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道教概论.ppt_第1页
第8讲+道教概论.ppt_第2页
第8讲+道教概论.ppt_第3页
第8讲+道教概论.ppt_第4页
第8讲+道教概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教概论 你心目中的道教是 神仙方术 金庸武侠 全真七子 武当圣境 前言 道教的历史定位问题 鲁迅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 中的一段文字 狂人日记 实为拙作 又有白话诗署 唐俟 者 亦仆所为 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 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后以偶阅 通鉴 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因成此篇 此种发见 关系亦甚大 而知者尚寥寥也 周作人 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 周作人1920年7月撰文 乡村与道教思想 说 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 便在乡下人们自身的旧思想 这旧思想的主力是道教思想 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 总说有儒释道三教 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 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 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 我们不满意于 儒教 说他贻害中国 这话虽非全无理由 但照事实看来 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了 几个 业儒 的士类还是子曰诗云的乱说 他的守护神实在已非孔孟 却是梓潼帝君伏魔大帝这些东西了 在没有士类来支撑门面的乡村 这个情形自然更为显著 陈独秀 最为害于中国者 非儒家乃阴阳家也 陈独秀1918年7月15日在 新青年 上发表 随感录 阴阳家 说 吾人不满于儒家者 以其分别男女尊卑过甚 不合于现代社会之生活也 然其说尚平实近乎情理 其教忠 教孝 教从 倘系施者自动的行为 在今世虽非善制 亦非恶行 故吾人最近之感想 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 非儒家乃阴阳家也 儒家公羊一派 亦阴阳家之假托也 一变而为海上方士 再变而为东汉 北魏之道士 今之风水 算命 卜卦 画符 念咒 扶乩 炼丹 运气 望气 求雨 祈晴 迎神 说鬼 种种邪僻之事 横行国中 实学不兴 民智日僿 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 去邪说正人心 必自此始 钱玄同 最野蛮的道教 钱玄同在1918年5月15日 新青年 第四卷第五号发表的 随感录 八 将道教称为 最野蛮的道教 认为 二千年来民智日衰 道德日坏 虽由于民贼之利用儒学以愚民 而大多数之心理举不出道教之范围 实为一大原因 钱玄同 陈独秀与周作人观点可以归结三点 其一 儒释道三教 之中 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 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 大多数之心理举不出道教之范围 其二 道教思想是 旧思想的主力 是 民智日衰 道德日坏 是 最为害于中国者 是改良中国尤其是 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 中国 实学不兴 民智日僿 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 其三 如欲 去邪说正人心 必自此始 毛泽东 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毛泽东在评价五四运动时说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 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他们使用的方法 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即形式主义的方法 他们反对旧八股 旧教条 主张科学和民主 是很对的 但是他们对于现状 对于历史 对于外国事物 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 一切皆坏 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 一切皆好 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 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道教的历史源流 道教的思想来源 1 民间巫术 2 神仙方术 3 黄老道学 民间巫术我国古代先民 自然崇拜 灵魂崇拜 祖先崇拜以及鬼神崇拜 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 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至殷商时代 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 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 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 巫祝 其中巫以歌舞降神 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 祝以言辞悦神 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 他们替人治病 卜筮吉凶 画符念咒等 周代 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 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 人鬼 地祗三个系统 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 称为敬天准祖 盖所谓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 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 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 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 神仙方术春秋战国时便已流衍民间 并载诸竹帛 黄帝 且战且学仙 问道于广成子 后修道成功 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屈原 贵真人之休德 羡往世之登仙 庄子 逍遥游 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风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韩非子 有献不死药于荆王者 谒者操以入 中射之士问之曰 可食乎 曰可 因夺而食之 王怒 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 臣问谒者 谒者曰可食 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 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 臣食之而王杀臣 是死药也 王杀无罪之臣 而明人之欺王 王乃不杀 其它 如 列子 书中的 汤问篇 黄帝篇 周穆王 屈原的 离骚 天问 等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 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 极虚静 不为物累 超脱自在 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 汉代的 淮南子 史记 中亦有类似描述 伴随神仙之说的出现 寻求仙境 仙人 传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现了 他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 战国时期著名方士 的阴阳五行学说糅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 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 其法形解销化 依托鬼神 企望长生成仙 齐威王 齐宣王和燕昭王 秦始皇 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药 其规模越来越大 神仙信仰与对长生久视的追求也便成为后世道教的基本信仰 早在 山海经 中 就有了长生信仰 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 描述了神仙天都 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 老庄道家哲学 1 道是宇宙之本体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 独立不改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2 道的性质不可捉摸 绝然超越 道 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 无 名天地之始 有 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明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3 报雌 守弱 无为的治国理想与生存态度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草木其生也柔弱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一以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 无欲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 4 超越生死的生命追求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死生 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 庄子 大宗师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齐物论 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 庄子 天下 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孰知其纪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 吾又何患 庄子 知北游 道家哲学成为后世道教修行的理论基础 注意 道家与道教有根本区别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汉武帝独尊儒术而黜黄老 黄老之学遂被边缘化 与神仙方术结合 从哲学或治国之学演变成民间信仰 1 老 学 西汉 老子指归 东汉 老子河上公注 认为老子所说的 道 是长生之道而不是经国治世之道 以 气 释 道 追求长生 杨厚 修黄老 教授门生 上名录者三千余人 后汉书 苏竟杨厚列传 2 养生学 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 庄子 养生主 张良功成身退 从赤松子游 乃学辟谷 导引轻身 3 黄老道 秦汉时便有求仙求寿的风气 与道家贵生重己的学说不谋而合 于是黄老思想同神仙方术结合 托老子名而有的丹鼎 符箓之风渐起 延熹中 桓帝事黄老道 悉毁诸房祀 在宫中 立黄老浮图之祠 后汉书 彭祖可算是道教的理想 1 早期道教 五斗米道以五斗米入教 组织严密 符水治病 张陵 34 156 又名张道陵 尊称为天师 其孙张鲁于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以 老子 设教 经典 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 1 神化老子 一 道 散形为气 聚形为太上老君 要求信徒 不畏君父 乃畏天神 2 借用 老子 字句 阐扬长生成仙之说 欲求仙寿天福 要在信道 认为只要努力修道 就能成仙 3 道教的组织化 首先提出 道教 之名 制定道戒 要求信徒 奉道戒 积善成功 积精成神 神成仙寿 太平道 黄巾起义 张角 以 太平经 为经典 奉 中黄太一 为至尊天神 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 号 大贤良师 张梁 张宝 号 大医 十余年间 徒众数十万 三十六方 遍及八州 汉灵帝时 张角提出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最早的道教经典 太平经 1 元气发生说 天地开辟贵本根 乃气之元也 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 莫不受其气而生 阳气 好生 和气 好成 阴气 好杀 天地阴阳只有沟通为 中和之气 才能 相受共养万物 儒家 2 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 一为神人 二为真人 三为仙人 四为道人 五为圣人 六为贤人 神人主天 真人主地 仙人主风雨 道人主教化吉凶 圣人主治百姓 仙人辅助圣人 3 承负说与天人感性 积善余庆 积恶余殃 周易 承者为前 负者为后 承者 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 小小失之而不自知 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 令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 连传被其灾 力行善反得恶者 是承负先人之过 其行恶及得善者 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 但逢其承负之极 天怒发 不道人善与恶也 遭逢者即大凶矣 4 太平 的社会理想 太者 大也 乃言其积大行如天 平者 乃言其治太平均 凡事悉理 无复奸私也 丹鼎派的理论著作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东汉末年魏伯阳著 参 三也 即 周易 黄老 炉火 同 通也 契 书契也 也即据 周易 之理 贯通 易 老 丹三学之书 外丹 以硫石 水银 雄黄 牡蛎 茯苓等在炉火中烧练 九转而成金丹 认为人服食后可以不死成仙 其理论依据为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认为矿物不死 服食由矿物冶炼出来的丹铅是顺应自然 生命因此也可持存 内丹 以人身为阴阳八卦之体 按照阴阳变化 六十四卦运行 调和精气神 蓄请气于胎中 用呼呵吹嘻嘘嘶六法 吐出浊气 在夜半坤复之交 趺坐数息 结而成丹 早期道教特点 1 教义简单2 组织单纯3 信徒为下层群众 民间性4 关注民间疾苦 饥饿 防凶年饥民往来之乏 行来之人不装粮也 疾病 2 道教的演变 从民间宗教到官方宗教 葛洪 284 364 抱朴子 内篇20卷 外篇50卷 1 内道外儒 儒道双修 内篇言神仙方药 鬼悸变化 养生延年 禳邪却祸之事 属道家 其外篇言人间得失 世事臧否 属儒家 抱朴子 自序 内宝养生之道 外则和光于世 治身而身长修 治国而国太平 内篇 释滞 2 丹鼎学说 神药金丹 与 导引行气 寇谦之 新天师道 北天师道 封北魏太武帝为 太平真君 令道教在北魏盛极一时 陆修静 三洞四辅经书 道藏 编撰斋戒 仪范等书 为道教仪轨系统化 规范化奠定基础 陶弘景 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 山中宰相 为梁武帝献国号 主张三教合流 百法纷凑 无越三教之境 真灵位业图 形成一个等级有序 统属分明的神仙谱系 推动了道教的理论化 系统化 陶弘景 3 道教昌盛 唐高祖 625 逢老子为太上玄元黄帝 道 儒 佛 天宝元年 以 老子 庄子 文子 列子 为经 开科取士 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太学中设置 道德经 庄子 列子 博士 4 道教分派 北 全真 南 正一 全真道 王重阳 清静无为 识心见性真大道 大道教 刘德仁 不言飞升化炼 只求无为清净太一道 萧抱珍 符箓派正一道 符箓派明中叶后 官方道教衰微 民间道教开始活跃 王重阳 1112 1170 金代道士 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号重阳子 自呼王三 排行第三 或王害疯 祖籍陕西咸阳 自幼好读书 才思敏捷 擅长骑射 齐阜昌 1130 1137 年问应礼部试 未中 金熙宗天眷 1138 1140 初年又应武举 考中甲科 慨然有经略天下之志 后来长期任征酒小吏 遂愤然辞职 隐栖山林 金正隆四年 1159 弃家外游 在甘河镇遇异人 授以修炼真诀 于是悟道出家 在南时村筑墓 住在墓穴中两年多 自称为 活死人墓 金大定七年 1167 离开陕西 前往山东传道度人 先后收马丹阳 谭处端 刘处玄 丘处机 王处一 郝大通 孙不二为徒 因王重阳在山东宁海自题其庵名为 全真堂 故入道者都称为全真道士 丘处机 1148 1227 金代元初道士 道教全真道 北七真 之一 或作邱处机 字通密 号长春子 登州栖霞 今属山东 人 十九岁出家 贞祐二年 1214 秋季 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 获得成功 金庭与南宋先后派遣使者召请他 皆不应诏 元太祖闻其名 自乃蛮 今蒙古境内 派使者召请 丘处机毅然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 跋涉万里 历尽艰难 两年后抵达西域大雪山 太祖问他如何治理天下 他回答应以 敬天爱民 为本 问长生久视之道 回答以清心寡欲为要 并进言欲统一天下者 必在乎不嗜杀人 太祖深契其言 礼遇甚隆 尊为神仙 全真道教 1 儒释道三教合流 儒门释户道相通 三教原来一祖风 以 般若心经 道德经 孝经 为入道阶梯 2 性命双修 真功真行 反对符箓和黄白之事 也不相信白日飞升成仙之说 主张清净无为 识心见性 禅宗 先性后命 归真达道 定心 无念 去欲 禅僧达性而不明命 儒人谈命而不言性 余亦兼而修之 故名全真 全真道教仪式图 第二节道教的经典 神仙崇拜 教义和方术 1 经典 1 四子真经是庄周所撰著的 庄子 南华真经 列御寇所撰著的 列子 冲虚真经 老子的弟子文子所撰著的 文子 通玄真经 庚桑楚撰著的 亢仓子 洞灵真经 2 周易參同契 3 黄庭经 茅山派经典 4 阴符经 伪托黄帝作 主张天道与人道暗合 褚遂良 阴符经 书法 2 神仙崇拜 道教是一种多神教 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 星辰 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 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 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三清尊神 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四御 玉皇大帝 太皇大帝 天皇大帝 土皇大帝四方神 青龙 朱雀 白虎 玄武仙人 天仙 地仙 尸解仙 三清 三清 道教用语 总称谓是 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 指道教所尊的玉清 上清 太清三清境 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 即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 其中所谓玉清境 上清境 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 清微天 禹馀天 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 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 极道之尊 至尊至极 故名天尊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 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 帝 或 上帝 发展而来 在早期道教的 真灵位业图 中 有 玉皇道君 和 高上玉皇 之名 但其阶位却并不高 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 宋代 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 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后徽宗又再加封为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 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 道教多将玉皇视为 三清 之下的 四御 之一 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 三清 的 总领宇宙主宰之君 其职能是 承三清之命 察紫微之庭 小事专掌 大事申呈 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 道观和民间多举办 玉皇会 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 道 原本是先秦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 道德经 认为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本原 它 先天地生 为天地母 是 天地之根 和 万物之宗 道德经 主张 人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庄子 进 步发挥了 道德经 的思想 说 道 自本自根 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已存在 道产生了天和地 产生了鬼神和上帝 黄帝 颛顼 西王母 彭祖 傅说 武丁等 因为得到道而登上云天 居住玄宫 长生久视 道教神仙几大来源 1 自然崇拜的对象 如土地 星君 雷公 电母 风伯等 2 图腾崇拜的对象 龙神 花仙等 3 鬼魂崇拜 如阎罗 黑白无常等 4 祖先与圣贤崇拜 如三皇五帝 尧舜禹 孔子 关公等 道教神仙崇拜与中国民间信仰 八仙传说 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 富贵贫贱等八个方面 加上八仙所持的板 扇 拐 剑 葫芦 拂尘和花篮等均为民间常用之物 因此八仙和道教信徒以及民众生活十分接近 明清以来八仙灵迹流传广泛 深入人心 道教宫观多建有供奉八仙的殿堂 西安还有八仙宫 古称八仙庵 其主殿供奉八仙 每逢新春和朔望之日以及八仙神诞之日 道教徒和民众到八仙殿堂奉祀 以祈求健康平安 万事如意 八仙之名 明代以前众说不一 有汉代八仙 唐代八仙 宋元八仙 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至明吴元泰 八仙出处东游记 始定为 铁拐李 汉钟离 钟离权 吕洞宾 张果老 曹国舅 韩湘子 蓝采和 何仙姑 纯阳祖师吕洞宾 黄良犹未熟 一梦到华肴 64岁时 吕洞宾游长安 在酒肆遇见钟离权在墙壁上题诗 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 诗意飘逸 问他姓名 羽士说 我是云房先生 居于终南山鹤岭 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吕洞宾凡心未尽 没有答应 到了晚上 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 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 这时吕洞宾睡着了 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 官场得意 子孙满堂 极尽荣华 忽然获重罪 家产被没收 妻离子散 到老后了然一身 穷苦潦倒 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 刚要叹息 突然梦醒 钟离权的饭还没熟 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 黄良犹未熟 一梦到华肴 吕洞宾惊道 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钟离权道 你刚才的梦 生沉万态 荣辱千端 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 失去的也不值得悲 人生就像一场梦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道教对民间宗教的吸纳与影响 中国民间宗教是由原始宗教演变出来的丰富多样的宗教崇拜 崇拜的神祇多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地域性神 妈祖只受到沿海地区祭祀 禹王庙只存在于大禹活动的山西和逝世的浙江地区 各地的城隍和土地都是当地有名姓的历史人物 全国性神 财神赵公明 关帝等 行业神 鲁班作为木匠和泥水匠的祖师受到祭拜 唐玄宗是戏剧界的祖师 梁红玉被妓女作为保护神等 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2000多座妈祖庙 宫 的祖庙 财神 赵公明 关帝被看作武财神 文昌帝君是文财神 官场竞争要有文财神做后盾 商场竞争要以武财神作靠山 3 教义与方术 道法自然 炼精化神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 42章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老子 21章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 25章 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 大宗师 3 教义与方术 修道成仙 内养 守一 存神 行气 外吸法 内吸法 内丹 精气神 外养 服食 外丹房中术符咒 斋醮 第三节道教的戒律 清规和节日 戒律 五戒 1 不得杀生 2 不得荤酒 3 不得口是心非 4 不得偷盗 5 不得邪淫 此五戒与佛教的五戒完全一致 八戒 一者不得杀生以自活 二者不得淫欲以为悦 三者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 四者不得妄语以为能 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 六者不得杂卧高广大床 七者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 八者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娟妓 十戒 二十七戒 清规 跪香 催单 劝离 革出 逐出 杖革 灸断眉毛 火化 处死 节日 玉皇大帝圣诞太上老君圣诞王母娘娘圣诞 蟠桃会 玉皇大帝圣诞 正月初九 太上老君圣诞 二月十五 王母娘娘圣诞 蟠桃会 三月初三 思考题 试述道教历史上从民间宗教到官方宗教的嬗变过程及其成因 道教基础知识 二 课前思考 谈谈对道教的认识与理解1 道家与道教2 道教的创立与发展3 道教的基本教义谈谈对道教与旅游的认识1 道教与旅游名山2 道教与旅游名观3 道名人 中国道教建筑的总体布局示意图 山门 灵官殿 三清殿 四御殿 三官殿 纯阳殿 丘祖殿 山门 组成 三门殿幡杆华表 供奉 门神土地爷 山门殿实图 白云观 北京最大的道观 中国著名道观之一 灵官殿 灵官殿主要供奉道教的护法镇山神 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 和佛教的韦驮相似 又叫五显灵官 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 其形象一般为方脸膛 黄袍金甲 左手持火轮 右手执钢鞭 灵官殿 根据 新搜神记 的记载 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 是宋徽宗时候的人 但有的也说是唐太宗时的王恶 三教搜神大全 卷四 说他 幼孤不读 有管力 性刚暴质直 市中有不平者 直与分忧 锄硬挞横 国人服其公 且惮其武 曾经焚烧一江怪古庙 忽怪风大作 适逢萨真人相助作法反风而灭妖 境界以安 玉帝封他为豁落王元帅 赐金印 掌监察之职 老百姓赞曰 三眼能观天下事 一鞭惊醒世间人 由于王灵官曾被封为 玉枢火府天将 人们又把他看成是火神 所以有的灵官像就是一副火神的模样 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灵官 灵官殿实图 三清殿 道教宫观的主殿主要供奉道家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 三清 之一 又稱 虛皇道君 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清境 天尊之體常存不滅 至天地初開 授道屜劫度人 他主宰和像徵宇宙混沌初顯 陰陽未判的第一個大世紀 道教稱 混元 時期 上清靈寶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 三清 之一 又稱 太上道君 靈寶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禹餘天上清境 道教認為 靈寶出法 隨世度人 他主宰和像徵混沌初判 陰陽分明的第二個大世紀 道教稱 洪元 時期 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 三清 之一 又稱 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 他主宰和像徵天地形成 萬物化生的第三個大世紀 道教稱 太初 時期 玉清 上清 太清三位尊神皆 道 所化 其本皆 道 太上老君歷劫化生度人 殷時聚形為老子 傳 道德 真言 後授天師道陵正一盟威之道 創立道教 四御殿 供奉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四御 又稱 四極大帝 道經中稱四御為輔佐玉帝 代天行化的四位天帝 分別是玉皇大帝 太皇大帝 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衹 玉皇大帝 全稱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又稱 玄穹高上帝 簡稱 玉帝 雲笈七籤 卷三 道教本始部 稱玉皇大帝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玉皇本行經 中說 玉皇為 諸天之主 萬天之尊 天皇大帝 太皇大帝 后土皇地衹 三官殿 供奉三官三官大帝 即天官 地官 水官 亦稱 三官 又稱 三元 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 即天官 地官 水官 亦稱 三官 又稱 三元 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 一說天官為唐堯 地官為虞舜 水官為大禹 道經稱 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王母慶壽 王母即 西王母 俗稱 王母娘娘 是天上職位最高的一位女性神仙 所有得道成仙的女子都隸屬於她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日為王母聖誕 是日群仙皆來為之慶壽 王母在其所居瑤池蟠桃園 設蟠桃宴會 酬謝群仙 纯阳殿 供奉吕洞宾吕洞宾姓吕名岩 字洞宾 号纯阳子 自称回道人 唐河中府永乐县人氏 幼年已有仙道志 慕清虚恬淡 不好华饰富荣 後赴长安应举 於一酒肆中遇锺离祖师 被以黄粱一梦感化 遂归道门 赐号纯阳子 乃潜心修道 弘扬道法 後於鄂州黄鹤楼白日飞升 全真道尊为五祖之一 亦为传说中八仙之一 四川峨眉山纯阳殿 吕祖殿 丘祖殿 供奉丘处机丘处机 1148 1227 金 元之际全真道长 字通密 号长春子 登州栖霞人 今属山东 人 金大定年间 学道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 与另外六弟子被称为 七真 或 全真七子 王重阳死后 他隐居溪 今陕西宝鸡东南 陇州 今陕西陇县 等地 潜心修炼 渐有声名 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 今北京 传教 后还乡 隐居栖霞山 金兴定三年 1219年 成吉思汗西征途中 遣使相召 他率弟子往见于阿姆河畔营帐 进言 敬天爱民为本 清心寡欲为要 被尊称 神仙 东归后 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 使全真道得到较大发展 丘祖殿 北京白云观丘祖殿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 丘处机赴阿劝诫成吉思汗 金庸先生在 射雕英雄传 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暮年成吉思汗年老体衰 他闻听 全真七子 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 便派人下诏请丘处机前往汗帐 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 丘处机欣然应命 率领门徒不远万里前往西域大雪山 向成吉思汗进谏治国之本 那么 历史果真如此吗 在小说中 为了突出郭靖的大侠形象 金庸将丘处机的 西行 处理得并不突出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 丘处机师徒这一路却颇不平凡 他们历经磨难 甚至付出生命 最终得以面劝成吉思汗体恤百姓 解救万千黎民苍生 可以说 丘处机的贡献恐怕要比郭靖大得多 被传活了 岁 丘处机生于1148年 山东人 自号 长春子 曾拜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为师 是著名的 全真七子 之一 1217年 他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 当时 由于战乱纷繁 民生疾苦 很多人为寻找心灵寄托纷纷加入全真教 全真教在北方声名大振 而年届七旬的丘处机鹤发童颜 碧眼方瞳 于是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 长生不老之术 和 治天下之术 这些传言也传到了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 此时的大汗已是耳顺之年 感到精力日衰 老之将至 身边人又向他进言 丘处机行年300余岁 肯定有长生之术 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 于是 1219年 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 恳切的诏书 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 起初 接到诏书的丘处机颇感为难 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 清静无为 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 为此 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 但丘处机审时度势 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 为了全真教的发展 他最终决定应诏 同时 他也想借机为民请命 劝蒙古大汗少杀无辜 弟子命丧西行途中 1 1219年腊月 丘处机带领尹志平 李志常等18位弟子从山东启程西行 次年2月20日 他们抵达当时蒙古统治下的燕京 今北京 当地官吏 士庶 僧道纷纷前往卢沟桥迎接这位大汗请来的神仙 而求丘处机题字签名的平民更是络绎不绝 他们希望有了丘处机的墨宝做护身符 就能免受蒙古大军的烧杀抢掠 此时 率军西征的成吉思汗却越行越远 丘处机眼见在燕京见不到成吉思汗 便上书 陈情表 表明自己年事已高 并无治国才能 盼望能等大汗东返后陛见 刘仲禄以为丘处机是在讲条件 就建议选一些漂亮女孩随行 没想到这一下子激怒了丘处机 刘仲禄慌忙派人将情况告知大汗 成吉思汗则再次下诏恳切催促丘处机西行 1221年2月8日 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 踏上万里征途 向塞北高原挺进 开始了一年多的西行之旅 弟子命丧西行途中 2 当丘处机到达成吉思汗四弟斡辰的驻地贝加尔湖时 斡辰也想向他请教延年益寿之事 没成想 正当丘处机准备向他讲授之时 突然风雪大作 斡辰大惊 认为是自己想抢在大汗哥哥前面得知长生秘术引起了天怒 于是只好作罢 西行途中的艰苦更不必说 他们时常要受到沙尘暴 流沙的袭扰 艰难的时候 车子陷到流沙里 马儿停滞不前 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 丘处机的随行弟子之一赵九古甚至病死在了西行路上 相处一载 神仙传道 1 1222年初夏 丘处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 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 见到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 十分高兴 便开门见山地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 丘处机显然早有心理准备 他说 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 而无长生之药 短命之人皆因 不懂卫生之道 而卫生之道以 清心寡欲为要 即 一要清除杂念 二要减少私欲 三要保持心地宁静 在后来二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丘处机还不断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 一次 成吉思汗打猎射杀一只野猪时突然马失前蹄 可野猪却不敢扑向成吉思汗 事后 丘处机便入谏说 上天有好生之德 陛下现在圣寿已高 应该少出去打猎 坠马 正是上天告诫陛下 而野猪不敢靠近 是上天在保护着陛下 成吉思汗对此十分信服 告诉左右人说 只要是神仙的劝告 以后都照做 成吉思汗过桥时 桥一下子被雷劈断了 丘处机便说 这是上天在警告不孝顺父母的蒙古人 于是 成吉思汗就诏告国人 听从神仙的指示 要尽孝道 丘处机还多次劝导成吉思汗 治理天下之术以 敬天爱民 为本 应该体恤百姓疾苦 保护黎民生命 相处一载 神仙传道 2 虽然丘处机开出的这些 秘方 并非成吉思汗真正所需 也没有完全得到他的认可 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 康熙帝曾对此赞道 一言止杀 始知济世有奇功 解救数万黎民百姓 1 到1223年春 丘处机已在成吉思汗身边呆了一个年头 由于不适应高原气候 加上思念故土 丘处机决定东归 3月 大汗依依不舍地与丘处机辞别 并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 却遭到谢绝 于是 成吉思汗下诏免除全真教徒的赋税 并派人率骑兵五千护送他返乡 归心似箭的丘处机仅用了4个月就走完了来时的路 成吉思汗也传来圣旨 询问他归途是否顺利 现在住得合不合适 并说 朕常念神仙 神仙勿忘朕 后来 成吉思汗又赐给丘处机虎符玺书 并命燕京行省将原金朝的御花园赏给全真教建造宫观 从此 丘处机得以弘扬全真教 广建道观 掌管天下道教 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国师的地位 凭着虎符玺书 丘处机还解救了大批中原人 使两三万被蒙古掠夺为奴的人重获自由 解救数万黎民百姓 2 1227年 丘处机病死 时年79岁 他死后 弟子李志常编撰 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 由于丘处机的足迹遍及今蒙古 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阿富汗等国 该书也成为后人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与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并相继有俄文 法文 英文译本问世 如果丘处机当时没有路过牛家村 1 1 若当时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那麽秘密跟踪他的那些金兵就不会死在郭顶天和杨铁心他们两家人的院子里了 同样 完顔洪列也不会见到包惜弱而对她念念不忘了 那些金兵会轻松死在丘处机手里 而郭 杨两家不会受到余后的波及了 2 郭 杨两家不受波及 李萍不会流失大漠 郭靖和杨康将会平平安安的出生在牛家村 江南六怪自然也就不会前往大漠 3 没有六怪和郭靖相助 铁木真就会死在扎木合他们手上 蒙古各部落也就不能统一 4 蒙古既然不能统一 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西征 火药就不会传入欧洲 5 没有火药 铁甲骑士在欧洲的统治不会动摇 因此黑暗的中世纪将延长1000年 也就不会有文艺复兴 如果丘处机当时没有路过牛家村 2 6 没有文艺复兴 自然也没有大航海 美洲将始终是游牧的印第安人家园 7 同样 西班牙人不会将铁炮传入日本 长筱会战是武田方获胜 日本战国时代将一直持续不能统一 8 完顔洪列没有包惜弱 只能全心参加权力斗争 金国因此会内乱 9 没有蒙古 金国又内乱 因此宋不但不会灭亡 反而会统一 宋朝注重商贸 因此资本主义萌芽将在中国首先出现 10 因此到今天 中国将是最发达 最文明的国家 远远领先于日本 欧洲 美洲 所有的一切 都怪丘处机这小子 没事干吗去走什么牛家村嘛 道教标记 张三丰 修于武当山 创武当太极十三式 为武当派祖师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 位于鄂西北的丹江口市境内 是我国的道教名山 列中国 四大道教名山 之首 又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 主峰紫霄峰海拔1612米 武当山山势奇特 雄浑壮阔 有72峰 36岩 24涧 3潭 9泉 构成了 七十二峰朝大顶 二十四涧水长流 的秀丽画境 山间道观总数达2万余间 其规模宏大 建筑考究 文物丰富的道观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间主要景点有金殿 紫霄宫 遇真宫 复真观 天乙真庆宫等近百处 四川青城山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 又名赤城山 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千米处 海拔1600米 其36座山峰 如苍翠四合的城廓 故名青城山 这里林木青翠 峰峦多姿 向有 青城天下幽 之誉 青城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 相传东汉张道陵 张天师 曾在此创立五斗米道 因此 历代宫观林立 至今尚存38处 著名的有建福宫 天师洞 上清官等 并有经雨亭 天然阁 凝翠桥等胜景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西南郊20千米处 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源远流传的道教文化 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 以及现今所知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 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 构成了这里自然 人文景观的 三绝 龙虎山的著名景点有天师府 上清官 龙虎山 悬棺遗址和仙水岩等 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又称白岳 位于徽州盆地 黄山脚下 屯溪西33公里 皖赣铁路在齐云山脚经过 因其 一石插天 与云并齐 故名齐云山 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 历史上有 黄山白岳甲江南 之称 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齐云山海拔高度为585米 有36奇峰 72怪岩 24飞涧 加之境内河 湖 泉 潭 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 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 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 且多为圆锥体 远远望去 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 自成一格 主要景观有 洞天福地 真仙洞府 月华街 太素宫 香炉峰 小壶天 玄天太素宫 玉虚宫 方腊寨 五青峰 云岩湖等 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 素有 江南第一名山 之誉 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 公元758 760年 至明代道教盛行 香火旺盛 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北京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白云路东侧 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 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 公元739年 清代多次重修 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 白云观全部建筑分为东 中 西三路 后面有花园 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路 依次为牌楼 山门 灵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七真殿 邱祖殿 四御殿 戒台与云集山房等 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殿堂 占地约2万平方米 殿宇宏丽 景色幽雅 殿内全用道教图案装饰 其中四御殿为二层建筑 上层名三清阁 内藏明正统年间刊刻的 道藏 一部 湖北长春观 邱祖殿为主要殿堂 内有邱处机的泥塑像 塑像下埋葬邱的遗骨 观内保存有大量碑刻 如重修碑记 捐产碑记 亩产碑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