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姐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语 文 试 题满分150分 时长150分钟 出题人:黄晓群 审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春秋时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诗经结集,然后进入以春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时期,各诸侯普遍拥有城邦“国史”,即所谓“百国春秋”;以史官为核心的哲学家集团开始形成,完成了从神的哲学向人的哲学的转变;一种新的人格君子人格在此时形成,士人们以特有的礼乐修养实现了君子人格的理想。 “赋诗言志”构成了春秋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春秋士人在外交、宗教、教育、政治中普遍地赋诗称志。他们赋诗时点出诗经中现成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左传人赋诗74首,见于今本诗经的59首,其中国风24首、小雅27首、大雅7首、颂诗1首。国语记赋诗7首,其中国风2首、小雅4首、逸诗1首。春秋时期从摄职从政的男子到闺阁中的妇女,从中原各国到被认为异族的荆蛮、姜戎都练就出触景赋诗脱口而出的本领。诗构成了春秋士大夫全面的社会生活。因而顾炎武在日知录周末风俗里讲“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绝不闻矣”。 “歌诗必类”是春秋赋诗的思想原则。孔颖达说:“歌诗各取恩好之义类。”因此,春秋赋诗即使心有逆忤,也尽量通过赋诗的艺术氛围造成一种平和的气氛。“赋诗断章,余取所求”是春秋人赋诗的结构方法。左传襄公八年记晋范宣子出使鲁国,宣子赋摽有梅。摽有梅本是一首情诗,写女子企望求婚男子及时而来,莫误青春,范宣子希望鲁国与晋国共同出兵攻打郑国,特赋此诗。作诗者有作诗之意,赋诗者有赋诗之意,两者多有矛盾,赋诗者根据需要选取自己表情选意的部分,或是一首诗,或是一章,或是一句,甚至一字,赋诗方式灵活。 春秋赋诗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给我们许多启示。首先是关于时代的,从诗经结集到楚辞兴起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是诗歌创作的冷寂时期。有人以“诗亡然后春秋作”来解释,认为历史散文的繁荣替代了诗歌创作的繁荣。通过赋诗现象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已有之诗的运用替代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其次是关于文学的,经学家们常说诗经编辑的目的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通过赋诗的考察可以看出,诗经的编辑既承担着政治教科书的功能,也出于贵族阶级文艺欣赏的目的。第三,春秋赋诗现象是在春秋发达的城邦文化的土壤上发生的。我们常随着经学家把春秋时代当作乱世来描绘,其实春秋是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新的哲学精神新的人格精神在这一时期成熟。 (摘编自傅道彬“赋诗言志”里的春秋时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代群雄纷争,诸侯国林立,许多诸侯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国史,即所谓“百国春秋”。B哲学在春秋时代完成了突破,形成了以史官为核心的哲学家集团,思想也由神的主题转向人的主题。C春秋时期赋诗言志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闺阁女子的必备修养,诗构成了春秋士大夫全面的社会生活。D顾炎武在日知录周末风俗中写出了春秋时代宴会时人们风雅问答,也代表了春秋与战国不同的文化风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颖达所说的“歌诗各取恩好之义类”,意即人们歌吟古诗要从友善的愿望出发,达到友好的目的。B.襄公八年,晋范宣子出使鲁国赋摽有梅,将一首款款深情的诗篇变成了提出缔结军事同盟的主张。C春秋时代的“赋诗”,主要是指人们引赋前人已有之诗。其所言之志,则多为作诗之志,而非引诗之志。D.春秋时期经历了从诗的创作期走向诗的应用期的历史变化,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用诗时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代文化空前繁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将之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并非没有道理。B.春秋赋诗多出自国风与小雅中的诗篇,这充分说明了国风与小雅艺术成就高,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C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春秋社会描绘成礼崩乐坏的乱世,它同时也是一个礼乐文明进入了经典化与普及化的特殊时代。D春秋中叶以后诗歌的创作进入了萧条时代,人们称赋已有之诗,而没有了文学意义上的诗歌创作,没有了作诗的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追忆贾大山彭侃贾大山,生前一直住在河北正定城内,只去过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几个城市;他的作品取经于1978年获得了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是新时期河北省首次获得全国奖的作家;日本,有一个“二贾研究会”,专门研究贾平凹和贾大山的文学作品;可他在世的时候,却没有出版过一部自己的作品集。在老朋友肖杰的眼里,贾大山是一个憨厚真诚的人。肖杰回忆了他们1986年一起出差等火车时的情景:“当时一男一女走过来,指着大山说,那个碎纸是你扔的,要罚你款。我说不是我们扔的,大山把我弄到一边去,给了钱。后来我问大山,那个碎纸明明不是咱们扔的,你怎么给钱,他说,没必要吵,跟他们讲不清道理。”贾大山就是这样憨厚。对待朋友,则非常热情真诚。有客人到访时,他会亲自买菜做饭。有几位作家提到曾经在他家品尝过他做的菠菜蛋花汤,至今还印象深刻。贾大山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但出于对文化事业近乎痴迷的热爱,他接受组织安排,挑起了正定县文化局局长的担子。作家李春雷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为了修复正定隆兴寺这座国宝级的文物,贾大山奔走于京城、省城和县城之间,直累得心力交瘁、胃肠溃疡,经过千难万难,修复工程终于圆满完成,隆兴寺成为正定最鲜亮的文化名片。49岁那一年,他辞去局长职务,回归文坛。1997年,贾大山因病逝世,年仅55岁。 “大山对他的文章精雕细刻、一丝不苟,他的文稿都是用蝇头小楷一笔一画写的,如果有错字要改,他会用小刀挖下来,再一笔一画补上来,大山对自己的作品一字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不放过,非常仔细认真。”当年的文友、编辑肖杰谈起贾大山的写作,最有感触的是贾大山的作品扎根生活,“没有一篇是在屋子里胡编乱造的”。虽然贾大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他生前并没有出版过一部作品集。当时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集,但是都被他婉拒了。对待自己的作品,贾大山始终怀有一种谦虚、淡泊的态度。据肖杰回忆,在贾大山生前就曾举办过其作品讨论会,但是他自己从不参加,肖杰记得贾大山曾对他说过:“我坐那儿,人家都给我唱赞歌,都说我作品好,我要不在那儿,人家肯定畅所欲言,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有啥说啥。”“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西”,铁凝是这样评价贾大山的。她在大山在我心中一文中写道:“观其一生,大山其实一贯是这样做的,他这种难能可贵的一贯使他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人钦佩的品性。”大山已逝,但是他的文字和他的精神的确如大山一样,已经挺立在中国文坛和中国人心中,历久弥坚。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大山是一位创作成就堪比贾平凹的河北作家,因此,日本人成立了“二贾研究会”,专门研究贾平凹和贾大山的文学作品。B贾大山作为正定县文化局局长,他恪守职责,带病坚持工作,特别是为了修复正定隆兴寺,他和李春雷四处奔走,争取领导群众支持。C贾大山生前总是回避关于自己作品的讨论会,他认为,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别人更可能会给自己的作品做出不好的评价。D贾大山的文学创作曾受到铁凝极高的评价,她认为“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西”是贾大山的小说独具价值的重要原因。5选文为表现贾大山在材料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答: 6铁凝评价贾大山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人钦佩的品性”。他的品性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梧桐月光 刘艳 疏桐映凉阶,思汝月未眠。 信步亭前望,月色正中天。 题记回忆如潮,相思如水。那时,错过的梧桐月光。独坐在门庭阶前,聆听虫声凄凄,几缕月光调皮地穿过叶隙,落入那铺满梧桐叶的林荫。我不禁举头遥望天幕上那轮皎洁的圆月,蓦然想起那时的你。恳请清风捎去一声问候:“你在他乡还好吗?”我与你:相识,相知,相惜,相离,最终依旧错过。梧桐月光依旧,物是人非,远在他乡的你是否记得那时的梧桐月光。相逢何必曾相识?与你相识,依旧是这片梧桐最美之时;与你相遇,仍是月光最盛之际。在那个夜晚,桐叶凋落,月色朦胧下的你,缓缓向我走来,伸出纤细的手,指向飘落的桐叶,安静的说:“你也爱梧桐月光吗?”“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月明。”朱淑真的秋夜让两颗心产生了共鸣。那满床的月影,那梧桐支起了明月,架起了我们心中那座相知的桥梁。我们没有高山流水,也不是伯牙子期,我们有的,只是那满床的梧桐月影。那梧桐缺出的月光记录着我们的相知。那晚的月光洒在林荫,风吹过,像深空的倒影。与你的相知,也许是冥冥中早有定数,让我只喜欢梧桐,只喜欢月光下两个人的相知相遇。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相离在即,我们却默然无语,顺着小径漫步到梧桐的尽头。我们没有柳耆卿的晓风杨柳,也没有那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没有夕阳落日。只是平淡的转身,无息地离去。残枝上的桐叶迎着风想抓住你留下的衣角,那一刻,梧桐遮住了月光,只剩下无尽的黑暗,我泪流满面。一样的梧桐,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小径,一样的秋风,我的心正向月光寄上相思。远在他乡的你一定站在梧桐树下,聆听风的细语,让清风捎回一句:“安好,勿念。”梧桐树下有我们美好的私语,月光影中有我们共同的留恋。因为错过,我们学会了珍惜,即使天各一方,也阻断不了心的交融,即使一别经年,依旧是对方心中美好的梧桐月光,即使相对无语,我们也能读懂心中的深情。我愿借桐叶清风寄去对你的问候,借月光盛满对你的思念。如果记忆回潮,记忆似水,我愿是天上的银河,永远守护那片梧桐月光。远方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几缕月光调皮地穿过叶隙,落入那铺满梧桐叶的林荫”中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美好与作者超然宁静的心情。B.文中对朱淑真的秋夜相关诗句的引用,借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和“你”相识、相知时的共鸣与快乐。C.在回忆离别时,作者化用了一些诗句典故,如通过“梧桐遮住了月光,只剩下无尽的黑暗,我泪流满面”抒发了思念与忧伤。D.文章开头从眼前所见之景写起,然后展开对往事的回忆与联想,随之又回到眼前现实,构思巧妙,感情真挚。8.文章为何以“梧桐月光”为题?请简要分析。(5分)9.文章读来似曾相识,颇有古诗词韵味。请从主旨、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简要分析。(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征士弘之兄也。曾祖廙,晋骠骑将军。祖耆之,中书郎。父随之,上虞令。 镇之初为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出补剡、上虞令,并有能名。内史谢輶请为山阴令,复有殊绩。迁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宁朔将军。桓玄辅晋,以为大将军录事参军。时三吴饥荒,遣镇之衔命赈恤,而会稽内史王愉不奉符旨,镇之依事纠奏。愉子绥,玄之外甥,当时贵盛,镇之为所排抑,以母老求补安成太守。及玄败,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母忧去职,在官清洁,妻子无以自给,乃弃家致丧还上虞旧墓。葬毕,为子标之求安复令,随子之官。服阕,为征西道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逼江陵,加镇之建威将军,统檀道济、到彦之等讨道覆,以不经将帅,固辞,不见听。既而前军失利,白衣领职,寻复本官。以讨道覆功,封华容县五等男,征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山陵,领将作大匠。迁御史中丞,秉正不挠,百僚惮之。 出为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谓人曰:“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在镇不受俸禄,萧然无所营。去官之日,不异始至。高祖初建相国府,以为谘议参军,领录事。善于吏职,严而不残。迁宋台祠部尚书。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选自宋书王镇之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B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C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D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成年所取,在意义上一般与“名”有关联,同辈人直呼其“字”不礼貌。B“母忧”意思是母亲的丧事,中国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孝。C“男”,指男爵,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D“高祖”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镇之初进仕途,成绩显著。他担任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和出外任剡县、上虞县令时,都获得很好的名声;他任山阴县令时,也特别能干。B王镇之经验不足,作战失利。朝廷让他统率军队讨伐徐道覆,他以自己没有担任过将帅为由,坚决辞让,但没被允许;不久就被打败,削职为平民。C王镇之刚正不阿,不惧权贵。他到三吴去赈济灾民,弹劾了不执行命令的会稽内史王愉,因此遭到王愉的排挤压制;他任御史中丞,朝中百官都畏惧他。D王镇之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生活清贫,有时连妻子儿女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在镇守交、广二州的官位上,他不领俸禄,两袖清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5分)答: (2)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5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完成1415题。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注: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五车书:见于庄子天下。14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这首律诗共有四联对仗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B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C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D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E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15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在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众宾客同仇敌忾的句子是: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荷塘月色第卷 表达题3、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倩(qin)影 媛(yun)女 鹢(y)首 枭娜(nu)B羞涩(s) 蟋蟀(shuai) 啼(t)唱 婆梭(shu)C陪衬(chn) 瞥(pi)见 肋(li )骨 澄(dng)清D宛(wn)然 颤(zhn)栗 氛(fn)围 创(chung)伤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知张东升任滨海市市长后,张东的一帮老同学纷纷发来短信,一是祝贺他的乔迁之喜,二是希望他继续做好官。B9月11日,“巨星演唱会”在绵阳科技城会展中心华丽开唱,周杰伦等明星的到来,让很多粉丝激动得捶胸顿足。C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绵阳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D“富乐山菊展”旨在提升绵阳旅游品牌影响力,其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艳丽多姿的菊花,让游者赏心悦目,意兴索然。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类似事故不再发生。B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保险主要以自然灾害险为主,而蔬菜价格险有助于减少市场价格波动给蔬菜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C小天使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日前走进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带去了精心编排的少儿舞蹈,老人们见到孩子们很开心,也演唱了红梅赞等革命歌曲。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 ,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 。21.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6分) 如果你是大河, ;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 ,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是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四、写作(60分)22.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生活中,总有那么几处美景,让你过目不忘,让你记忆犹新,不时拨动你的心弦,成为淘洗心灵的一泓清泉。请以“触动心际的那片美景”为题,写一篇散文。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高一语文月考参考答案1、A。解析:原文为“各诸侯普遍拥有”,这里表述为“许多诸侯都有”,范围不一致。2、C。见第段,从“作诗者有作诗之意,赋诗者有赋诗之意,两者多有矛盾,赋诗者根据需要选取自己表情达意的部分”应是“其所言之志,则多为引诗之志,而非作诗之志。”说法错误。3、D。见第段,从原文看,春秋自诗经之后确实进入了创作的萧条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文学意义上的诗歌创作,没有了作诗的人”。4.D5.选写了传主的许多细节入文,使文章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引用他人的评价入文,客观真实地揭示传主的影响。(每点2分)6.憨厚真诚,淡泊名利,热爱文化事业,认真仔细,谦虚低调。(每点1分)7答案:A(“超然宁静”有误),C(引号中内容不是诗句典故)8答案要点:是文章线索;是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的思念和祝愿;奠定了情感基调(或渲染氛围)深沉的忧伤。(答出一点2分,2点4分,3点5分)9答案要点:写离别与思念,是为经典情感;化用典故:柳永与李白;借梧桐月光等经典意象来表达深沉的思念;构思虚实结合,富有古典意韵。语言经典隽永,抒情性强。(答出一点1分,2点3分,3点5分)10.B(原文标点“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11.A(“同辈人直呼其字不礼貌”错,同辈人直呼其名不礼貌)12.C(“因此遭到王愉的排挤压制”错,是遭到王愉儿子的排挤压制)13(1)(5分)桓玄将领苻宏扰乱琅邪边境,王镇之抗拒抵抗满年,王氏子弟五人,一同上阵抗敌被杀。(寇乱,弥年,见,各一分,句意2分)(2)王镇之年轻时做官就以清廉有政绩出名,将来一定会成为继吴隐之之后的好官吏,岭南的弊病,没有他就不能清除。(少、著、美,各一分,句意2分)14A(2分)与C(3分)。(末联不是对仗,情感内容理解有误)15.“过”,经过、飞过(1分)“莺啼过落花”,一写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二写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花落字,(2分)“过”看似平朴自然,实则巧妙,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仿佛黄莺为落花而啼叫、飞过,移情于物,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2分),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1分)。16.(1)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3)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17D(A枭娜应改为“袅娜”“倩”应读“qin”;B“梭”应改为“娑”,读“su”;“蟀”不是轻声,应为“shui”;C“澄”应读“dng”,作动词用,作形容词用时读作“chng”)18A(乔迁之喜,原意是“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后来古人用来做祝贺用语,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捶胸顿足,用拳敲打胸部,跺着双脚;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意兴索然,索然,全无、空尽之意,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19.D (A否定不当,把“不再”改成“再次”,B句式杂糅而致重复赘余,去“主要”;C歧义,谁演唱红梅赞,是老人,还是艺术团的孩子,不清) 20【答案】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题时,要纵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第一处,前面说“不仅”,后面自然是“而且”, 具体的内容应结合横线后面的句子内容填写,第二处,“但是”表示转折,前面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户服务热线响应记录表标准化模板
- 客户服务标准流程及问题反馈系统
- 备考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印刷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广州市番禺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招商银行黄石市大冶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机械优化设计试题及答案
- 兴业银行大连市旅顺口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招商银行南京市秦淮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法治护航-健康成长课件
- PRO-3M-教材教学课件
- 护理重点专科评审解读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目含答案
- 内科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承诺及保障措施
- 牛顿课件教学课件
- 2025民乐辅警考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综治中心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生物石脑油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