网电压高低 中性点是否接地以及环境情况 在高压系统中 人体虽未直接接触带电体 但因安全距离不够 高压系统经电弧对人体放电 也将形成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两线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两根带电相线 火线 这是最危险的触电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2 间接触电 当人体触击到发生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外壳 或者是落地带电体接地点时 将受到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触电事故 如图4所示 1 接触电压触电 为保证安全 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外壳都经过了接地处理 当设备因一相绝缘损坏碰壳漏电时 接地电流将自设备外壳通过接地体向四周大地 20m为半径 成半球状流散 接地体周围产生不同电位 此时若人体触及漏电设备外壳时 将视人体所处的位置与接地体的距离产生不同的接触电压 当人体离接地体越远 接触电压越大 当人体处于接地体附近 接触电压接近于零 2 跨步电压触电 带电体着地时 电流流过周围土壤 产生电压降 人体接近着地点时 两脚之间形成跨步电压 其大小决定于离着地点的远近及两脚正对着地点的跨步距离 通常情况下 距着地点20m外可不必考虑跨步电压 视为安全区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6 单相触电有较大电流 危险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7 一般情况下 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 但在潮湿的环境中 安全电压在24V 甚至12V以下 没问题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8 没问题 危险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 双线触电 有较大电流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跨步触电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高压电弧触电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2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3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4 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5 使用金属外壳的电器一定要接地 特别是水泵 冰箱 移动电动工具等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6 一 电路连接完成之后需要老师检查合格才能通电二 通电后不得使用任何工具进行带电操作三 别人实验通电过程中不得随便打闹 不允许给其他试验台随意合闸四 在教师的监督下通电出现故障的需要立即下电后进行故障排查五 故障排查完毕后仍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上电 2020 3 20 27 漏电 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或安装不合理等原因出现金属外壳带电 危害 会使接触设备的人体发生触电 可能会导致设备烧毁 电源短路等事故 防范措施 1 保护接地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可靠连接 通常接地体为接地电阻不超过4 的钢管或角铁 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 1 3使用电气设备时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8 保护接地原理图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29 2020 3 20 30 保护接地原理图 当设备漏电 人体触及漏电设备时 相当于人体 电阻为Rb 与接地体 电阻为Re 并联 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体电阻 Rb Re 所以漏电流将经过接地体电阻Re和线路漏电阻R1形成回路 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1 2 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已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零线相连 当设备某相发生外壳漏电故障 通过设备外壳形成相线与零线的单相短路 短路电流使该相熔断器熔断 切断了故障设备的电源 保证了安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2 注意 采用保护接零时 电源零线不允许断开 否则保护失效 通常为了安全 除了电源零线不允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外 用户可端将电源零线再重复接地 以防零线断开 接地电阻一般小于10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3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 一般采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 其中一个孔为接零保护线 对应的插头上的插脚稍长于另外两个电源插脚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4 注意 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网中 不允许将有的设备接地 有的设备接零 否则 如果某台设备出现漏电时 将使所有保护接零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带电 即使人体触及无故障的接零设备金属外壳时 也会发生触电事故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5 低压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一般都接地 所以 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大多采用保护接零 想想 下图接地方法是否正确 错误 同一低压电网中不允许电气设备有的接零保护 有的接地保护 结论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6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 一经明确心跳 呼吸停止的 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并坚持不断地进行 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 医疗部门 联系 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 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 擅自判定伤员死亡 放弃抢救 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与医务人员接替时 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 触电急救的原则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7 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可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切断电源 触电急救知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8 用干燥工具挑开触电者身上或身下的电源线 触电急救知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39 迅速进行现场急救 并拨打120接替救治 触电急救知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0 心肺复苏法CPR CPR第一阶段 A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1 呼救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2 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头 颈身体同轴转动无意识 有循环体征 侧卧位 体位要求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3 摆放仰卧体位 整体翻转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4 头偏向一侧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压头抬颏开放气道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善确保人工呼吸 人工循环有效 开放气道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5 昏迷病人舌和会压阻塞上呼吸道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6 压头抬颏 解除阻塞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7 B 口对口呼吸迅速 简便 有效自主呼吸停止后的首选方法 CPR第二阶段 B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8 压头抬颏后 随即耳贴近嘴鼻眼看 胸部起伏 耳听 气流 面感 气息 没有胸部起伏 气息 气流感觉没有呼吸 即可人工呼5秒内完成判断 呼吸停止的判断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49 判断呼吸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0 开放气道 口张开 捏鼻翼吹气方法 深吸气 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 2秒 默读1001 1002 口对口呼吸要点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1 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2 特征 口腔外伤 牙关紧闭方法 仰头抬颏 封闭口腔口包鼻吹气 口对鼻呼吸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3 口对鼻呼吸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4 C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第三阶段 C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5 胸外按压急救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6 经两次人工呼吸病人仍无反应 无意识 运动 立即做胸外按压时间10秒内完成 心跳骤停判断 非专业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7 胸骨下部1 2处右手沿肋弓向中线滑动左手掌根紧靠手指贴胸骨下半部右手掌与左手背重叠交叉停放在肋骨与胸骨连接处手掌根与胸骨长轴一致 按压部位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8 按压定位一只手的食 中指放在肋缘下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59 按压定位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 剑突处 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 胸骨下半部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0 按压定位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 掌根紧贴胸骨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1 胸骨下陷4 5cm 因人而异产生60 80mmHg动脉收缩压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按压深度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2 100次 min 18秒完成30次按压 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数数掌握节奏 个位数加重复尾音需勤加练习 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3 地上采用跪姿 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 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 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 腰部挺直 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杠杆原理 按压姿势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4 按压姿势示意图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5 错误 手掌交叉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6 双肩在双手正上方 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保持正常位 用力方式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7 30 230 2比15 2每分钟更多次的按压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25 无论双人或单人法均采用30 2连续五个轮回 按压与呼吸比例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8 早评估病情 早呼救 早到达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 意识丧失 突然倒地30秒 阿斯综合症 发作 阿斯综合症又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 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一种暂时性脑缺血 缺氧而致的急骤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伴有惊厥的综合病症 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 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 开始出现脑细胸死亡8分钟 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 黄金8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 早起动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69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 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 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几乎为0 时间就是生命 早CPR 心肺复苏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1 908070605040302010成功 0123456789时间 min 100 成功机会每分钟减少7 10 每延误一分钟生存降低7 10 时间就是生命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2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3 1 螺钉旋具 螺丝刀 螺丝刀俗称改锥或起子 用于紧固或拆卸螺钉 1 手动螺钉旋具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4 1 机动螺钉旋具常用的机动螺钉旋具分为电动和风动两大类 分别称为电批和风批 适合在大批量流水线上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5 2 螺帽旋具 螺帽起子 管拧子 螺帽旋具适用于装拆外六角螺母或螺丝 比使用扳手效率高 省力 不易损坏螺母或螺钉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6 3 尖嘴钳 尖头钳 尖嘴钳的头部尖细 适用于在狭小的工作空间操作 尖嘴钳有铁柄和绝缘柄两种 绝缘柄耐压为500V 尖嘴钳的用途 1 带道口的尖嘴钳能剪断细小的金属丝 2 尖嘴钳能夹持较小的螺钉 垫圈 导线等元件 3 在装接控制线路时 尖嘴钳能将单股导线完成所需各种形状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7 4 斜口钳 断线钳 斜口钳主要用于剪切导线 元器件多余的引线 还常用来代替一般剪刀剪切绝缘套管 尼龙扎线卡等 绝缘柄耐压为500V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8 5 钢丝钳 平口钳 钢丝钳主要用于夹持和拧断金属薄板及金属丝等 有铁柄和绝缘柄两种 带绝缘柄的钢丝钳可在带电的场合使用 工作电压一般在500V 有的则可耐压5000V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79 6 剥线钳用于剥掉直径3CM及以下的塑胶线 蜡克线等线材的端头表面绝缘层的 其特点是 使用效率高 剥线尺寸准确 不易损伤芯线 但剥线钳切剥导线端头的绝缘层时 切口不太整齐 操作也较费力 故在大批量的导线剥头时应使用导线剥头机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0 7 剪刀 剪线剪 剪刀可代替斜口钳剪掉印制线路板插件后多余的线头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1 8 镊子镊子有钟表镊子和医用镊子两种 镊子主要用在焊接时夹持导线和元器件 防止其移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2 9 扳手扳手有固定扳手 套筒扳手 活动扳手三类 是紧固或拆卸螺栓 螺母的常用工具 1 固定扳手 呆扳子 固定扳手适用于紧固或拆卸方形或六角形螺栓 螺母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3 9 扳手 2 套筒扳手套筒扳适于在装配位置很狭小 凹下很深的部位及不容许手柄有较大转动角度的场合下 紧固 拆卸六角螺栓或螺母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4 9 扳手 3 活动扳手活动扳手的开口宽度可以调节 故能扳动一定尺寸范围的六角头或方头螺栓 螺母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5 一万用表简介万用表是最常见的电工工具之一 可以测量电阻 交 直流电流 交 直流电压 晶体管的 值等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6 指针式万用表数字万用表 二万用表分类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7 1 指针式万用表由表头 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三万用表的结构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8 1 直流电压的测量 以M92A为例 1 首先将红表笔插入 V 插孔 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 2 估算被测电压 3 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直流电压相应量程档 把表笔并联到被测电路两端 4 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5 换直流电压测量档 读结果 表笔反接读结果 五常用测量操作步骤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89 2 交流电压的测量操作步骤 1 首先将红表笔插入 V 插孔 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 2 估算被测交流电压 3 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相应量程档 把表笔并联到被测电路两端 4 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五常用测量操作步骤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0 3 电阻的测量操作步骤 1 首先将红表笔插入 V 插孔 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 2 估算被测电阻 千欧级 3 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电阻相应量程档 把表笔并联到电阻两端 4 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5 若量程不合适 换量程档直至准确 五常用测量操作步骤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1 4 电路 按钮 通断的测试操作步骤 1 将红表笔插入 V 插孔 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 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 200 量程档 并将表笔并联到按钮两端 2 测量发现显示 1 说明该值超量程 电路断开 如果该两端之间的电阻低于约5 内置蜂鸣器将会发出响声表示被测电路为导通 五常用测量操作步骤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2 6 直流电流的测量操作步骤 1 首先将红表笔插入 mA 插孔 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 2 估算被测电流 mA级 3 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直流电流200m量程档 把表笔串联到电路中 4 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五常用测量操作步骤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3 1 使用前要检查仪表及表笔 谨防任何损坏或不正常的现象 2 严禁使用没有后盖和后盖没有盖好的仪表 否则有电击危险 3 切记手指不要超过表笔挡手部分 防止触电 4 不可超量程测量 5 严禁在量测进行中转换档位 以防损坏仪表 六数字万用表注意事项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4 把转换开关拨到OFF档 取下表笔 放归原处 整理工作台 七测量结束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5 一 兆欧表的作用兆欧表又称摇表 是一种测量高电阻的仪表 用它测量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 兆欧表的种类很多 有手摇直流发电机 还有数字兆欧表 1 4兆欧表的使用方法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6 1 兆欧表的结构兆欧表由发电机 永久磁铁 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两个动圈 指针构成 外部由三个端钮 即线路 L 地线 E 屏蔽接线 保护环 二 兆欧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7 1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二 兆欧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8 2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当以120转 分速度均匀摇动手柄时 表内的直流发电机输出该表的额定电压 该电压加在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上 两种电流与磁场作用产生相反的力矩 两力矩加在同一指针上 电压线圈使指针逆时针偏转 电流线圈使指针顺时针偏转 二 兆欧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99 2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当被测电阻为0 电流线圈产生的力矩远大于电压线圈产生的力矩 指针指向刻度0 绝缘已损坏 当被测电阻开路为0时 电流线圈产生的力矩为0 电压线圈产生的力矩 使指针指向刻度 绝缘性能好 二 兆欧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0 2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二 兆欧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1 兆欧表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选择兆欧表的电压及其测量范围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2 测试前的准备 测量前将被测设备切断电源 被测物表面应擦干净 开路检查 短路检查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3 接线 L 表示 火线 接线柱 E 表示 地 接线柱 G 表示屏蔽接线柱 将 L 和 E 分别接到被测物两端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4 测量 以ZC25 3 500为例 1 测量电动机绕组间绝缘电阻将 L 和 E 分别接到电动机的两相绕组上 摇动发电机使转速达到120转 分 并保持稳定 读出电阻值为 说明这两个绕组间绝缘良好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5 测量 1 测量电动机绕组间绝缘电阻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6 测量 2 测量电动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将 L 和 E 分别接到电动机的一相绕组和外壳上 摇动发电机使转速达到120转 分 并保持稳定 读出电阻值为 说明这个绕组对地绝缘良好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7 测量 2 测量电动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三 兆欧表的正确使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8 兆欧表使用时必须平放 兆欧表转速每分钟120转 分 中 小型电动机一般选用500 1000型 若测得这相电阻是零的话说明这相已短路 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是越大越好 四 兆欧表测量电器绝缘时注意事项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9 盖上表盖 拆下绝缘线 放归原处 整理工作台 五 测量结束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0 低压电器和电动机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1 低压电器和电动机 凡是自动或手动接通和断开电路 以及能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切换 控制 保护 检测 变换和调节目的的电气元件统称电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2 按工作电压等级分类1 低压电器 AC1000VDC1500V 2 高压电器按工作原理分类1 电磁式电器2 非电量控制电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3 按用途分类 1 控制电器 接触器 控制继电器等 2 主令电器 控制按钮 行程开关等 3 保护电器 熔断器 热继电器等 4 配电电器 隔离开关 刀开关等 5 执行电器 电磁铁等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4 刀开关 QS 刀开关只用于手动控制容量较小 起动不频繁的电动机 由操作手柄 触刀 静插座和绝缘底板组成 按刀数可分为单极 双极 三极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5 空气开关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6 单极 双极 三极 图1 3刀开关的符号 符号如下图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7 熔断器被串接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当电路正常工作时 熔断器允许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其熔体不熔化 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 熔体中流过很大的故障电流 当电流产生的热量到达熔体的熔点时 熔体熔化 自动切断电路 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熔断器 FU 图1 4熔断器的符号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8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9 3控制按钮 SB 控制按钮是由按钮帽 复位弹簧 桥式触头及外壳组成 按钮帽 复位弹簧 动触头 常闭静触头 常开静触头 图1 5控制按钮示意图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0 按钮在外力作用下首先断开常闭触头 然后再接通常开触头 复位时 常开触头先断开 常闭触头后闭合 1 原理 2 符号 SB 常开触头 常闭触头 复式触头 SB SB 图1 6控制按钮符号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行程开关 SQ 利用生产机械的某些运动部件的碰撞来发出控制指令的主令电器 用于生产机械的运动方向 行程大小和位置保护等 当行程开关用于位置保护时 亦称为限位开关 SQ SQ 图1 7限位开关符号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2 直动式行程开关 滚轮式行程开关 微动行程开关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3 接触器 KM 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电器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 也可用于其它电力负载 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 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 接触器控制容量大 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 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按其触头通过电流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4 交流接触器由电磁机构 触头系统 灭弧装置和其它部件构成 电磁机构 由线圈 铁芯和衔铁构成 触头系统 主触电和辅助触点构成 主触点用于接通和断开主电路或大电流电路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连锁和控制的作用 灭弧装置 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5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6 继电器 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系统 实现远距离自动控制和保护的自动控制电器 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通断电路功能上是相同的 2020 3 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7 时间继电器 KT 时间继电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