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2张图纸/26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968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5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手机 注塑 模具设计 仿真 加工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62页,26000字左右.
开题报告一份.
任务书一份.
翻译一份.

图纸共二张:
A1-模具装配图.dwg
A3-工件图.dwg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1 引言
1.1 课题的依据和意义………………………………………………………(1)
1.2 注塑模具CAD技术概述…………………………………………………(1)
1.3 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5)
1.4 塑料模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7)
1.5 模具加工CAM现状………………………………………………………(9)
1.6 UG软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特点………………………………………(9)
1.7 本设计任务………………………………………………………………(10)
2 手机上盖的设计
2.1 建立外形…………………………………………………………………(11)
2.2 建立壳体…………………………………………………………………(16)
2.3 建立缺口特征……………………………………………………………(17)
2.4 建立镶边…………………………………………………………………(24)
3 注塑模具设计
3.1 注射模设计的基本原则…………………………………………………(26)
3.2 分型面的选择……………………………………………………………(26)
3.3 确定型腔布置及型芯和型腔的建立……………………………………(30)
3.4 结构零件的设计…………………………………………………………(31)
3.5 浇注系统的设计…………………………………………………………(34)
3.6 推出机构的设计…………………………………………………………(35)
3.7 浇口设计…………………………………………………………………(36)
3.8 冷却系统设计……………………………………………………………(36)
3.9 排气系统的设计…………………………………………………………(37)
3.10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37)
4 数控仿真加工工艺
4.1 零件的分析………………………………………………………………(40)
4.2 零件钢材的选用…………………………………………………………(41)
4.3 加工方案…………………………………………………………………(42)
4.4 手机凸模的CAM…………………………………………………………(42)
结论 ……………………………………………………………………………(59)
参考文献………………………………………………………………………(60)
致 谢………………………………………………………………………(61)
附录(图表)…………………………………………………………………(62)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

摘要:注塑模具CAD技术是指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CAD系统来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模具设计,以便提高模具设计的水平和效率。注塑模具CAD系统是在通用CAD系统的基础上,加载了注塑模具知识和设计经验模块,支持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产品的更新是以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更新为前提的。模具的设计是模具更新的基础,模具设计工作与产品的更新信息相关。传统的手工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许多大型CAD/CAM/CAE软件追求的目标。而在众多辅助设计制造软件中,Unigraphics 软件是当今世界较先进、面向制造业的综合软件。
本设计首先采用UG软件进行注塑件的三维实体造型,针对手机上盖的具体外形尺寸,应用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和自由形状建模等知识,使用体素特征、扫描特征、成形特征、特征操作等具体的操作步骤逐步生成手机上盖。其次,利用UG软件中的Mold wizard工具对手机上盖进行拆模,并且对手机上盖模具的模架、定位环、推杆、浇口、合模导向机构、抽芯机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进行了设计。最后,利用UG软件中的CAM功能对凸模进行仿真加工并生成手机上盖凸模的NC加工程序。

关键词:注塑模具 UG 手机上盖 凸模

指导老师签名:

Injection mold design mobile phone cover and process
Student name: Liu Jian Class:0781053
Supervisor:Gao Yan feng

Abstract: CAD technology is the injection mold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 in the CAD system used to assist designers to mold design, mold desig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Injection Mold CAD system is based on the general CAD system, load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modules support the basic proces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upgrading of various products faster and faster, while the product update is a new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and mold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updated as the prerequisite. Mold mold design is the basis for updating, mold design and product-related updates. The traditional manual design model has not well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many large CAD / CAM / CAE software goal. Assisted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many software, Unigraphics software is the world's more advanced and comprehensive software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injection molded parts using UG softwar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mobile shelters for the specific dimensions,application of feature-based modeling and free modeling the shape of knowledge, use of voxel features, scanning features, shape features, feature operation and other concrete steps to gradually build mobile phone cover. Secondly, the use of UG software Mold wizard tools mobile phone cover for form removal, and mold on the mobile phone cover mold, positioning ring, putter,gate, mold-oriented institutions, core pulling mechanism,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is designed. Finally, UG CAM software features simulation of the punch process and generate the NC cell phone cover punch processing.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UG Mobile phone cover Punch

Signature of supervisor: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

II、毕 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使用的原始资料可以是实物或自行设计。
2.根据零件实物或模型在CAD/CAM软件中进行数字化三维设计,完成鼠标上盖的建模。
3. 进行手机上盖凸凹模型面设计,并且设计模架、定位环、推杆、浇注系统、冷却
系统等,完成模具的设计。
4.生成手机上盖零件的NC加工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III、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阅资料,英文资料翻译,撰写开题报告。 第1周~第2周
2. 手机上盖的三维建模。 第3周~第5周 
3. 凸凹模型面设计。 第6周~第8周
4. 注塑模具设计,绘制图纸。 第9周~第11周
5. 生成手机上盖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第12周~第14周
6. 撰写毕业论文。 第15周~第16周
7. 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第17周

Ⅳ 、主 要参考资料:
[1].张洪兴等.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10
[2].曾向阳,谢国明. UG NX基础及应用教程(建模、装配、制图).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3.
[3].盛晓敏等. 先进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
[4].李鲤,刘善春.基于UG下的数控加工快速编程,大众科技,2005.7
[5].F.BACKS. Concurrent manufacturing of parts and tools for the sheet-metal Industr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1998)9,347-352
[6].C. K. Mok, K. S. Chin and John K. L. Ho. An Interactive Knowledge-Based CAD System For Mould 
Design in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es.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1) 17:27–38

航空与机械工程系 学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签名):

日期: 自2011年 3月 1日至 2011年 6月 2日

指导教师(签名):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航空与机械工程 系(室)主任(签名):

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手机 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 业设计 (论文 )使用的原始资料 (数据 )及设计技术要求: 成鼠标上盖的建模。 3. 进行手机上盖凸凹模型面设计,并且设计 模架、定位环、推杆、浇注系统、冷却 系统 等,完成模具的设计。 C 加工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业设计 (论文 )工 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阅资料,英文资料翻译,撰写开题报告。 第 1 周第 2 周 2. 手机上盖的三维建模。 第 3 周第 5 周 3. 凸凹模型面设计。 第 6 周第 8 周 4. 注塑模具设计,绘制图纸。 第 9 周第 11 周 5. 生成手机上盖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第 12 周第 14 周 6. 撰写毕业论文。 第 15 周第 16 周 7. 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第 17 周 、主 要参考资料: 1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国明 . X 基础及应用教程(建模、装配、制图) .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 2003. 3 先进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善春 G 下的数控加工快速编程,大众科技, 5of 998)9,3476K. K. S. . L. 2001) 17:2738 航空 与机械 工程系 学 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类 0781053 班 学生(签名): 日期: 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至 2011 年 6 月 2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助理指导教师 (并指出所 负责的部分 ): 航空与机械工程 系(室)主任(签名): 附注 :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航空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1 毕业设计 (外文翻译) 系 别 : 航空与机械工程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078105312 学生姓名: 刘健 指导教师: 高延峰 二 O 一一 年 三 月 2 he is in to to 0s s of is As a of in so on a to to on to is to to to in is 3 up so as to to At a in at so u in (1) of 0%. 0% (2) in to be is to as as 0%, 0% is is to be 0%, 0% 004 of , to S is (3) is he is to in so on 4 (4) he is is in in S 5 000 US as 5 000 US is of to To to be in as as as . (1) to to be At 85; is on to to (2) is is at is 5 in to be be (3) is is is to a As a of so on a (4) is is At 0% is to a (5) To to a 6 At at on is by On to on as as to on to to be a to to 15 in s as as a so on is a is to a is is to is 十 15 to be 7 to is be at be is of to to be to in to is to at to . 1) ie of in to of to of to as K s a 8 A of of UG of of (2) of of no of to a of to be in AE NC UG as so In s D D by is a of of as s to of C 9 (3) in of in in 21006 to to 0 2. to 1) 3m, to in 250 3250a in of as a of to of of of a be s s so (2) s 10 of DM (3) is an of is 0 60 in up m, a 2000r/ s of up 500 5000 18000500r/0m/ as up 11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 模具制造属 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 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 仿真加工 系 别 航空工程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0781053 12 学生姓名 刘 健 指导教师 高 延 峰 二 O 一一年 六 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 仿真加工 专 业 名 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号 0781053 12 学 生 姓 名 刘 健 指 导 教 师 高 延 峰 填 表 日 期 2011 年 03 月 01 日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产品的更新是以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更新为前提的。模具的设计是模具更新的基础,模具设计工作与产品的更新信息相关。传统的手工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许多大型 件追求的目标。而在众多辅助设计制造软件中,件是当今世界较先进、面向制造业的综合软件。 该软件的功能覆盖了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即覆盖了从概念设计、功能工程、工程分析、加工制造到产品发布的全过程,在模具、航空、汽车、机械、电器电子等各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件在产品造型、注塑模 设计和冲压级进模设计中的应用,将体现该软件在产品造型和模具设计中的强大功能,展现它的灵活性和工程设计严谨性的特点和优点。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工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工业发达国家对模具工业都极为重视,早在 50 年代开始就己使模具摆脱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工业产值对比来看,经济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早己超过了机床的总产值。如日本, 1987 年模具 总产值为 124 亿美元,而其机床总产值为 102 亿美元 ;1991年前者为 131 亿美元,后者为 120 亿美元 151。在各种模具产品中,塑料模和冲压模是用量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两种。据统计,日本一万多家模具企业中,生产塑料模和冲压模的各占40%左右 ;韩国模具专业厂中生产塑料模的占 生产冲压模的占 在塑料模具中,由于注塑模具能够一次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适用于高效率、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方式,使其在塑料模中的占用量超过了 5%。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 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 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 面粗糙度 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 10 30 万次,淬火钢模达 50 1000 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 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 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 10%,与国外的 50 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 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 统,如美国 美国 司的 国 司的 国 司的 本 司的 色列公司的 国 司的 澳大利亚司的 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 集成,并能支持 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 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 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 统、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 统及 件等,这些软件具有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较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模具 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塑料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因此,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的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 。同时,由于近年来进口模具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提高国产化率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逐步增大。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各种异型材挤出模具、 料管材管接头模具成为模具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汽车轮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特别是活络模的发展速度也将高于总平均水平;以塑代木,以塑代金属使塑料模具在汽车、摩托车工业中的需求量巨大;家用电器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将有较大、空调器和微波炉发展,特别是电冰箱等的零配件的塑 料模需求很大;而电子及通讯产品方面,除了彩电等音像产品外,笔记本电脑和网机顶盒将有较大发展,这些都是塑料模具市场的增长点。 三、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业设计的研究内容: ( 1)使用的原始资料可以是实物或自行设计。 ( 2) 根据零件实物或模型在 G 软件中进行数字化三维设计,完成鼠标上盖的建模。 ( 3) 进行手机上盖凸凹模型面设计,并且设计 模架、定位环、推杆、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完成模具的设计。 ( 4) 生成手机上盖零件的 工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 5) 绘制手机上盖的注塑模具凸凹 模的工程图和模具总装配图; ( 6) 绘制图纸,撰写毕业论文。 业设计的实验方案 : 手机上盖及其模具设计的步骤: ( 1)参照手机的实物,以人机工程学、注塑模具的制造和工艺性为原则,自行设计出一款手机上盖。 ( 2)手机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全面贯彻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理论,进行无纸化设计制造: A、 模过程中运用 X 件为基础进行数字化三维设计,完成手机的建模; B、模型设计完成后利用 X 块进行手机 上盖 模具的 凸凹模型面设计,选择材料和注塑机,进行模 架、定位环、推杆等模具标准件的加载和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C、手机上盖的模具设计完成后利用 件进行数字预装配。 D、利用 X 件进行手机上盖上下模型芯和型腔的 程,生成 工程序,并在计算机中模拟加工过程。如果可能,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手机上盖上下模型芯和型腔的实物。 ( 3)利用前面已建立的手机模型和模具设计中加载和设计的数字模型生成工程图数据,完成模具的总装配图,进行工程图的输出和打印。 ( 4)设计完成过程中,进行毕业论文的编写。 模具设计实验所用到的软件和工 具: X 006 等软件和 测量工具 等。 四、 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通过手机上盖的模具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 1) 较深入的了解注塑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和生产工程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 通过这次设计,深入学习 X 括建模模块、 块、工程图模块、块) 、 括建模模块、工程图模块)、 006 等软件的高级命令; ( 3) 深入学习 注塑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用的理论 知识,掌握模具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知识。 查阅资料,询问老师,争取使模具产品最优化 ; ( 4)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学会学习新知识和网上检索信息的能力; ( 5) 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团队合作的能力; 手机上盖的模具毕业设计的主要特色: (1)结合现代制造业已成为主流的数字化技术,在纯数字化技术支持下自行设计一款鼠标上盖的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用到 X 006 等国际流行的机械专业软件,进行无纸化设计制造,以缩短研发周期,降 低成本。 (2)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利用人机工程学理论,如上盖的曲率偏小,使人对鼠标的感觉最好,减轻操作人员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疲惫感。 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阅资料,英文资料翻译,撰写开题报告。 第 1 周第 2 周 2. 手机上盖的三维建模。 第 3 周第 5 周 3. 凸凹模型面设计。 第 6 周第 8 周 4. 注塑模具设计,绘制图纸。 第 9 周第 11 周 5. 生成手机上盖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第 12 周第 14 周 6. 撰写毕业论文。 第 15 周第 16 周 7. 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第 17 周 主要 参考文献 1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国明 . X 基础及应用教程(建模、装配、制图)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3 先进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善春 G 下的数控加工快速编程,大众科技, 5of 998)9,3476K. K. S. . L. 2001) 17:2738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与仿真加工 学生姓名: 刘健 班级: 0781053 指导老师: 高延峰 摘要: 注塑模具 术是指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 统来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模具设计,以便提高模具设计的水平和效率。注塑模具 统是在通用 载了注塑模具知识和设计经验模块,支持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产品的更新是以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更新为前提的。模具的设计是模具更新的基础,模具设计工作与产品的更 新信息相关。传统的手工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许多大型 件追求的目标。而在众多辅助设计制造软件中, 件是当今世界较先进、面向制造业的综合软件。 本设计首先采用 件进行注塑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针对手机上盖的具体外形尺寸 ,应用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和自由形状建模等知识 ,使用体素特征、扫描特征、成形特征、特征操作等具体的操作步骤逐步生成手机上盖。其次 ,利用 件中的 具对手机上盖进行拆模,并且对手机上 盖模具的模架、定位环、推杆、浇口、合模导向机构、抽芯机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进行了设计。最后,利用 能对 凸 模进行仿真加工并生成手机上盖凸模的 工程序。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手机上盖 凸 模 指导老师签名: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81053 an is in AD to to in to AD is on AD in of of of is a as is to of in of is s of G of of of to G on is AM of C of 目 录 1 引言 题的依据和意义( 1) 塑模具 术概述 ( 1) 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 5) 料模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7) 具加工 状 ( 9) G 软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特点 ( 9) 设计任务 ( 10) 2 手机上盖的 设计 立外形 ( 11) 立壳体 ( 16) 立缺口特征 ( 17) 立镶边 ( 24) 3 注塑 模具设计 射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 26) 型面的选择 ( 26) 定型腔布置及型芯和型腔的建立 ( 30) 构零件的设计 ( 31) 注系统的设计 ( 34) 出机构的设计 ( 35) 口设计 ( 36) 却系统设计 ( 36) 气系统的设计 ( 37) 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 37) 4 数控 仿真 加工工艺 件的分析 ( 40) 件钢材的选用 ( 41) 工方案 ( 42) 机凸模的 ( 42) 结论 ( 59) 参考文献 ( 60) 致 谢 ( 61) 附录(图表) ( 62)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 1. 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产品的更新是以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更新为前提的。模具的设计是模具更新的基础,模具设计工作与产品的更新信息相关。传统的手工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许多大型 在众多辅助设计制造软件中, 件是当今世界较先进、面向制造业的综合软件。 该软件的功能覆盖了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即覆盖了从概念设计、功能工程、工程分 析、加工制造到产品发布的全过程,在模具、航空、汽车、机械、电器电子等各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件在产品造型、注塑模设计和冲压级进模设计中的应用,将体现该软件在产品造型和模具设计中的强大功能,展现它的灵活性和工程设计严谨性的特点和优点。 塑模具 术的应用,使得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大容量信息存储与快速信息查找的能力,完成信息管理、数值计算、分析模拟、优化设计和绘图等项任务 ;让设计人员能 够集中精力进行更有效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完成从设计方案的提出、评价、分析模拟与修改到具体设计实现的设计全过程。 注塑模具 便提高模具设计的水平和效率。注塑模具 载了注塑模具知识和设计经验模块,支持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塑模具 术发展背景 传统的注塑模具设计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模具设计加工以后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调试和修改才能正式投入生产,发现问题后,不仅要重新调整工艺 参数,甚至要修改塑料制品和模具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制约了新产品的开发,随着塑料工业的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飞速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且产品更新快,价格越来越低,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对模具的要求是交货期短、质量好、价格低。显然,传统的人工设计、手工设计生产方式己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中取胜,跟上产品更新的速度,模具制造业必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常用塑料如 在 20世纪 40年代问世以来,虽然注射模的历史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 发展速度却异常迅速。如 1985 年美国塑料消耗量以体积计算己经超过钢、铜、铝的总和,美国和日本的塑料模具专业厂均己超过一万家。塑料工业对模具的迫切需求促使注射模 近几十年塑料流变学、几何造型技术、 始于 20世纪 60 年代,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如 国 )、国 )、 拿大 )、 国 )等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内流动与冷却的 基础研究。在合理的简化基础上, 20世纪 60年代完成了一维流动与冷却分析程序, 20 世纪 70 年代完成了二维分析程序, 20 世纪 80年代开展三维流动与冷却分析并把研究扩展到保压、纤维分子取向以及翘曲预测等领域。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后开展了流动、保压、冷却、应力分析的注塑工艺全过程的集成化研究。这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开发适用型的注射模分析软件奠定了基础。 在几何造型方面,基于线框模型的 如美国 机公司于 1965 年研制的 统、美国 966年研制的 国 入 20世纪 70年代,曲面造型技术发展很快, 现了一批以曲面造型为核心的 英国的 国的 统等。曲面造型系统比较适用于具有复杂型腔表面的注射模。20 世纪 80 年代实体造型技术发展迅速,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统、罗彻斯特大学的 本北海道大学的 统、英国剑桥大学的 们为实体造型软件的开发做了奠基性工作。 正是由于近 20 年来上述领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注塑模 术才会得到日新月异的进步。 塑模具 术发展过程 注射模设计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 (1)人工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 时的注射模设计纯粹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技巧和现有的设计资料,从塑件的工艺计算到注射模的设计制图,全靠手工操作完成,设计效率较为低下。同时,由于设计过程纯粹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技巧,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模具和塑件的质量 难以保障。 (2)通用 20世纪 70年代,以手工为主的注射模设计己跟不上塑料工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于是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当时比较成熟的通用 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三维几何造型技术的应用。在几何造型方面分别采用了三维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和实体模型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设计计算和图样绘制的自动化,缩短了设计时间。但是,这只是将设计人员从手工绘图中解放了出来,起到的只是辅助绘图的功能,没有完全体现其辅助设计功能。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 1, 等优秀 通用集成软件系统的问世,注射模 个时期 数化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产品的创建和修改。它用约束来表达产品几何模型,定义一组参数来控制设计结果,从而能够通过调整参数来修改设计模型。这样,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无需再为保持约束条件而操心,可以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态地、创造性地进行新产品设计。 参数化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存储了设计的整个过程,设计人员的任何修改都能快速地反映到几何模型上,并且能设计出一组形状相似而不是单一 的产品模型。参数化设计是新一代智能化、集成化 的设计系统都增加了参数化设计功能。参数化设计技术以其强有力的草图设计、尺寸驱动修改图形的功能,成为初始设计、产品建模及修改、系列化设计、多种方案比较和动态设计的有效手段。参数化设计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注射模设计质量和效率,提高了注射模设计的水平。但是参数化设计只适用于单一的零件设计,当进行部件或复杂结构设计时,修改参数就很容易引起结构干涉。 在通用的 螺栓、螺母等,对提高设计效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专用注射模 统注射模设计阶段 采用通用 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一方面由于通用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塑模设计效率的提高仅在于三维效果的增强、绘图及建档速度的加快等实现手段上,注塑模设计经验的加入还主要依赖于人工干预,每一次设计的设计过程与手工实现基本一样,设计效率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作为通用的 统,在开发之初都是作为通用机械设计工具来构思的,因此在使用这些通用 件设计注射模时,仍会感到效率低下 、操作烦琐、功能短缺。为此,近年来发展的趋势是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注射模 内外注塑模具 术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对模具 术的开发非常重视,在 通用 将其应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中。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模具 X 是美国 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模具、 工业设计等行业。 是应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专业应用模块。它应用知识嵌入的基本理念,按照注塑模具设计过程的一般顺序来模拟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它只需根据一个产品的三维实体造型建立一套与产品浩型参数想过的三维实体模具。它不但能自动设计一般的模具,还能结合应用 计出复杂程度较高的模具 3。此外,提供了 压模工程向导 )、 工位级进模向导 )等专用模具 具。 司推出的三维 件,为满足模具行业需求, 提供了一系列模具设计模块 :造模具设计 )、 塑模、压铸模、锻模设计 ),压模设计 )、 (注塑模具流动分析功能包 )等。 块用于设计模具部件和模板组装,能自动生成模具型腔几何体,并可通过修改造型几何体的方法补偿产品的收缩。为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解决方案, 提供了模架专家库 模块能将使用者对模具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整个设计流程整合在一起,将模芯拆模及模座设计两大部分完整的结合在一起,使设计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界面完成模架的相关设定 40 法国达索飞机公司 (其开发的系统设 计应用软件的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 基础上,与美国 司合作研究发展,共同支持和销售的 体化软件。 新的 能也日趋完善,开创了 提供了模具辅助设计模块 (具设计产品 ),它支持包括凸凹模固定板定义、组件实例化、注射和冷却特征定义等模具设计的所有工作。用户界面以标准目录库访问功能为基础,通过对组件及其关联孔的混合实例化,支持模具零件和装配的自动配置。这些预定义的组件可以使用诸如系列标注模架库,以快速、经济地创建模具。 件是美国 司在总结和继承大型机械 件的基础上,在面向产品级的机械设计工具。 块是 提供标注模架库,它是该软件最新模具,提供了标准模具目录并完全与 它工具集成。除了完整的装配以外, 提供大量的组件,例如 :削 钉、顶杆、 、螺栓、定位环、轴衬等。 我国在注塑模 用及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 时,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 年来,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 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国家和许多省市都在这方面安排了攻关项目或重点科研课题。这些项目的成果对促进我国注塑模 我国注塑模 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塑料工业是年轻的新兴工业之一。自 1868 年硝化纤维素开创以来,世界塑料工业至今已有百余年,如从 1910 年酚醛塑料工业化生产算起,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而塑料成为工程材料应用至今不过四十年,塑料工业真正获得发展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 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虽然很短,但其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据统计, 1910 年全世界塑料的产量只有 201930 年达 100950 年达 1500970 年达 31990年就激增到 1950年以来,世界塑料产量增长几乎是每隔 4 5年就翻一番。 几十年前,塑料还只能作 为象牙、玳瑁、宝石、牛骨等制件的代用品。可是到现在,它已成为许多工业部门不可代替的工程材料,而且这种崭新的的合成材料,正在飞速地追赶钢铁工业,大有后来者追上之势。有人说 21世纪是“塑料时代”。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6 塑料工业的基础原料最早以农副产品为主,从 20 年代起转向以煤及煤焦油产品为主,从 50年代起逐渐转向以石油及天然气为主, 从而大大加速了塑料工业的发展。 上世纪 20年代以前主要是发展热固性塑料,从 30年代起,逐渐转向以发展热塑性塑料为主,在 60 年代工程塑料已成为研究中心,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同时,芳杂环的耐高温塑 料也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国外正式生产的塑料品种已有300 种之多,其中主要的只有 50 60 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氨基塑料、酚醛塑料等是一类产量较大、用途较广、成本较低的通用塑料,其产量将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尼龙、聚甲醛、 碳酸酯、聚苯醚等工程塑料,正向着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改进性能,开拓用途方面的发展。 随着塑料产量的提高、品种的增多、应用的扩展、促进了塑料成型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浇铸成型、压缩成型、粉末成型、层压成型、压注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发 泡成型、热成型等方法,塑料的机械加工、机械连接、焊接、粘接、彩饰、金属镀饰等加工工艺也取得很好的进展。目前,塑料成型加工工艺正朝着高速、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电子计算机、高频、微波、红外线、超声波、放射线、激光等先进技术在成型加工工艺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塑料产量的提高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也促进了塑料成型设备和成型模具的不断发展。目前,塑料成型设备正朝着大型化、微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精密化方向的发展;塑料成型模具朝着高效率、高精密、高寿命方向前进。在成型设备和模具设计及制造方面也引入了 进技术。 国外,塑料模标准化程序很高,从材料、品种、规格、结构、精度、验收等实现了标准化,而且还建立了模具标准结构典型组合。标准化是专业化生产的重要前提,也是系统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及改善劳动组织的最重要的条件条件之一。由于模具的标准化程度很高,专业化生产很高,因模具生产周期很短,生产成本较低,模具质量较高;同时模具设计简化,交货期限缩短,产品更新换代迅速。 很多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我国是最早使用塑料的国家。远在两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已经掌握了完善的脱胎漆器工艺,并 在建筑上应用了麻布增强的油漆。 解放前,我国塑料工业基本上都是个空白点,仅能生产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少数几个品种,而且设备简陋、效率极低,原材料也靠进口。解放后,我国塑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已发展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塑料产量从1949 年的 230t 增加到 1987 年的 2978一跃占据世界第五位。许多过去进口的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 塑料,有的试制成功,有的投入成批生产,在品种上基本齐全。而且还更具我国实际情况,利用国产资源,独创了一种新型尼龙品种,即尼龙 1010,并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全国塑料制造厂 星罗棋布,塑料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为塑料工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塑料成型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大有提高,已有一批专业化工厂可提供系列产品。有的成型设备还达到相当的先进水平,如 32型注射成型机、数控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机、电子计算机群控注射成型机等新产品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塑料模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已经制定出了塑料模具设计,缩短制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充分保证。此外,模具加工的新工艺、新设备也不断涌现,模具的制 造精度也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国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的水平。 料模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工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工业发达国家对模具工业都极为重视,早在 50年代开始就己使模具摆脱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工业产值对比来看,经济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早己超过了机床的总产值。如日本, 1987年模具总产值为 124亿美元,而其机床总产值为 102亿美元 ;1991年前者为 131亿美元,后者为 120亿美元 151。在各种模具产品中,塑料模和冲压模是用量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两种。据统计,日本一万多家模具企业中,生产塑料模和冲压模的各占 40%左右 ;韩国模具专业厂中生产塑料模的占 生产冲压模的占 在塑料模具中,由于注塑模具能够一次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适用于高效率、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方式,使其在塑料模中的占用量超过了 5%。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 英寸大 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 面粗糙度 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 10 30 万次,淬火钢模达 50 1000 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 的使用更趋成熟。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 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 10%,与国外的 50 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 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 统,如美国 美国司的 国 国 本 色列公司的 国 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 能支持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 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 要有北航华正软 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 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 统及 些软件具有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较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模具 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塑料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因此,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的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同时,由于近年来进口模具中,精密、大型、 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提高国产化率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逐步增大。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各种异型材挤出模具、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汽车轮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特别是活络模的发展速度也将高于总平均水平;以塑代木,以塑代金属使塑料模具在汽车、摩托车工业中的需求量巨大;家用电器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将有较大、空调器和微波炉发展,特别是电冰箱等的零配件的塑料模需求很大;而电子及通讯产品方面,除了彩电等音像产品 外,笔记本电脑和网机顶盒将有较大发展,这些都是塑料模具市场的增长点。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9 具加工 数控加工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在模具生产几何外形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在客户委托加工的产品中,这些产品的几何形状复杂,若分别利用单一性加工机械,己远远达不到产品的精度要求及正确几何尺寸。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自动化己经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对模具制造行业来说,要求会越来越高。 目前比较成熟的 统主要以两种形式实现 统集成 :一体化的统 (如 : )和相对独立的 统(如 : )。前者以内部统一的数据格式直接从 统获取产品几何模型,而后者主要通过中性文件从其他 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 统,都由五个模块组成,即交互工艺参数输入模块、刀具轨迹生成模块、刀具轨迹编辑模块、三维加工动态仿真模块和后置处理模块。 通过中性文件 )的方式从 、面或实体为驱动对象,生成加工 刀具轨迹,并以刀具定位文件的形式经后置处理,以 码的形式提供给 床。 为参数化 件系统的代表,实现了产品零件从概念设计到制造全过程的一体化,提供了以参数化特征实体造型为基础、部件间的关联设计、共享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知识等技术 ;是集产品设计、分析和制造一体化的 件平台,它使产品在 单元系统之间实现了数据的自动传递与无缝转换和集成,在统建立的三维模型,基于统一数据库基础上同步更新。同时它保证产品、模具设计、产品及模具的数控加工的刀 具轨迹及 工代码数据自动更新,避免了重复产品设计建模和 控编程的工作,实现了 据的全相关性设计。本文就是用 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手机上盖模具设计和凸模的模拟加工,而后生成相应数控机床系统 工程序代码,为最后的数控加工提供一切可靠的准备。 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技术是随着数控机床应用的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用数控机床加工模具时,常常会遇到二维、三维的特殊型面或曲线,要在短时间里完成这些特殊曲线和复杂型面的刀具轨迹计算,并编出相应的数控加工程 序,往往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在数控加工的实践中,逐渐地发展出各种适应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计算机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自动编程系统。 作为集成化的 件, 用 (计算机辅助加工制造 (行集成,利用加工制造过程所使用的各项加工数据,如产品模型、工件坯料、夹具、切削刀具、工作机床及各种加工参数等数据,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流程规划。 对各类型机床及各种加工方式 (铣、车、钻、电火花加工等等 )可规划各类 工作机床、加工刀具与控制器的加工过程控制数据。制造工艺师利用 行加工制造流程的规划后,会根据所设置的制造过程数据、加工目标及制造参数计算出加工刀具相对加工坐标的刀具轨迹数据,称为 刀具轨迹数据经过后处理器转换成加工机器码使工作机床进行实际情况下的模拟加工,制造设计产品及零件模型。刀具轨迹数据配合制造模型的规划,利用 真功能可在计算机中仿真加工过程的材料切除状况,由此预测并观察加工的切削情形与进行误差及过切预测,并进一步做制造过程的修改,可减 少废料的产生及避免加工失败,协助制造工艺师达到制造流程最优化的目的,并减少因加工错误所增加的生产成本。 设计任务 本设计首先采用 件进行注塑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针对手机上盖的具体外形尺寸 ,应用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和自由形状建模等知识 ,使用体素特征、扫描特征、成形特征、特征操作等具体的操作步骤逐步生成手机上盖。其次 ,利用 件中的 腔设计。最后,利用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1 2 手机上盖的 设计 建文件 ( 1)在菜单栏选择 文件 -新建 ,在 文件名 后输入“ ,把 单位 设为 毫米 。 ( 2)在菜单选择 应用 -建模 ,然后点击 确定 进入建模窗口。图 3 3 绘制拉伸草图 ( 1)选择菜单栏的 插入 -草图 或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 按钮,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如图 3工作图形区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 图 3 2)首先定义草图平面,以基 准坐标系的 面作为草图平面,在此平面上绘制草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 3)利用工具按钮 ,绘制草图轮廓,如图 3 图 3 ( 4)单击创建约束按钮,选择上侧圆弧的圆心与 出结束设置工具栏,使上侧圆心在 ( 5)选择下侧圆弧的圆心与 出结束设置工具栏,设置下侧圆弧的圆心在 ( 6) 选择左侧圆弧的圆心与 出结束设置工具栏,设置左侧圆弧的圆心在 ( 7)选择右侧圆弧的圆心与 出结束设置工具栏,设置右侧圆弧的圆心在 ( 8)选择草图曲线工具栏上的修剪按钮,剪切多余的线段。剪切效果及草图约束如图 3 ( 9)在工具栏上单击完成草图按钮,退出草图窗口。 图 3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3 立拉伸体 ( 1)单击拉伸按钮 或插入菜单栏的 插入 -成形特征 -拉伸 ,弹出 拉伸体 对话框。 ( 2)在绘图窗口选择草图,此时系统以红色高亮显示所选图形,在 拉伸体 对话框中单击 确定 。 ( 3)进入拉伸体的构建方式对话框, 设置 起始距离 为: 0, 终点距离 为: 第一偏置 和 第二偏置 皆为: 0,其他设置默认,生成拉伸体。图 3 4)单击 取消 按钮,退出 拉伸体 对话框。 图 3 绘制引导线 ( 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草图按钮,进入草图窗口。 ( 2)定义草图平面,以基准坐标系的 面作为草图平面,在此平面上绘制草图。 ( 3)运用草图曲线工具栏上的工具绘制草图并建立草图尺寸约束。尺寸标注如图3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4 图 3 ( 4)在工具栏上单击选择完成草图按钮,退出草图窗口。 制截面线 ( 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 基准面 按钮,选择基准坐标系的 面,接着选择引导线的端点,如图 3 图 3 图 3 ( 2)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草图按钮,进入绘制草图窗口。选择基准面 1 作为草图平面,运用草图曲线工具栏上的工具绘制草图。 ( 3)建立草图几何约束,设置截面线圆 弧与 ( 4)建立草图尺寸约束,尺寸标注如图 3 ( 5)单击完成草图按钮,退出草图窗口。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5 成曲面 ( 1)选择菜单栏上的 插入 -扫掠 ,选择引导线,单击 确定 按钮。 ( 2)提示栏显示选择截面曲线,选择前步草图。 ( 3)选择引导线,选择之前绘制的引导线(图 3 ( 4)其他设置默认,点击确定,获得曲面如图 3 图 3面剪切 ( 1)单击特征操作工具栏上的 裁剪体 按钮,弹出 裁剪体 对话框,选择要裁剪的目标实体,确定后选择图中显示的 方向箭头接受默认的裁剪方向。获得裁剪效果如图 3 图 3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6 立圆角 ( 1)单击特征操作工具栏上的 边倒圆 按钮,弹出 边倒圆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取 半径 为 :3;其他设置默认,选择边界,单击 确定 按钮获得圆角特征,如图 33 图 3 图 3 建立听筒凹槽 ( 1)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在工作图形区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以基准坐标系的 作为草图平面,在此平面上绘制草图。 ( 2)单击 椭圆 图标,弹出 点构造器 对话框,设置椭圆的中心为:( 0, 50, 0),单击 确定 按钮弹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 ( 3)设置椭圆参数,设置 长半轴 为 :5, 短半轴 为: 起始角 为: 0, 终止角 为: 360,旋转角度为: 0,单击 确定 按钮,获得椭圆草图,如图 3 图 3 图 3( 4)单击 取消 退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选择完成草图按钮,退出草图窗口。单击成形工具栏上的 拉伸 图标,生成如图 3拉伸体。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7 成壳体 ( 1)单击特征操作工具栏上的 抽壳 图标按钮,弹出 抽壳 对话框。 ( 2)在 抽壳 对话框中设置抽壳 类型 为:移除面然后抽壳, 厚度 为: 取要冲孔的面,完成各项设置后单击 确定 ,即可获得抽壳特征,如图 3 ( 3)单击 取消 退出 抽壳 对话框。 图 3立屏幕缺口 (1)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在工作图形区 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以基准坐标系的 此平面上绘制草图。 ( 2) 单击 矩形 按钮,绘制矩形。如图 3 图 3 图 3 3)在工具栏上单击完成草图按钮,退出草图窗口。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8 ( 4)选择菜单栏的 插入 -成形特征 -拉伸 ,弹出 拉伸体 对话框,在绘图窗口选择草图,此时系统以红色高亮显示所选图形,在 拉伸体 对话框中单击 确定 按钮。 ( 5)进入拉伸体的构建 方式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选择 方向和距离 ,弹出 矢量构成 ,在该对话框中选择 ( 6)设置拉伸参数,设置 起始距离 为: 0, 终点距离 为: 第一偏置 和 第二偏置 都为: 0;在布尔操作中选择 减 ,弹出选择对话框,选择手机壳体为被剪切体,如图 3( 7) 单击 取消 按钮,退出 拉伸体 对话框。 图 3筒缺口特征 轴 为 1, 短半轴 为 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120;如图 3 图 3筒缺口特征 ( 4)单击完成按钮,推出草图窗口。 立听筒缺口 ( 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草图按钮,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在工作图形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 ( 2)以基准坐标系的 此平面上绘制草图。单击椭圆图标,弹出 点构造器 对话框,设置椭圆中心为( 50, 0)。单击 确定 按钮弹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设置椭圆参数为: 长半轴 为 1, 短半轴 为 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120。 ( 3)设置椭圆中心为( 2, 50, 0),椭圆各参数为: 长半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9 ( 5)单击 拉伸体 图标,选择上面所画的两椭圆;在对话框中选择 方向和距离 ; 矢量构成 选择 向,参数设置: 起始距离 为 0, 终点距离 为 30, 第一偏置 和 第二偏置 都为 0;在 布尔操作 选择 减 ,弹出选择对话框,选择手机壳体为被剪切体,听筒缺口特征如图 3 ( 6)单击 取消 按钮退出 拉伸体 对话框。 立蝶形按键缺口 ( 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草图按钮,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在工作 图形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 ( 2)以基准坐标系的 此平面上绘制草图。单击椭圆图标,弹出 点构造器 对话框,设置椭圆中心为( 0, 0)。单击 确定 按钮弹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设置椭圆参数为: 长半轴 为 7, 短半轴 为 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90。 ( 3)设置椭圆中心为( 0, 0),椭圆各参数为: 长半轴 为 16, 短半轴 为 5,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25。 ( 4)设置椭圆中心为( 0, 0) ,椭圆各参数为: 长半轴 为 16, 短半轴 为 5,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 5)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修剪按钮,剪切多余线段,效果如图 3示,退出草图功能。 2 图 3 ( 6)单击 拉伸体 图标,选择上面所画的草图;在对话框中选择 方向和距离 ; 矢量构成 选择 向,参数设置: 起始距离 为 0, 终点距离 为 30, 第一偏置 和 第二偏置 都为 0;在 布尔操作 选择 减 ,弹出选择对话框,选择手机壳体为被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0 剪切体,蝶形按键缺口特征 ( 6)单击 取消 按钮退出 拉伸体 对话框。 立接听按键缺口 ( 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草图按钮,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在工作图形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 1 ( 2)以基准坐标系的 此平面上绘制草图。 点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设置椭圆参数为: 长半轴 为 4, 短半轴 为 2, 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0。单击 确定 按钮,草图 如图 3 ( 3)单击椭圆图标,弹出 点构造器 对话框,设置椭圆中心为( 0)。单击 确定 按钮弹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设置椭圆参数为: 长半轴 为 4, 短半轴 为2, 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0。单击 确定 按钮。 ( 4)回到 点构造器 对话框,设置椭圆中心为( 17, 0)。单击 确定 按钮弹 出 生成椭圆 对话框,设置椭圆参数为: 长半轴 为 4, 短半轴 为 2, 起始角 为 0,终点角度 为 360, 旋转角度 为 0。单击 确定 按钮,草图如图 3 示 。 图 3 图 3 5)单击完成草图功能,退出草图功能。 ( 6)单击 拉伸体 图标,选择上面所画的草图;在对话框中选择 方向和距离 ; 矢量构成 选择 数设置: 起始距离 为 0, 终点距离 为 30, 第一偏置 和 第二偏置 都为 0;在 布尔操作 选择 减 ,弹出选择对话框,选择手机壳体为被剪切体,接听缺口特征如图 3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1 ( 7)单击 取消 按钮退出 拉伸体 对话框。 立数字按键缺口 ( 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栏上的草图按钮,进入绘制草图窗口,在工作图形左上角显示草图平面选择工具图标。 ( 2)以基准坐标系的 此平面上绘制草图。 ( 3)用 工具绘制草图并标注,如图 3示。 图 3制草图并标注 在 沿 文本框中输入“ 4”、 文本框中输入“ 完成各项参数的设置后,在绘图窗口内会显示阵列形状与位置,确认无误后 确定 后在 生成引用 对话框中选择 是 ,如图 3 ( 4)单击 拉伸体 图标,选择上面所画的草图;在对话框中选择 方向和距离 ; 矢量构成 选择 方向,参数设置: 起始距离 为 0, 终点距离 为 30,第一偏置 和 第二偏置 都为 0;在 布尔操作 选择减 ,弹出选择对话框,选择手机壳体为被剪切体,接听缺口特征。 ( 5)单击 取消 按钮退出 拉伸体 对话框 ( 6)选择菜单栏 插入 -关联复制 -实例特征 ,弹出 实例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 矩形阵列 ;在引用对话框的特征选择过滤器列表中选择数字按键缺口特征,单击 确定 弹 出引用的参数对话框;在引用的 方法 选项组中选择 常规 ,在 沿 文本框中输入“ 1”、 文本框中输入“ 1”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2 图 3阵阵列设置 图 3像特征 ( 7)单击 后 按钮退回 引用 对话框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2张图纸/26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9686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