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实务PPT课件.ppt_第1页
培训师实务PPT课件.ppt_第2页
培训师实务PPT课件.ppt_第3页
培训师实务PPT课件.ppt_第4页
培训师实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训师务实 裝配部培訓組06 12 20 1 课程目标 认识企业内部培训师的角色了解学习心理学的主要内涵认知成人学习的特性了解企业培训的五种层次效果建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学习常用的六种教学技巧学习教学成果评鉴的工具与程序加强口才表达的能力 2 目录 基本功夫需求调查目标确认内容设计方法选定教学实施成果评鉴 3 基本功夫 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差异 4 基本功夫 MKASH M动机 强烈动机 能力开发 生涯发展 企业需求K知识 专业知识 角色定位 教学对象 传授主题A态度 积极心态 内心 教学 学员S技巧 纯熟技巧 调研 设计 实施H习惯 良好习惯 收集信息 终身学习 专业形象 M K A S H 5 基本功夫 M 能力开发 讨论1 成为培训师需要锻炼哪些能力 讨论2 这些能力可以应用在企业哪些方面 生涯发展 讨论3 这些能力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有何帮助 企业需求 讨论4 企业培养内部培训师有何意义 6 基本功夫 K 培训师的角色 关系角色 信息角色 管理角色 专家角色 培训师的定位 7 基本功夫 K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个人特质 能力 背景 知识学习动机 主动 兴趣环境因素 场地 设施企业文化 主管的重视度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团队气氛 老师 搅棒的技巧讲师素质 8 基本功夫 K 成人学习特性 动机方面能力方面特质方面 9 基本功夫 K 五层次的培训效果 10 基本功夫 K 传授主题 理念清晰 主题 5W 2H结构完整 流程的角度 功能的角度技巧熟练工具应用范例充分 是否具有代表性 是否充足 11 基本功夫 A 内心 如何设定职业培训师的角色教学 学员 12 基本功夫 S 技巧 六大步骤 需求调查 那些信息 何处收集 如何整理 如何建档 如何使用目标设定内容设计方法选定教学实施成果评鉴 13 講授培訓時應注意以下几個方面 准備題材 了解聽眾的知識水平 性別等特征 選擇講解聽眾感興趣 有味的內容 做一好的開場白 內容 論據應圍繞主要觀點展開 投入感情 反復預講 引用典故 案例 幽默笑話等 用眼與聽眾交流 多用 但是 然而 等轉折詞提醒聽眾 語氣要抑揚頓唑感 結束時應對本講座做一個總結 沒有口頭語 如 那個 啊 就是說 平常應多留意生活 工作上的一些細節問題 多積累 厚積而薄發 值得深思的事應及時記下 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14 需求调查 单元目标 了解培训的核心目的了解调查的六个步骤了解四种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法有能力界定企业培训的需求有能力提供企业作培训决策的依据 15 需求调查 调查目的 认清组织的需求了解问题所在找出改善重点界定关键行为确认是否需要培训调查对象 上司 受训人员 相关部门 客户 16 调查程序 需求调查表 17 需求调查 收集信息 问谁 谁需要参与谁有不同观点谁会有好点子谁了解情况最多谁能提供相关信息谁对培训成果最在意 挑剔 对谁的业绩表现会有关联 18 需求调查 收集信息 问什么 您对现况有何看法 您觉得需要完成何事 最需要的培训是什么 培训将带来什么帮助 如果要改进现况 您最关心的是什么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请教谁 19 需求调查 收集信息 如何问 四种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法 相对成本低 人员广 速度快 准确度和互动性不够 可发现普遍问题2 人员访谈法 时间成本 访谈技巧3 现场观察法 4 记录分析法 完整的数据报表 质量错误 20 需求调查 收集信息 问卷调查要点 1 题目有易入难 不易用开放的问题2 7 35题之间 除非特殊设计 3 记名或不记名4 统一或分开 集中写问卷 回收率高 但浪费时间5 自愿或挑选人员6 答题方式 是非 选择 单 复 评分 问答 21 需求调查 人员访谈要点 1 选择适当的对象2 安排适合环境 不受干扰 可单独谈话3 座位与肢体语言 90度 听 点头 记录4 建立信赖与安全感 开始就opening5 由浅入深 有易入难6 约15到40分钟7 可单独亦可小团体8 注意问话技巧 不作主观判断9 专心聆听 纪录10 鼓励发言 10 15秒 在教学中可停30秒11 如需录音应事先征求同意12 必要时作保密约定 22 需求调查 现场观察要点 1 可用内部人员或外部专家2 注意被观察对象的心理状态3 必要时事先告知4 观察前先列出重点5 如观察者较多 需统一方法与标准 以除去个人偏好6 取样的客观性与代表性 一般部门与代表部门 7 运用感官与次感官8 定性与定量都需要 23 需求调查 纪录分析要点1 挑选分析项目2 取得必要资料3 注意资料是否完整正确4 找出相关性5 可用管理图表辅助分析6 找出关键点7 界定问题 有的放矢 24 需求调查 结果发表1 叙述分析方法2 信息发布3 界定问题4 接受反馈5 相互讨论6 达成共识 25 需求调查 发表对象 针对老板 针对主管 针对学员发表工具 善用多媒体 运用图表 运用统计数字 运用权威资料发表技巧 内部行销 三种层次需求 正反面说明 26 目标确认 单元目标了解培训目标的制定方式学会分辨抽象与具体目标学会使用目标数工具了解目标定性与定量方法能够制定合理 切合实际的目标 27 目标确认 目的与目标 28 目标确认 目的涵盖范围 Q 质量 数量C 成本D 交期 时间M 士气 人员S 安全S 服务 29 目标确认 目标树使用法1 将核心目的写于最上方 1 3条作总结 2 分解成次目标3 如果未能明白表示 可作二次分解4 直到每个项目均能清楚定义 30 目标确认 目标树范例 新进人员培训 于2001年底前快速建立新的工作团队并有效与员团队融合 企业文化4小时 产品知识20小时 销售技巧10小时 31 目标确认 目标树练习 您的主题 32 目标确认 目标评估要点 学员特性 先评估 学员人数时间师资 能力 水平 人数器材 是否够 场地 大小是否受限制 33 目标确认 目标评估要点 学员人数 多少 远近 集中分散的程度 差异培训时间 长短 集中分散 是否影响工作培训师资 人数 经验 时间 专长 成本培训器材 数量 分配 特性 特殊操作场地是否有够 培训场地 公司内 外 大小 远近 成本 住宿 质量 独立性 自有 租赁 34 内容设计 单元目标1 了解教学内容发展的程序2 了解时间分配的要领3 具有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4 认识四种教材的版面规划方法5 认识教材应该涵盖的项目 35 内容设计 设计教材的思维能力 36 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发展程序1 目的与目标的思考2 相关资料的收集3 内容的展开4 分类与整理5 编排逻辑性6 时间分配7 考虑教学方法8 确定内容9 制作教材 37 内容设计 目的目标的思考 学员方面 公司方面资料收集 内部 外部 38 内容设计 内容展开 心理图像法1 将主题置于中间2 自由的向四周展开 5W 2H 3 可用多次展开4 可用5W 2H工具辅助 39 内容设计 心理图像法 基层主管培训 40 内容设计 心理图像法 您的主题 第一次 水平思考第二次 垂直 水平1 头脑组织能力提升快2 逻辑训练3 线拉长 41 内容设计 分类整理1 类型相同整理在一起2 分成几个主要部分3 分类方法 依照工作程序 依照工作性质 依照时间 依照地点 依照对象 42 内容设计 逻辑编排 1 依照流程安排2 依照why what how安排3 依照主从架构安排 43 内容设计 时间分配 1 计算总时间2 切割段落3 切割成单元4 分配时间5 计算调整6 进行单元内时间分配 44 内容设计 教材内容 1 封面 CI 名称 日期 老师的名字 联系方式2 引言3 目录4 课程目标5 注意事项6 单元内容 内容 图表 范例 讨论 行动承诺 作业 参考资料 附件 附录 封底 45 方法选定 单元目标1 了解多种教学方法的特性2 了解教学方法选用时机3 了解常用教学法的使用技巧4 了解教学设备与器材的特性5 了解教学设备与器材的使用技巧 46 教学法 协助学员学习的方法可以是面对面 也可以是远距离可以是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一每种教学方法多有独特的性质 可以搭配使用同一个课程 可以用多种教学法搭配可以搭配各种器材与设备 47 裝配部培訓教学法与工作内容 48 教学法选择因素 49 讲授法 定义 以口头陈述为主的授课法 可以伴随视听器材特性 需要依赖高度的演讲技巧 否则会难以吸引人 是一种被动学习法 学员无法参与 一次只能陈述一个主题 否则容易混淆 50 讲授法 使用要诀 1 可多用实例 故事 趣味化的内容 来增加效果2 注意肢体语言与声调的变化3 利用修辞的功力 增加可听性4 让听众有机会问问题 51 小组讨论法 定义 受训学员分成4 10人一个小组 共同参与讨论与学习的方式特性 参与式的学习法 需要建立小组的规范与默契 小组长与组员互动关系会影响学习效果 时间的掌握与内容的深浅 各小组差异大 52 小组讨论法 使用要诀 1 编组人数要介于4 10之间2 座位安排要便于小组讨论3 要有较有能力的小组长4 讨论前要设定明确的时间5 讨论的主题或作业必须交待清楚6 完成后要做成果报告或心得交流 53 脑力激荡 定义 组织松散的讨论方式 又称自由讨论 让参与者在没有压力下的随意发言 着重创意思考 而非逻辑分析特性 在轻松不受限制的环境下 针对某种特定问题或主题 进行随意的发言与建议 藉由他人的发言 可能引发更多新的想法与点子 可以快速的收集许多信息 54 脑力激荡 使用要诀 1 创造轻松的气氛2 主题要用开放式问句3 讨论分成两段4 前段只做自由发言 不能有任何的批评质疑5 发言时 主持人可给于鼓励性言语 以激发参与感6 一般提出的点子起码要超过20项 开头可设定目标 7 人数太多时 可分成小组进行或竞赛8 后段再进行分类与挑选可行项目9 最好由学员自行下结论 55 座谈会 定义 一种具有主持人的讨论形式 在获得主持人允许时均可自由发言特性 藉由主持人的引导 在一定的主题范围内 进行自由的发表与讨论 主持人负责维持主题 允许发言 安排发言顺序 必要时作适当的结论 56 座谈会 使用要诀 1 选择具有控制场面能力的主持人2 安排开放的讨论环境3 阐述主题与进行时间4 引导发言5 创造没有障碍或压力的气氛6 离题时要带回主题内7 可将问题重述 制定某人发言 57 角色扮演 定义 让学员亲身扮演某种角色的学习方式特性 具有真实感与临场感 一般刚开始时较为尴尬 需要事先准备脚本 比较具有成效 体验后要有时间发表心得 其他学员或培训师可提供建议 要有一段时间让学员进入情景 58 角色扮演 使用要诀 1 创造轻松支持的环境2 自愿或指定某人上台3 讲述情景与角色课题4 扮演指定角色并面对课题5 可以角色互换6 可以从中延伸新的课题7 可以创造新的情景8 学习后要给与时间交流9 给与必要的评价与建议 59 个案研究 定义 用书面或影片详细描述某种与主题相关的情况 让学员就培训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进行分析 思考 讨论的学习方法特性 个案的选择应该与主题有关 需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 学员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或术语 较能进入状况 必须给与足够阅读研究的时间 比较能深入探讨 达到学习效果 60 个案研究 使用要诀 1 主题与内容要与学习目标相关2 资料最好未经整理与加工3 需要学员自己分析 计算 统计方能找出结论4 需要要求有决策的行为5 明订相关的时间与进度6 事后给与足够的时间讨论 发表与辩论7 一般没有标准答案 目的是要拓展思路 使之想的深 广 61 工作坊 定义 讨论 参与 实际应用多种方式组合的学习法特性 在合作的气氛下 共同完成某种课题的方法 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应用 与实际的操作 需要较多的准备 事前的简报工作也要详尽 62 工作坊 使用要诀 1 气氛要自在2 穿着仪表要轻松3 场所安排要能适合工作4 强调多体验 多参与 多操作5 培训师讲的越少越好6 时间要充分7 不要经常打断或报告8 可给与必要的支持 打气与指导 63 教学器材 64 白板使用要领 准备两块字体8 12公分 拳头大 巴掌大 字迹要清晰笔头0 3公分以上可用多种色笔 颜色要鲜明 每页一个重点简报纸可用铅笔先写重点可用随意贴标示重点书写时不要挡住白板 边写边讲 65 投影片制作要领 只写出关键字词字体大于18号 word 事先检查清晰度 到最后排 不要塞满画面 不要变成书不要太多颜色 三色为限 投影片放置于保护套内统一格式与形式预先排好顺序可作重点注解 66 投影机使用要领 放置时不要挡住学员角度太大会变形事先调好焦距要准备预备灯泡面对学员最好不要挡住横幅如需写字请注意高度与位置室内灯光不易太亮 67 教学实施 单元目标 了解课前注意事项场地布置要领讲台注意事项口语表达技巧破冰技巧 引发兴趣技巧发问技巧回答问题技巧处理特殊情况掌握时间与进度 68 课前检查表 69 剧场式 教室式 场地布置要领 70 小组式 马蹄形 方形会议 场地布置要领 71 培训师课前注意事项 健康方面 睡眠 饮食 体能物品方面 教学用品心理方面 心理预演放松心情突发事件的准备穿着举止带动技巧 投入 肢体语言 暗示场地道具 事先检查 备用电池 72 表达三要素 文字方面1 讲课结构清晰2 开头结尾3 内容 案例 数据 笑话 4 逻辑 强 清晰 弱 混乱5 修辞6 文字的偏向 73 表达三要素 声音 印制 音量 速度 停顿 节奏 语调 情绪肢体 位置 动静 前后 左右 快慢 大小 关联 74 破冰技巧 肢体碰撞原理社会认同原理礼尚往来原理递增承诺原理惯性定律 75 引发兴趣的技巧 新鲜的话题突然的话题意想不到的话题好玩的话题争议的话题参与的话题 76 发问技巧 封闭式问句开放式问句感觉式问句偏好式问句否定式问句选择式问句 77 回答问题的技巧 澄清问题请他自己回答问其他人总结确认是否认同不要离题太远缓冲待会儿私下谈 会谈到 78 处理特殊情况 人的方面 中途离席 道歉纪律不佳 重申讲课技巧 讲师 内容设计讨论意愿低 4 7分 互动的行为体力不佳 健康状况 及时抢救干扰 不理 心理设计 79 处理特殊情况 物的方面 1 必备器材 事前准备2 教材错误 更正3 停电 4 环境方面 气温 噪音 空调失灵 80 时间控制技巧 上下课时间讲课进度回答问题学员发言主管发言 事先打好招呼 81 成果评鉴 单元目标1 了解教学评价的重要性2 了解教学评价的对象3 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4 学会制作课程问卷5 积累教学经验的要点 82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确认成果积累经验修正错误改善教学决策依据 83 教学评价的项目 针对课程内容 实用 系统针对培训师 态度 专业 技巧 互动针对行政作业 课前通知针对学员的表现 准时 参与度是否高 84 教学评价方法 问卷测验 笔试 口试 操作访谈 课中 课后观察 85 问卷使用要领 给与时间做答题目简单易答不要曲解结果将结果做出总结 86 笔试法要领 认清目的与目标适用于知识 观念或基本技能考虑学员的程度不要为考试而考可用是非 选择 连线 对比 填空 问答等方式是非题要避免引导错误的思想注意改试卷的难易程度与工作量要编题目号码 以利统计时间充裕 87 口试法要领 建立适当情况注意座位摆设给与心理支持题目事先准备注意聆听技巧可以继续追问适用于观念 态度获思维性课题 88 操作法要领 依照情景布置事前明示规则一次考一个动作注意观察表现给与明确回馈适用于技能 态度 89 访谈法要领 挑选访谈对象注意代表性事先准备访谈内容创造开放气氛鼓励说出真心话可用多种问话技巧访谈要作记录不可过滤信息 90 观察法要领 选择观察对象选择观察地点依照培训标准评价运用感官与次感官纪录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91 培训成果报告 92 学习效果 93 培训成果报告 94 實踐練習 設計 授權工作 課程課程題目授權工作課程目的配合公司倡導的管理策略 深化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通過培訓干預的手段 推動管理層有效實施授權職能 提升整體績效水平 課程目標通過90分鐘工作方式的室內課程培訓 使參訓者達到以下目標 充分認識管理職能中授權的重要性 從自身角度了解授權實施障礙中造成的原因 明確區分三種層次授權類型 清晰掌握授權的步驟方法與原則 95 第一節企業培訓體系如何建立 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目標確定 培訓計划制定 培訓計划實施 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監督管理 96 第二節2007年度培訓計划如何制定 一 各部門作本部門培訓需求分析 人力資源部給樣本參考 二 根據本部門人員需求 制定年度培訓計划 三 從現在開始做 12月25日前提交培訓計划表復印件和電子版給HR 步驟 97 表格 最好從OA上下載最新表格 F6 2 3 01 公司 年員工培訓計划表F6 2 3 02每月員工培訓實施跟進表F6 2 3 03培訓出席簽到表 表格 第二節2007年度培訓計划如何制定 98 第三節2007年度培訓如何實施 一 各部門按計划實施培訓 二 生產部 注塑部和裝配部于每月10前提交上月培訓跟進表復印件其他部門提交培訓簽到表復印件 三 如因工作需要或人員變動使計划不能實施 可以寫聯絡說明原因 并更換培訓項目或取消此培訓 四 如果計划外的培訓需要在培訓跟進表備注中說明是計划外增加的培訓 步驟 99 新增內容 在第二項中提交月度跟進表和培訓簽到表同時需要提交培訓教材紙檔印刷 電子檔PPT教材均可 第三節2007年度培訓如何實施 培訓教材一覽表 100 第四節2007年度培訓評估如何進行 一 每進行一項培訓都要進行即時培訓評估 三 評估方式 筆試 以試卷形式發放讓學員填寫問卷評估 由HR提供樣本 各部門依據表格填寫 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制定 學員評估老師的問卷 老師評價學員的問卷 事項 二 培訓評估需要同培訓簽到表或跟進表一同交到HR 101 第六節裝配部培訓相關事宜 102 各位主管 感謝你們給我們送來了這么好的建議 我們會在明年的培訓工作中做得更好 去年我們重視培訓效果轉化的過程跟蹤 監督與再評估 明年我們想加強這一塊的實施 懇請各位配合 如 每一堂課我們要學員評估老師 老師評估學員 專業嘉賓與組織培訓者培訓評估學員與老師 現場答辯 學習報告 心得 學員還要要一周內進行一定分數的書面考核 另外會給各科主管發一張培訓跟進表 三個月內部下的培訓效果怎么樣進行一個評估 以便我們改進培訓工作 2007年的培訓我會從不同層次 不同需求方面著手 從實際工作挂勾 明確人員培訓目的 任務 規划 應用 績效等方面重新進行認識與反思 培訓要與企業的長期戰略相結合 員工加強對企業文化的認知程度 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員工的工作動力 管理人員加強案例分析培訓 角色扮演培訓 專題報導 管理心得探討 讓主體從去年的培訓員到學員轉變 新入職人員有一套完整的培訓教材和流程 整個培訓過程有一個完整的清晰培訓 考核流程 修改工作指引 如 培訓紀律 如果遲到者罰款5元放到培訓室門口的罰款箱并寫上名字 所有的錢用來做培訓經費補貼 加強技朮 管理技能的同時還應更加強化員工的人格培養 企業道德 團隊合作的培養 培訓與升遷 加薪挂勾 去年的培訓 管理人員流動很少 這是我想看到的 說實話 結合公司的現狀與對培訓工作的認識 要把培訓工作搞好還真有點難度 培訓經費 培訓師資 培訓場地 時間 人員素質的接受程度 另外大的公司都對培訓有一定的恐俱症 如 培訓后的人員流失 我覺得職工的最大原因在于 公平 問題 另外還有企業核心文化 能者上庸者下 多勞多得 感恩的心 建議權 激勵機制 人際溝通 制度執行 要求回報 升職 加薪 管理范圍加大 等問題 其實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 同時要與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 實現員工素質與企業經營戰略的匹配 我相信那些員工也會認識自已在這個人才市場競爭激烈的況境下 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在社會中立足的根本 我們的培訓要從 授之以魚 授之以漁 授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