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语文(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共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请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稗官野史(bi) 整饬(ch) 针砭(bin) 刚愎自用(b)B百舸争流(g) 汾水(fn) 粗犷(gung) 椎心痛恨(zhu)C咄咄逼人(du) 绯闻(fi) 勾当(gu) 流水淙淙(cng)D惊魂甫定(p)讣告(f) 坼裂(ch) 白雪皑皑(i)2 请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俾众周知 必竟 过渡时期 惩前毙后B飞扬跋扈 邮戳 察言观色 因材施教C略见一斑 嗔怪 良晨美景 中西合壁D脉博跳动 松弛 寥若辰星 博闻强志3 请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在崔振英的镜头里,这些自然界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昆虫似乎变了模样,它们展现着各异的神态、千奇百怪的姿态,色彩斑斓,美轮美奂。 B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C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D他对巴特勒先生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4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晋军函陵(驻军)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使灭亡)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 群臣怪之(以为怪) 函封之(用匣子) 诚能得樊将军首(实在)C杀人如不能举(完) 沛公起如厕(到)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吾得兄事之(兄长)D既东封郑(疆界) 沛公居山东时(崤山以东)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使使以闻大王(使听到)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思想界伸向传统文化的“橄榄枝”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潮。在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陈明和倡导“政治儒学”的“新儒家”蒋庆的很多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5 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B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 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B传统文化虽然有价值,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C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7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崔猛,字勿猛,建昌世家子。性刚毅,幼在塾中,诸童稍有所犯,辄奋拳殴击,师屡戒不悛;名、字,皆先生所赐也。至十六七,强武绝伦,又能持长竿跃登夏屋。喜雪不平,以是乡人共服之,求诉禀白者盈阶满室。崔抑强扶弱,不避怨嫌。每盛怒,无敢劝者。惟事母孝,母至则解。母谴责备至,崔唯唯听命,出门辄忘。比邻有悍妇,日虐其姑。姑饿濒死,子窃啖之;妇知,诟厉万端,声闻四院。崔怒,逾垣而过,鼻耳唇舌尽割之,立毙。母闻大骇,呼邻子极意温恤,配以少婢,事乃寝。母愤泣不食。崔惧,跪请受杖,且告以悔,母泣不顾。崔妻周,亦与并跪。母乃杖子,而又针刺其臂,作十字纹,朱涂之,俾勿灭。崔并受之,母乃食。崔母自邻妇死,戒子益切,有赴诉者,辄摈斥之。一日,崔母弟卒,从母往吊。途遇数人,絷一男子,呵骂促步,加以捶扑。观者塞途,舆不得进。崔问之,识崔者竞相拥告。先是,有巨绅子某甲者,豪横一乡,窥李申妻有色,欲夺之,道无由。因命家人请与博赌,贷以资而重其息。终夜,负债数千。申不能偿,强以多人篡取其妻。申哭诸其门。某怒,拉系树上,榜笞刺剟,逼立“无悔状”。崔闻之,气涌如山,鞭马前向,意将用武。母搴帘而呼曰:“唶!又欲尔耶!”崔乃止。既吊而归,不语亦不食,兀坐直视,若有所嗔。妻诘之,不答。至夜,和衣卧榻上,辗转达旦,次夜复然,忽启户出,辄又还卧。如此三四,妻不敢诘,惟慑息以听之。既而迟久乃反,掩扉熟寝矣。是夜,有人杀某甲于床上。官疑申,捕治之。横被残梏,踝骨皆见,卒无词。积年余,不堪刑,诬服,论辟。会崔母死。既殡,告妻曰:“杀甲者,实我也。徒以有老母故,不敢泄。今大事已了,奈何以一身之罪殃他人?我将赴有司死耳!”自首于庭。官愕然,械送狱,释申。申不可,坚以自承。官不能决,两收之。戚属皆诮让申。申曰:“公子所为,是我欲为而不能者也。彼代我为之,而忍坐视其死乎!”执不异词,固与崔争。久之,衙门皆知其故,强出之,以崔抵罪,濒就决矣。会恤刑官赵部郎,案临阅囚,以自首减等,充云南军。未期年,援赦而归。(选自聊斋志异崔猛,有删节)【注】姑:丈夫的母亲。剟(du):刺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屡戒不悛 悛:悔改B配以少婢,事乃寝 寝:平息C横被残梏,踝骨皆见 见:通“现”,显现D不堪刑,诬服,论辟 论:争论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崔并受之,母乃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兀坐直视,若有所嗔 若入前为寿C徒以有老母故,不敢泄 以其无礼于晋D是我欲为而不能者也 图穷而匕首见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猛性情刚毅,喜好打抱不平,幼时老师赐给名与字,希望他有所收敛,但他依然抑强扶弱,不避怨嫌,前来向他诉冤陈事的经常室盈院满。B崔猛因邻家悍妇虐待婆婆、诟骂丈夫而一时性起,将其惩戒至死,受到了母亲的杖责。并被刺臂涂染朱红,他心甘情愿地接受惩戒,并决心悔改。C崔猛在吊丧途中遇到不平,鞭马向前,想要动武,迫于母亲的威严而未敢发作;回到家中不语不食,辗转反侧,最终下定决心,当夜将恶人除掉。D崔猛母亲去世后,他认为孝敬母亲的大事已完成,于是到官府自首,使蒙冤的李申无罪获释;又因自首而减刑充军云南,不到一年巧遇大赦回到家中。第II卷(共120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 翻译下面句子。(8分)(1) 崔惧,跪请受杖,且告以悔,母泣不顾。(4分)_(2) 崔母自邻妇死,戒子益切,有赴诉者,辄摈斥之。(4分)_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现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1)诗人笔下的岳阳楼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2分)_(2)“雁引愁心去”, 在不同的版本里又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为什么?(4分)_13 诗文默写与文学常识。(8分,每小题1分)(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3)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4) 寻梦?撑一支长篙,_。(5) 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6) 复为慷慨羽声,_,发尽上指冠。(7) 新月派的三美分别是_、_、_。 (8)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填编写体例)史著作。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了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选自读者2002年第24期)14 怎样理解“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_15 文章引用了三个神话故事,请概括作者引述它们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6分)_16 文章以“月阙”为引,以对天地乃至人生的“残缺”的思考为线索展开行文,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_17 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请结合文章简要提炼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评价。(6分)_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8 汉字属表意文字,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请按下面的示例,任选二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各写一句话,要求既能突出汉字的字形特点,又有一定的哲理。(4分)示例:加:做任何事情不能光靠“口”说,还需要下大“力”气去做,才能“增加”自身的价值。主:只有把自己高昂的“头”颅低下,人们才会从心里尊你为王。(1) _(2) _19 用不超过25 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的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20 请根据前后文为下面的短文空缺部分的内容重新排序,只填写序号在横线处即可。(4分)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排序: 21 请从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找出4处错误,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4分) 为了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英才学校决定征集展现学校特色和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争先恐后地踊跃投稿。通知发出后,许多学校的老师、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七年级1班的学生经过认真准备,还召开了“我心中的校训”主题班会。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锻炼了创造能力。(1) 句改成 (2) 句改成 (3) 句改成 (4) 句改成 七、(本大题共60分)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台湾歌曲童年唱出多少同龄人的心声!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光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等待在我们的生活里无时不有。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卧薪尝胆是等待,守株待兔也是等待。然而其结果却迥然不同,人们对其评价也完全相反。关于“等待”,你有什么经历、看法?请就“等待”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讲述故事,也可以展开议论,发表看法。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命题人:文孔升 审题人:敖长喜)西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C(A、针砭(bin) B、汾水(fn) 椎心痛恨(chu) D、惊魂甫定(f))2 B(A、毕竟 惩前毖后 C、良辰美景 中西合璧 D、脉搏跳动 寥若晨星 博闻强识)3 D 4 A5 C(原文说“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老子思想非儒家文化) 6 B(原文中刘军宁是据此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接轨和融合是必要的) 7 D(尚未成为“政治儒学”)8 D(“论”义为“判决”)9 C(两个“以”字都相当于“因为”。A项两个“乃”字分别相当于“才”和“于是”,B项两个“若”字分别相当于“好像”和“你”,D项两个“而”字,分别表“转折”和“顺承”。)10 C(并非当夜除掉恶人)11 1、杖、且、以、故;2、戒、益、辄、斥12 (6分)(1)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1分);情感是超脱愉悦,欢乐豁达的。(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1分)(2)“雁引愁心去”更好(1分),一个“引”字写出了自己的愁绪仿佛被大雁牵引而去,使无形的愁绪显得有情。(1分)拟人手法(1分)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语言形象生动,精炼传神。(1分)13 略14 我们不可能画出绝对精确完美的圆,因为,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2分)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拥有绝对的美满境界或者只是看起来圆满,又或者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2分)15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2分)天地是有缺陷的,人生也如此,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只要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它们,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2分)人生的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2分)16 首先,以古籍对月的解释和曾国藩书斋的命名引出本文的写作重心“缺”,并表明自己渐渐爱上了这“阙”的境界;(2分)承接上文,用三个中华民族的古神话故事来阐明“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的观点,并为下文关于人生的圆满与残缺的辩证思考作了充分的铺垫;(2分)最后,作者阐明了绝对的圆满只存在于理念之中,人生总是与残缺为伴的,但只要我们都能心怀完美的信念,就总是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欣赏到人生的美好的观点。(2分)17 世间事物乃至人生的美满总是相对的,它常和缺憾、不如意相生相伴;(2分)美满也好,缺憾也罢,都同样是我们人生真实、宝贵的经历与体验,因而,我们要懂得享受美满,更要懂得欣赏缺憾。(2分)评价:作者的观点极具辩证思维的智慧,它启示我们不能偏执于人生美好的一面,而应该同时看到人生的“残缺”,并学会以超然而达观的情怀同时拥抱这两者。(2分)18 示例一:任,只有以天下为已“任”者,才有可能成为“人”中之“王”。示例二:出,只有爬上一座“山”,又爬上一座“山”,才能成为杰“出”之人。(示例中一个字用的是合字法,一个字用的是拆字法,使用两种方法的得满分;只使用一种方法的得3分)19 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2分)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2分)。20 (按照时间顺序应为“严冬刚过”“初春”“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为使春色更浓,春色更娇”)21 (1)希望全校师生踊跃投稿。(2)许多学校的老师(歧义)(3)七年级1班的学生认真做了准备。(4)这次活动,使学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锻炼了创造能力。文言翻译:崔猛字勿猛,是建昌府世家子弟。性情刚直勇敢,小时候在学堂读书,学童们稍有触犯,他就拳脚相加,老师多次惩戒,他都不肯悔改。他的名和字,都是老师给他起的。到了十六七岁,武艺超群,无人能比,又能手持长竹竿登跃高大的房屋。崔猛喜欢打抱不平,因此乡亲们都很敬服他,前来诉冤陈事的人挤满屋子庭院。崔猛惩治豪强,扶持弱小,不避嫌疑,不怕结怨。每当他大怒时,没有敢劝说他的。只是他侍奉母亲很孝顺,母亲一出面,他就消气了。母亲总是狠狠地责备他,他连连答应接受母命,但一出门就忘了。邻居有个凶悍的泼妇,经常虐待婆婆,婆婆饿得快要死了,她儿子偷偷给她东西吃,泼妇知道后,对他万般辱骂,骂声四邻都能听到。崔猛大怒,跳过墙去,把泼妇的鼻子、耳朵、嘴唇、舌头都割掉了,泼妇当即就死去了。崔母知道后很害怕,叫来邻家儿子,好言劝慰,并用财物周济,还把年轻的婢女许配给他,事情才得以平息。为此,崔母气得直哭,不肯吃饭。崔猛害怕了,跪着请求接受母亲的杖责,并把悔改之意告诉母亲,母亲只是哭泣,连看也不看他。崔妻周氏,也跟着丈夫一起跪下。崔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健食品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经典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范文与技巧解析
- 校长建议课件
- 2025年殡仪馆服务流程优化与管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从模拟题看项目经理的必-备知识
- 输血法律法规培训PPT
- 海姆立克急救(生命的拥抱)课件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标准化项目部驻地建设方案(五星级)
- 220kv升压站质量评估报告
-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
- 软件系统平台对接接口方案计划
- 硅的基本性质
- 大连市劳动用工备案流程
- 某顶级小学2015-2018幼升小考试题
- 办公楼装饰装修 安全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